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跌落神壇的Web3,接不住大廠來的淘金者

2023012813:21



2022年,伴隨着Web3賽道的火熱,以及互聯網大廠的收縮及裁員,不少互聯網大廠「高P」 (高級管理者或高級技術人才)出走Web3創業,互聯網大廠人跳轉Web3也一度成為潮流。

95後的嘉華就是其中一員。

2022年初,嘉華從某頭部大廠跳到Web3賽道某NFT平台,面試時,儘管身在以高薪著稱的大廠,但他還是被「大手筆」的Web3企業震驚,「年包漲了一倍。」此外,入職第二個月,碰上NFT行情大漲,他單月的績效拿到了10萬元。

但泡沫吹得大也易破裂。

2022年中,隨着NFT行情急轉直下,嘉華重金買入的數藏產品「砸了不少」,曾經靠內部消息套利的他,卻因為內部消息被「套牢」。

同時,隨着加密市場驟然遇冷,嘉華所在的公司將原本計劃調向迪拜的項目組修改為了調向泰國,再後來,嘉華聽說「項目組還是要留在國內」,最終,項目虧損之下,嘉華所在的業務線被裁撤,本預計招聘的兼職崗位也全部取消。

伴隨着項目被裁撤,春節之前,嘉華也「被動離職」,失去了工作。

Web3由盛轉衰,中間不過短短一年,而目前的Web3,一半在縮招,一半在裁員。在求職市場上,Web3也不再是互聯網大廠人跳槽的好去處。

從「迫切期待跳槽」到「保守觀望」,作為從某頭部大廠出走創業的VR創業者,林立告訴燃次元,「大廠人不再着急跳入Web3了。」

企圖跳往We3的大廠人被「卡住」也成為日常。「本來2022年8月就談好了10月入職,但沒想到Offer黃了。」某社交平台資深產品經理大東告訴燃次元。

2022年Web3賽道火熱。虎嗅的一篇報道曾表示,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1月1日-4月26日,全球最大的風險投資之一的紅杉資本以每周一家的投資速度,共投資了17家Web3公司。

但概念紛雜的Web3,也在迎來分化。2022年年初「締造財富神話」的數藏市場在年中急轉直下,「數藏平台收入普遍縮水90%,玩家高價買入卻被套牢」;以A-soul、柳夜熙為代表,虛擬人則「噱頭十足卻盈利甚微」,高額投入之下卻始終難以真正「破圈」。

在NFT和虛擬人的前途不明之下,AI繪畫和chatgpt的出現,卻讓AIGC成為了資本追逐的新風口。

對於身處Web3的從業者來說,前路仍不明朗。

2022年是一個漫長而「缺少信心」的冬天,對於加密貨幣這一周期性明顯的市場而言,「冷靜期」更顯得尤為漫長。「2023年,熊市還會持續。」林立悲觀地預測。

Web3「一夜暴富的時代已經過去」,從元宇宙到NFT再到AIGC,Web3創業者們「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同時,還在等待「下一個熱點」。

01.僅僅一年,泡沫破了

2022年年初,林立從某大廠離職後,加入了某VR技術創業團隊,並作為一名開發者活躍在Web3賽道。

作為互聯網大廠跳槽到Web3的「吃螃蟹的人」,也有不少大廠人找他打聽、交流Web3轉行經驗,或者求職。此外,從2022年中旬開始,不僅來自大廠的業務合作逐漸增多,同時交流會上悄悄多了不少大廠人的面孔。林立觀察到。

「2022年,無論是大廠中高層Web3創業,還是大廠人轉Web3無疑是一股潮流,相比起之前的遍地草莽的Web3市場,'互聯網正規軍入場'帶來了更多的人才,尤其是技術人才。」林立表示。

相比於一片裁員之聲、降本收縮不停的互聯網大廠,火熱的Web3賽道閃着金光,Web3也曾是大廠人的下一個掘金場。

閃着光的首先是Web3賽道的薪資。除了「年包漲了一倍」「單月績效拿到10萬元」的嘉華,大東也表示,談好的某Web3頭部企業職位,「薪資至少漲一倍。」

其次還有無限的機會。剛剛入職該NFT公司半年,身為95後的嘉華,已經切實操刀起幾千萬美元的項目。大東也說道,根據職位溝通,「有機會獨立負責億萬美元級別的項目。」

更別提,憑藉「內部消息」,「嘉華」們僅是投資「數字貨幣」就能盈利不下十幾萬元。

在Web3賽道工作時,嘉華曾感慨道,「相比起求穩的互聯網產業,Web3才是廣闊天地大有作為。」

但僅僅到了年底,情況就急轉直下。

隨着2022年11月全球第二大加密貨幣平台FTX被爆挪用用戶資金、背負債務危機,不到一周「暴雷」宣布「破產」,整個加密市場迅速走低,導致加密貨幣價格暴跌,以比特幣為例,2021年11月,單枚比特幣的價值曾高達6.8美元,而到了2022年11月,比特幣價值一度跌至1.6萬美元。

「Web3從業人集體錢包縮水,甚至有人身家歸零。」嘉華補充道。

風光無限的Web3也開始裁員。

「年底了,大家都不再關注年終獎,想的是先把手上的工作保住。」作為入行Web3行業3年的資深從業者,程成告訴燃次元,進入2022年11月,他開啟了007的工作狀態,周末也不過是「換一個地方辦公」。

即便是瘋狂內卷,程成所在的項目組也已在一個月內被從上到下「清洗」了一遍,最終僥倖留存的人,不僅年終獎取消發放,下到基層,上到高層,股權激勵都要重新談判,甚至全部員工「工齡清空」,都要換簽合同,進入三個月試用期,不再繳納五險一金,「如果不接受,就只能離職。」


圖/年底求職的Web3從業者 來源/燃次元截圖

在全球Web3市場,2022年9月社交媒體巨頭Snap宣布解散Web3團隊及裁員20%,11月,進軍元宇宙的Meta宣布裁員人數約為員工總數的13%,總數達到1.1萬人。

2023年1月,美國第一家上市的合規加密交易平台Coinbase計劃裁員人數約占整個公司的五分之一,此前該公司已在2022年6月裁員18%。

大勢向下,「原先想跳Web3的大廠人,也開始持觀望態度了。」林立說道。

2022年8月與公司談好10月入職的大東,在通過面試,走完背調程序之後,先是傳出公司內部裁員調整的消息,隨後就是崗位名額的緊縮,他的入職時間被一拖再拖,最後HR表示,「由於業務調整,Offer作廢了。」

Web3,似乎走到了泡沫破滅的邊緣。

02. NFT、數字人過氣,開炒AI、chatgpt

概念紛雜的Web3賽道,NFT、數字人都曾引領風騷。

「2022年初,我做了一個NFT交易所,聚集了20-30個客戶,不到一個月就收了幾百萬元。」資深天使投資人RV告訴燃次元。

國內首家數字藏品流通平台Hotb熱吧負責人panda亦表示,「2022年3-4月份,國內各平台藏品基本上線秒沒,平台月收益達到50-1000萬元不等。」

以騰訊旗下數藏平台幻核推出的敦煌飛天系列數字藏品為例,發行均價不過百元,到了2022年中卻一度被叫賣到1.5萬元以上。

在NFT之外,虛擬人也頗受關注。

從虛擬人洛天依到虛擬女團A-Soul,2022年,大廠紛紛入場數字人賽道,百度、騰訊、元氣森林等都推出了超寫實數字代言人,就在2023年春節,虛擬人亦扎堆出現在了各大地方衛視與網絡平台的跨年晚會上。


圖/四川衛視「三星堆搖滾天團」虛擬樂隊(左) 浙江衛視首位宋韻數字人「谷小雨」 (右) 來源/燃次元截圖

但NFT搖搖欲墜,虛擬人也沒找到落地的關鍵。

NFT發行、炒作的熱鬧之下,數字藏品本身「利用區塊鏈技術為產品大廠記號,證明其獨一性,並支持鏈上流轉」的技術性卻「失蹤」,panda表示。

不少平台批量低價購入圖片,甚至不上鏈鑄造,直接翻倍「賣圖」,「也正是因此,『不接地氣』的Web3目前並未實現真正的『破圈』。」panda無奈道。直到2022年7月,騰訊計劃裁撤「幻核」業務的消息為國內NFT市場「兜頭澆了一盆冷水」。

隨後,隨着監管趨嚴,平台禁止用二級交易炒作數字藏品,數藏品台收入縮水90%,高歌猛進的數藏市場進入「冷靜期」。

不過,2023年1月1日,首個國家級合規數字資產二級交易平台——中國數字資產交易平台將啟動發布,平台交易種類包括數字藏品(NFT)、數字版權等。

「國家隊」的入場釋放出合規框架下的二級交易即將到來的好消息,「不管是國家隊還是大廠的入場,都會給小公司帶來衝擊。」RV表示,更多的「Web3主義者們」仍在「關注新項目,靜待時機。」

NFT前途不明,從2022年邁入2023年,虛擬人賽道則在陷入瘋狂「內卷」。

「卷技術、卷人設、卷運營。」某虛擬人技術服務商張洋告訴燃次元,數字人要想吸引用戶,首先建模就是一筆重金投入,「二次元虛擬偶像」的模型設計費在10-15元之間,寫實的數字人費用翻一倍,其次,「數字人的動作捕捉設備也在3-30萬元不等,後期軟件服務的費用一年也要小十幾萬元」,而前期投入至少50萬元之後,後期通過IP運營打造人設、推流也是一筆「看不見底」的投入。

因此,高投入使得大廠的數字人們成了「逢年過節偶爾亮相的吉祥物」,張洋表示,如今的數字人儼然淪為大廠進軍Web3「裝點門面的號角」,更不用提數字人核心的交互技術的優化,「大廠在削減開支,小廠又缺乏技術人才,使得當前的數字人很難帶給用戶眼前一亮的體驗。」

與NFT、虛擬人的境遇不同,2022年年底,AI繪畫和chatgpt為Web3打入了一劑「強心針」。

Midjourney、Disco Diffusion等AI繪畫工具能讓繪畫小白生成大師畫風的畫作,OpenAI發布的全新聊天機器人模型——ChatGPT,能夠創作詩歌、撰寫網文、編寫代碼。

革新式的技術帶來了巨大的市場前景,也引發了資本的關注。國泰君安分析師陳筱此前預測,未來五年,AI繪畫在圖像內容生成領域的滲透率將達到10-30%,相應或將有600億元以上的市場規模。僅2022年11月,國內生成式AI平台TIAMAT在短期內就獲得了DCM的數百萬美元天使輪融資。12月,主打AIGC創作的」AI烏托邦「也宣布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

不過,不管是AI繪畫還是chatgpt,關於數字版權的討論甚囂塵上,而其商業化模式也「並不明朗」,根據6pen的一份問卷調查顯示,60%的AI繪畫用戶從未開通付費服務,而付費用戶大多都在百元以下,超過百元的付費用戶僅占10%。

實際上,無論是NFT、數字人,還是AI繪畫,人們正極力得尋找Web3世界的入口,但Web3至今似乎仍然缺了些「地氣」。

「Web3應用還是太小眾了。」panda無奈地表示,在社交、運動、遊戲等場景內,「Web3還未跑出如微信、keep、王者榮耀等真正破圈的應用。」

以遊戲為例,「不少遊戲美工差,動作不流暢,玩法過於簡單,玩到最後全都變成了金融工具。」這也使得不少創業者「只想狂炒Web3概念賺快錢,不願意用技術真正解決某個現實生活中用戶的需求」。

「也正是因此,『不接地氣』的Web3目前並未實現真正的『破圈』。」panda補充道。

03. 2023年,Web3能好嗎?

2022年的冬天對於Web3從業者而言漫長而「缺少信心」。

對於加密貨幣這一周期性明顯的市場而言,「冷靜期」亦顯得漫長。悲觀和恐慌的情緒瀰漫在各大社交平台上,趨利而來的「玩家們」決心「攥緊錢袋子」,大戶們正「瘋狂提幣出逃」。

以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為例,《福布斯》分析師匯總多家數據分析平台數據並指出,幣安交易所自2022年11月以來出現了約120億美元的資金流出。此外,根據《福布斯》估計,隨着市場動盪,僅幣安停止對比特幣現貨交易收取費用的決定,就將導致其每年損失約30億美元收入。

不過,對此林立則表示,「對於Web3各個應用場景的初創公司而言,現階段的用戶仍然是趨利的。」這也一定程度上使得產品設計更為「逐利」,正如2022年短暫走上巔峰的數字藏品,後期一度捨棄基礎的技術性和藝術性,「為炒作而炒作」,成為了「JPG圖片」。

除此之外,RV告訴燃次元,熱潮之下,不少創始人打着Web3的幌子,實際上「是為了坑投資人的錢」,不僅項目白皮書在谷歌能達到20%以上的查重率,而且存在嚴重的學歷造假,「不少標榜自己是清北或者耶魯哈佛畢業生的,實際上連大學都沒讀過。」

對於愈發謹慎的資本來說,無論是數字人、AI繪畫還是元宇宙社交,面向C端消費者的Web3創業者們,往往空談「前景」而無「錢景」,或許Web3創業者將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

根據研究公司PitchBook的數據顯示,加密市場初創公司正處於吸引投資的艱難時期,而在2022年第四季度,該行業風險投資已跌至近兩年來的最低水平,比2021年同期下降了75%。


圖/2022年加密市場VC投資趨勢圖 來源/DeFi之道

在這樣的至暗時刻,偏向B端的技術向企業似乎比較穩定。

如今,林立帶領的VR技術團隊正在試水「VR+文旅」、「VR+健身」等新的業務場景,此外,疫情之下,「VR+醫療」的需求水漲船高,林立也準備在2023年擴招更多的技術崗位。

在虛擬人領域,雖然極度「內卷」,但隨着國內互聯網大廠及眾多品牌爭相推出虛擬人,張洋告訴燃次元,2022年下半年,公司接到了不少「大單」,收入反而比上半年增長了30%,虛擬人作為企業代言人不僅能吸引更多Z世代的關注,也被驗證了「接廣變現」的潛力,如今他們正在測試通過YouTube等渠道「試水」海外市場。

在林立看來,「2023年,熊市還會持續下去。」但林立也直言,「對於技術驅動的Web3企業「而言,熊市反而會讓投資人和玩家低頭向下,回歸到技術本身。」

下一步,國內Web3人的目標是出海,「相比起為人熟知的新加坡、迪拜,政策合規後的香港成為了web3創業者們的新選擇。」

不過,當前「國內創業者能夠搭建起優秀的技術團隊,但是海外市場運營的能力始終欠缺」,而建立起能「講出好故事」的運營團隊,這或許是不少創業團隊出海最大的阻礙,「獲得加密用戶的關注本身,就是一種成功。」RV補充道。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國內的Web3行業仍在初期,無論是元宇宙、NFT,還是如今的AIGC,落地與變現都是必須面對的問題,否則只能是一場熱鬧,甚至一個泡沫。

參考資料:

《盤點元宇宙的2022:3次洗牌,1個機會》,來源:剁椒TMT。

*題圖來源於視覺中國。

*文中大東、張洋、林立、RV、panda為化名。-(燃次元*作者:馬舒葉*編輯:謝中秀/燃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