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世界上最大的一塊無主土地,面積比中國還大,日本早已經開始布局

2024012619:42
前言 : 2024年1月18日,中國第5個南極考察站羅斯海新站進入建設後期。

據了解,該站將用于發電、汙水處理、海水淡化等工作。

隨著中國對南極的深入考察,其他國家也加快了步伐,日本甚至在很早之前便開始了布局。

那麽日本是從什麽時候開始探索南極的,這片不適宜居住的土地上,到底有什麽令人沈迷的地方?



日本探索南極

19世紀,英國探險家發現了北磁極,此後人們探索北極的步伐忽然加速。

1831年,科學界認爲,世界極南之地肯定有個地方,與北磁極對應。

這個推斷讓各國探險家趨之若鹜。

要知道,經過兩次工業革命的洗禮,歐洲的供需關系已經趨于飽和,很多國家將目光伸向更遠的地方,以攫取資源壯大自己。

南磁極的概念一出現,法國、英國、美國的探險家已經在趕往南極的路上了。

這是一次漫長的探索,事實上也是各國爭奪資源與彰顯國力之行。



1895年,探險家博爾赫格列文帶隊到南極探險。

他們在南極附近遇到大量浮冰,船只無法按照既定的計劃行駛,只能尋找落腳點暫時休息。

就是這次意外,讓他們找到了羅斯海入海口,成爲第一批踏上南極土地的人類。

博爾赫格列文的探險隊一邊尋找出路,一邊獵殺當地企鵝和海豹果腹,就這樣度過了寒冷的冬天,他也成爲曆史上第一個在南極過冬的人。

這次旅行,讓人們意識到,南極並非完全無法居住,因此激發了大量探險家前仆後繼奔向南極。

1910年8月9日,挪威探險家阿蒙森帶隊前往南極。

在他出發之前的兩個月,英國探險家斯科特就已經出發,這讓阿蒙森分外焦急,于是他加快了航行速度。

在第二年的1月26日,阿蒙森在南極的鯨灣建造了一座營房,趕在英國人之前到達目的地。

阿蒙森是第一個發現南極點的人,他終其一生都在挑戰人類探險的極限。

而在阿蒙森奮力趕往南極點時,一支裝備相對簡陋的探險隊也從東亞出發,一路向南。

這支隊伍就是由日本人白濑矗率領的探險隊。



白濑矗到達南極時,阿蒙森已經到達南極點,並插上了挪威國旗。

當他看到亞洲面孔的白濑矗時,心中有些好奇,由于語言不通,雙方只打了招呼就匆匆分開。

白濑矗的探險經驗不如阿蒙森,裝備上也差很多,他最終沒有走到南極點。

在一系列客觀因素影響下,白濑矗決定放棄繼續前行,回到日本。

他也由此成爲了第一個前往南極的亞洲人。

白濑矗在路上的遭遇有多坎坷,他回國後受到的歡迎就有多隆重。

除了平民的歡呼,皇太子也召見了他,這無上的榮譽與探險路上的冷遇簡直天壤之別。

另外,白濑矗在南極的所見所聞還成了日本學術界研究的課題。

那麽,爲什麽無數探險家們都對南極趨之若鹜,這個無人居住的地方,到底有什麽魔力?



不平靜的南極

南極洲是世界第五大洲,終年被厚厚的冰雪覆蓋,總面積是1424.5萬平方公裏,比我國的面積還大。

19世紀,人類偶然闖入此地,遠遠看到了高聳的冰川。

由此,南極大陸的神秘面紗,終于在千呼萬喚中被慢慢揭開。

從表面上看,探險家前往南極的目的是探索未知的領域,挑戰人類極限,不過事實絕不止表面這麽簡單。

比如上面提到的日本人白濑矗,回到日本後不但受到了皇太子的接見,他帶回來的資料還成了學者們研究的對象。

爲什麽他突然這麽受待見了呢?問題的關鍵,是他從南極帶回來的資料。



1820年前後,一批獵人爲了追捕獵豹,在南極範圍內徘徊,這也許是最早到達南極的人。

當時沒人來過這裏,他們不知道這片區域有什麽,不過從當時來看,大量的海豹已經足以將人類吸引到南極。

南極地區最具代表性的生物是海豹、企鵝和鯨魚。

全球大約有34種海豹,總計3500萬頭。

南極只有其中的6種,但數量卻達到了驚人的3200萬頭,也就是說,世界上90%的海豹都在南極。

這些海豹的毛皮有著極大的商業價值,海豹油也屬于熱銷品。



雖然獵殺海豹一直是十分有爭議的話題,但在巨大利益誘惑下,規模性地獵殺海豹行動始終沒有被禁止。

也就是說,只要能將船開到南極獵殺一批海豹,就能得到一大筆錢。

同樣,企鵝和鯨魚的商業價值也很大,其中鯨魚簡直是日本人的最愛。

2014年,日本曾因在南極捕殺大量鯨魚,受到荷蘭海牙國際法庭審判。

雖然法院判決日本敗訴,但是日本人的捕鯨活動並沒有因此停止。



除去豐富的生物資源,那裏的淡水資源也是各國爭相搶奪的目標。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南極95%以上的地區都被冰雪覆蓋,占全球冰雪總量的90%。

如果將這些淡水運送到幹旱地區,能解決大量人口的用水問題。

可能在大多數地區,飲用淡水已經不是十分困難的事情,不過從全球角度來看,這些淡水是非常珍貴且極具價值的。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表示:南極冰山在冬季的規模最大,到了夏季,大量冰塊和冰山崩裂,墜入海水中,形成漂浮的小型冰山。

這部分冰山大概有14000多億噸,這是個非常龐大的數字,即使只取走其中的10%,也能澆灌1000萬公頃農田。

如果這些淡水用于正常的生活用水,則能滿足5億人的飲水需求。



除了冰山,南極洲還存在大量礦産資源。

根據勘測,在查爾斯王子山脈的南部,有一條長120公裏~180公裏、寬5公裏~10公裏的富磁鐵礦層。

這個鐵礦層的品質屬于可開采的工業級鐵礦。

通過初步估算,科學家認爲,蘊含在其中的礦石,可以供人類開發200年。

也就是說,這一處鐵礦地區已經達到了世界級大礦的標准。

目前世界鐵礦資源的主要分布地區,是在澳大利亞、巴西、俄羅斯以及非洲。

按照相關資料顯示,鐵礦屬于不可再生資源,但是全球對于鐵礦的需求量一直在增長。



2010年,中國粗鋼産量是6.27億噸,到2019年已經提高到9.96億噸。

一直攀升的産量會給國家帶來利潤,可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出口鐵礦的國家更是一本萬利。

除此之外,南極的石油儲量有500億~1000億桶,天然氣儲量是30000億~50000億立方米。

一串串龐大的數字表明,南極絕對稱得上是藏在世界盡頭的寶藏。

南極科考隊

其實上面的數據只是南極資源中的一部分,還有很多沒有公布的數據,爲南極的資源儲量提供了更多的遐想空間。

既然南極有這麽多資源,那麽該如何利用,又由哪些國家開采呢?

二戰後,美國成爲了世界霸主,並靠著巨大財富將本國科技推向了新的高峰。

由于世界格局已基本成型,美國便將目光瞄向了更多待開發的地方,其中南極這個神秘的地方,成了他們的其中一個目標。



1946年8月,美國政府決定成立專項行動隊伍,對南極進行全方位的探索。

當時有4700名官兵,在29架飛機、12艘艦船和1艘航母的護送下來到南極。

經過反複探測,此處的面貌終于慢慢顯現,關于南極的地貌、資源分布和生物活動等信息,都比之前完善許多。

而在美國人探索南極時,其他國家的目光也一刻不停地瞄向這裏。

尤其是在美國不斷深入南極後,英國、澳大利亞、挪威、阿根廷等國家紛紛跳出來,對南極地區提出了主權要求。



就這樣,一場關于南極的爭論開始了。

各國索要南極主權的理由五花八門,有的以發現南極爲借口,有的則認爲本國探險家進入了南極腹地,並插上了國旗。

甚至像阿根廷等國,更是直接向南極附近移民,試圖以此奪取南極主權。

就在各國爭論不休時,科學家們也開始就南極的觀測計劃到處走動關系。



美國瞅准時機,以此爲契機,聯合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締結了《南極條約》。

該條約要求各國不再申請關于南極的主權要求,而南極可以向條約國開放,以和平的方式進行科學研究。

爲了避免沖突,條約中還特別標注,各國不能在南極進行軍事行動。

《南極條約》于1959年敲定,首批加入條約的國家是12個。

其中世界霸主美國,探險家阿蒙森的祖國挪威,白濑矗故鄉日本等都在其中。

1983年,中國也正式加入這一條約,得到了探索南極的資格。

加入條約的第二年,我國便派出了一支隊伍前往南極。

這支隊伍的人數有591人之多,包括了科學家、記者、建築工人等,乘坐的是我國第一艘萬噸級的科學考察船“向陽紅10號”,並配備一艘打撈救生船。

中國科考隊在海上航行了40天,由于遠航的經驗不足,有的成員出現了暈船現象。

在天氣不佳時,船體晃動劇烈,有的物品甚至晃得“飛”了起來,船員只能將自己和貨物都綁在船上,避免更大的損失。



1984年12月30日,科考隊終于到達了南極地區的喬治王島,漫長的海上航行終于告一段落。

在接下來的工作中,科考隊迅速建立起可裝卸貨物的碼頭。

當時沒有專業的機械化工具建碼頭,工作人員只能踩著冰冷的水一點點搭建,在零下幾十度的天氣裏,就這樣用一塊木板一塊木板地建成了碼頭。

到1985年2月,中國第一座南極科考站建成。

內部設施一應俱全,既有宿舍、廚房、餐廳,也有會議室、天文觀測站、氣象站、郵局等。

這座科考站的建造速度很快,是當時最快建成的科考站。



長城站建成後,有大量科學家來到這裏進行科學研究。

隨著一批批科學家的不斷努力,中國在冰川學、海洋學、地質學等方面屢有建樹。

爲了更好地研究南極,諸如中山站、昆侖站、泰山站等科考站陸陸續續建成,爲中國的考察工作提供了越來越便捷的途徑。

2023年11月1日,中國再次組織科考隊前往南極,准備建設第五座考察站:羅斯海新站。

短短兩個月之後,新站就即將投入使用,爲中國在南極的科考事業又添加了一塊夯實的地基。---來源: 文辰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