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是學霸還是學渣,看他放學回家後的第一件事就知道了
上個月,閨蜜打電話給我抱怨。
她的兒子陽陽上小學五年級了,但是成績一直不盡人意,在班級中下遊徘徊。
而且,他每天寫作業都特別磨蹭,每次都要她三催四請才願意動筆。
寫作業效率也不高,經常注意力不集中,不是在那玩尺子,就是摸橡皮,要不就是要喝水,總是墨迹到很晚。
寫出來的作業也是錯漏百出,爲此,閨蜜沒少收到老師打來的電話。
閨蜜特別著急,陽陽還有一年就要小升初了。
如果一直是這樣的學習狀態,等上了初中跟不上怎麽辦?中考被淘汰又該怎麽辦?
01. 後來有一次,我去閨蜜家做客。
那會兒正好是傍晚,閨蜜在廚房做菜,陽陽也剛放學,推門走了進來。
只見這孩子徑直走進客廳,特別熟練地拿起遙控器打開電視,找了一部當下很火的武俠劇看了起來。
順便拿起茶幾上閨蜜的手機,刷起了短視頻。
我一臉震驚地提醒閨蜜,她卻一臉習以爲常的表情:“沒事,讓他看會吧,學習也挺累的,換換腦子。”
等到開飯了,飯桌上,閨蜜只要是跟陽陽說話,三句有兩句都不離學習:“你看你王阿姨的女兒,比你小2歲,人家全班前5,再看看你!”
“快點吃,吃完趕緊寫作業,別又磨蹭到11點!”
後來吃完晚飯,閨蜜催促著兒子趕緊進屋寫作業。
然後轉過頭就打開電視,拉著我一起邊聊天邊看電視。
沒過一會兒,閨蜜她老公也加班回來了,躺在沙發上就開始刷視頻。
一時間,大廳裏電視聲、視頻聲、聊天聲混雜在一起,讓人頭昏腦脹。
在這期間,陽陽借口上廁所出來好幾次,每次眼睛都不自覺地往電視上瞟。
看到這裏,我算是知道陽陽爲啥是學渣了。
想起清華學霸鄧子賢老師分享過一個觀點:學霸和學渣的最大區別在于,學霸孩子回家後,家長往往會給他創造一個低欲望、低刺激的環境。
相反,學渣的孩子回家後,往往處于一種高刺激、高欲望的環境。
比如,陽陽回家後,第一件事就是看電視、刷視頻。
殊不知,電子産品會刺激孩子的大腦,讓他變得遲鈍。
比如電視,它有不斷變化的畫面、豐富鮮豔的色彩,動聽激烈的聲音,這些對孩子而言比書本具備更大的吸引力。
時間長了,孩子會對電子産品上瘾,學習的時候腦子裏都是剛才的劇情、畫面,注意力很容易不集中。
還有,飯桌上閨蜜總是動不動批評、教育陽陽。
心理學研究表明,心情低落,會導致消化不良和進食困難的情況。
飯桌本是愉快用餐的地方,在飯桌上教育孩子,對于孩子的精神和身體來說,都是一種刺激。
孩子不僅吃不好飯,還會産生“超限反應”,對學習越發不耐煩,最後産生逆反的心理。
最後,陽陽學習的時候,父母在外面進行各種娛樂活動,聲音嘈雜。
大腦中主要負責理性、自我調節的額葉,要到25歲才會發育完全,這就導致孩子本身自我管控能力比較弱。
如果每天家裏還特別嘈雜,只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而且父母在外面娛樂,很容易勾起孩子的欲望,更加容易分心。
日積月累,處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怪不得陽陽的學習越來越差。
02. 那麽真正的學霸,回到家裏一般做什麽呢?
鄰居有位單親媽媽,她女兒是小區有名的學霸,從小學到初中一直是年級前十。
而且,最令人羨慕的是,她女兒學習完全不用催,特別自覺。
有一次,群裏父母起哄讓她分享教育秘訣,這位媽媽不好意思地表示:
她其實也沒做什麽,只不過下班後從來不會出門娛樂,也不會在家玩手機或是看直播。
她要麽就是陪女兒一起安靜地讀書,要麽就是跟女兒聊聊學校的趣事。
其實,看了很多學霸父母,他們也許並沒有在孩子的學習上操什麽心,但幾乎都做到了一點——
那就是給孩子創造了一個少誘惑、少刺激的環境。
還記得被稱爲“全能學霸”的理科狀元董吉洋嗎?
她不僅斬獲了中國奧數競賽金牌、小提琴專業八級,還擅長象棋、網球等各類活動。
董吉洋的父母就在采訪中坦言,自己並沒有在女兒學習上花太多的心思。
她的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在家裏經常讀書學習,她也跟著耳濡目染。
董吉洋說:“偶爾我也會厭學,不想看書,爸媽注意到了,也不說什麽,就把電視關掉,坐下來看書。
看到他們在看書,我也就不好意思不看書了。”
原來,學霸也並非天生的,背後離不開父母良好家庭氛圍的塑造。
03. 前段時間,董宇輝在直播間開了一場家長會。
談到教育問題時,他一針見血地指出:
“父母與其一味焦慮,不如給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尊重知識的氛圍。”
想要爲孩子創造一個寬松、專注、積極的學習氛圍,我有以下幾點建議:
1,回家後,給孩子放松的時間
孩子在學校上了一天的課,肯定身心疲勞。
因此,放學回家後,可以讓孩子自由休息一會兒,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比如看看課外書、聽聽音樂、去室外運動、玩耍等等,這可以讓孩子放松身心,緩解學習壓力。
因獲得郭沫若獎學金而走紅的浙江的學霸朱科航,小時候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玩。
從溜冰、滑板、魔方……到三國殺、四國大戰什麽的都玩了個遍。
他的父母不但不阻止,還允許他邀請一堆朋友來家裏一起玩;
他的身心因此得到了很好的放松,學習時也更加地投入,認真。
不過,盡量不要讓孩子接觸電子産品。
它的確會讓孩子在短時間內享受到快樂,但會讓孩子的大腦變得遲鈍,甚至失去深度思考能力。
2,飯桌上,與孩子交流感情
很多父母喜歡利用吃飯的時間來教育孩子,希望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取得更大的進步。
可是,往往事與願違,最終孩子飯也沒吃好,話也沒聽進去,帶著滿肚子怨氣去學習,自然效率不高。
聰明的父母,都會珍惜這個重要的場所,努力營造溫馨的時刻。
可以和孩子交流一些輕松愉快的話題,讓孩子放松繃緊的神經。
比如聊聊學校發生的趣事、聊聊他的朋友、生活等;如果孩子心情不好,還可以引導他說一說自己的心事。
不僅能增強親子關系,還能幫助孩子放下焦慮和緊張,更輕松愉悅地進入學習狀態。
3,孩子寫作業時,保持安靜
董宇輝曾經說過,自己小時候寫作業,爸媽從來不會在家看電視,而是出去幹活,以此給他一個安靜的氛圍。
他還分享過一個案例:他有個學生,成績一直不好,後來家訪時才發現,孩子的奶奶每天晚上都會帶一幫人在家裏打撲克。
這樣的吵鬧聲讓孩子無法集中注意力學習。
後來,奶奶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改正了這一行爲,環境變得安靜了,孩子的成績也隨之提升。
想要養出一個專注自律的孩子,父母就要創造一個相對安靜、沒有幹擾的學習環境。
孩子寫作業時,家裏其他成員要避免大聲喧嘩、在孩子身邊來回走動,也盡量不要進行刺激的娛樂活動。
4,以身作則,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
主持人董卿曾說:“你想要孩子成爲什麽樣的人,你自己先去做一個這樣的人。”
與其埋怨孩子不願好好學習,不如自己先認認真真讀完一本書。
來自浙江的學霸邵奕佳,高考以719分的高分位居全省理科第二。
而她的優秀,與她的家庭氛圍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
她的父母都是高級知識分子,媽媽是一名醫生,爲了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下班後還會在家裏學習。
在媽媽影響下,小奕佳從小就愛讀書,一有時間就專注于書海中。
她從不需要父母逼迫,而是主動向父母看齊,認真、專注、好學,向上。
育人先育己,自律上進的父母,其孩子一定不會差。
04. 父母的覺醒裏有句話:“每個孩子都有成爲優秀人的潛質,只是父母日常不同的教育方式,賦予了孩子不一樣的人生。”
每個看上去金光閃閃的學霸,背後都是有迹可循的。
一個安靜、平和、專注的學習空間,才能讓孩子心無旁骛。
願每位父母都能用心經營優質的家庭氛圍,助孩子一路披荊斬棘,高歌向前。---(作者 : 主創團·小番茄/來源: 新東方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