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擇業的認知、判斷和建議
去年年底到現在,好幾位學員在咨詢我關於擇業的事情。
小A在外企,遭遇了一輪「內部人員優化」——現在通用的好聽一點的說法。她說還想找外企,希望首先是薪資能基本不變,為此做什麽都行。我問她,工作快十年了,現在薪資多少?她說的數字,和三四年工作經驗的人差不多。
我說你的問題就是「做什麽都行」,換了幾份工作但是每一份都不同行業,經驗沒有累加、人脈沒有積累,這樣不要說薪資和職位增長,保不住我也不覺得意外。
小B在民企,覺得公司氛圍越來越不好,經常加班,忙東忙西的也做不成什麽事。公司主要客戶是各地方政府,但是明顯這兩年他們既沒多大意願、又沒多少預算,小B覺得沒什麽前途,想出來休息一段時間,再找新工作。
我問她,工資正常發嗎?她說正常的。獎金提成呢?她說有延誤、有克扣,七八成吧。又問她公司削減了多少人?她說還好,大約減了20%多吧。
我苦口婆心勸她那就再看一看,你這個老板有點能耐的,可能你不知道而已,當下能正常發工資、基本發獎金也沒大範圍減員的就是了不起的好公司了,都是退潮時候穿著褲子的。你被留下,就說明了你的價值還是被認可的,多換幾個視角,重新審視一下企業和自己的職業吧,或許會有新的認識。
小C畢業沒多久,做了一份工作也不怎麽上心,心心念念要去考公務員,至少想有個事業編。她說自己沒多大野心,能有個鐵飯碗就心滿意足。
我問她,你知道現在的地方和中央的財政收支狀況嗎?她說好像挺困難的。那財政中的人員費用包括離退休人員、以及公共管理事業單位費用分別是怎樣的情況你清楚嗎?她說理論部分考試資料裏好像有,具體數字不知道。最後我問她,聽說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百萬大裁軍和機關事業單位的大規模精簡嗎?她看著我,眨了眨懵然的大眼睛。
關於擇業或者說個人職業發展,我遇到了太多人,說起來名校畢業,有的甚至已經走上一定的管理崗位,但是對於職業的理解還如同一個不諳世事的孩子。往往我在講課或者咨詢的時候,要從最基本的職場三觀開始說起。
先說底層,就是關於職業這件事的「認知」。
第一個認知:職業或者事業,不是你人生的目的和意義。你打拼來的職位和薪資,老板或董事會隨手就可以劃掉的;你奮鬥了幾年的一個公司,一個小文件或者一個小意見就可以抹掉的。你所有得到的、擁有的那些硬件物質,只是過往行為的一個結果,你可能滿意也可能覺得不滿,但不管你怎麽覺得,都未必和你的未來有關。
能決定你未來的,是你的內在精神和能力達到了怎樣的境界。隨時都能入職的本事,比現在所任的職位值錢一百倍,廢墟上重塑新東方的老俞,也比那些曾經十倍百倍身價於他的大佬們牛一百倍。
而有些自以為很了不起、醉心於阿諛和掌聲的企業家,其實也不過是職業經理人而已,卸任以後,啥都不會剩下。
所以,第二個認知:職業或者事業,是構建、磨練和打造自己精神世界和內在能力的唯一途徑。無心做事、隨波逐流的人,當然不會有精神世界;甘於成為一枚工具的人,當然也不會進化出自動化系統和人工智能。
工作才能讓你和社會上不同的人接觸,體會那些基於利益和情懷的種種關系,去應對合作、交易和競爭,進而可以體悟到世間的那些道和法則,理解世界、理解人性,從而讓自己成為一個更睿智、更強大的人。
至於職業和事業的回報,只是你成長過程中的必然產物。
於是有了第三個認知:擇業時,自身已有能力的變現是必然要考慮的,但更重要的是,能否讓自己的能力繼續提升?
四十到四十五歲的人說要多考慮一下收入變現,我是能理解的,但要是到了這個歲數還沒有任何可變現能力的話,你的職業發展就太可悲了。這個可變現能力包括:專業技術技能、通識和邏輯思辨、人脈資源、人際關系處理能力、溝通力和領導力、口碑和社會影響力,以及觀察人和事物本質的那種洞察力。
這些能力不是憑空來的,這個世界上生而知之者不是沒有,但一定不是你我。所以剛入職場沒幾年的人,如果把薪資和職位放在判斷標準第一位的話,成長速度和前景都可能要打個問號,畢竟:一,凡是能讓你感到非常滿意的,你要意識到自己高低有點配不上;二,少年時的躺贏,多半是一生的悲劇。
而要把自我提升放在第一位,不被待遇、機會和外部聲音所影響,你必須要能堅定。
所以最後一個認知:要做自己從內心就非常喜歡的事,至少,要能從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上培養出喜歡。否則,你無法堅定。
堅定的長期的提升之所以重要,因為那是普通人賴以脫穎而出的幾乎唯一的路徑。沒有家庭背景的加持,也沒有天才的稟賦,作為普通人要想建立起超越一般人的競爭力,只有依靠時間的積累。
五年後,有些人撤了、換賽道了,十年後,當初一起的人所剩無幾,而當年的大佬開始退休了、甚至沒了,就算一天只八小時、一年只兩百天,一萬六千小時的積澱也足以造就一位專家,前提是:在同一件事上。
這個故事聽起來非常不性感,但卻是普通人成長的唯一方式。
總結一下認知這個層面,就是不能把自己當成某個企業或者組織的附庸、工具,不能把職業或事業僅僅當成謀生的手段,工具都會淘汰,手段都會過時。
只有把自己當成獨立的主體,你是社會需要的某種價值的提供者,你是企業或者組織的一個供應商,才是生存之道。
接下來說幾個判斷,個人觀點。
第一,絕對不要把考公作為首要目標,並寄托於從此歲月安好的幻想。除非你家裏有政商的背景,或者你有底線之上的野心和足夠低的身段,又或者你有不計個人榮辱、一切為他人和組織奉獻的覺悟,否則不要把公務員和事業編製當作個人職業發展的目標。
當下吃財政飯的人已經足夠多,如果經濟增長不足以提供更多稅收時,裁撤縮編也是早晚的事情。作為沒有根基的新人,最晚進來的大概率會最早出去。
第二,如果還有外企或大廠工作的機會,一定是首選。但是你的訴求要和過去不同。曾經向往的高工資、福利待遇,曾經希望搭上便車、實現股權期權帶來的財富,現在實現的機會已經微乎其微。
之所以它還是首選,其一是企業抗風險能力相對強一些,其二是有相對成熟的管理、運營可以學習,其三是有相對穩定的產品和服務,在這個基礎上可以系統地體會感悟商業的本質。未來經濟轉好的時候,它們也是較早能起來的,至少你本人具備了重啟的能力。
第三,和衣食、心理、學習教育和男女兩性有關的行業,相對機會較多。其他什麽東西都可以放棄、不消費,而這些是作為人類真正的剛需。尤其是單價不高、性能優越、又有一定創新創意含量的,哪怕是小公司小作坊,也值得一試。
第四,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和管理的變革,找工作必須往兩端走。要不關註設計、創新、研發、生產的效率和成本,要不就去關註市場、客戶、渠道。傳統的中後臺職業,例如財務、內控、人力資源、行政包括數據分析等等,都會面臨萎縮,甚至很多崗位會消失。如果你現在從事這些職業,那就必須去和前後兩端尋找掛鉤和嫁接的機會,創造出自己的新的價值。
最後,給大家幾個建議。
問大家一個問題,經濟轉好是從需求端啟動的、還是從供應端?這個傳導機製是從人們開始產生新的預期、新的想法、進而出現新的需求開始的,然後推動製造業和服務業,再推動到農礦能源等第一產業。
所以,無論你從事那個行業,關註你的供應商要比關註你的客戶更重要,客戶只決定了你現有的產品和服務賣不賣得掉,而供應商決定了你未來的發展能不能有足夠的支持。
另一個建議,去找麻煩很多、事情很難的工作做,大家都很苦的時候,你的心理落差會比較小,否則看著別人輕輕松松喝酒吃肉你心裏更不平衡。
今時今日你吃的苦,就是未來你能拿來賺錢的閱歷和見識。當年參與過處理三角債的,參與過城商行開疆拓土的,日後都是金融精英,而在金融過熱時有緣蹭到不少好處的,在當下最為焦慮和茫然。
最後一個建議,如果現在的工作還比較安穩卻沒太大前途,那麽不要急著挪窩,能有個安身立命的地方也是你的造化。但是一定要有自律去學習,看文史哲和經濟管理經典能提高自己的認知,系統學習行業或者職業的理論性的知識能夯實自己的基礎,多去接觸認識身邊的高人、大佬、前輩,在高高的谷堆上聽他們講那過去的事情,也許也能聽到一些預見和判斷,那是職業成長裏最寶貴的財富。
我是講職場的,職業規劃、管理提升是我最能幫助到職場人的事情。在任何領域都沒有絕對正確的意見,因人、因時、因地、因事,合理的做法有很多,但是正確的思考方式很重要。
掌握思考方式,才能得出適合自己的結論。一篇小文,希望對當下的職場人能有所借鑒!---[原創文作者:劉捷/來源:秦朔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