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a炸場,普通人如何布局成爲AGI時代的超級個體?
上個月,咱們這邊還在享受春節的歡樂氣氛,國外的AI大廠已經開始扔炸彈了。Google的Gemini Pro1.5剛亮相,OpenAI的Sora就跟著炸場了。
一時間,全世界的聚光燈都對准了Sora。Sora是一個基于DALL-E和GPT的文生視頻模型,和GPT一樣,Sora也使用Transformer架構,釋放出卓越的擴展性能。它可以創建長達60秒的視頻,其中包含高度詳細的場景、複雜的攝像機運動和具有生動情感的多個角色,表現堪稱驚豔。
Sora生成的視頻:電影預告片,講述了30歲的太空人戴著紅色羊毛針織摩托車頭盔的冒險經曆,藍天,鹽沙漠,電影風格,用35毫米膠片拍攝,色彩鮮豔。
Sora生成的視頻:逼真的特寫視頻,兩艘海盜船在一杯咖啡中航行時相互爭鬥。
在官網的介紹中,OpenAI強調Sora不僅是模擬現實世界的基礎模型,而且他們認爲這一技術的發展將對實現通用人工智能(AGI)具有重要意義。
周鴻祎更是直言:“Sora意味著AGI(通用人工智能)實現將從10年縮短到1年。”
隨著GPT、ChatGPT、Gemini,以及現在的Sora等一系列大模型産品的相繼問世,AI技術的進步不止讓我們眼前一亮,也開始讓我們思考AI將如何重塑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ChatGPT“果實”的培育邏輯
這個大模型産品確實很神奇,但從來就沒有橫空出世的爆款産品,只有一種看不見的日積月累的強大勢能。ChatGPT和Sora也不例外,它們
的發展離不開大模型、基礎模型、算力資源、高質量語料所形成的工程化創新,這一過程並非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多年的實踐過程中發展的。
《AI賦能超級個體》爲了讓讀者更加明白大模型産品的神奇之處,以ChatGPT爲例,把ChatGPT看作一棵果樹上結出的“果實”,從樹根、樹幹、土壤、養分、養料,最後到果實,一步步揭示了ChatGPT“果實”的培育邏輯。
2014年,Google DeepMind的團隊在論文“Recurrent Models of Visual Attention”裏首次提出了Attention機制,用它在循環神經網絡(RNN)上處理圖像分類,效果挺不錯。這項研究讓學界開始注意到Attention機制的潛力。到了2015年,Bahdanau等人把Attention機制帶到了自然語言處理(NLP)領域,讓這個概念更火了。
但真正的大革新發生在2017年,Google的機器翻譯團隊發表了論文“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提出了Transformer模型。這個模型不用RNN和CNN,全靠自注意力(Self-attention)機制來學習文本。Transformer一亮相就徹底顛覆了局面。
2021年,李飛飛教授聯合多位人工智能領域的專家發表了名爲“On the Opportunities and Risks of Foundation Models”的文章,這篇文章專門介紹了Transformer這一基礎模型是基于自監督學習的模型,該模型在學習過程中會體現出各種不同方面的能力,從而爲下遊應用提供動力和基礎理論。因此可以將基礎模型看作果樹的樹根,它爲整個果樹的發芽、成長、結果提供了基礎能力。
果實(ChatGPT)的成長周期相對較短,但是一棵果樹從樹苗變成能夠結果的果樹,需要的時間則會很長。同樣,作爲樹幹的大模型,從GPT-1到GPT-4也經曆了一個逐步演進的周期。
·2018年,OpenAI首次推出了基于Transformer架構的GPT-1模型,標志著這一系列語言模型的誕生。
· 緊接著在2019年,GPT-2問世,它在模型規模和訓練數據的廣度與多樣性上都有了顯著的飛躍。
· 到了2020年,GPT-3的發布再次刷新了人們的認知,其模型參數的數量達到了驚人的1750億,是GPT-2的參數量的百倍以上。
· 2023年,OpenAI更是重磅推出了新一代的語言模型GPT-4。
有了樹根(基礎模型,例如Transformer)和樹幹(大模型,例如GPT-4)之後, 一棵果樹能夠存活還需要土壤和養料。對于大模型來講,土壤就是算力資源和高質量的語料資源,這是模型訓練和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簡單來講,海量數據和足夠的計算量會産生質變。
這也是ChatGPT不同于那些被稱爲“人工智障”的聊天機器人的地方。
ChatGPT具有很強的創造性,不會機械地回答問題或提供答非所問的答案。這得益于ChatGPT底層的大語言模型的泛化能力。尤其是GPT模型通過使用萬億級的參數和互聯網的海量數據,使大模型産生了智能“湧現”(Emergence)的能力。在與ChatGPT聊天時,我們會發現ChatGPT能夠提供整合後的信息來解答我們的問題,並且其表現超出了人們的預期。
不過,我們可以發現其實GPT-1、GPT-3仍然不太會和人進行交流。那麽ChatGPT是什麽時候改變的呢?在整個研發過程中,OpenAI做了很關鍵的一點改變,就是引入了人工反饋強化學習(Reinforcement Learning from Human Feedback,RLHF)。從本質上講,ChatGPT是GPT-3.5和RLHF的結合,GPT是模型,模型背後是海量數據統計的湧現效應,RLHF技術用一系列例子教會大模型該如何與人類進行交流。
自此,ChatGPT這顆“果實”終于被精心培育出來了。
一條幫你抓住風口的捷徑
那麽它又是怎麽得到全世界的關注和認可的呢?
回頭看,我們會發現OpenAI推出的ChatGPT、插件功能、GPT-4等不僅引發用戶持續關注,而且逐步構建起自有業務生態和閉環模式,同時考慮了整體架構和戰略方向,與微軟的合作也具有較強的策略性。並且,OpenAI還在推出ChatGPT的過程中展現了強大的戰略布局。ChatGPT及其背後的GPT-4模型早在2022年8月就已經研發完成,一些科技領域的知名人士在2022年下半年就已經開始使用GPT-4。
2022年11月,OpenAI發布ChatGPT。
同年12月4日,埃隆·馬斯克 (Elon Musk)發了一條推文,表示“這項技術令人驚歎,甚至讓我有些擔憂,因爲強大的人工智能似乎離我們不遠了”。
比爾·蓋茨更是把ChatGPT的發展與互聯網的發展相提並論,他提到,“ChatGPT這種人工智能産品的出現,其曆史意義不亞于互聯網和個人計算機的誕生”。
得益于整體的戰略布局,再加上這兩位自帶流量的大佬的傳播和宣傳,ChatGPT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處于媒體關注的焦點,熱度不曾消退,一度引發全球關注。
這是ChatGPT成功的故事,也是AI時代到來的前奏曲。
你可能覺得這只是暫時的AI熱潮,但正如星辰教育創始人兼CEO肖逸群所說:
“AI時代已來,未來只有兩類人,一類是會用AI的超級個體,另一類則是普通人。用好AI技術,超級個體就能插上翅膀,迅速成長叠代!作爲AI技術的推崇者,我一直帶領團隊全面擁抱AI,希望讀到這本書的你也能深刻感受AI的魅力,不要錯過近年來最大的風口!”
《AI賦能超級個體》就提供了這樣一條幫你抓住風口的捷徑。
這本書由翟尤、霍然兩位AI大牛聯袂編著。
翟尤---翟尤,副研究員,著有《AIGC未來已來》《數字時代》等書,曾在數字科技和産業安全領域發表20余篇文章,目前就職于騰訊。
霍然---霍然,曾擔任騰訊高級工程師、騰訊學堂講師,熱衷于AI技術的應用與分享。
兩位作者認爲,技術的每一次重大變革,總會引發人們對未來的期許和對現實的焦慮——期許的是,我們未來的生活會有重大變化,能夠從中獲得巨大收益;焦慮的是,我們是否能夠在變革浪潮中乘風破浪,成爲弄潮兒,而不錯過這一難得的機遇。
而在《AIGC未來已來》出版之後,兩位作者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加實際地幫助普通人清晰地理解人工智能、大模型,尤其是把這些新技術、新應用與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于是,他寫作了《AI賦能超級個體》,揭示ChatGPT神奇之處、解讀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産業布局、剖析如何在大模型時代構建個體競爭優勢、梳理超級個人的成長秘訣、展示實踐案例......力圖從實踐出發,讓更多人通過人工智能來放大自身的優勢。
教會你如何利用AI賦能超級個體
在這本AIGC入門書裏,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詳細講解了什麽是AIGC、AIGC的重要性、如何利用AIGC,還提出了新時代的目標——成爲“超級個體”。
關于我們爲什麽要學會利用AI賦能自己,成爲超級個體,書中的答案是:
大模型最大的價值是從深層次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局限。時間和空間的局限一旦被打開,整個社會的創造力將會被進一步引爆。因此,在人工智能進入拐點的時刻,做一萬件平庸的事情,都不如做一件代表未來的事情更爲重要。
未來的“超級個體”會越來越多,人們可以借助各種人工智能工具實現以一當十,極大地增強個人的成就感。例如在當下,人們已經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幫助自己撰寫大綱、潤色寫作、做PPT等。只有把人工智能當作工具融入自己的工作當中,才會更加真切地發現其對提升我們工作效率的價值。
如果我們不知道如何抓住AIGC這個風口,快速成長爲超級個體,書中提供了實用的方法:
首先,我們不能將人工智能視爲“神”,視爲動畫片裏的機器貓,而是應該客觀地把人工智能看作工作助手。
其次,我們與人工智能並非敵人,它並非要搶走我們的飯碗,我們需要與人工智能合作,將其視爲工具和助手,而不是敵視它。
最後,讓技術提升我們的創造力。
書中還總結了ChatGPT、文生圖工具、AI繪圖工具等的使用技巧,並且提供了許多具體的實踐案例:
學會利用AI成長爲超級個體後,我們就能做到本書所說的“AI賦能超級個體”:利用互聯網和AI技術,實現自我價值,創造社會價值,充分享受美好生活。
各位程序員,就從這本書開始吧,擁抱AI的力量,成爲改變世界的超級個體,把握AI時代的新紅利和新機遇!---(文轉編自人民郵電出版社/來源: 新發現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