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使伯恩斯:中國不是美國的對手,不存在所謂的“東升西降”
3月16日,根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在東西方中心舉辦的線上講座中表示,中國正在進入其經濟史的一個不同階段,而美國正在蓬勃發展…… 從經濟表現來看,尤其是在先進技術方面,這是(美國)一個特別樂觀的時期。
伯恩斯指出,盡管十年來不斷有人預測中國的名義GDP將超越美國,但事實是中美經濟差距正在擴大;中國經濟存在消費不足、房地産泡沫、生育率下降等問題。伯恩斯認爲,美國在人工智能、機器學習、量子科技與生物技術等變革性技術領域保持領先,並在二戰後形成了政府、大學與私營企業之間的良性三角關系,這對促進美國基礎科研和創新應用非常有效。
面對中國的崛起是否不可阻擋時,伯恩斯不認可“東升西降”的說法,並堅稱美國在戰略、軍事和經濟上都在變得更強。與此同時,伯恩斯強硬的對中國放話稱,若中國以人爲壓低價格甚至傾銷的方式輸出由此産生的過剩産能,將損害全球貿易體系,而其他國家將做出回應。
很顯然,在伯恩斯眼中,中國有一系列的挑戰,中國不是美國的對手,美國在科技上繼續領先于中國,而美國會越來越強大。但是,讓人非常匪夷所思的是,美國大使一方面唱衰中國,一方面又自滿于美國的成就,那美國爲什麽要對中國進行打壓呢?如果美國真有自信,那美國爲什麽不能與中國和平共存呢?
所謂的中國以傾銷的方式輸出由此産生的過剩産能,完全是美國編織的徹頭徹尾的謊言。在中國制造業有優勢的領域,美國將此定義爲傾銷産能,這本質上就是對美國制造業能力的不自信。如果美國是強大的,美國的制造業不是更具有競爭優勢嗎?爲什麽會害怕中國的競爭呢?
很顯然,美國根本就不自信,也不是伯恩斯所言的美國越來越強大。一個越來越強大的美國,怎麽會懼怕競爭呢?事實上,中國根本不關心東升西降,我們的發展之路面臨挑戰,但我們會解決好我們的問題。伯恩斯的一番講話,充滿了對中國的敵意,體現了美國既自大,又脆弱敏感的一面,但根子上就是美國要把中國當對手。但如果美國執意打壓中國,恐怕我們也必定會奉陪到底了。---來源: 雜談天下式 -
*“如我沒當選,那將是對美國的屠殺”*
據法新社3月17日報導,11月美國大選的共和黨候選人、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說,這次選舉是美國歷史上的一個轉折點。他並警告稱,如果他不能擊敗現任民主黨籍總統喬·拜登,那麽美國經濟將面臨一場“屠殺”。
“11月5日將是我們國家曆史上最重要的一天。”特朗普在俄亥俄州北部萬達利亞舉行的黨內集會上說道。4天前,他鎖定了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提名。
特朗普將自己在共和黨初選中的勝利描述爲“有史以來最快的勝利”,並強調,這也意味著距離重現2020年的大選對決還要等待7個多月時間。
3月16日,特朗普在美國萬達利亞出席競選集會。(美聯社)
“如果我沒能當選,那將是對國家的屠殺。”特朗普說。這似乎是在暗示如果他未能當選,美國的經濟狀況將會惡化。
報導稱,特朗普想爲2020年大選複仇似乎沒有激發人們的熱情,尤其是考慮到兩位候選人都年事已高:拜登81歲,特朗普77歲。但這場對決注定異常激烈。---[來源 : 參考消息/來源: 環球時報新聞 ]
*俄羅斯總統選舉投票站在中國開放*
【俄羅斯駐華大使館向衛星通訊社表示,俄羅斯總統選舉投票站于周日(3月17日)在俄羅斯駐北京使館以及駐廣州、上海、沈陽、哈爾濱和香港的外交機構開放。】
上述六地投票站開放時間爲當地時間8時至20時(莫斯科時間3時至15時)。
第8165號投票站設于俄羅斯駐華大使館。
年滿18周歲、長期或臨時居住在中國境內的俄羅斯公民可參加投票,投票時須攜帶有效護照。
俄羅斯駐華大使館早些時候發布消息稱,爲確保投票日選民的安全,將加強安保和監控措施。特別提醒俄羅斯公民,禁止攜帶大包、背包、食品、飲品以及手機等電子設備進入俄羅斯駐外機構所在區域。
俄羅斯駐華大使伊戈爾•莫爾古洛夫17日稱,在華俄羅斯公民正在積極參加俄總統選舉投票,這反映出他們理解這一時刻的重要,明白在這選擇國家未來的重要時候應當表現出凝聚力和團結。
莫爾古洛夫向記者表示:“如你們所見,俄聯邦總統選舉投票在中國如火如荼地進行,我們一共開設6個選區,除了駐京使館,還在中國東部最大城市上海、北部的沈陽和東北部的哈爾濱、南部的廣州和香港特別行政區設有選區。”
此外,他指出,我們爲在中國東部連雲港參與核電站建設的俄羅斯公民安排了選區外投票,他們的生産過程不可中斷,所以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大使稱:“這樣一來,我們的在華同胞都有機會爲俄總統選舉投票,說實在的,他們對此非常積極,我指的是長期在中國居住的同胞、在中國學習的學生和臨時出差人士,包括創意團隊的代表。”
莫爾古洛夫還表示:“我從在華俄公民的積極性中看出他們對這一時刻重要性的理解,他們明白在這選擇國家未來的重要時候應當表現出凝聚力和團結。”
俄羅斯總統選舉投票于3月15日至17日分三天進行。俄中選委共登記四名總統候選人:列昂尼德·斯盧茨基、尼古拉·哈裏托諾夫、弗拉迪斯拉夫·達萬科夫、弗拉基米爾·普京。---來源: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