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十年前買馬桶蓋,現在看半導體,日本經濟有幾年好日子

2024061812:58



有朋友赴美,想在國內網站買個西班牙海鮮飯鍋帶回去,原因是價格跟美國相差6倍。

後來看亞馬遜和TEMU上,同一個鍋,如果是中國產,價格與國外相差無幾,西班牙產的要貴上好幾倍。

現在,蓋上義烏戳的小商品賣遍了全球,按照比較優勢,有一統全球消費市場之勢。

2015 年,吳曉波寫了一篇《去日本買只馬桶蓋》,國人痛心於偌大的中國就製造不出智能馬桶蓋,當時,國人在日本不光買馬桶蓋,還買電飯煲、感冒藥、化妝品,多了去了。

人們津津樂道於日本的工匠精神,但也暗含了另一層意思,日本只能當工匠,論創新能力實在不如很多國家。

時移勢易,將近十年後,買馬桶蓋的人少了,資本流動卻暗潮洶湧,全球對日本經濟復蘇、股市上漲、日元貶值的討論有增無減,以半導體為主的日本高科技有卷土重來之勢。



01, 日本經濟的大問題是消費者不消費,關鍵是不漲工資---日本經濟正在走出通縮陰霾。

2024年2月28日,JP摩根發布研報,日本經濟走出了長達二十年的停滯與通縮,走入增長區間。



根據2024年2月15日日本內閣公布的數據,2023年日本GDP同比增長1.9%,名義增長率達到5.7%,全年GDP總量達到591萬億日元,按照全年平均匯率,折合4.21萬億美元。

雖然被德國反超,跌出世界前三,但不必過慮,主要是因為日元匯率大幅貶值導致,而不是日本經濟不景氣。

作為經濟晴雨表,日經225指數終於超過了1989年的最高點,這一輪啟動從2012年安倍經濟學開始,至今還沒有按下暫停鍵。

1989年最後一個交易日,日經225指數收於38,915.87點的高位,為日本二戰後持續幾十年的繁榮畫上了句號,而後陷入辜朝明所說的資產負債表衰退。



如今日本經濟表面上揚眉吐氣,但存在滯脹壓力,日本存在國內消費者不消費、只存錢的怪圈。

近兩個季度,日本GDP增速不如人意。

5月16日,日本內閣府發布初步統計結果,2024年第一季度日本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下降0.5%,按年率計算降幅為2.0%,降幅之大超過媒體和機構預期,股市報以大跌。

6月10日發布了修正值,剔除物價變動因素後的實際GDP比上季度下降0.5%,換算成年率為負增長1.8%,雖然高於初值的負增長2.0%,還是負值。

另一方面,日本人不消費,低欲望社會被實錘。

日本通脹上升,薪酬增長不快,導致內需一直難有起色。

根據nippon.com作者齋藤太郎的分析,工資不能跟著物價漲,從2022年4月以來,日本人的名義工資除以消費者物價指數後得到的實際工資一直同比減少。



最近一年多,由於就業率上升,工人工資有所上漲。2023年的日本勞工組織的「春鬥」,漲薪率為3.6%(基本工資上漲2%左右),創下30年來的最高水平,預計2024年下半年實際工資會轉為同比增長。

看來,不消費是因為沒錢,日本工薪階層也是悲催的螞蟻一族。



(圖源:pixabay)

按照6月10日公布的最新數據,日本個人消費連續4個季度減少,從雷曼危機(2008~2009年)以來再次長期走低。

害怕了經濟不確定,無論經濟好還是不好,日本人永遠儲蓄,消費像古井一樣沒有波瀾。



當然,這是相比而言,從國際上看,日本人均壽命世界第一,養老醫療保險全球最高,個人金融資產全球最高,基尼系數0.32,是全球最公平的國家之一。否則,也沒那麽多人去。

從數據推斷,可能的結論是:安倍經濟學有效,日本經濟和股市持續增長;

日本國內的勞動力短缺和收入難題,消費者難有信心;

日本正在進入新一輪實體和資本市場的上升周期;

日本國際遊客人數大漲,是資本流入日本的重要一環。

02, 受益於大國紛爭,日本經濟車輪快速轉動

日本經濟的快速啟動,主要因為大國紛爭,形成了新的供應和產業鏈條。

日元匯率貶值,並不是日本經濟糟糕的標誌,而是西方經濟體允許日本經濟重振的信號。

《中國經營報》4月6日采訪了幾位資深人士,共同結論是,目前的國際形勢和地緣政治變化提升了日本的吸引力,特別是對於敏感行業的投資,例如芯片、AI和新能源汽車等。此外,區域性產業鏈的再構建也讓日本享受到一定的產業紅利。

僅從一個重要行業看,日本半導體業投資大增。

根據日經網去年12月的報道,2023財年(截至2024年3月),預計日本國內6家半導體製造設備企業的研發和設備投資的合計投資額達到5470億日元,相比5年前增至1.7倍。

在年底東京舉行的「日本半導體展覽會(Semicon Japan)」,Tokyo Electron的社長河合利樹在12月13日表示。「到2030年,半導體市場預計將超過1萬億美元,行業具有巨大潛力」,

以臺積電(TSMC)和美國美光科技等海外半導體大企業積極投資日本為東風,日本的設備企業也在加快技術創新和產能增強,熊本等地熱得發燙。

相比上世紀80年代日美貿易戰之間,美國對日本半導體的打壓,不禁讓人感慨今夕何夕,滄海桑田。地緣政治總是這樣來回搖擺。



相比歐美而言,日本製造效率比美國本土要高得多,因此成本更低,東亞人的吃苦和手巧在半導體領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看來,半導體製造業的優勢在東亞是有道理的。

日本的另一個優勢,是精英規劃。日本的通產省、財務省等一直起著關鍵的規劃甚至是建設作用,聯結全球和日本國內的大企業,與新加坡一樣的精英規劃,在特殊日期可以彰顯效率。上世紀日本的半導體就是這麽起來的,如今同樣如此。

幾十年過去,終於迎來一米陽光,日本政府抓住機會「大補特補」。



(圖源:pixabay)

4月10日,日經中文網發布了日本財務相的咨詢機前一天小組會議上公布的數據,日本政府對半導體產業的支援變得比歐美更加優厚。

美國的支援金額在5年內達到7.1萬億日元,超過日本。但支援金額與美國GDP之比僅為0.21%;

日本3年間的支援金額達到3.9萬億日元,與日本GDP之比達到0.71%,美國不到日本的3分之1;

法國在5年內對半導體產業的支援金額為0.7萬億日元,與GDP之比為0.2%;

德國為2.5萬億日元,與GDP之比為0.41%。



本質上看,日本的半導體創新能力遠不如美國,甚至不如中國一些企業。

但關鍵問題來了,你比創新能力,人家跟你比寬松的國際貿易交流空間;你比貿易空間,人家跟你比吃苦耐勞,相比美歐,日本人顯然更吃苦耐勞;你比吃苦耐勞,人家跟你比穩定的優勢,相比東南亞,日本人政府沒有出大紕漏。

雖然有人口等方面的劣勢,但是,風來了。

03, 日本真正的優勢在改革和國際化

經歷失落的三十年之後,日本在兩個方面發生了變化,這成為現階段日本真正的優勢。

日本有了改革的決心和經驗。

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二級研究員、全國日本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張季風總結了日本的改革歷程。

在20世紀90年代前,比如戰後改革日本憲法、日本經濟三大改革,以及後來擴大內需結構改革等,都是在美國主導或「外壓」下進行的。

日美貿易摩擦後,日本強化了改革意識,1986年發表的《前川報告》強調了結構改革的必要性,強調了日本經濟以內需為導向的模式轉型的必要性。

可惜,改革太晚、動作太慢。

1990年以後,日本進入本土改革加速期,近30年來,日本經濟經歷了橋本六大改革、公司治理改革、小泉結構改革、安倍經濟學、岸田的新資本主義改革等,實際上改革基本沒有中斷過,獲得了「改革紅利」,而且改革自主性更強了。

小泉、安倍等人是堅定不移的改革者,有足夠的決心,幸運的是,也有足夠的能力。

在日本失去的三十年中,建立了一個隱形的經濟帝國,這使得日本經濟更加國際化。所以,日本經濟不能單純以衡量國內的GDP分析,更要分析GNP。



(圖源:pixabay)

還是來自張季風的數據,日本製造業海外生產比重占25%,若以海外投資企業為基數,更是高達38%。

日本在美國、歐洲、中國等各大經濟體都有廣泛投資,自由貿易協定等覆蓋率近80%,可謂全天候無死角,所以,日本並沒有出現明顯的產業空心化。

日本擁有429萬億日元的海外純資產,接近歐美發達國家海外純資產的總和,相當於日本GDP的75%—80%,海外再造了一個日本。

在20世紀90年代初,日本的海外純資產只有30萬億日元規模,相當於30年間漲了10多倍。這些海外資產都是優質資產,全球平均收益率高達8%,使得日本繞開了貿易壁壘,能夠可持續發展。

對外開放和真正的國際化,才是日本這樣資源、人口逐漸不占優勢的國家的真正優勢。

不難理解,為什麽當下有那麽多人去到日本觀光。

日本國家旅遊局(JNTO)4月1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到訪日本的外國遊客人數為25066100人,大約是2019年歷史峰值的八成水平。

今年3月,更是達到308萬人,比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3月高出11.6%,人數超過了過去的單月最高水平(2019年7月,299萬1189人),首次突破300萬人。

大家觀賞千年前的建築,觀賞禪文化,也想解答一個問題。日本,為什麽能夠屢次重生?

財經女俠、檀姐姐,與在日本將近三十年的「日本通」徐靜波一起,從死看生。



去「活著」的地方,尋找過去的生機,尋找當下的能量,尋找到生命的一線共鳴。

2024年初夏,我們相約京都,歷經千年而不朽的城市,在古老的外表下卻擁有當下的創新企業,本身就是生命密碼。

在不可預測中,依然有不變的東西如約前來。---[作者:雲半間*編輯:旦旦/葉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