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真諦, 越束縛啟潛能~自我超越, 堅毅動能牽
*尼采的生命意義觀:在追尋與創造中綻放的生命之花*
尼采,這位19世紀的德國哲學家,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獨到的見解,在哲學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對于生命意義的獨特理解,更是爲我們打開了一扇探尋生命真谛的窗戶。尼采堅信,生命的意義並非外在于我們的某種客觀存在,而是需要我們在生活中不斷去追尋和創造的。本文將從八個方面對尼采的這一觀點進行深入闡述。
一、生命意義的非客觀性
尼采首先否定了生命意義的客觀存在。在他看來,生命的意義不是一種固定不變、外在于我們的東西,而是一種隨著我們的成長、經歷和環境變化而不斷變化的主觀體驗。這種體驗源于我們內心的感受和對世界的理解,是我們賦予生命以意義的獨特方式。
二、生命意義的追尋過程
既然生命的意義並非客觀存在,那麽我們就需要在生活中不斷去追尋它。尼采認爲,這種追尋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它要求我們保持對生活的熱愛和好奇心,勇于探索未知的領域,敢于面對生活的挑戰。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經曆種種挫折和困難,但正是這些經歷讓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意義。
三、生命意義的創造性
尼采強調,生命的意義需要我們去創造。這意味著我們要根據自己的價值觀和生活理念,去塑造一個屬于自己的意義世界。在這個世界裏,我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生活,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去實現自己的價值。這種創造性不僅體現在我們對外部世界的改造上,更體現在我們對內心世界的塑造上。
四、生命意義與永恒輪迴
尼采提出了“永恒輪迴”的觀念,認爲生命中的每一個瞬間、每一個選擇都有其獨特的意義,都值得我們去珍惜和體驗。這種觀念讓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生命的獨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從而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同時,它也鼓勵我們去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每一個挑戰,因爲每一次的挑戰都是一次獨一無二的生命體驗。
五、生命意義與自我超越
尼采認爲,生命的意義在于不斷地超越自我。他鼓勵我們要有勇氣去挑戰自己的極限,去突破自己的束縛,去實現自己的潛能。這種自我超越不僅讓我們獲得更高的成就和更大的滿足感,更讓我們在追求超越的過程中體驗到生命的無限可能和無窮魅力。
六、生命意義與意志至上
尼采強調意志在生命意義中的重要性。他認爲,我們的意志是我們賦予生命以意義的原動力。一個擁有堅強意志的人,無論面對怎樣的困難和挫折,都能保持對生活的熱愛和追求,都能在困境中尋找到生命的意義。因此,培養和鍛煉自己的意志是我們追尋和創造生命意義的重要途徑。
七、生命意義與悲劇精神
尼采的悲劇精神也是理解他生命意義觀的重要方面。他認爲,生命中的悲劇和苦難是不可避免的,但正是這些悲劇和苦難讓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意義。通過勇敢地面對和戰勝悲劇,我們可以獲得一種超越性的生命體驗,這種體驗讓我們更加珍惜和熱愛生命。
八、生命意義與未來展望
最後,尼采的生命意義觀也包含了對未來的展望。他認爲,生命是一個不斷發展和進化的過程,我們的未來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和希望。通過不斷地追尋和創造生命的意義,我們可以爲自己和後代創造一個更加美好、更加有意義的未來。
綜上所述,尼采的生命意義觀爲我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視角去看待和理解生命。它告訴我們,生命的意義並非外在于我們的某種客觀存在,而是需要我們在生活中不斷去追尋和創造的。通過不斷地追尋、創造、超越和面對悲劇,我們可以爲自己和後代創造一個更加美好、更加有意義的未來。-瞎眼看畫內心觀-
*老子才是‘心學’的開山老祖,才是提倡‘致良知’的第一人*
老子才是提出致良知的第一人!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所謂自知者明,並不是自己了解自己就叫聰明、明白。
自知者明是自己追求自己的良知良能,觀照,洞明自我本心,從而見證到惠能所說的‘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的自性。
只不過老子的說法不叫自性,而是叫‘自然’。
道德經裏出現了很多包含‘自然’的句子。
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希言自然’。
‘百姓皆謂我自然’。等等。
這裏的自然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大自然,而是道的本來樣子,本來存在。
這裏引用一段一位網友對自然的解釋:
“要弄清楚老子所說“自然”的意思及其自然思想,首先,讓我們分別來看一看“自”與“然”兩個字的原始含義是什麽。“
自”的本義是鼻子。《說文解字》:“自,鼻也。象鼻形”。人們常在稱自己的時候指著鼻子,所以“自”字就有了“自己”的含義。
在此基礎上,“自”又有了“本是”“本來”的意思。“然”與“燃”是古今字。“然”字的本義是燒。《說文解字》:“然,燒也”。引申義爲“如此”“這樣”。
《玉篇·火部》:“然,如是也”。孔穎達疏《禮記·學記》:“然,如此也”。而將“自”與“然”兩字之義合而言之就是“自己這樣”“本來如此”。”
可見,老子所說的自然,是“自己這樣’,‘本來如此’的意思,和佛家所說的如如不動的自性是一致的。
下面再引用這位網友據此含義推導出的結論:
“當我們正解了“自然”的本義,就可以知道,老子《道德經》第17章所說的“百姓皆謂‘我自然’”,意思是說,老百姓都說:“我們本來就是這樣”;
第23章所說的“希言自然”,意思是說,少說教才符合天地萬物自己本來的樣子;
第25章所說的“道法自然”,意思是說,道效法于自己的樣子;
第61章所說的“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意思是說,並沒有誰來給萬物下命令,而永遠是出于自己的樣子;
第64章所說的“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爲”,意思是說,以此來協助萬物按自己樣子化生而不敢妄有作爲。”
以上幾處自然,都強調遵從自己本來的樣子,遵從道本來的樣子,遵從內心本來的樣子。
內心本來的樣子就是自性,自性本自具足,能生萬法,也就是道,只有道有這個特性。只不過老子不叫自性,叫自然罷了。
所謂知人者智,並不是了解別人就叫做智慧。知人者智,知讀爲智,也就是啓發別人,能讓別人開悟變得聰明才叫智。啓發別人的良知,開啓別人的智慧,謂之智。
王陽明的心學,由格物到致良知,由向外求到向內求,爲修身養性指明了一條方向。
所謂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心學的魅力就在于此,萬事萬物皆由心所生,心外無物,皆向內求。這是心學的一大貢獻。
一般認爲,心學發端于孟子,孟子提出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又說““萬物皆備于我”。
這是心學的理論基礎。致良知也就是從這裏來的。
“萬物皆備于我”,所以物不在心外,心外無物;而老子云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皆由道而生,萬物又皆備于我,那道與‘我’不就是一回事了,合爲一體了。
所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沒有什麽能遺漏在道之外,也即‘萬物皆備于我’。
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如果把宇宙等同于自然,那可以替換爲自然即我心,我心即自然。自然又是道的別名,最終可替換爲道即我心,我心即道。
老子說道法自然,也即道法我心,這與慧能所說的明心見性相一致,與王陽明所說的致良知也無不同,而提法比慧能與王陽明早二千多年。
老子的學說雖然以無爲爲核心提倡,所謂無爲而無不爲。但是他提出的道法自然,自知之明等,無疑爲追求自己的內心,關照自己的內在自性,向內求提供了一條途徑,指明了方向。可以說這是心學的發端,心學的源頭,心學的濫觞,心學的嚆矢。
當孟子提出‘良知良能’,‘萬物皆備于我’時,老子早已提出‘道法自然’,‘自知之明’,早已提倡向自己的本來存在,自心的本來樣子求索,畢竟老子生活的年代比孟子要早100多年。
王陽明臨死前說‘我心光明,亦複何言’,這是他終生踐行致良知得到的結果,而老子早已指出‘自知者明’,王陽明正是踐行了‘自知’之道,才到達了‘明’的境界。
所以說,老子才是心學的開山老祖,才是最早提出‘致良知’的人。-一畫館談心靈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