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印度或正處於一個危險關鍵點

2023100809:55



近日,新德里警方問訊、拘捕了獨立媒體NewsClick的數十名編輯和作者。NewsClick的創始編輯和人力資源主管被印度警方以反恐法名義逮捕。這次拘捕行動,據稱直接原因是《紐約時報》的一篇報道文章。這篇文章稱,NewsClick從「社會主義者」百萬富翁辛厄姆那裡獲得資金,而辛厄姆致力於推動「親中宣傳」。事實上,印度近年內政外交都風格大變,此舉只是表現之一。

印度的對外行為更加強硬,已經不再是很多人眼中那個溫和、謙讓的印度。印度主辦的G20德里峰會,與去年巴厘島峰會的風格就很不相同。巴厘島峰會體現出包容與多元,各方意見大都得到了體現。德里峰會則更多是滿滿的「印度味道」,這尤其表現為印度有意選擇在一些敏感地點舉辦相關會議。

在雙邊外交中,印度也變得強硬。對華政策就不用說了,印度不僅禁用多款中國手機應用程序,刻意打壓在印中國企業;它還調整對華簽證政策,為中印人文交流設置障礙,使很多正常的兩國間人文交流活動變得難以實現。與此同時,印度對西方國家的態度也是十分強硬,比如最近與加拿大的外交爭端。印度的這一系列舉動並非孤立事件,而是其在內政和外交領域「去自由化」的一部分。曾有日本媒體稱,這是「印度世紀」到來的標誌之一。

總體來看,在印度教民族主義的推動下,新德里的內外行為都出現了泛政治化、泛安全化、泛民族化的新現象。出現這些轉變,主要是由於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印度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顯著上升。印度教民族主義是印人黨政府的重要精神動力來源,其初衷是為民眾提供統一的身份符號,來破解國家認同碎片化的問題。但是,在推動過程中,印度教民族主義也導致印度內政外交的極端化、強硬化。為與印度教民族主義議程相配合,新德里竭力打造自身的大國形象。圍繞今年的G20峰會,印度打造了幾十場國際活動,涉及幾乎所有邦區。印度此舉不僅是要向國際社會展示國家發展的成就,更是要藉機向民眾展示印度的大國形象。為達此目標,印度大力排斥異己聲音。這次針對NewsClick的行動,就可以被視為其國家形象建設的一個重要環節,背後就是印度教民族主義情緒在推動。

二是,經濟發展給了印度更多的信心。2022年,印度超過英國,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在經濟上超過自己的前殖民宗主國,讓印度上下都非常興奮。世界銀行還預測,印度截至2024年3月的財政年度GDP增速為6.3%,它將仍是經濟發展最快的主要經濟體之一。總理莫迪還在今年6月訪美時表示,印度很快將成為第三大經濟體。

三是,世界大變局給了印度更多的戰略投機空間。無論是在冷戰期間還是後冷戰時期,印度在國際政治舞台上其實都算不上是一個主要國家。進入21世紀,在新德里看來,它的光芒更是被中國覆蓋,由此產生強烈的被忽視感。但是,隨着美國不斷加緊對華遏制打壓,俄羅斯陷入與烏克蘭的衝突之中,印度的「戰略平衡手」地位更加凸顯,成為各方拉攏的重要國際戰略力量。這給了印度更多的戰略信心。

四是,印度裔在世界舞台上的表現越來越亮眼,給了印度民眾和政府優越感。目前,印度裔在多個國家擔任主要國家領導人職務。尤其是2022年10月,印度裔、印度教徒蘇納克成為英國首相,更讓印度民眾歡欣鼓舞。國際組織中也有不少印度裔的身影,印度裔美國人彭安傑今年6月出任世界銀行行長。印度裔還擔任谷歌等多個科技巨頭的高管。這些變化,一方面讓印度逐漸擺脫了在西方國家面前的自卑感,另一方面也讓印度與發展中國家拉開了距離,將自己更多視為一個世界大國。這次與加拿大的外交糾紛,背後的邏輯就是:新德里認為,西方已經不是過去的西方,印度也已不是過去的印度,印度有資格平視甚至是俯視加拿大這樣的西方國家了。

總而言之,印度一方面想利用國際形勢的變化謀利,實現國家利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它也利用美西方對自身的戰略需求,積極拓展自己的國際空間,有時甚至有些有恃無恐。

從歷史上看,民主化進程往往伴隨着嚴重的風險,一旦與民粹主義和民族主義相結合,容易給自身和國際社會帶來嚴重風險。印人黨上台得益於印度民主政治的去精英化、大眾化進程。但是,如果長期濫用民族主義牌和民粹主義牌,反而很可能會惡化自己的國際形象,對印度的長遠發展造成不良影響。從這個意義上說,印度可能正處於某個危險的關鍵點。(作者是復旦大學南亞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來源:環球時報國際/張家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