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國銀行,會不會是下一個破產的銀行?
美國銀行業的危機餘波未息,美國四大銀行之一的富國銀行又鬧出了「幺蛾子」。
近日,富國銀行(WELLS FARGO)的大量儲戶在社交媒體上爆料,自己存在賬戶里的資金居然消失了。
一覺醒來發現存款「不翼而飛」,賬戶還透支了幾百美元?存款4000美元卻沒有被記錄在賬戶上?這樣的荒唐事,發生在美國銀行業巨頭、百年大行富國銀行的儲戶身上。
在社交媒體上,有用戶吐槽「把錢埋在後院都比放在富國銀行安全」;也有自稱儲戶的博主抱怨,存入的支票沒有顯示在賬上,而在投訴立案後居然要等待10天之久。
富國銀行此舉震驚了全球金融行業,也引發了華爾街的強烈擔憂,有華爾街分析師甚至認為,富國銀行或是下一個破產的銀行,富國銀行到底怎麼了?
「淡定」面對存款消失
面對聲討,富國銀行的回應顯得很淡定,稱上述儲戶看不到存款的現象確有發生,絕大多數問題已經解決,剩餘部分也將繼續儘快彌補。
沒有令市場滿意的是,富國銀行並未說明故障發生的詳細原因。
這也並不是富國銀行第一次上演「儲戶存款消失術」。據《中國網》浪潮資訊,在2023年3月,就有儲戶反映賬戶金額異常,當時富國銀行以「技術問題」搪塞過去。
存錢取款,加法減法,在銀行最基本的服務上都能出現問題,富國銀行這次實在是令人大跌眼鏡。
回首富國銀行劣跡斑斑的發展史會發現,它曾經收到過「天價罰單」、被美聯儲「歷史性地監管」,一道「金箍」至今還影響着其業績表現……
業績超預期但市場反應冷淡
就在不久前,富國銀行剛剛公布了2023年二季度業績,並上調了全年淨利息收入指引。
公司二季度營收錄得205.3億美元,同比高增20.6%,好於路孚特(Refinitiv)此前公布的經濟學家平均市場預期值201.2億美元;美國通用會計準則(GAAP)每股收益錄得1.25美元,好於市場預期的1.16美元。
細分看貸款部分,消費者信貸(Consumer Banking and Lending)、商業銀行(Commercial Banking)、企業和投資銀行業務(Corporate and Investment Banking)、財富資管(Wealth and Investment Management)四個分項的二季度期內平均額度均與一季度環比基本持平,但同比來看,商業銀行項目貸款較去年同期有顯著增長,但企業和投行、財富資管業務出現下滑。
再看存款部分的規模,二季度期內平均來看,反映C端業務的消費者信貸(Consumer Banking and Lending)是絕對的存款大頭,錄得高達8233億美元,但和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8%。剩餘三項業務在存款端的表現也全盤皆墨,出現了3%至35%幅度不等的下滑。
2023年第二季度,富國銀行淨利息收入錄得132億美元,同比增長29%。高管還對這部分的業務收入繼續保持樂觀,預計富國銀行全年淨利息收入將增長約14%,高於此前預計的10%增幅。
為什麼淨利息收入能夠超出市場預期?富國銀行CEO Charlie Scharf分析,公司強勁的淨利息收入受益於更高的利率。
強勁利息收入的利好,也是整個美國銀行業、尤其是大銀行收到的「大禮包」。受美聯儲持續加息的影響,疊加年初美國銀行業風暴後儲戶大量湧向大型銀行的「意外之財」,美國銀行業淨利息收入普遍增長,對營收形成支撐。除了富國銀行,摩根大通、花旗等業績今年都不錯。
不過BT財經發現,上述利好引擎正在失速。對比一季度富國銀行淨利息收入大漲45%來看,二季度淨利息收入的增速29%有放緩勢頭。在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加息已經見底、降息周期即將開啟的背景下,「富國銀行們」甜蜜的日子還能過多久?
事實上,一些紅利在二季度已經開始褪色。例如上文提到的存款方面,二季報顯示,期末公司商業和消費者存款環比下降2%。
資產質量方面,2023年第二季度,富國銀行公布的貸款損失撥備為17億美元,高於分析師的預期,其中包括與寫字樓貸款相關的撥備。該數據去年同期僅為5.8億美元,一季度為12億美元。
CNBC報道顯示,公司首席財務官Michael Santomassimo評價,商業房地產寫字樓貸款是這17億美元信貸損失準備金的主體,其餘商業房地產投資組合的表現「相當不錯」。但上述解釋並未安撫分析師對此的警覺。
市場沒有為這份看上去還算亮眼的業績中報買單。據《中國基金報》,財報公布後,當地時間7月14日,納斯達克與標普雙雙收跌,富國銀行也收跌0.35%。在隨後的4個交易日,公司股價小幅上漲,但隨機掉頭震盪下跌,截至8月初,基本回吐了之前的小幅漲幅。
富國銀行的老朋友——「股神」巴菲特也在持股長達33年後起身離場。巴菲特曾經是富國銀行的堅定投資者,甚至一度是該行最大股東,持股市值最多達320億美元。但自從2016年後,巴菲特就開始減持富國銀行,直到2022年一季度徹底清倉。
資產規模仍戴着「金箍」
資產規模方面,數年前的監管「金箍」仍影響着富國銀行的發展。
2023年二季報顯示,富國銀行期末資產總額為1.9萬億美元,不及去年同期。
這背後的原因,還要把時鐘推回到2018年。當年,富國銀行銷售醜聞敗露,在過去十餘年間,該行都因常年布置過高的銷售目標,致數千名基層員工在未經客戶允許就開立數百萬銀行賬戶和信用卡、網銀,這些賬戶虛增了百萬美元計的營收。
這既暴露了重大的金融風險,也是對儲戶隱私的漠視甚至踐踏。
為此,2018年美聯儲對富國銀行施加了「史上罕見」的監管限制,將其資產規模限制在1.95萬億美元以內(也就是其2017年末的資產規模水平),直到違規問題徹底得到有效整改。這樣的處罰無論放在當時、還是現在回看,都可謂非常嚴厲。
這個1.95萬億美元的「金箍」,對富國銀行業績的約束力到底有多厲害?2020年有分析人士測算,富國銀行因資產規模受限而無法釋放的信貸能力,在當時已經高達3840億美元。
換個角度想,這部分近4000億美元富國銀行「拱手讓出」的份額,勢必被其他競爭對手拿下。
原本在2008年以前,富國銀行的優勢就是零售業務。但在戴上「金箍」後發展受限,市場普遍認為昔日的「零售之王」已經從神壇跌落。
雖然有市場聲音一直表示,美聯儲在考慮取消富國銀行的資產規模限制,但富國銀行的違規和罰款還在源源不斷地被曝出。
2022年末,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CFPB)對富國銀行重罰37億美元——這37億美元包括向受影響的消費者支付超過20億美元的賠償金,以及支付17億美元的民事罰款,給出的理由為「因其廣泛管理不善的行為向消費者提供賠償與支付罰款」。這也是CFPB史上對銀行開出的最大罰單。
高利率令美國銀行股「外剛內虛」
目前,華爾街以對業績向好的美國大銀行仍謹慎地抱有疑慮,擔心富國銀行的旺盛業績會像一把「虛火」迅速消退。我們從行業和宏觀兩個方面來看,就不難理解上述擔憂。
先來看行業。
年初,硅谷銀行陷入危機,風險連鎖蔓延至整個美國銀行業,讓當時的銀行板塊成為美國市場避之不及的危險區域。
在持續加息、美國經濟衰退陰雲籠罩下,美聯儲加大風險測試力度。2023年年中,美聯儲宣布2023年銀行業壓力測試結果,稱美國大型銀行「擁有能夠抵禦嚴重經濟衰退的足夠資本,可以在嚴重衰退期間繼續向家庭和企業貸款」。
儘管通過壓力測試,但投資市場仍然「心有餘悸」。上述消息發布後,富國銀行、美國銀行、摩根大通等美國大銀行股價僅僅微微上漲1%到2%。美聯儲負責監管的副主席Michael Barr同時強調,上述壓力測試只是衡量美國銀行業健康狀況的一項觀測指標,後續「仍需要保持清醒」。
市場的謹慎並非沒有道理,美國銀行業的警報聲在8月再次響起。8月8日,國際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穆迪下調了美國10家中小銀行的信用評級,並將6家美國大型銀行列入下調觀察名單。雖然富國銀行不在名單中,但股價也因為市場的避險情緒而拖累下跌。
再來看美國宏觀經濟。
前文提到,年初的美國銀行業風暴讓富國銀行等巨頭意外吃到「紅利大禮包」,但二季度大銀行的存款已經流失了超1400億美元。
更重要的是,美聯儲一路加息將利率推至高位,這把「雙刃劍」雖然利好了富國銀行的利息收入業績,但也為信用風險埋下了隱患。
路透社援引CFRA Research 研究總監Kenneth Leon在一份報告中的觀點概括道,雖然迄今為止美國消費者的金融狀況良好,但個人貸款和信用卡的違約風險預計將會上升。
在美國利率升至高位、且通脹情況尚未完全回落的情況下,Leon等分析師認為,美國信用卡債務較高的中低階層家庭,將面臨着更高的信用風險,因為他們的收入可能無法跟上生活成本的上漲。
此外,隨着房地產價值下降以及更多違約事件開始頻頻露頭,商業辦公等寫字樓貸款也給不少美國放貸機構「埋雷」——這也就是為什麼前文提到,富國銀行在計提商業地產相關損失撥備時,市場會非常的擔憂。
可以預見的是,儘管2023年二季度,富國銀行等暴露的商業地產信貸損失尚在可控範圍內,但是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投資市場勢必將繼續對商業地產風險敞口表現出加倍的謹慎。
最後,美國大銀行的業績,還是要看該國整體的經濟情況。
2022年底以來,美國陷入衰退疑雲,經濟前景不明。雖然近期美國經濟的狀況「意外增長」,消費和就業都展現出韌性並好於經濟學家的預期,還點燃了人們對美國將免於衰退的希望,但仍有一些反映消費者壓力的指標亮起了紅燈。
銀科控股首席經濟學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夏春發表文章直言,美國看似能避開衰退,仔細分析卻發現很難。當前美國積累的超額儲蓄慢慢見底,預計未來家庭消費意願將會持續減弱,加上美國出口下降勢必拖累企業盈利走弱,高昂的利息會給家庭和企業帶來越來越顯著的負擔。
近日,國際評級機構惠譽將美國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從AAA下調至AA+,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二次被下調信用評級,也反映了市場對美國經濟的看法。
「麻繩單從細處斷」,這根細繩,既可能是商業地產空置率上升引發的風險,也可能是消費轉弱暴露金融行業中脆弱的部分。「黑天鵝」呼之欲出,屆時富國銀行又將面臨怎樣的經營挑戰甚至危機?投資者在空氣中早已嗅到了危險的味道。-(文/BT財經 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