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立德明志立功, 思想源泉立言~人思視野心念觀, 眼界心智大道行

2024012815:43



*聖人哲理邏輯,王陽明視野不超這兩本書,爲何成“三不朽”第一人?*

自漢武帝啓用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儒家思想變成了文化界、思想界的正統,成爲了讀書致仕的標准方向。也正因爲這個原因,歷代讀書人也成爲了儒家思想的代言人。

作爲一門有思想的學術言論,提出一點小目標讓後人“不懈”努力那是必須的。深通人性的儒家祖師爺一早也想到了這個問題,因此在儒家門派初具規模、門徒數量見長之時,便訂立了儒家特色的目標:“三不朽”。

“三不朽”簡而言之六個大字:立德、立功、立言,看似簡單實則難于上青天:立德是培養無與倫比的德行,再建立舉世無雙的蓋世功勳,最後將成功經驗進行總結,用精妙絕倫的文字進行提煉,從而流芳千古供後人瞻仰學習。

“三不朽”樹立之初便得到了讀書人的熱烈傳頌,歷代讀書人無不以其爲目標奮發圖強,誓言在短短的2萬多天的人生之中實現這“三不朽”。很可惜,據度陰山統計,整個封建王朝2000多年的歷史,真正實現“三不朽”的只有兩個半人,兩人分別是王陽明和曾國藩,半個人是諸葛亮。

作爲成就“三不朽”第一人的王陽明,出生于明代時期。少小之時王陽明便立志做聖賢,解救天下蒼生于水火,有了目標之後便立德明志,德行教化自然沒得說;之後機會來了,正德時期皇帝怠政胡來,官場黑暗,老百姓活不下去了便開始造反。

明朝政府軍無力剿滅這群叛匪,于是政府下诏讓王陽明去剿滅。王陽明到任之後便詳細考察、並因地制宜地開始謀劃,最後對症下藥地進行平叛,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最終大獲全勝,首戰告捷,打出了名號。

之後機會再次降臨。駐守南昌的甯王突然反叛,王陽明又被朝廷下诏去平叛。輕車熟路的王陽明自然老道娴熟,于是略施反間計便騙取甯王調轉了攻打方向。王陽明趁機攻打甯王老巢南昌,再在甯王回援路上設下伏兵,一個圍魏救趙便殲滅甯王主力,僅僅三十五天便平叛成功。此戰告捷,直接將王陽明推上了“大明軍神”的榮譽寶座。

之後,朝廷一有叛亂或者地方民變,朝廷第一想到的就是王陽明,以至于在平叛兩廣之時,明明他已經病入膏肓、不能履職,朝廷依舊“壓榨到底”。不得已王陽明拖著病體平叛,雖“不辱使命”但也將自己身家性命搭了進去,享年58歲。當然這是後話。

因爲功勞過大,王陽明很快遭遇官場嫉恨,獲封“大明軍神”後不久便被貶回家。回到家中的他開始了自己熱愛已久的事業——開班講學,傳播心學思想,並借著屢建奇功的熱度廣受門徒,終成一代心學大師,可以說立言也最終達成。故而王陽明是公認的“三不朽”達成之第一人。

但有個疑惑之處便是:王陽明雖然成就心學大師,但是他的思想境界並不高,主要原因是他平日裏並不喜歡調研,而是喜歡冥思苦想,常常關在山洞裏、龍廠裏感悟人生。而他思想的源泉實際就是兩本書,一本是《大學》,一本是《孟子》。

司馬懿曾說過:“得天下民心者,可以爲天子;得天子心者,可爲諸侯;得諸侯心者,只可爲大夫。”按照司馬懿的邏輯,人思想境界的高低取決于他的視野,如果你的視野是天下,那麽你就可以成爲天子;如果你的視野是天子,那麽只能下降一級,最多只能做天子下的諸侯;如果你的視野是諸侯,那對不起,最多只能做諸侯以下的大夫。

司馬懿的這番推理非常有道理,人思想境界的高低實際上取決于他的視野,視野廣闊,他的境界也就越高,成就也就越大;視野狹隘,境界就越低,成就自然越來越小。這對于王陽明而言也是一樣的。

比如他的致良知,實際上就是出自《孟子》: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之者,良知也。對于良知,孟子本意是人出生自帶、而不用後天學習的屬性,但在王陽明結合《大學》的感悟之下,他認爲良知是人本性的善良,人的行動應與良知一體而不能有先後之分(知行合一)。

既然王陽明的視野不超《大學》和《孟子》兩本書,爲何王陽明能成就“三不朽”偉業之第一人呢?

主要原因不在于王陽明,而在于“三不朽”的標准,也還是視野的問題。按照司馬懿的邏輯,“三不朽”出自儒家祖師爺。對于他們而言,他們的觀念一直是複古,終其一生也不過是爲了“複活”周禮而努力。

實際上大家都知曉:周禮在中華大地上已經運行800年了,弊病已經很明顯不適用當前社會,急需別的理念來取代。故而聖人周遊列國推銷周禮,大家都不接受,本質原因還是因爲聖人的“視野狹小”所致:緊盯著上古的社會制度而不看現在的變化,實用性必然出現問題。

所以等到荀子再去秦國推銷儒家思想時,秦昭襄王直接一句“儒家思想對治國沒有用”便將荀子嗆了回去。荀子深刻反思之後竟也改變了自己的立場,轉而在當前時髦的法家思想中找答案,其結果是教授出來的兩個學生都成法家思想代表人。

聖人去世700年後,儒家思想才被重視,雖然對外宣傳“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實際上此時的儒家跟聖人提倡的儒家已經大相徑庭了,而且法家思想清晰可見,就連代表人物董仲舒都認爲聖人說的不一定都對,不是所有人都能被感化,鬥宵之人就是不行,必須通過刑罰約束。

所以說,“三不朽”看似高大上、難于上青天,那是因爲他本身是視野狹小下的産物,理想化成分過多,與實際存在很大出入。王陽明能成“三不朽”第一人,也是因爲關閉了視野,完全遵照執行才得以實現的。-歷史科學原理文理提煉-



*修行的智慧:尋求大道,放下欲望!*

對于修道,很多人、很多書,說得玄乎其玄,其實大道本來平常,就是排除後天的很多幹擾、不要做欲望的奴隸,讓自己的心清淨下來,人本來具有的能力就自然顯現出來。越是絞盡腦汁地妄求,離道越遠。所以要"知其雄,守其雌,爲天下溪。爲天下溪,常德不離,複歸于嬰兒"。

只有安安靜靜、清清淨淨,才能讓大道自然顯現。爲什麽道家在很多地方讓我們學習"嬰兒"呢?因爲嬰兒在母腹之中,後天的欲望還沒開發,眼耳鼻舌身意等後天影響對悟道能力幹擾很小,所以道家用這個比喻告訴我們,不要因爲後天的欲求而幹擾大道的自然狀態。

無獨有偶,中國的禅宗亦是如此。布袋和尚在如何證道的一首詩中,也

表達了類似的智慧: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淨方爲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手把青秧插滿田的過程,即是一個人向心靈播種清淨種子的過程。我們爲什麽要提倡人們閱讀啓發道心的好書?因爲讀書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向自己的心靈種種子的過程,如果閱讀不好的東西,會汙染人的心靈。低頭便見水中天,實際上是說我們不要老是被欲望牽引,而要懂得回頭,其實就是讓自己變得越來越清淨。

六根清淨方爲道,退步原來是向前,則是和道家的智慧如出一轍,只有放下自己眼耳鼻舌身意等對于外界的欲望,才能開啓內在的大智慧。

可是,芸芸衆生,熙熙攘攘,很多人就是爲了滿足口腹之欲,甚至是爲了聲色犬馬,而不是清淨自心!那些不追求燈紅酒綠的人,在一般人看來恐怕很難理解,那些清淨地過簡單生活的人,在俗人看來不是退步嗎?其實,這正是修大道的境界,"退步原來是向前"!

這就是讓人一聲歎息的地方,在俗人看來,吃喝玩樂彷彿才是常態。而對修道的人而言,超脫吃喝玩樂,才能清淨而智慧湧現。

所以,普通人眼中沈浸在聲色犬馬中的所謂"輝煌人生",恰恰離大道和智慧越來越遠。而那些簡簡單單的人,看起來很平常,卻是真正有智慧的人。所以,老子也感慨: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智公子講故事談智觀-



*學佛修行中,四個行持方法,以及身心狀態的表現*

關注學佛修行中,四個行持方法,以及身心狀態的表現,要用心體驗。下面我們在這裏,就具體的談談。

第一個行持方法,以及身心狀態的表現。入靜是一種內心平靜、安甯的狀態,不受外界幹擾,而能安穩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減輕壓力、放鬆身心。身心在這種狀態下,會感到愉悅和輕鬆,頭腦越發清醒的狀態。

第二個行持方法,以及身心狀態的表現。止觀,在這裏可以用一念代萬念的方法,就止在一個所緣處,不動,就是不動,身心在這個狀態下,會徹底的放鬆,身體會感覺到輕飄飄的,內心充滿了歡樂,並不是故意的樂,是自然而然地樂。這比靜更加深了一步。詳細可以參閱,天台宗智者大師的,止觀六妙門,做更深一層的了解。

第三個行持方法,以及身心狀態的表現。入定,在這裏,一切停止運行了,不動不搖,不來也不去。在這個狀態下,身體好像沒有了,又好像空氣一樣,既有充滿的感覺,又有被無限的放大,心中明明白白,每一個心念都了如指掌,在佛教中有更加詳細的,四禅八定,等待你去學習和修行。

第四個行持方法,以及身心狀態的表現。安住,在這裏指的是,究竟圓滿的彼岸。應無所住而住,是解脫,是大解脫,一切事情,物來則應,過去不留。在這個狀態下,身是身,心是心,既明明了了,又互不干擾,說合而無合,說分又無分。詳細了解,可以查閱金剛經中有記載。-白心月客談修行-



*有三種心念,把世間上的人,緊緊包圍*

講到人的心念,有多少呢?誰也數不清,數不勝數,所以就用八萬四千這個數量來代替,通過修行,空掉一念就成佛了,就是這麽簡單。心念,在世間大致可以分成三種。

第一,有開心快樂的念,比如,開個笑話,遇到了高興的事,或者看到了我的這篇文章,高興,心裏美滋滋的。

第二,還有一個煩悶憂愁的念。煩,心裏很煩。比如,遇到了不開心的事,或者倒黴的事,或者幹脆坐在那裏,莫名其妙的煩心,心亂,不高興。自己也講不出來爲什麽不高興,連自己都不知道,別人也看不出來,經常都在煩悶憂愁之中,悶悶不樂。

第三,還有一個念,痛苦傷心的念,在這裏,很多人都有過的經曆,心被傷過一次,就不多說了,不想讓人回想起往事,傷心難過,自己去體會,每個人都會遇到的,你沒有遇到,那我就要祝福你了。

這三種心念,摻雜在一起,就是“胡思亂想”,想的太多了,就是煩惱。一個人的心情,時好時壞,變化無常,其實每個人都是如此啊!爲什麽會這樣?沒有修行啊,沒有修正,沒有正確的想法和觀念。

每一個不修行的人,大多都會遇到這種情況,怎麽辦?修行呗,把這些都修正過來,轉迷爲覺,轉煩惱爲快樂,轉消極爲積極,轉煩惱爲菩提。心念,在佛教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人類內心的思想、意識和情感,被認爲是人類行爲和生命的主宰。

佛教認爲,心念是人類一切行爲的根源。我們所做的每一個選擇、每一個行爲,都源于我們內心的想法和意願。同時,佛教也認爲心念具有無常、無我和緣起性空的特點。

無常指的是心念是瞬息萬變的,沒有固定的本質;無我指的是心念沒有一個永恒不變的“自我”存在;緣起性空指的是心念是由各種因緣條件所組成,沒有獨立存在的實體。因此,佛教教導人們要通過修行來控制和調和自己的心念。

通過冥想、禅定等修行方法,可以讓人們深入觀察自己的內心,了解心念的本質,從而減少煩惱和痛苦,培養慈悲和智慧。

總之,心念在佛教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不僅影響著我們的行爲和生活,也反映了人類生命的本質。通過對心念的認識和修行,人們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爲,實現內心的平靜和精神的升華。--白心月客談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