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是浙江?
遙遙領先的搶人戰績
我的朋友大水是2022年8月從北京來杭州的。此後不到兩年的時間裏,她不僅自己在杭州紮了根,還通過人拉人的方式,招攬了六七個自己的發小、同學以及曾經的同事來杭州、來浙江定居。
因此,我們經常開玩笑,說她是杭州的「編外人才引進大使」。
類似大水的故事在我身邊還有很多。乍一看,這種形式好像和上世紀九十年代民工潮時老鄉帶老鄉外出打工的做法很像。所不同的是,那時候的這種介紹具有強烈的地域性、親緣性,比如安徽人大量湧入江浙滬,湖南人則集體選擇下廣東。
而現在,大水宇宙中的成員卻來自全國各地,他們中有東北朝陽的,有河北秦皇島的,有安徽安慶的,有廣西南寧的,有海南三亞的,還有甘肅天水的。
在人口總量逐年下降、跨省遷徙規模日漸萎縮,同時各地省會經過二十多年的城建大躍進,如今光看外貌已經相差不大,甚至可以說千城一面的情況下,還有那麽多天南海北的人喜歡杭州、湧入浙江,確實難得。
體現在數據上,全國29個已經公布2023年人口數據的省市區裏,只有10個常住人口實現正增長。其中浙江以50萬的增量高居第一,總量達到6627萬。由此,繼2020年七普常住人口超過安徽後,去年浙江又一舉趕超湖南,晉升為全國人口第七大省份。
雖然廣東的人口增量也有49萬,緊隨其後,但考慮到廣東的高出生率,扣除本地自然增長的數量,去年廣東新增外來人口其實只有14.3萬,遠低於浙江的55.7萬。
而且浙江不僅人口增量大,更難得的是,全省11個地市常住人口全部實現了正增長。其中省會杭州增長了14.6萬,排名全國第三;寧波、溫州增量也都在7萬人以上;就連紹興(4.1萬)、金華(3.6萬)、臺州(3.4萬)、嘉興(3.3萬)等普通地市的增量都能比肩甚至超過諸如長春(3.65萬)、武漢(3.5萬)、南昌(3.01萬)、濟南(2.2萬)等一眾省會。
那麽問題就來了,為什麽是浙江?
論面積,浙江僅10.55萬平方公裏,在大陸省區(不含直轄市)中排名倒數第三,遠小於廣東的17.98萬平方公裏,湖南的21.18萬平方公裏。
比直轄市重慶也僅大了兩萬平方公裏,但重慶人口只有3191萬,不到浙江的一半。
論地形,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自然條件比隔壁雖然面積相當,但比擁有大片平原的江蘇差遠了,環境承載量有限。
這點可以和南面的福建進行一下類比。福建號稱八山一水一分田,地形地貌與浙江十分接近,但福建常住人口才4183萬,不到浙江的三分之二。
論城市的發達程度,浙江的杭州灣區顯然比不過擁有三座一線城市的粵港澳大灣區,人均GDP方面也不及上海、江蘇甚至福建。那麽為什麽還會有這麽多天南海北的年輕人湧入浙江,而不是同處長三角的其他省市,或者他們老家那些GDP總量超過杭州的省會呢?
杭州的頭雁功勞
都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浙江能成為人口吸引力第一大省,跟擁有一個網紅省會城市杭州密不可分。
事實上,自從2019年杭州以56.5萬人口增量躍居第一,一舉終結了廣深此前十年領跑全國的局面,打那以後,杭州一直穩居每年人口增長前幾城。哪怕是疫情幾年,廣深一度人口負增長,但杭州卻保持了較快增速,成為近年來全國最具人口吸引力的城市之一,也帶動整個浙江人口的持續增長。
比如2023年,浙江人口增長50萬,其中杭州一城就增長了14.6萬,占比29.2%,遠高於杭州城市常住人口占浙江總人口的比重(18.9%),頭雁功勞顯著。
雖然很多人一直批評杭州的產業結構單一,全靠互聯網一條腿走路,實體經濟不行。但我們從就業人口、人群心理的角度來看——
首先,在機器換人、製造業智能化、數字化升級的大背景下,製造型企業能夠吸納、消化的就業人數,已經遠遠低於傳統工業時代。那時候像鞍鋼、一汽等大型工廠,工人數量動輒三四十萬。但現在,即便是這些工業巨頭,員工人數也已大不如前。比如特斯拉上海工廠,員工總數僅有2萬人。
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第二產業就業人員為2億1234萬,僅占全部就業人數的28.8%,遠低於二產的產值比例(39.9%)。相反,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第三產業吸納了近一半的就業人口,是新增勞動力主要的去處。
再者,雖然自媒體天天喜歡鼓吹實業,但現實中真正願意去工廠上班的年輕人很少。這主要是因為製造業企業收入偏低、環境封閉、晉升空間不大、且管理模式陳舊老套,這些都對崇尚個性自由、不願做螺絲釘的年輕人缺乏吸引力。
相反,互聯網企業雖然也存在科層製,但工作氛圍相對寬松。無論是阿裏內部的「花名」文化,還是騰訊以英文名稱呼高管的傳統,體現的都是一種平等的職場文化。
很多人即使離職了,都還能時不時收到老東家寄來的周年禮物。如果是出來創業,甚至還能從老東家那邊拿到風投,以至於形成了所謂阿裏系、騰訊系的商業生態。
而杭州作為互聯網重鎮,加之浙江又有民營經濟的傳統,既適合年輕人來找工作,工作一定年限後創業也十分便利。這點和上海、江蘇有很大不同。
上海人更喜歡去大公司當白領、金領,城市也歡迎已經創業成功、上了規模的公司把總部搬到上海來。
至於江蘇,草根倒是不少,只是從改開之初以集體性質的鄉鎮企業為代表的蘇南模式,與民營企業為代表的溫臺模式開始,江浙就走上了兩條不同的路。
江蘇這邊,工廠確實多,比如昆山是「小臺北」,太倉是德企的天下,因此GDP數據也刷得很高,但普通人主要以打工為主,民富程度不如浙江。這點從兩省的房價差就能看出。
這就導致無論是上海,還是南京、蘇州,對占年輕人多數的非名校畢業但又不甘心只當一個打工人的那部分群體的吸引力,明顯不及杭州。
全方位的「吸人」體質
當然,如果浙江只有杭州,那也不可能有現在的人口成績。相反大概率會像中西部省份那樣,一邊省會人口繼續增長,另一邊全省人口不斷下降。浙江真正的厲害之處在於,全省所有地市人口全部正增長,這種情況放到全國是非常罕見的。
這種罕見其實從第七次人口普查時就已經顯現。當時全國只有浙江、貴州、西藏三個省區實現全部地市人口正增長。所不同的是,貴州、西藏靠的是本地人能生,而浙江是靠著外地人流入。
這種趨勢一直延續至今。
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是因為浙江的地形,使得各個城市之間既彼此聯通,但又不是完全連成一片,各個城市都有一定獨立性,都可以保住自己的基本盤。體現在經濟上,就是浙江的縣域經濟特別發達,地區之間的貧富差距較小。
我們看廣東,產業、經濟、人口全部聚集在珠三角,江蘇則是蘇南蘇北天上地下。而浙江三大城市分布在北東南,非常均衡。沿海一線的城市雖然有大有小,但整體發展水平相差並不大。比如浙北的嘉興,是上海的後花園,農民人均收入連續多年全國第一;浙東的寧波,擁有世界第一大港口,經濟發展與省會杭州不分高下;浙南的溫臺,民富程度甚至超過杭州。哪怕是內陸地區,也還矗立著一座「世界小商品之都」義烏。
所以過去很長一段時期,浙江人並不熱衷去省會。我的中學同學,很多在外讀完大學後都回了老家。而認識的一些溫州朋友,據說早年要麽在家守業,要麽外出闖蕩,即便是去大城市發展,也首選上海,而不是杭州。這導致浙江省內的人口分布相對均勻。雖然最近這些年杭州強勢崛起,對於省內地市的人口虹吸也不像其他一些強省會那樣明顯。
這是對內。
對外方面,浙江從省會到底下縣市甚至鎮,都不乏明星,比如副省級的寧波,地市級的溫州,縣級的義烏,以及鎮級的橫店——一個被譽為「東方好萊塢」的大型影視基地,它和義烏一樣,同樣位於浙江的中部腹地。
不僅如此,浙江的農村也是全國最富裕的。而且不同於廣東、福建等宗族勢力強大的地方那樣排外,浙江農村不僅不排斥外地人,相反還有招贅婿的傳統。
可以說,浙江從上到下,從城市到農村,是全方位的「吸人」體質。它使得無論是金融科創互聯網等高端人才,還是普通藍領等產業工人,來了浙江都有適合他們待的地方。這也成就了浙江市市人口正增長的情形。甚至於有人說,重慶是一個名為市的中等省份,而浙江則像一座名為省的超級大城市。這或許就是共同富裕示範省的魅力所在。
浙江的軟實力
上面說的這些都是浙江的硬件,最後再來說說軟件。
前一陣和大水宇宙的成員聊起他們來浙江的原因,有的說喜歡西湖的風景,有的是因為在這邊的互聯網公司找到了工作,但更多人表示,浙江最吸引他們的其實是便捷、高效、周到的公共行政服務。
比如大水自己,就是因為被浙江醫院在線掛號預約就診的便利服務震驚到,才最終決定定居杭州的。
而另一位的故事更絕,說第一年申請退稅時曾接到良渚財稅的電話,主動告知他可退稅的範圍填少了。根據對方的提示重新申報後,退稅金額直接從之前的400多元漲到了9000多塊。這可把他樂壞了,「以前只聽說政府千方百計多收稅的,第一次遇到有政府主動多退稅的」,於是直接跑去良渚買了套房安了家。
作為最早開展「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省份,浙江的政務服務效率、態度和水平絕對是國內一流的。比如那句現在很多地方政府都喜歡掛在嘴上的話,「你們(企業)負責茁壯成長,我們(政府)負責陽光雨露」,最早就是浙江的領導說出來的。這種邊界感,既深合市場經濟的精髓,也廣受企業主和普通市民的好感。
我一直覺得,對於外地人來說,政府才是城市的第一形象代言人。外界往往會通過觀察政府的言行,比如是否依法行政,有無契約精神,政商關系是否幹凈簡單,來判斷這個地方值不值得去。
用一位大水宇宙成員的話講,浙江的獨特之處在於「別的很多地方政府是管理型政府,習慣於發號施令。而浙江的政府是服務型政府」。相比上面講的那些優勢,這個區別或許才是浙江的核心競爭力和真正吸引力。
相反,那些被輿論判定「投資不能去」的地方,那些人口流失嚴重的城市,政府的服務水平、治理能力往往一塌糊塗。
好在最近這兩年,從淄博開始,隨著一批三線城市意外爆火,給了當地一個很好的契機,這些地方的政府也紛紛借此提升服務意識和能力。
盡管囿於產業結構、地理區位等原因,一時的走紅未必能阻止這些地區人口的持續流失,但對於生活在這裏的人們來說,政務服務水平的提高,勢必惠及他們的日常,而這就足夠了。
*原創文作者:土哥涅夫---作者簡介:長三角區域城市觀察家、「為父親寫史」計劃發起人、公眾號「三土城市筆記」主理人。---來源:秦朔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