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美元進化出「年內最強」形態!中日韓齊跌 非美貨幣怎麼辦?

2024062115:58

[財聯社6月21日訊*編輯:瀟湘] 在非美貨幣「豬隊友」們的映襯下,美元正進化出「年內最強」形態……

行情數據顯示,雖然衡量美國兌一籃子六種主要貨幣的ICE美元指數(DXY),目前距離年內高位106.52仍有一段不小的距離(最新報約105.54),但近年來關註度持續高漲、涵蓋幣種數量更多的彭博美元現貨指數,已經率先捅破了再創新高的這層「窗戶紙」。

彭博美元現貨指數周四上漲了0.2%,收於1267.71點,為去年11月初以來的最高收盤水平。



盡管該指數當前仍低於2024年4月19日創下的盤中高點1271.06點,但近來的趨勢已不斷表明,美元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正受到越來越多匯市交易員的青睞。

美元進化出「年內最強」形態

在以往有關美元為何能在外匯市場上走強的討論中,「美聯儲有望在更長時間內維持高利率」的預期,一直是人們首先會提到的一點。但在經歷了過去幾周各跨資產類別的表現對比後,我們或許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美元近來的強勢背後,圍繞美聯儲貨幣政策方面的利好,似乎已不再是主要推手。

至於為什麼這麼說,我們不妨可以先來看下面這張圖——美元指數與10年期美債收益率間的對比:



不難看到的是,長時間亦步亦趨、高度關聯的美元指數和10年期美債收益率走勢,近來出現了明顯的分化——前者(美元指數)繼續不斷走高,而後者則出現了明顯回落。

目前,10年期美債收益率與美元指數之間的25日滾動關聯系數,已經自去年7月以來首次轉為了負值。在過去一周左右的時間裏,相關性的崩潰尤為迅速。



可能很多不怎麼了解跨資產關聯性的普通投資者,不太清楚上述正相關性的消失意味著什麼?但其實答案很簡單:美債收益率的變動是最能反映美聯儲利率預期變化的市場指標,近來隨著一系列美國經濟數據的不及預期,降息預期的降溫令美債收益率出現了大幅回落,但是美元指數卻幾乎沒有受到任何打壓……

換言之,美元現階段的強勢,和「鷹派」美聯儲的關聯其實已不大,反而是建立在市場交易員更為相信,美聯儲有望在年內更早降息的背景下取得的——迅速升溫的降息預期至少在過去兩周,都沒能夠壓垮美元……

這其實對其他非美貨幣而言,已經構成了一個難以量化的「大麻煩」。如果說,過往美元的強勢,主要是依賴於利差方面更為顯而易見、得天獨厚的優勢的話,那麼面對現階段美元的走強,人們就不得不思考的更多:強勢美元是否還得到了更多全方位的「進化」?例如吸引到了更多避險買盤、美元資產(美股、美債等)已更為受到追捧等等……

當然,可以肯定的是,美元的利差優勢近期雖然在美國一側並不明顯,但還是存在的。從本周的最新情況看,目前全球其他主要非美央行已經紛紛加快了降息的步伐或準備降息:英國央行周四雖然維持利率不變,但已暗示更多決策者或支持降息;而瑞士央行則已連續第二次會議宣布降息25個基點。全球寬松浪潮的加快,仍是美元多頭賴以謀利的一大護身符。



但至少在眼下(或者說未來一個月的時間裏),有一個趨勢正在形成:外匯市場的重心可能已不在於利差,而在於全球政治格局,包括但不僅限於新興市場(例如墨西哥)和發達市場(例如法國)的政治風險……

特別值得註意的是,由於歐元在ICE美元指數中的權重接近60%,法國的政治和市場動蕩將對美元產生巨大影響。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歐元每下跌1%,對美元總體價值的提振作用,將超過日元或英鎊的同等跌幅。

自當地時間6月9日晚法國總統馬克龍宣布解散國民議會提前選舉以來,在過去兩周的時間裏,法國政壇可以說就一直動蕩不休:左翼忙於聯合,右翼發生內訌,極右翼分歧顯現……而歐洲股債匯尤其是法國資產的表現,也幾乎就沒有過幾天太平日子可言。

富瑞全球外匯主管Brad Bechtel上周寫道:「在所有這些情況下,美元仍然是王者。」

高盛外匯分析師則認為,隨著通脹進一步放緩、美債收益率走低以及美聯儲降息,最終應會再次拖累美元回落,但在當前海外「混亂」的環境下,這種情況還不會發生。他們寫道:「目前,美元正作為全球投資者『最未被汙染』的資產而得到了支持。」

中日韓齊跌 非美貨幣怎麼辦?

在美元來到年內新高的背景下,當前外匯市場的動向,其實也給一些本身並未受到太多消息面負面因素沖擊,但在美元整體走強情況下承壓的非美貨幣,敲響了警鐘。

以亞洲貨幣為例,近來包括日元、韓元和人民幣在內的主要幣種,已再度迎來了一輪全新的貶值浪潮。而如何在強勢美元面前各自紮緊籬笆、築好防線,顯然已成為了各國決策層必須小心權衡的緊要議程。

本周四,日元就連續第六個交易日兌美元出現下跌,創下了3月以來最長的連續跌幅。日元在當天紐約時段收盤時接近於1美元兌159日元,這是1990年4月以來的最低收盤水平,距離1美元兌160.17日元這一年內低點,也僅有一步之遙。



以Shinichiro Kadota為首的巴克萊策略師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只要美日利差超過某個閾值,即使利差有所收窄,套利交易引發的日元拋售也有可能不會減少。」該策略師預計,到今年年底,美元兌日元匯率將在160左右交投。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周五已表示,外匯匯率反映基本面至關重要,穩定的外匯水平是可取的。日本政府將繼續密切監控外匯市場動向,並繼續就外匯政策與其他國家進行磋商。

而在韓國,韓國外匯管理機構周五表示,他們與國民年金公團(NPS)達成一致,將貨幣互換額度從目前的350億美元擴大至500億美元,以捍衛不斷下跌的韓元匯率。此舉被視為對韓元現匯市場的間接幹預,因為互換額度允許該基金從央行的外匯儲備中借款,而不用在在岸貨幣市場購買美元。

韓國企劃財政部在日內最新聲明中稱,「外匯管理部門認為,與國民年金公團的外匯互換可以在匯市不穩時吸收國民年金公團的現匯美元購買需求,從而緩解外匯市場的供需失衡狀況。」

韓元兌美元周五早盤曾一度跌至了1395韓元,為4月16日以來最弱水平,並接近了市場參與者密切關註的1400大關。

與此同時,離岸人民幣兌美元日內早間也一度跌至了7.2926,創下了去年11月以來的新低。在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僅小幅調貶4個基點至7.1196的消息出爐後,才有所反彈。

此前,中國人民銀行在6月19日曾通過香港金融管理局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CMU)債券投標平臺,以利率招標方式發行200億元央行票據,期限為6個月。其中,50億元為滾動續發,150億元為新增發行。這是2023年8月以來,央行第六次在香港增發離岸人民幣央票,累計增發規模達到600億元。

在業內人士看來,在近期人民幣創下年內低點之際,央行此舉有著較高的穩匯率意味。

在近日舉行的陸家嘴論壇上,中國央行行長潘功勝已指出:「今年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轉向的時點不斷推後,中美利差(倒掛幅度)保持在相對高位。我們堅持市場在匯率形成中的決定性作用,保持匯率彈性,但同時強化預期引導,堅決防範匯率超調風險。」---來源: 財聯社-



*再次逼近7.3,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創年內新低點,下一步怎麼走?*

21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再創年內新低點。

截至當天10時,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最低時跌破7.26,報7.2607,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最低點則觸及7.2923,再次逼近7.3關口。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近期為何下行?未來會怎麼走?

短期貶值壓力上升

「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階段性承壓,主要是在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分化、全球避險情緒升溫等因素推動美元指數走強下的被動貶值。」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龐溟對中新社國是直通車說。

在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創出年內新低的同時,美元指數也從此前在104區間波動,到近日已站穩105。

龐溟認為,若干美國經濟領先指標和美聯儲釋放的信號,使市場開始預期美國或在更長時間內維持高利率,歐元區降息周期的啟動則使美歐之間的利差擴大;在歐洲議會選舉和印度選舉結果、巴以沖突與俄烏沖突持續升級等地緣政治動態影響下,避險情緒再次擡頭,促使投資者增加對美元資產的頭寸,推高美元指數。

上述因素推動美元指數上行,相應地給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帶來短期的、暫時的、階段性的、波動式的壓力。

人民幣展現韌性

強勢美元下,非美貨幣普遍承壓,而人民幣展現出較強韌性。

龐溟直言,如果觀察追蹤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動的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人民幣匯率指數,可以發現其調整幅度遠低於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變動。

中國央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朱鶴新近日指出,隨著美國通脹回落受阻,市場預計美聯儲降息的時點延後、幅度收窄。今年以來美元匯率、美債收益率總體反彈回升,全球外匯市場波動加大,非美貨幣普遍承壓,其中亞洲貨幣貶值加快,近期備受市場關註。

「我國外匯市場運行面臨的外部挑戰增多,但再次經受住考驗,表現出相對較強的韌性。人民幣對主要貨幣匯率有升有貶,對一籃子貨幣穩中有升,匯率預期更加平穩。」朱鶴新說。

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鐘正生提出,人民幣在扮演亞洲貨幣的「壓艙石」。人民幣在近幾次美元顯著上漲的過程中成為非美貨幣中的強勢貨幣。

例如,2023年8至10月,隨著市場逐步定價美聯儲繼續加息和更晚降息,美元指數升值約4%,但對人民幣僅升值2%;2024年4月9日公布的美國2月CPI數據再超預期,市場對全年降息次數的預期從2.6次迅速下調至1.6次,帶動美元指數急升2%,新興市場貨幣出現急貶,而同期,美元對人民幣匯率僅略升0.1%,讓人不禁聯想到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期的情形。

基本穩定有支持

下一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將怎麼走?

朱鶴新稱,未來,中國外匯市場有基礎有條件保持穩健運行,人民幣匯率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

在他看來,主要的支撐因素概括起來是「三個更加」,一是經濟基本面更加堅實;二是市場韌性更加明顯;三是應對經驗更加豐富。

朱鶴新提到,我國外匯市場參與主體更加成熟,匯率避險工具運用更加廣泛,人民幣跨境使用占比穩步提高,外匯市場交易保持理性有序。同時,近年來,中國外匯市場成功應對多輪次高強度的外部沖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未來我們將繼續高度關註外部環境變化,進一步充實用好政策工具箱,防範人民幣匯率超調和異常跨境資金流動風險。」

龐溟也認為,從經濟基本面上看,中國經濟運行延續向上向好趨勢,中長期發展的積極因素進一步得到加強,人民幣和中國資產將繼續提供持續、穩健、安全、長期的投資機會。

從投資者的角度看,龐溟認為,無論從多元化配置、長線操作還是匯兌損益等角度考慮,關註和增配非美元資產的大趨勢都不會改變,與避險屬性較強、收益穩健性較好、長期投資價值較高、流動性較強的人民幣資產仍具吸引力。

從政策的角度看,龐溟指出,外匯市場預期和交易保持理性、跨境資金流動有序均衡,有關部門會繼續加強對市場預期的有效管理和合理引導,未來政策工具箱裏留存的工具選項依然較為充足。

他預計,市場對人民幣匯率的決定性作用將得到堅持,人民幣匯率的彈性將得以增強,匯率超調的風險將得到有效防範,匯率糾偏的力量和機製將得以健全,人民幣匯率將穩步回升、溫和走強,並繼續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來源:國是直通車*編輯:諸葛瑞鑫*責編:魏晞/文: 夏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