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航智能拿下全球eVTOL行業首張生産許可證,低空經濟迎來商業化元年
圖片由AI生成
4月7日,中國民航局在廣州正式向億航智能頒發EH216-S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系統生産許可證(Production Certificate,PC),這是全球eVTOL行業的首張生産許可證。
而在此前,億航智能EH216-S就已經取得型號合格證(Type Certificate,TC)(設計許可)以及標准適航證(Standard Airworthiness Certificate,AC)(適航許可)。
因此億航智能集齊了三證不光代表其可以開展規模化的商業生産,更重要的是,這也開啓了我國低空經濟産業的規模商業化。
低空經濟政策密集出台
在2023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打造“低空經濟”等新興産業。隨後在開年至今,一系列低空經濟政策陸續發布,政策紅利下低空經濟指數最大漲幅近50%,市場保持著對低空經濟將是繼新能源後的第二個萬億市場的樂觀預期。
首先在今年1月1日,《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正式施行。該條例對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及操控員管理、空域和飛行活動管理、監督管理和應急處置等做出了詳細的規定,這表明我國低空經濟開始落地准備。
緊接著更爲重磅的是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到了低空經濟,報告明確指出要積極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並且後續提及了要加強低空飛行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低空飛行服務市場規範化發展,以及鼓勵和支持企業在低空經濟領域進行技術創新和産品研發等。
在總的方針領導下,各地方政府紛紛響應,目前已有超過20個省份將低空經濟、通用航空等相關內容寫入各自的政府工作報告。
3月27日,工信部、科技部等四部委聯合印發了《通用航空裝備創新應用實施方案(2024-2030年)》,該方案提出到2027年,實現通航公共服務裝備體系基本完善,形成20個以上典型應用示範。此外還明確提出到2030年,通用航空全面融入人民生産生活各領域,形成萬億級市場規模。該方案對我國低空經濟未來發展提出來了明確的規劃,並且也印證了在市場規模上,低空經濟堪比下一個新能源。
3月29日,中國民航局運輸司副司長商可佳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下階段民航局將加快推動出台行業管理規章,研究出台通用機場樣板間建設指南,引導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建設低成本、簡易型通用機場。同時進一步加大通用機場規劃布局數量。
4月4日,國家數據局稱將研究起草《深化智慧城市發展,推進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其中就包含探索發展數字低空基礎設施。
以上兩則消息的發布意味著已經來到低空經濟落地前的最後階段。
低空經濟相關企業已達近6萬家,2026年整體産業規模有望超萬億
根據賽迪顧問發布的《中國低空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24)》顯示,2023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達到5059.5億元,同比增速爲33.8%。其中民用無人機産業規模爲1174.3億元,同比增長32%,工業無人機産業規模爲766.8億元;eVTOL産業規模達到9.8億元,同比增長77.3%。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目前eVTOL的産業規模對比無人機仍較小,但是在2023年它是表現最爲亮眼的,除了超高的同比增速外,eVTOL行業的投融資事件數量也是最多的,占總數量的85.8%。據賽迪表示,eVTOL行業將維持迅猛增長態勢,到2026年整體産業規模將達到95億元。
目前我國在低空經濟領域已具備較完善基礎,除了政策紅利和資金青睐外,我國參與低空經濟的企業數量也達到一定規模。據賽迪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2月,中國低空經濟領域共有企業超5.7萬家,從成立時間看近五年新成立的企業數達到近2.1萬家。
如果將低空經濟和新能源汽車相比較的話,以新能源汽車商業化起步發展的時間段爲例,2015-2017年間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數量平均年增速約爲40%。而現階段低空經濟相較當初的新能源汽車有著更爲優渥的環境,因此隨著低空經濟商業化的逐步落地,企業數量增速有望超40%。
總的來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增速將不斷擴大,對此賽迪也表示到2026年低空經濟規模有望突破萬億元,達到10644.6億元。
商業化起步階段,低空基礎設施仍需重點關注
在低空經濟的全産業鏈中,主要包含低空基礎設施、低空飛行器制造、低空運營服務及低空飛行保障4個模塊。在未來整個産業發展過程中,低空基礎設施是行業發展的基礎與重要支撐,在估值尚在合理區間及商業化起步前,低空基礎設施仍是需要重點關注的概念。
根據《中國低空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24)》的分類顯示,低空基礎設施主要分爲兩大類,一是通航機場設施、設備,二是低空新型基礎設施。其中低空新型基礎設施涉及網絡、數據、無人機起降場地、新能源基礎以及監管等。
在此前提到的《通用航空裝備創新應用實施方案(2024-2030年)》、民航局發展規劃以及國家數據局探索發展數字低空基礎設施等發展規劃上,皆首要提到了對于低空經濟的基礎首要建設。
因此,無論是從行業結構上亦或是政策指示上,低空基礎設施仍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對此,開源證券研報稱,空管系統等配套基礎設施是低空産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支撐,有望先行受益低空經濟萬億藍海市場,建議重視具有豐富技術積澱和項目經驗的細分領域龍頭。
除此外,據中信證券研報顯示,通感一體化有望成爲未來低空基礎設施的重點方向。通感一體化代表著通信、感知的融合,是5G-A重要創新方向之一。
中信證券研報認爲,通感一體有望解決低空飛行中的監視、管控不足的問題,是相對來說較爲有效可行的方案。並且建議關注5G-A基站改造和新建需求下的運營商、主設備商、智慧燈杆供貨商及基站零部件中的天線、濾波器及射頻産業鏈。---[钛媒體/作者 : 谷碩*編輯 : 劉洋雪]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作爲投資建議)
*億航智能“空中汽車”獲准量産 但要批量“上天”還差運行標准和基礎設施*
4月7日,中國民用航空局在廣州爲億航智能EH216-S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系統頒發生産許可證。加上去年取得的型號合格證、標准適航證,EH216-S成爲全球首個獲得適航“三大通行證”的載人無人駕駛eVTOL(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
取證是航空器大規模商業化的前提。那麽,億航智能“空中汽車”在三證齊全、准許批量生産後,距離批量“上天”還有多遠?
億航智能董事長胡華智在頒證儀式後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億航智能EH216-S的大規模商業落地已經“沒有太多痛點了”。他認爲,下一個階段要解決的問題包括運行標准體系、基礎設施建設。對于商業化的時間表,胡華智無法給准確答案,只表示要在安全的前提下做好工作。
圖片來源:企業提供
三證齊全,量産在即
近期,低空經濟概念持續火熱。其中的eVTOL領域——也就是俗稱的“空中汽車”,國內代表性企業就是億航智能。3月中下旬,億航EH216-S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接連上架淘寶並走進“交個朋友”直播間,售價在200萬元上下。
在行業中,億航載人無人駕駛航空器的適航審定步伐較爲靠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航空器從生産到商業化運營共需要三類證件,即型號合格證(TC)、適航證(AC)、生産許可證(PC)。去年,億航EH216-S已獲得型號合格證和標准適航證。本次生産許可證的頒發,意味著該款航空器從設計研制階段轉向批量生産階段,爲全面開展規模化商業運營奠定了基礎。
在頒證儀式上,億航智能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胡華智表示:“以PC(生産許可證)爲起點,我們將逐步擴大生産交付,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將安全、可靠的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推向全球市場。”
對于取證後的生産管理,中國民用航空中南地區管理局適航審定處處長林和勇在致辭時表示:一是要求EH216-S原有研發設計團隊要做好持續安全改進工作,指導好生産制造,並從生産制造過程獲取設計存在的不足,同時根據用戶使用體驗,不斷改進完善設計;
二是生産質量系統的建設和持續完善,以確保所批准的設計能精准落實到整個生産過程,確保生産質量,確保交付每駕EH216-S的適航性;
三是指售後服務建設,要求做好投入運行前的操作使用及維護的培訓工作,並及時收集在運行過程中關于操作使用方面存在的問題,不斷解決用戶問題,及時解決難題,使操作者、用戶、消費者滿意。
目前來看,在低空經濟高景氣度的帶動下,億航EH216-S的需求較爲旺盛。據億航智能方面透露,去年第四季度以來,億航智能與多個地方政府達成戰略合作,如深圳寶安區、羅湖區,廣州黃埔區,合肥市,無錫市等,以及海外阿聯酋。通過這些合作,公司收獲了數百架EH216-S的預訂單,也在多地建設布局了eVTOL運營點。
市場熱度也反映在業績上。在3月15日舉行2023年財報會上,胡華智分析稱:“EH216-S去年第四季度銷量顯著增長,共交付了23台,這是過去三年中,單季度交付量最多的一次。第四季度營收超過5600萬元,同比增長三倍以上,環比增長近一倍。得益于産品需求強勁、公司運營持續穩步改善,億航智能在第四季度産生了正的經營現金流。”
中金公司3月發布的研報顯示,低空經濟行業整體處于萌芽階段。該研報認爲,如果企業能夠順利探索出可行的商業模式,則預計eVTOL産品有望加速放量,2024年或成爲低空經濟發展元年。
億航智能EH216-S 圖片來源:企業提供
用標准與設施填補商業化鴻溝
成功獲得三證,僅僅是eVTOL大規模商業化的起點。當下,市場普遍關心的是“空中汽車”能否做到安全有保障?何時能常態化運營?如何做到合理化收費?
“就像當年一百多年前波音、空客的飛機開售第一張機票時,第一批乘客可能會又興奮又害怕。大家都知道這是一種新的出行方式,有的人敢坐,有人不敢坐,但最後會慢慢帶動所有人,飛機最終成爲一種常態化的出行方式。
對于eVTOL(而言)也是如此。”胡華智在頒證儀式上表示,他認爲當下公衆的擔憂,會慢慢隨著eVTOL逐漸積累的安全飛行記錄而消失。
胡華智在會後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進一步表示,目前億航智能EH216-S的大規模商業落地已經“沒有太多痛點了”。
對下一個階段要解決的問題,他認爲:一個是運行標准體系的建設,做到在同一時間安全有序地管理多個航空器;另一個是基礎設施建設,未來的空中出行對城市交通形態是一個顛覆,因此需要有適應性的改變,例如未來可能每個小區門口都會一個起降點,“就像每個小區門口有一個公交車站一樣”。
胡華智透露,億航智能將把合肥、廣州、深圳、珠海等地作爲低空經濟的樣板城市,率先推出空中出租車模式,“目前階段就是把准備工作——包括基礎建設、人員培訓、航空器的交付管理這些事情做好。”胡華智表示。
“一台飛機實現不了盈利,十台、一百台飛機也不算低空經濟。我們需要更多的飛行器在合理、安全、有序的低空域管理之下同時工作,爲大家提供服務,我們才能有機會真正在運營端實現盈利。
我相信這需要一點周期。”億航智能副總裁賀天星說道,“後期的商業運行是一個分階段、有步驟、循序漸進的過程,這是個全新的東西,需要監管機構與企業方組成一個共同體,一步一步去梳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國內多個省份已經開始部署引入無人駕駛航空器、建設起降坪、開設航線、開拓低空經濟示範場景等工作。億航智能也正在和中國民航局協作制定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商業運行的標准,預計將在今年第二季度出台。
eVTOL的量産與商業化中間那條鴻溝,需要圍繞著“安全”這個關鍵詞,一點點去填補。
4月7日,廣東省無人機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羅亮生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取證後,在技術層面飛機已經不存在問題了,但是因爲無人駕駛的載人飛行是一個高風險的行爲,與傳統航空器不同,是靠人工智能控制飛行。
那麽,就要把人工智能和民航安全的理念進行融合,形成一個新的管理體系和規章制度。這需要在運營中一點一點磨合,它是一個充滿挑戰的過程,需要時間。”
“當你看到無人機滿天飛的時候,它需要有一定的遊戲規則在裏面,廠家、運營者、監管方都要有規則。”羅亮生說道。
因此,即使是在全球率先取得適航審定三證,億航智能對于何時能真正商業化落地還是比較審慎。“這個東西是一個好事,也是我們發展的動力和激勵,但是我們不能隨便承諾。我們還是會以安全爲要求。當安全了,就開始(商業化)了。”胡華智最後說道。---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