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沖4.5%!美債收益率這漲法,暗示加息還沒結束?
盡管市場預期美聯儲加息周期已經結束,但近期的10年期美債收益率走勢卻似乎在發出不同的信號。
截至發稿,10年期美債收益率報4.43%,而在周一早些時候,收益率一度達到了4.46%,爲去年11月底以來新高,接近4.5%的關鍵點位。這一點位被市場視爲分水嶺,因爲它可能決定利率是否會再次升至2023年的高點。交易員此前預計美聯儲今年將進行三次降息,但這種預期正在迅速消散,市場目前傾向于只有兩次降息。
荷蘭ING銀行美洲區研究主管Padhraic Garvey表示,目前10年期美債收益率的走勢與美國曆史上利率高點時期不符,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那麽收益率是有風險會升至5%的。
Garvey補充說:“如果美聯儲真的停止了加息,那麽10年期美債收益率應有顯著下降。相反,在美聯儲去年7月最後一次加息三個月後,10年期美債收益率達到5%的高點,並一直保持較高水平。”
“如果一個外星人降落地球,只簡單觀察10年期美債收益率的當前走勢,他可能會得出美聯儲並未真正結束加息周期的結論。強勁的勞動力市場數據和通脹數據的上升‘攪渾了水’。”
就在上周五,美國3月份非農就業增長數據超預期,達到近一年來的最高水平,導致美國國債市場再次下跌,所以這使得投資者將本周三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報告視爲下一個關鍵事件。
媒體調查的經濟學家預計,周三公布的美國CPI數據將顯示通脹壓力有所緩解。然而,核心通脹率(剔除食品和能源成本)預計將同比上漲3.7%,遠高于美聯儲2%的目標水平。
如果數據持平或低于預期,可能會穩定美債收益率,甚至將其從最近的水平回落。相反,高于預期可能引發新一輪抛售。
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Chris Larkin表示,由于一些美聯儲官員質疑,如果通脹繼續處于“粘性”僵持狀態,那麽降息是否明智,因此本周的通脹數據可能會對他們産生很大影響。
他指出:“盡管美聯儲對連續兩個月的高于預期通脹數據持謹慎態度,但如果第三個月數據仍超預期,可能會促使他們重新評估局勢。”
摩根大通經濟學家團隊在強勁的3月份就業報告發布後,推遲了他們對美聯儲首次降息的預測。他們現在預計,美聯儲將在7月而不是6月開始放鬆貨幣政策。
Glenmede分析師Jason Pride表示:“雖然投資者似乎急切地等待寬松的貨幣政策,但當前環境並不完全符合立即降息的條件。” “在勞動力市場強勁、制造業擴張和商品價格上漲的背景下,美聯儲可能不會急于降息。”---來源: 華爾街見聞官方-
*中國減持美債,取消3筆訂單,來到中國的耶倫,口風突然變了*
時隔9個月,美國財長耶倫又來了。
按理說,既然要來一波友好訪問,那來之前態度肯定要擺正,不說表現得多熱情,至少也得客客氣氣才對吧?
但耶倫卻恰恰相反,來之前接受采訪時直言,對中國價格低廉的太陽能電池和電動汽車等新能源産品很不滿,這次訪華要“當面警告”。
此番耶倫表態,一度被解讀爲美國釋放強硬態度的信號。
然而,盡管來之前氣勢洶洶,但等坐上飛機,踏上中國的土地之後,耶倫態度卻來了個180度大轉彎,上演了標准變臉。
不僅對之前的威脅言論閉口不提,還開始三省吾身,說是要爲本土企業提供稅收優惠政策,建立更完善的電動車、太陽能和其他清潔能源産品供應鏈。
咋回事?不是說好的興師問罪嗎?怎麽口風說變就變?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背後的邏輯,碼字不易,歡迎點贊,轉發,收藏。
* 口風突變
3月27日,美國財長耶倫在接受美國微軟全國廣播公司時,主動提及准備對中國進行訪問。
緊接著主持人就開始提問,這次去中國要談什麽呢?
于是重頭戲來了:
耶倫上來就語出驚人,說“我要當面警告他們”!
爲啥要警告東大呢?
原來耶倫認爲,我們對太陽能電池板和電動汽車在內的清潔能源産業補貼太多,“傷害了美國的企業和工人”。
換句話說,耶倫覺得之所以美國的太陽能企業破産倒閉,不是因爲技術服務跟不上,而是因爲東大的大額補貼,導致美國太陽能企業無力與其競爭。
對此,耶倫直言:“我們不打算讓這種情況再次發生,計劃在下一次訪問期間將其作爲討論的一個關鍵問題。”
這裏耶倫還專門舉了一個例子,說是接受采訪前,剛去佐治亞州參觀了一家叫Suniva的太陽能電池制造廠。
以前這家公司發展得很好,但等到中國企業入局之後,形勢開始變了:
中國産的太陽能電池物美價廉,把Suniva打得找不到北,現在已經破産了。
所以耶倫得出結論,東大産的太陽能電池之所以便宜量大管飽,不是因爲有制造優勢,而是因爲獲得了大量補貼。
不過,盡管來之前話說得很硬,但等到上了飛機,耶倫卻改了口。
當記者提問,耶倫此行會不會對東大發出征收新關稅的威脅時,耶倫閉口不談所謂的“警告”,而是顧左右而言他,表示要爲本土企業提供稅收優惠政策,發展美國的新能源産業供應鏈。
短短幾天時間之內,耶倫的態度判若兩人,究竟發生了什麽?
* 中國出招
其實在此次耶倫來之前,中國也沒閑著,而是搞了兩件大事情。
首先是再次減持美債。
根據美國財政部的最新公布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顯示,中國這次又減持了186億美元的美債。
目前中國的美債持倉規模已經降至7977億美元,爲2009年6月份以來的最低水平,與10年前的1.32萬億美元相比,下降了41%。
其次是取消美國的小麥訂單。
據路透社報道,僅在剛過去的3月份,美國農業部就連續3個工作日發布了中國買家的“撤單”聲明,取消的美國小麥訂單總量已高達50.4萬噸。
其中僅在1周時間之內,中國就取消了26萬噸的美國小麥訂單。
對此,芝加哥農業市場調研公司分析師認爲,中國買家取消這些訂單,是因爲已經從其他渠道獲得了更加便宜的小麥。
雖然這種分析不算錯,但大國博弈價格顯然不是絕對的考量因素,之所以取消小麥訂單,到底有沒有其他含義,想必美國人自己也清楚。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合則兩利,分則兩敗,耶倫來華改善關系,重整中美經貿合作才是根本,口風突變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 有求于人
耶倫態度大轉彎的另一大原因,是現在美國面臨著一些現實壓力,這次訪華其實也是爲了“求援”。
訪華之前,耶倫大談特談新能源的産能問題,還稱要“當面警告”,究竟有何訴求呢?
美國最大的希望肯定是我們減少産量,但顯而易見這是我們所不能接受的。
所以要想解決新能源行業的産能問題,只能加強合作、互惠互利,說白了就是大家一起把錢賺了。
比如這次耶倫訪華第一站就來到廣州,而廣州正是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第一大省,全國總産量占比高達29.09%,未必沒有考察合作的心思。
再比如如今我國占據絕對優勢的光伏産業,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數據,去年美國光伏組件的制造成本比中國高30%,且預計這個差距會在2028年拉大到100%。
因此,合作才是化解雙方沖突的根本方法,這也是耶倫的核心目的。
比如中國新能源企業赴美國建廠,提供本土化的産品,跟美國資本合作一起賺美國市場的錢,這可能是耶倫的一個方案。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美國還面臨著34萬億美元的美債壓力。
財政赤字問題愈演愈烈,美債規模也越飙越高,目前美國亟需一位“接盤俠”,如何保證美債不會違約,美元不會崩盤,這是耶倫頭疼的大難題。
當然了,以目前中國減持美債的趨勢來看,恐怕在美債問題上,這次耶倫又要失望了。
耶倫口風突變,背後釋放的信號是美國的真實態度。
合則兩利,分則兩敗,大家一起坐下來好好談,畢竟溝通才是解決問題的金鑰匙,才能達成長久的共識。---來源: 北向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