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給9億臺鴻蒙設備「注入靈魂」?
AI時代,鴻蒙準備好了嗎?
在無數科幻作品中,一個具有超級智慧的AI,通常和恒星際飛船、可控核聚變、太空電梯等技術狂想同時出現,似乎遙不可及。但最近兩年生成式AI的「技術爆炸」,讓人們看到了有生之年把HAL9000和Moss們(《2001太空漫遊》和《流浪地球》中的AI)裝進手機裏的希望。
當人們意識到AI帶來的便利,電視、智能音箱、掃地機器人、車、甚至門鎖、攝像頭等等無數設備,都對搭載AI有了更強的需求。尷尬的是,盡管各大消費電子廠商推出了不少AI產品——我最近裝修的時候,甚至見識過AI馬桶——其中大部分的AI能力,只能說聊勝於無。
這不是消費電子廠商的問題,而是背後大模型「可用性」的問題。有報告顯示,中國整體生成式AI應用的平均每日使用時間,多數只有6-8分鐘的「試試」程度,遠遠談不上陪伴和服務。
對於消費者而言,我不期待下一代AI應用就有科幻級的水平,但AI助手至少要好用、能用可以嗎?
就在前兩天,我用了多年的華為Mate40收到了鴻蒙4.2的更新推送。這之後再召喚AI助手「小藝」,我發現它比以前又好用了不少:
比如,我可以直接說,「給我找一下去年在海邊夕陽下的照片」,它真能「聽人話」找出來;工作中讓它幫忙概括一份全英文的美股季度財報,呼吸之間就能給把營收、利潤、毛利等主要指標分析出來......
作為操作系統,除了手機,智慧屏、個人電腦乃至車等全生態9億臺設備都搭載了鴻蒙。隨著鴻蒙AI能力的更新,這些設備「萬物互聯」的生態,也將越來越好用。
2024年6月,又一年華為HDC開發者大會如約而至,正式公布HarmonyOS NEXT(鴻蒙星河版)的 Beta版本 計劃。這是鴻蒙NEXT的一大步,也是科技產業的一場壯麗日出:完全不同於IOS和安卓的AI原生操作系統,來了。
* 系統級AI,有多好用?
了解過最新的HarmonyOS NEXT操作系統,AI能力對於用戶再也不是可有可無的「玩具」,而是一個直接決定用戶體驗的系統核心。
和小藝對話之後我發現,有了鴻蒙AI的支持,以後所有搭載鴻蒙的產品,基本上都可以告別說明書了。想看看產品具體有哪些功能?可以直接呼叫「小藝小藝」,即便不知道具體功能的名稱,也可以用自然語言進行模糊對話,以接近真人問答互動的方式,去了解產品功能。
用戶和小藝的交互,在方方面面都更加貼近真人了,能做到「可見即可問」,我甚至可直接對著屏幕內容向小藝提問,比如打開活動通知後,詢問小藝怎麽導航去活動位置、附近是否有停車場等等,在跨模態的上下文能力支持下,小藝可以絲滑地告訴我查詢結果。
一些需要占用大量時間的重復性工作,也可以交給小藝,比如把長篇文檔交給它,讓它生成摘要、劃重點。不需要用專門的提示詞,順著直覺用自然語言講「大白話」,小藝就可以理解我要它做什麽。在這個層面上看,鴻蒙AI具有了生產力工具的屬性。
小藝還能做一些高度復雜的任務,自主進行任務規劃和工具調用,一句話就能執行跨應用操作。比如,告訴小藝通知某人明天下午會議的地點,這個橫跨日歷、聯系人、短信等多個應用、曾經難倒無數AI助手的「世紀難題」,在小藝這裏可以完美解決,同時調動3個應用完成復雜指令。
即便是老人和殘障人士,也可以借助AI體驗到「技術的溫度」。
不熟悉手機的老人,可以用方言和AI助手對話,比如讓小藝「把我孫子的照片放到桌面上」,AI可以理解其含義,並把對應的照片設為壁紙;
對於視力障礙人士,借助「小藝看世界」,用戶可以利用手機的攝像頭,通過視覺大模型連接海量的知識,把圖像視頻信息轉化為音頻,讓他們重新「看」到世界,例如,基於視覺大模型強大的識別、理解和推理能力,小藝可以幫助視障人群找到冰箱中的食物,並判斷食物的新鮮程度。
提供更有個性化、更便捷的AI服務,鴻蒙的AI能力來源於更好的自研大模型:華為盤古擁有3萬億tokens、最大版本包含3萬億參數的L0大模型技術上,小藝針對終端用戶的需要進行了精調,加入了普通用戶經常面對的衣食住行等高頻對話場景,在此基礎上建立了L1層對話模型。
為了保證安全性和響應速度,鴻蒙AI很註重「端雲協同」,端側大模型和雲側大模型分工協作,端側充分發揮響應快的優勢,把用戶的交互指令進行預處理,再去請求雲側處理,在提升生成質量的同時,有效地保護了用戶的隱私數據。另外得益於純凈的鴻蒙生態,小藝對於各類系統權限的調用也相對較少,是一個更私密的AI助理。
鴻蒙AI的能力,也和HarmonyOS NEXT本身不同於其他操作系統的底層架構有關,這讓它在底層芯片、推理框架等底層設計上就具備了很強的原生優勢,在統一AI底座之上,鴻蒙AI其實是一個系統級原生智能。
從這個角度看,作為系統級AI,鴻蒙AI不僅僅是一個智能助手+AI工具的組合體,也是整個系統的核心而非一個功能模塊。當收到用戶的指令之後,鴻蒙AI負責「指揮」整個系統分配任務,決定調用大模型的自身能力給予回復,還是調用系統中的其他App或者搜索引擎。這是一種區別於其他操作系統完全不同的新模式。
在我看來,終端操作系統有沒有好用的AI,對於用戶而言已經是完全不一樣的體驗。而鴻蒙的另外一個優勢在於,從手機到智慧屏、平板、車等終端都有布局,目前已經有9億臺設備接入鴻蒙,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硬件生態。
一個標誌性的事件是,根據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發布的最新數據,HarmonyOS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已由2023年一季度的8%上漲至2024年一季度的17%,超過IOS系統16%的份額,成為中國市場占有率第二大的操作系統。而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鴻蒙,無疑與鴻蒙日益強大的AI能力是分不開的。
* AI助力開發,加速鴻蒙大成
當我們把視角從消費者轉移到開發者,可以發現鴻蒙AI對開發者的助力,不僅幫助產品在鴻蒙生態中獲得新的機遇,更是加速了鴻蒙生態的「豐容」,原生鴻蒙生態僅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有5000+應用啟動開發,1500+應用完成上架。
在鴻蒙的開發者社區,AI一直都是開發者之間最熱門的討論話題之一,依托昇騰的算力和盤古大模型,HarmonyOS NEXT 擁有了系統級AI能力,三方應用將天然具備更加智能的體驗。
開發者的野心也不止於,簡單復刻已有的移動端產品,而是在一個AI原生的系統裏借助鴻蒙的AI能力,為用戶提供新的體驗,同時盡可能地快速開發,搶占先機。
為了幫助為開發者減少「重復造輪子」的時間成本,原生鴻蒙把 AI 框架寫入系統層,為開發者提供可直接調用的AI控件,比如實時朗讀、智能薦圖、自動填寫、圖文翻譯、OCR服務識別推薦、主體摳圖、人臉檢測、卡證識別等等。開發者需要什麽AI功能,直接把對應的控件拿來用就行了,從而實現「低代碼」甚至零代碼開發。
很多我們熟悉的App,到鴻蒙生態中都實現了產品在AI能力上升級。而這正是源自鴻蒙為開發者提供的AI模塊支持,比如小紅書在圖片上,可以根據用戶意圖推薦圖片,讓博主不用再煩惱挑選配圖;長按後可以摳圖復製、分享或者進行搜索,摳圖後還支持拖動和跨設備拖拽。借力鴻蒙AI,不僅是加快了開發速度,更能給到用戶前所未有的AI體驗。
這就是原生AI架構的帶來的開發者紅利。除了小紅書,鴻蒙版的國泰君安App可以根據用戶意圖,實現對證件的推薦、自動提取出卡號等等;石墨文檔和WPS,支持將圖片中表格支持直接復製、粘貼成表格;平安好車主和同程旅行,可以根據歷史輸入表單、華為帳號個人信息、聯系人等提供輸入建議,做到數據多端自動同步、智能識別剪切板,一鍵填充、處處可填。
與此同時,大模型能更好地理解和匹配用戶的高階意圖,結合意圖框架做服務管理和分發,也幫助開發者通過小藝建議、小藝對話、智慧語音、智慧視覺、小藝搜索等多樣化系統入口更精準地觸達目標用戶。
在鴻蒙AI幫助開發者降低研發的難度和成本之後,也就有更多的開發者願意快速打造應用,持續加速鴻蒙應用生態的「豐容」。目前,鴻蒙已經實現了出行、社交、金融、辦公、生活、娛樂等18大垂類領域全覆蓋,千行百業的開發者,都可以在鴻蒙AI的支持下,借AI技術的融入帶來新的商業模式、服務方式。
有人將開發者從安卓和iOS向鴻蒙的遷移,視作「中國互聯網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生態遷徙」。但在我看來,這不僅僅是簡單的將應用從IOS和安卓遷移到鴻蒙,而是借力鴻蒙,用AI對產品進行改造升級,通過鴻蒙AI賦能的業務創新,讓產品原來的舊業務煥然一新。
比如,美團的共享單車,在HarmonyOS NEXT中可以實現掃碼直達、一鍵解鎖,新增了鎖屏實況窗口,可以在鎖屏狀態直接換車;釘釘借助小藝,可以實現快速語音入會;新浪新聞通過播控中心統一管理,讓不同應用可獲得一致的體驗等等。
從這個角度看,對於開發者來說,在鴻蒙開發App,等於更好地幫助產品在智能時代找到AI轉型的解決方案,更穩地拿到那張通往智能時代的船票。
* AI時代,鴻蒙準備好了嗎?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操作系統。
AI時代來臨之前,所有的操作系統——從IOS到Windows、安卓,本質上都是一個介於硬件設備和上層應用的中間層,要做的就是管理硬件、調度應用,想要開發一個操作系統,就要先看看在什麽樣的CPU、什麽樣的開發板環境下做開發。
但AI時代就不一樣,一個AI原生操作系統在架構上更多地面向數據和模型,好比一個管理員在管理系統內的一系列AI實體,去調度他們和用戶做好交互。這就要求操作系統在功能、機製和底層架構上都要做出改變。
另外在交互方式上,過去的交互方式都是偏精確的,比如通過鼠標鍵盤、觸控板或屏幕這些設備,詳細告訴計算機要做什麽;而AI時代的交互方式將更為「模糊」,更加結合上下文邏輯,但這也是人類所習慣的自然語言方式。
進入AI時代,操作系統從底層架構到交互方式都要發生劇烈的變化,只有真正AI原生的架構,而不是在原有基礎上的縫縫補補,才能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更好地賦能開發者、更好地構建智能生態。現有的行業格局,勢必在AI浪潮之下重新洗牌。
這是擺在每一個想在AI時代有所作為的操作系統面前的機遇和挑戰。前不久的WWDC2024上,蘋果發布了新版本的IOS18,並帶來了「蘋果的AI」Apple Intelligence;稍早前的I/O大會上,谷歌也宣布Android 15將深度整合其Gemini大模型,為用戶帶來一系列前沿的AI功能。
操作系統與AI深度融合的「AI+」趨勢,已經越發明顯。當操作系統同行們開始向AI轉向,鴻蒙向著AI的轉型也將更為迅速、徹底,以AI為核心組織整個操作系統的架構,讓AI成為操作系統的靈魂與頭腦,來迎接操作系統向著AI智能化躍遷的浪潮。
縱觀整個操作系統行業,半個多世紀前的1973年,中國第一款操作系統「150號機」問世,隨後的幾十年間,中國人多次希望建立屬於自己的操作系統,但每一次失敗,都是敗在了生態上,敗在了規模上。人們也逐漸意識到,研發一個操作系統的難度,遠遠低於構建一個操作系統軟件生態的難度。
而從系統規模上看,對於擁有9億臺設備的鴻蒙來說,已經在真正的「純血鴻蒙」正式到來之前,有了相當大的設備基數作為「種子用戶;鴻蒙AI能力的增強,也將全面提升用戶體驗,讓這批「種子」飄向遠方、進一步擴大規模,還將通過對開發者的賦能,加速應用生態的進化。
中國的科技產業,曾經在世紀之交錯過了桌面操作系統,也在十年前移動互聯網轉型之時錯過了移動操作系統,但在AI時代到來之時,在操作系統向AI化躍遷和洗牌的前夜,鴻蒙拿出了一個IOS和安卓之外的新選擇,一個擺在無數開發者面前的嶄新產業機會。
而此前的數次「錯過」,為中國的科技產業累積下的經驗和教訓,有望在新的時代成為機遇。正如中國曾在某種意義上錯過卡片支付時代,卻因此而以全球領先的效率進入數字支付時代一樣,技術的更叠並不一定是線性的。早早奔赴AI的鴻蒙操作系統,正在和9億臺設備的主人一起,期待實現另一場彎道超車。
2008年上映的漫威電影《鋼鐵俠》系列中,主角斯塔克有個很靠譜的AI助手Jarvis(賈維斯),他可以像一個真正的管家和夥伴那樣,對話時而幽默、時而深沈,還能幫助鋼鐵俠管理技術裝備,甚至把日常生活也安排得明明白白。
時至今日,鋼鐵俠中的大多數黑科技仍然是遙不可及的幻想。但或許這次,Jarvis會出現在世界的東方。
---[文: 園 長*編: 陳梅希/來源: 刺猬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