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觀唐文化李保剛:文化與城市的結合,最難的是什麽?

2024070415:11



「一個沒有美學的數字化產品,我認為是不及格的。」

「八大關系」「四要素」「三微理論」……再複雜的文化創意產業難題,李保剛總能用凝練的詞匯予以總結,進而步步拆解,直至開出藥方。

就拿「四要素」來說吧。以「內容、創意、品牌、場景」為核心,其所構成的這套理論,幾乎可以貫穿所有的文化創意產業。

比如當下熱捧的「城市更新」。城市更新需要建築和美學設計,需要好的內容和產品植入,還需有好的傳播方式。關鍵是,如何構建一個好的業態,讓消費者願意參與消費?

「其中的核心離不開文化、藝術和美學相關的東西。把這點認識提高了,城市更新就真的能做好了。」李保剛對《中國企業家》說。在他看來,文化與城市的結合,發展空間是無限的,但這一融合式創新的最難之處,一個是創意,一個是品牌,「這就是我們前面所說的『四要素』中的中間兩要素。」

李保剛是「觀唐文化」創始人和董事長。

他是「理論派」,早年去北大學過哲學,又樂於遊歷世界,不斷思考,積累新知。他又是「實踐派」,幾經跨界,其掌舵的觀唐文化公司,歷經十余年發展,已成為國內文化創意產業標桿。公司旗下北京「觀唐藝術區」已成國內文化產業園區改造典範,引發城市管理者和探路的同行觀摩、效仿。

近10年的產業實踐下來,李保剛發現,無論是城市更新,還是「美麗鄉村」「全要素生產力」,都存在一個美學問題,一個文化藝術在場景中的實現問題,於是提出了「城市美學」概念。在城市更新過程中,觀唐文化也扮演起「城市美容師」的角色。



                                                            來源:受訪者

這樣的選擇,不僅植根於當代城市問題的解決,更源於李保剛對中國文化傳承、創新的期待。他認為,如何運用科技手段,挖掘出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努力用世界的語言講好中國故事,就是觀唐文化創意工作人員的重要使命。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40多年前,李保剛在北京四中讀書時,陸遊的詩《臨安春雨初霽》在這位15歲的少年心中埋下了美的種子。從此,他總把美好的事物與「杏花春雨」相聯,並用畢生的精力去描繪這樣美好的畫面。

在李保剛看來,中國是文化內容大國。從「儒釋道」文化,到唐詩宋詞,再到《紅樓夢》,「我們不缺內容」。但中國又是文化創意小國,「我們文化創意產業占GDP(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不到5%,與發達國家的20%~30%相比,還差許多。」

「我一直說,目前中國還沒有自己的文化品牌,有的都是老祖宗留下的,比如故宮、敦煌、景德鎮、少林寺、『三孔』等等,所以我們這代人有責任,以中國傳統文化和地方文化為基底,運用新的科技創意手段和世界的語言,展示我們的文化,並形成當代文化品牌,向全世界傳播。」李保剛說。

在城市文化數字化的過程中,美學價值的體現,是李保剛一直所強調的。現在有很多做數字化的公司,他們在美學上的水平是不夠的。如他所言,「一個沒有美學的數字化產品,我認為是不及格的。」

為了挖掘出傳統文化的更多美學和歷史價值,過去5年來,觀唐與故宮聯合成立了「故宮觀唐」公司,並在敦煌成立了「敦煌觀唐」公司,與敦煌市政府開展全方位合作。觀唐還和中央美術學院合作,成立了數字藝術實驗室。

近期,李保剛接受了《中國企業家》專訪。圍繞「城市美容師」理念的緣起、國內文化創意產業機遇及痛點、產業園區打造及運營、「藝術與商業的平衡」、「數字化與藝術的結合」、「人才培養」等九個話題,李保剛發表了自己的見解。期間,他還談及跨界創業和生活理想,並剖析了個人心跡。

以下為觀唐文化創始人、董事長李保剛與《中國企業家》的對話實錄(有刪減):

* 談「城市美容師」的緣起:「我們在城市建設上也忽略了一些東西」

《中國企業家》:不管是地產、投資還是文化,你的創業關鍵詞一直跟「城市」有關。近年來,你將重心涉足到城市改造領域,形容自己做的事業是「城市美容師」。這個理念如何誕生,思考邏輯是什麽?

李保剛:我從小在北京四合院長大。給我童年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院中高大的槐樹和鄰居家長滿果實的棗樹。秋風起,院中會飄落一片片銀杏樹的葉子。夏天的暴雨,會打在中式建築的屋檐上,濺起一片片水霧。

(上世紀)80年代,我去過武漢,登上過黃鶴樓。印象最深的是黃鶴樓上的四塊牌匾:楚天極目、浪下三無、氣吞雲夢和南維高拱。武漢給我的印象是黃鶴樓、東湖和長江,還有「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的豪邁。

前不久,我又去了武漢。登上了心心念念的黃鶴樓。舉目四望,皆是高樓大廈。長江被掩映在高樓大廈之中,成了一衣帶水的小溪。

2008年,我做觀唐花園地產之後,在北京大學進修了2年的哲學。畢業典禮時,王博教授說,我們目前不缺鋼筋混凝土的房子,不缺汽車輪子,也不缺金融家,缺的是青山綠水、道德文章和幸福指數。教授的這段話,給我留下的印象很深。

之後,我又隨中國企業家代表團去歐洲某國訪問。期間和該國元首有次座談。我們團的一位專家代表提了個問題。他說,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了,請元首給中國改革開放提點建議。該國元首當時講中國的城市建設速度太快,且同質化嚴重,建築也不夠美觀。我當時聽了還不是特別理解。

我跟中國畫院院長楊曉陽聊過西安古城保護與開發的故事。他一次陪外賓在西安參觀,登上古城樓,外賓說:楊院長,西安古城的保護與美學建築,你的責任很大。楊院長說,這事不歸我管。外賓驚訝地說,在他們國家,像美術學院院長,在城市建設上是有一票否決權的。

近10年,觀唐都在做文化創意產業。我們從實踐中逐步發現,無論是城市更新、美麗鄉村,還是全要素生產力,都存在一個美學的問題,一個文化藝術在場景中的實現問題,於是提出了城市美學概念,觀唐文化在城市更新的過程中,也扮演起了「城市美容師」的角色。

我國改革開放40年的快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偉大的成就。但與此同時,我們在城市建設上也忽略了一些東西。舉個小例子,觀唐藝術區所在的京城槐園,園中並沒有許多槐樹,都是楊樹。楊樹大家都知道,是速生植物,長得快,見效快。但到春天,它有大量的柳絮。



                                                              來源:受訪者

同樣是這片林子,如果你種的是槐樹,是銀杏,是元寶峰,是楠木,是雪松,那情景又完全不一樣了。但這些樹需要二三十年才能成材,不像楊樹三五年就成材。這就存在一個建設者的思維問題,是要短期的效果,還是要長期的效果?

我舉上面的例子,無非是要說一件事,一個城市的美,涉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無論是建築之美、藝術之美,還是生活之美,都跟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息息相關。

因為美是客觀與主觀綜合作用的結果。就客觀而言,美有其客觀規律。比如建築的天地線、比例尺度、疏密程度、色彩搭配都有其客觀的、科學的規律。但美又因人而異,取決於人的主觀感受。

《中國企業家》:在城市改造中,觀唐文化如何扮演好「城市美容師」的角色?

李保剛:我們從國內外大量案例中摸索出了一條途徑,即,在城市做建設規劃之前,先做藝術規劃。無論是建築的、園林的、生活的、產品的,都要有這個意識。

就拿建築來說,做建築規劃的人考慮的,是這個建築的使用功能和經濟價值。而做藝術規劃的人考慮的是建築的比例、線條、色彩、天地線等美學指標。所以,在藝術規劃確定後再做功能性規劃,二者即可兼顧。當然這樣可能會犧牲一部分經濟價值,但城市漂亮了,人們的幸福指數也高了。

觀唐在做城市更新和城市美容師的工作中也發現,城市的管理者與建設者,也就是城市主要領導的認知與重視程度,是這項工作能否在城市做好的關鍵。

在一些城市,我們的這項意見會受到領導的高度重視,推行起來也特別順利。但有些城市的主管人會更重視一些城市功能問題,忽略美學問題。當然,城市發展到不同階段,需要解決的問題也不同,比如一位南方省份負責建設工作的領導講:城市更新就是要解決好下水問題。

從某個角度和階段講,他說的也沒錯誤。

中國快速發展的40年是要解決工業化問題,解決城市化問題,解決溫飽問題。但未來中國進入了後工業化時代,我們更多的要解決科學的、藝術的和幸福生活指數的問題。今後需要更多漂亮的園林、美麗的建築和愜意的生活。觀唐文化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做城市美容師的工作,恰逢其時。

* 談「市場痛點」:「文化如何植入,不是籠統的問題」

《中國企業家》:放眼國內外,「城市改造」這一產業賽道發展情況如何,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麽?

李保剛:縱觀國內外的案例,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有幾點。一是藝術堅持與商業運營的關系問題。二是美學和文化藝術的植入問題。三是運營問題,用我們的話講,叫「顧、投、招、運、傳」。

因為大家想要得到的是一個功能好使、建築美觀、內容恰當、運營賺錢的業態。但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裏,這四點都是不同的人去做的,彼此沒有達到一個很好的有機結合。所以我們現在都是從顧問開始,要有藝術顧問,要有美學顧問。投資要考慮其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並負責運營保底。

《中國企業家》:2022年的一次大會上,你提及文化創意產業四要素理論,具體涵蓋內容、創意、場景、品牌四要素,缺一不可。當文化與城市改造結合,這個市場想象空間究竟有多大?

李保剛:城市改造的空間太大了。但文化如何植入,不是籠統的問題,而是有很多相輔相成的關系,我們曾梳理過文化創意產業應該遵循的「八大關系」和「四要素」理論。



                                                                 來源:受訪者

比如說「八大關系」,第一條就是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的關系。文化事業本來是政府要做的,文化產業是企業和政府都要做的。但這兩者有時很難區分,所以在城市更新問題上,要處理好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的關系。

再比如四要素理論,「內容、創意、品牌、場景」,這套理論可以貫穿所有的文化創意產業。

所謂文化創意產業,就是「內容、創意、品牌」三個要素組成了一個新業態,落到了「場景」中去,場景是這三個要素與消費者見面的最終環節,使消費者能夠為三者買單,從而形成了消費。城市更新也好,美麗鄉村也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好,全要素生產力也好,其核心部分還是文化藝術。

首先,以城市更新為例,城市更新需要建築設計、美學設計,需要好的內容和產品植入,還需要有好的傳播方式。如何構建一個好的業態,讓消費者參與消費,核心離不開文化、藝術和美學相關的東西。把這點認識提高了,城市更新就真的能做好了。

其次,拿美麗鄉村來說,美麗鄉村的核心是美麗,從我們的建築外表到衣食住行,內核無不與民俗的、美學的內容相關。這點做好了,美麗鄉村的概念也就成立了。比如說一個好的民宿,首先是要有一個好的建築,再加上好的生活方式,這都會牽扯建築美學和生活美學的問題。

最後拿全要素生產力來講。

我有一次跟一個一線城市的區長聊天,他說他們的城市更新也投了十幾個億上去了,但沒有見到什麽變化。我想,如果把這個錢投到建築設計上,投到良好的內容植入上,再投到好的運營上,加上好的品宣,應該會有不小變化。按全要素理論講,投入總量沒有變,但要素變了,結果就不一樣。

所以,文化與城市的結合,發展空間是無限的,但這一融合式創新的最難之處,一個是創意,一個是品牌。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四要素」中的中間兩要素。

《中國企業家》:創新層面還有哪些短板?

李保剛:從「儒釋道」文化,到唐詩宋詞,再到《紅樓夢》,中國可以說是文化內容大國,我們不缺內容。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中國又是文化創意小國,我們文化創意產業占GDP的比重不到5%,與發達國家的20%~30%相比,還差許多。

因此,如何運用科技手段,挖掘出優秀的傳統文化,用世界的語言講好中國故事,便是觀唐文化創意工作人員的重要使命。我們把創意分為人文和科技兩個方向,一個是縱向的,一個是橫向的。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我們文化創意的表現形式也越來越豐富了。

我一直說,目前中國還沒有自己的文化品牌,有的都是老祖宗留下的,比如故宮、敦煌、景德鎮、少林寺、「三孔」等等,所以我們這代人有責任,以中國傳統文化和地方文化為基底,運用新的科技創意手段和世界的語言,展示我們的文化,並形成當代文化品牌,向全世界傳播。

當然,品牌的打造非一日之功。比如,迪士尼、環球影城在中國落地,那是因為它們已經有了幾十年的內容積累和品牌打造經驗,1955年,迪士尼畫下第一張圖紙。直到2016年,中國才開始提出(融)文化創意產業。我們實踐的時間很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談「模式復製」:認清「八大關系」

《中國企業家》:觀唐藝術區符合你對「城市美容師」的落地想象嗎?

李保剛:我一直信奉一句話,「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觀唐藝術區是我們實現自身美學價值的一個小例子,我們開園做的第一個展叫「桃花源」,因為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桃花源」。

當時在做觀唐藝術區園林設計的時候,設計師萊恩用手給我比劃著說,進門之後,要有一個很長的林蔭小道,這樣,人們一進大門,就會感覺:哇!豁然開朗。我想這個德國設計師一定沒有讀過《桃花源記》這篇文章,但它跟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有異曲同工之妙。

我們做觀唐藝術區,本著「公益的心態,商業的手法,工匠的精神加上資本的助力」這個原則。首要考量就不是從商業出發的,但其結果是又構成了更大的商業版圖,觀唐藝術區坐落在美麗的公園裏,給人帶來了一種全新的美的體驗。



                                                                來源:受訪者

《中國企業家》:這一理念具有可復製性嗎?運作模式是怎樣的,需要處理哪些關系?如何實現城市改造項目的長期自我造血?未來還有哪些布局計劃?

李保剛:如何運營藝術區,這個問題很復雜,其中有許多相輔相成的關系,我們把它總結成藝術產業園運營的八大關系。八大關系的具體內容為:

第一,藝術堅持和商業運營的關系;

第二,產品導向和市場導向的關系;

第三,線上運營和線下支持的關系;

第四,園區自營和業態引入的關系;

第五,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的關系;

第六,園區運營和產業輸出的關系;

第七,工匠精神和低成本運營的關系;

第八,公司經營和經營公司的關系。

觀唐藝術區在過去6年的運營中,確實起到了IP聚集、人才聚集、產業孵化和消費聚集的「四聚集」作用。由於藝術區自身的聚集和示範效應,有很多城市領導前來參觀學習。同時,我們已向青島、武漢和山西、四川的一些城市輸出這些能力。市場需求很大,我們也會不斷探索,擴大服務範圍。

* 談「藝術與商業的平衡」:「跨越兩道太平洋」

《中國企業家》:你遊歷世界,見聞廣博,對於城市改造,尤其是藝術園區打造,有沒有汲取到經驗或有新發現?

李保剛:關於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的問題,各國有不同的方式。

比如在美國華爾街,它就有一個公共藝術基金,這個錢的構成是所在企業銷售額提取一定份額,用於文化事業的投資;在德國,文化事業都是政府投資,文化產業由企業來投資。在中國,政府有的投文化事業,也有的投文化產業,企業也是一樣,沒有固定模式。

《中國企業家》:在你看來,如何在藝術文化和商業變現中做好平衡?在藝術走向商業的道路上哪些門檻,是你覺得必須跨過的?你有沒有過糾結?

李保剛:文化藝術如何在商業變現中實現平衡?這個問題曾一直困擾我。

我們以前賣過藝術品,甚至一張畫能賣1000萬(元),也有人建議我,用金融的方式炒作藝術品,但我不認為那是文化創意產業。我認為只有1000萬人買你的文化產品,每人哪怕只花了100塊錢,就能形成10個億的銷售規模,這才叫產業。

我們經過四五年的實踐和思考,終於找到了文化藝術形成產業的關鍵點,也就是我們後來總結的「三微理論」,即微創意、微投資、微消費,還有我們的「四要素」理論、內容、創意、品牌和場景。



                                                                 來源:受訪者

因為從文化到創意何其難,要經過幾道太平洋,沒有創意,生吞活剝,粗製濫造,搬到場景去消費,毫無價值。有了創意以後,要形成消費,這又要跨過一道太平洋。所以真正實現從一個文化藝術的創作最終到老百姓的消費,這個過程要跨越兩道太平洋。

我舉兩個小例子,一個是文化事業的,一個是文化產業的。

張藝謀導演做的冬奧會是一個文化事業項目,其中有一個大的場景叫「燕山雪花大如席」,它的內容就是李白的一句詩,但他的創意是,把雪花兒做成一個天大的雪花,導演用了4萬多塊電子(顯示)屏,用了投影,用了技術的融合,形成了一個科技感很強的現代化藝術畫面。

其中還有一句「黃河之水天上來」,又是李白的一句詩,這兩句詩通過他的技術和藝術創造,形成了一個絕美空間。但它放在了中央電視臺播放,它是不收老百姓錢的。對國家來講叫文化事業。

再比如,同樣是張藝謀導演的電影《滿江紅》。

內容是一首詩,創意是他編了若幹個故事,品牌是從張藝謀到沈騰到易烊千璽全是一批明星,場景是把它放在了電影院。所謂三微理論,它是經過若幹個微創意,形成一個大創意,通過眾多老百姓幾十塊錢門票的微消費,形成幾十個億的大消費,它就是文化產業。

當然,這裏最關鍵的兩個點是創意和品牌。《滿江紅》大家都知道,電影院誰都能去,但創意的學問就高了。有燈光的,舞美的,導演的,編劇的,演員的,若幹個微創意形成了大創意,品牌也很重要,如果不是這些大牌兒明星來演,不是張藝謀來導,那它的票房要差得多。

所以說,在文化創意產業中,最難得的是創意和品牌。一個藝術家要想形成他的價值,需要前後產業鏈全部完成。我們觀唐文化也恰恰要在技術、美學、創意與品牌打造上下工夫。

* 談「數字化與藝術的結合」:「過程中要體現美學價值」

《中國企業家》:數字化時代,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藝術與科技的結合也成為現實。在城市改造、文化煥新過程中,數字化可以發揮怎樣的作用?

李保剛:文化產業的發展是以科學技術發展為前提的。從1863年英國人發明了復印機開始,曾「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很多書畫作品,則以一種新的方式面世。隨著技術的發展,科技水平快速更新,目前有了更多的技術,AR、VR、元宇宙等等,我們將這些技術手段統歸為技術創意手段。



                                                                  來源:受訪者

關於科技與藝術結合的基本理論,我們本著以下思路:第一,科學技術與藝術結合形成新的業態;第二,守正創新,守優秀中國傳統文化的正用,用科技手段挖掘傳統文化,用世界的語言來講中國的故事;第三,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第四,培養眾多的創意人才。

城市改造是一個綜合的內容,不光要有美麗得體的建築與園林,還要有恰當的內容植入,這就關乎我們消費水平的提升。而這些文化內容的植入,離不開我們所說的「三微」理論和「四要素」理論。尤其是本地優秀文化內容的挖掘,通過技術創新,可以形成一個可觀賞、可傳播的業態,更具有美學觀賞性、生活趣味性、傳播便捷性,這些工作都離不開數字化的工作。

《中國企業家》:近幾年,觀唐與故宮、敦煌等傳統IP的合作備受關註,「故宮觀唐」「敦煌觀唐」已成為文化符號,備受時尚圈和年輕人推崇。你如何找到了傳統與現代、傳承與創新之間的對話方式?

李保剛:我們通常在一個城市的內容改造中,會給它輸入30%的文化,比如故宮的、敦煌的、「三孔」的等等,還有70%是要挖掘地方的文化,比如山西是山海經的神話故鄉,我們會挖掘到山海經。比如青島有海鷗,我們會把海鷗作為一個IP。

在城市文化數字化的過程中,我所要強調的一點是,在過程中要體現美學價值。現在有很多做數字化的公司,他們在美學上的水平是不夠的。一個沒有美學的數字化產品,我認為是不及格的。

過去三五年,我們跟故宮聯合成立了故宮觀唐公司。我們還成立了敦煌觀唐公司,以便從敦煌的內容中挖掘出更多美學價值和歷史價值。我們還和中央美術學院成立了數字藝術實驗室,目的是在我們落地數字化的過程中,融入更多美學價值。

再比如說,我們給山西某城市做城市更新,我們的團隊有中央美術學院的教授,有國外的知名建築師,還有我們觀唐文旅學院的設計師。過程中,我們會把這座城市的一些標誌性建築的美學及內容的美學充分體現出來,讓這個城市整體體現出藝術美學、技術美學和生活美學。

關於故宮觀唐品牌,明確了故宮的品牌不是代表帝王將相與才子佳人,而是中國勞動人民5000年來的審美結晶和工匠精神的結晶。它也是當代中國主流意識文化的代表。

關於傳統與當代、傳承與創新的點,觀唐文化近四五年來也做了很多案例。

比如我們「行走的故宮文化」,就是用現代的科學技術對故宮石渠寶笈書畫作品進行了二次創新,在許多城市展出,深受青少年歡迎。再比如,我們將在北京創立的敦煌文化交流中心,也運用了大量數字手段和演藝手段,將古老的敦煌文化經過二次創造,以便廣大消費者更易接受。

* 談「觀唐藝術區」的緣起:「自己做了一件美好的事情」

《中國企業家》:觀唐藝術區就像你的孩子,如何評價它的成長狀態?你曾在2018年說,「好的建築,必須有一個時間的沈澱。」和6年前剛落成時相比,它「浮」下去了什麽,「沈」下來的又是什麽?

李保剛:「樹小墻新畫不古,一看就是清知府」,這句話形象形容了暴發戶的狀態。

6年前園區剛成立時,盡管建築外觀已達到標準,但缺乏文化的沈澱。6年過去,園區栽的小樹有的已長成了參天大樹,比如我們的梧桐樹,還有些銀杏、元寶楓長得慢,也充滿生機了。如果再過5年,可能又不一樣了,總之年代越久,園區會越來越漂亮。

還有就是我們文化內容的沈澱。觀唐已擁有眾多的知識產權:包括許多數字藝術作品的知識產權;包括故宮、敦煌等知名的品牌的商標所有權。

更重要的是,這裏沈澱了一支有智商、有情商、有美商的團隊。6年前我們的團隊還比較浮躁,做文化產業用的是做地產和金融的方法,後來發現不對,經過幾年的磨煉,大家從「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走到了「知道自己不知道」,繼而發展成了「知道自己該怎麽做」。

觀唐文化幾年來,積累了文化創意產業的「八大關系」「三維理論」及「四要素」理論。加上我們積累了一批有智商、有情商、有美商的人才,就使我們這個藝術區從僅有一個華麗的外表,轉而成為有深刻內涵、有優秀人才聚集、可以走出去形成產業輸出的「聚合體」。

這一切最終都提高了我們的認知。過程中,我們也去掉了一些發展中的不和諧因素的幹擾。

《中國企業家》:觀唐藝術區已成為京城文化地標,有趣、有味、有文化。聽說這座藝術區歷時6年才落成。如今回想,還有沒有一些記憶碎片,歷久彌新?觀唐藝術區寄托了你怎樣的事業初心和生活理想?你又想通過它,傳遞給世人什麽樣的感受、收獲?

李保剛:2017年7月,我發過一個朋友圈,寫下一句詩:「世事滄桑心事定,胸中海月夢裏飛」。其實大家都不知道背景,因為當時的觀唐有幾個實力很強的股東,有地產行業的大咖,有金融界的領袖,有藝術界的大師,他們對打造觀唐藝術區一事是持反對意見的。只有我一意孤行。

因為要投資8億(元),如何回報,我講不清楚。大家不會為我的情懷去買單。記得公司有個小股東對我說,「你知道股東是怎麽看你嗎?」我也是委婉回答:「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當然,我也不會讓股東為我的理想而買單,既然道不同,不相為謀。於是我用了幾個億的資金,將其他股東的股權收購了。我走我的「獨木橋」,於是就有了那句「世事滄桑心事定,胸中海月夢裏飛」的句子。觀唐藝術區開園的第一個展是「桃花源」,這也寄托了我內心的一個理想。

直到今天,當我看到各類遊客駐足觀唐藝術區而流連忘返時,當我坐在辦公室的窗前,看著夕陽西下和雨後彩虹時,我總會覺得,自己做了一件美好的事情。

文化藝術的確需要金融和資本去推動,但文化藝術又對人類的文明和社會的發展有更大的推動力。

我做藝術區的初衷,還有一個和美學相關的事。

我是北京四中畢業的,記得上中學時,15歲那年,特級語文老師顧德希講到陸遊的詩,「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從那時起,這首詩就像一個美麗的種子,植入了我們這些少年的心。

從此,我們會把一切美好的事物與「杏花春雨」相聯,有杏花的地方會有好酒,「牧童遙指杏花村」;有杏花的地方會有佳人,「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後來又在做觀唐別墅。

如今有了觀唐藝術區這樣更大的機會,讓我在園林中做了300畝的園林改造。

如果你來觀唐藝術區,不同的時節會有不同的體驗:初春時你會感到「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的詩境,會聞到北方春天雨後泥土的香氣。你還會感受到「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的意境,繼而感受到「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的景象。待到仲春時節,你會看到「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的春色勝景,到了暮春則會感到「萬紫千紅總是春」。



                                                              來源:受訪者

德國哲學家康德在他的《選擇性批判》中講過,藝術是溝通科學和道德的橋梁。在功利和道德面前,有人選擇功利,有人選擇道德,就是(因為)他們在少年時接受美的教育的不同。

在我們的八大關系中,有一條是工匠精神和低成本運營的關系,什麽是工匠精神?又怎麽體現?我們只有通過自己的作品。怎麽做到運營的平衡,我們也只能通過自身的實踐來完成。

* 談「路線選擇」:「3.0版本的藝術區,才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產物」

《中國企業家》:藝術園區改造有很多路徑,比如同在北京的798、首創郎園,它們走的是老廠房改造+出租路線,很像傳統開發商的城市更新路線。與之相比,觀唐藝術區從一開始就是「煥新」路線,不管是結構、布局還是業態分布等,都比較符合當代藝術產業條件。為什麽這樣做?

李保剛:中央美術學院藝術教育學院余丁院長將目前的中國藝術產業園劃分為三個版本,即1.0版本、2.0版本和3.0版本。

1.0版本,比如早期的798為代表的主要是廢舊的廠房的改造,租賃給藝術家,形成一個藝術產業生態,這些1.0版本的產業園區,目前在國內有些成功的案例,但失敗的案例居多。

798之所以成功,其中有一個先天的條件,即這些建築都是德國的包豪斯建築,有很強的建築藝術風格和很舒展的空間,而且交通位置好。如果建築底色差且改造的水平不高,就很難成功了。所以藝術園區在我的定義中,是一定要有藝術氛圍,首先就是它的建築本身是不是藝術。

2.0版本仍以舊房改造(形式)為主,但在建築模式與業態引入上,已經是專門為藝術區而建了。此外,運營模式也仍以房租收入為主。

觀唐藝術區被余丁教授命名為3.0版本藝術區。主要指規劃在先,專門為藝術建築而作,且不以租賃為收入模式的藝術區,它的作用,一是IP的聚集,二是產業的孵化,三是人才的聚集,四是消費的聚集,由此形成了一個文化藝術的產業生態。

還有一個原因。2015年,中國還沒有一個像樣的藝術產業園,後來法國的讓努維爾在青島設計了西海藝術灣,一位日本大師在深圳設立了南海世界,觀唐藝術區則是由德國設計師萊恩做的。

恰巧作為這三個藝術區的創始人,我們都同期在中央美院藝術教育學院學習,且目的都是為了建設3.0版本藝術區。

1.0版本的藝術區,建設成本低、代價小,適合我們那個時代的發展。而3.0版本的藝術區才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產物。我們目前文化創意產業占國民經濟的總值還不到5%,而發達國家占到了20%~30%。我們這個時代需要一個3.0版本的藝術區。

* 談「角色價值」:「往回觀歷史,往後觀未來」

《中國企業家》:當虛擬的文化與實體的城市空間結合,這門生意最遠能走到哪裏?你是否思考過,文化如何與城市融合、共生?站在藝術和商業、文化和產業、傳統和現代的交匯口,你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價值?

李保剛:文化產業介於理論與實踐,介於入世與出世,介於虛擬與實體。比如,要「輕資產重落地」,要「品位高,人氣足」,要「去除封建糟粕,取其民族精華」,其實這門生意是永遠做不完的。回望歷史,或者去一些發達國家,他們在政治、經濟、軍事發達的同時,文化和美學也發達,人們才有幸福感。



                                                               來源:受訪者

我們公司為什麽叫觀唐?因為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同時發達的時代,留下了燦爛的詩歌和藝術。李白秀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留給了我們今天燦爛的文化。

所以觀唐要做的事,就是用優秀的技術挖掘傳統的文化,用世界的語言來講中國的故事,是站在這個時代,往回觀歷史,往後觀未來。丘吉爾說過一句話,人對自己的歷史看得多遠,就能對未來看得多遠。觀唐就是在這個時代的這個點上來鏈接這件事情的。

* 談「人才管理」:「道之以德,齊之以禮」

《中國企業家》:管理一家企業,歸根到底還是管理人。文化產業中的人才,個性鮮明,自由自在,也許會「不服管」「不好管」,如何在創意激發和有效管理中做好平衡?你有什麽經驗?

李保剛:我一直講,觀唐文化是一家創業企業,而創業企業成功的要素有願景、努力、認知和時運,公司管理問題是要解決效率與公平的問題。管理固然重要,但經營更重要。尤其是文化創意產業,主要靠人的創意。而對人的管理,就像你所說的,是件最不容易的事兒。

尤其是對知識分子和創業人員的管理,我們必須要「道之以德,齊之以禮」,這比「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更重要。

我在北京大學上哲學課的時候,參加過一次辯論賽,當時的題目就是論語中的「道之以德,齊之以禮」與「道之以政,齊之以刑」哪個對管理更有效。當時我是正方四辯,我用《孫子兵法》中的那句「凡取勝者有五,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來證明,將和法要排在道、天、地之後。

觀唐的管理對創意者有著充分的自由,公司方面主要幫助大家提高認知。從選人方面,我們也是註重選那種智商、情商、美商「三高」的人才。智商決定了他能否透過現象看本質,再深一層能否轉化成自己的思想,更深一層能否轉化成創意理論,因為有了思想,有了理論,才能帶團隊。

有了情商,才能夠處理各種複雜的人際關系與客戶關系。美商則是觀唐公司區別於其他公司的特質,我把美商分為三個層次:最高境界是能夠創作美,諸如藝術家、設計師們。第二是能辨別出美與醜。一般人員具備這點就可以了。第三是美醜不分,這樣的人在觀唐是不合格的。

過去有句老話,叫「寧領千軍萬馬,不領一堆雜耍」。確實藝術家們有獨往獨來的特質,對藝術家的管理和合作要用其所長,避其所短,所以我們的團隊是要有搭配的。如果讓一個藝術家去搞商業模式,或者讓一個數學家、金融家去創造一個藝術產品,都是與其本身能力相悖的。

我們的團隊領導不需要有創造藝術的能力,但一定要有鑒別美的能力。一個好的設計方案,一個好的圖片,一個好的設計是能夠看得懂的,是能夠辨別的。一個壞的東西也是能夠看得懂的,能夠挑得出毛病的,這樣的人,才能作為我們團隊的領導。

在創業與管理上,我特別認同實踐原理,所以我們在文化創意產業的實踐中,也一定要錘煉出一批青年人。我們要求,這個人本身應該有高「三商」,再經過實踐活動,慢慢成長起來。

* 我認為人才分為兩種,一種叫因智而勇,一種叫因勇而智。

一個偉大的事業,要有層出不窮的為這個事業奮鬥的各類人才。當代中國社會,文化創意產業人才還很稀缺,所以我們想通過觀唐的實踐活動,培養一批人才,並且希望他們通過自己的實踐,發現更多人才。當然,其中一定有個「大浪淘沙」的過程。

---[文: 中國企業家記者 李艷艷*編輯: 姚赟*頭圖攝影: 鄧攀/來源: 中國企業家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