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I Do創始人成老賴,年輕人揭開鑽石的世紀大謊言

2023072314:58



近日,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信息顯示,因被執行人履行情況全部未履行,「I Do」品牌創始人李厚霖被天津市濱海新區人民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作為昔日的「鑽石大亨」,李厚霖走到今天這般境地,並不能完全怪他的「割韭菜」能力不夠,也和整個鑽石市場的「熄火」有着莫大的聯繫。

近兩年來,全球鑽石市場可謂是量價齊跌。據央視財經引用美國cnbc網站報道,6月底公布的全球毛坯鑽石價格指數顯示,今年以來,鑽石價格已下跌6.5%,較2022年2月的歷史高點更是跌去了18%。

幾個世紀以來,鑽石在人們心中一直代表着浪漫的愛情與甜蜜的婚姻,象徵着永恆的承諾和誓言,幾乎是每一對新人的「必選項」。如今鑽石價格「跳水」,既令人疑惑,又似乎早已註定。

鑽石的「愛情」標籤與高價值,一直都是資本控制的結果,而隨着互聯網信息時代的來臨,媒體的傳播讓越來越的年輕人了解到鑽石「騙局」的真相。並且,在極為不保值的事實下,愈加「務實」的年輕人們把目光也轉向了更「穩定」的黃金。

更重要的是,隨着「河南人造鑽石產業」的崛起,天然鑽石的「稀缺」屬性受到劇烈衝擊,與幾萬天然鑽石「毫無區別」的百元培育鑽石,也能「俘獲」女孩們的心。

被資本壟斷的市場,被強行賦予的「愛情」標籤

雖然是近幾個世紀才「火」起來的,但鑽石的歷史並不短,最早能追溯到3000年前的印度,只不過那時候的「鑽石」還不夠閃耀,人們也「賦予」不了其「昂貴」的屬性。

真正開創鑽石新紀元的時期是19世紀。繼印度、巴西相繼發現鑽石產地之後,1866年,人們在南非的金伯利地區發現了一顆重達21.25克拉的鑽石,這顆巨大的南非鑽石被命名為 Eureka(尤里卡)。

「尤里卡」的出現,也標誌着現代鑽石市場的開始。

即便產地多了一個南非,但彼時的鑽石產量仍然不高,「價值」也仍然在線。可僅僅時隔幾年之後,南非的礦工們又發現了一條巨大的鑽石礦脈,越來越多的鑽石被開採出來,流向市場。

自古以來,無論中外,都遵循「物以稀為貴」的基本經濟學原理。隨着市場上的鑽石變得越來越多,鑽石的價值也受到了嚴峻挑戰。

為了維持鑽石的價值,保證「生意」的可持續性,幾家鑽石巨頭經過商議,在1888年聯合成立了戴比爾斯鑽石公司。

從18世紀一直到21世紀,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又相繼發現了巨大的鑽石礦,可以說,根據鑽石礦脈的發現與正常開採,絕對達不到市場所宣傳的稀缺程度。但在這一歷史進程中,戴比爾斯都在遵循一個策略,即儘可能多地收購世界各地出產的鑽石,嚴密控制全球鑽石的產量與銷量。

通過不斷地收購,戴比爾斯最終控制了全球90%以上的鑽石礦。並且,為了塑造鑽石的完美形象,並使其稀缺性的價值得到充分體現,戴比爾斯還想到了一條絕妙的計劃。

1938年8月,戴比爾斯與著名的廣告公司Ayer達成合作,後者通過電影及明星,以及雜誌故事、報紙新聞等形式,成功將鑽石打造成浪漫愛情的象徵,以及高貴的代表。

並且,戴比爾斯「創造」了一句深入人心的廣告語:「A Diamond is forever」,即: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

將鑽石和愛情的緊密聯繫,使得人們將鑽石堅硬的品質視為永恆不變的愛情象徵。此後,鑽石在全球的銷量和價格開始暴漲。

1967年,不到5%的日本訂婚女性收到了鑽石戒指;1972年,上升至27%;1978年,上升至50%;1981年,上升至60%。僅僅只用了14年,結婚戴鑽石便成為了日本人的婚姻主題,日本也成為繼美國之後的第二大鑽石消費市場。

到了20世紀,隨着鑽石文化的不斷滲透,中國人結婚佩戴黃金、翡翠的傳統習俗也受到巨大衝擊。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中國人對鑽石的需求量和價格都有了很大的增長。「無鑽不婚」的理念也開始深入年輕人的心間。

年輕人不再相信「鑽石=愛情」

憑藉絕對的壟斷和「高明」的營銷策略,戴比爾斯橫跨三個世紀,收割着全球的財富。而到了21世紀,終於有人讓鑽石變得不再「純淨」。

2006年,電影《血鑽》橫空出世,真真切切表現出了鑽石所帶來的戰爭,還原了非洲鑽石交易背後所潛藏的血腥和人性的醜陋。

《血鑽》讓人們看到鑽石的血性一面,而不是美好的愛情。


圖:《血鑽》截圖

對於這樣一部「來者不善」的電影,以戴比爾斯為首的鑽石巨頭們第一時間跳了出來,抨擊影片藝術虛構過濃。並聲稱依靠廉價勞動力與落後設備,罔顧人身安全的開採方法目前已經絕跡。

鑽石商的「解釋」真假並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血鑽》的出現,也催生了第一批抵制鑽石的群體,為日後更多「拆穿謊言」的文娛作品,埋下了種子。

就國內來說,真正讓年輕人不再相信鑽石「愛情魔力」的現象,是一些知名珠寶品牌的債務問題、關店潮以及一些鑽戒品牌的真實成本與售價之間的差距等問題。

DR鑽戒是國內比較出名的鑽戒品牌,其官方聲明稱DR求婚鑽戒男士一生僅能定製一枚;並且需要憑身份證購買,購買記錄永久不刪不改。但早在2020年時便有網友卻爆料「DR鑽戒800元可刪購買記錄」,此話題一出便再次引發了全民關注。

DR鑽戒也曾發布聲明回應:「用不可逆加密技術加密後的購買信息,會上傳至國家信息中心發起的BSN區塊鏈。所有購買記錄不可篡改,永久不可刪除。」

可在接下來幾年內,DR又被接連曝出「花錢可刪購買記錄」。

不止是DR,還有同樣注重營銷並已經破產重組的I DO,以及其他鑽石品牌的負面新聞,都讓年輕人開始懷疑鑽石市場的透明度和真實性,不再將婚姻和鑽石視為緊密聯繫的一體。

當然,在鑽石行業的負面新聞之外,年輕人的消費心理變化也極為重要。

近年來,年輕人對於奢侈品的消費明顯變得更加務實和理性起來,不再盲目追求奢侈品消費。鑽戒作為一種「奢侈品」,不僅不能代表年輕人的愛情「重量」,還極為不保值。

孔先生告訴鋅財經:「我四年前結婚的時候,老婆軟磨硬泡買了一個3萬多的鑽戒。前段時間因為生意遇到了困難,老婆想到了變賣結婚時買的首飾,結果當年花了3萬多買的鑽戒賣了360塊錢。你沒聽錯,就只賣了360塊錢。」

另一位受訪者則向鋅財經表示:「結婚的時候在周大福買了一個兩萬左右的鑽戒,看到網上說鑽石回收價格很低,就好奇打電話問了一下周大福,結果人家根本就不回收。以後絕對不買這玩意了,還是黃金比較香。」

當愛情的標籤開始鬆動,當三萬買來只能三百賣出,年輕人勢必會衝破這個資本營造出來的「世紀謊言」。

河南讓年輕人實現「鑽石自由」

無論鑽石被賦予什麼的意義,在科研人員的眼裡,它永遠是碳原子的組合體,是金剛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礦物質。

1955年,美國科學家F.P Bundy成功在高溫高壓的條件下把石墨轉變成金剛石。到1963年,河南鄭州三磨研究所,用國產的兩面頂壓機造出了中國第一顆人造金剛石鑽石。1965年,我國又研發出了第一台六面頂壓機。

但人工鑽石的最初出現時對「鑽石共識」的影響並不大,因為工藝還不夠成熟,成本高且沒辦法去除雜質。雖然在工業用途上硬度、熱導率與天然鑽石相同,但在外觀因素上沒有競爭力,即便用於珠寶也屬於低檔產品。

直到近些年,隨着技術的突破,我國終於能夠合成出寶石級純淨、色彩豐富的鑽石,並推向市場。

2016年11月,河南科技大學的研究團隊在實驗室里成功合成了一顆五克重的「大鑽石」。隨後,該團隊又在2018年成功合成了一顆13.33克重的藍色鑽石。

再到如今,中國已年產金剛石160億克拉以上,成為全球第一大金剛石單晶生產國,其中,僅河南產量就占全球的70%。

河南人工培育鑽石產業的崛起,快速打破了原有鑽石商們設定的「情感價值」,作為一種「替代品」,也對傳統的天然鑽石市場造成了巨大衝擊。

首先,傳統的天然鑽石開採需要大量的時間和成本,而且往往只能開採出一小部分高品質的鑽石。反觀培育鑽石,是通過模擬天然鑽石的生長環境和條件,可以在短時間內,低成本、大規模地生產出高品質的鑽石。

據了解,2018年以前,1克拉培育鑽石的生產成本至少也要2萬多,但在如今已經降到3000元左右。而「河南製造」的人造鑽石擁有傳統鑽石的全部特性,包括硬度、光學性能等,但價格只有天然鑽石的十分之一,讓年輕人實現了「鑽石」自由。

其次,傳統的天然鑽石市場主要由少數幾家大公司壟斷,這些公司在市場上擁有很大的話語權和定價權。而培育鑽石的出現打破了這種壟斷局面,市場上出現更多的人工鑽石品牌,這導致了市場上的競爭變得更加激烈,價格也更加透明化。

在行業趨勢下,視培育鑽石為「眼中釘」的戴比爾斯也不得不「低頭」。2018年,戴比爾斯宣布將通過旗下Lightbox開展培育鑽石銷售業務,但在2015年,戴比爾斯啟動「真實是稀有的、真實是鑽石」 推廣項目,目的是抑制培育鑽石的發展。

中國本土珠寶品牌也在近兩年開始試水培育鑽石。2021年8月,老廟黃金母公司豫園股份推出培育鑽石品牌LUSANT露璨;2022年曼卡龍成立培育鑽石子品牌慕璨OWN SHINE;潮宏基旗下子品牌VENTI也於2022年推出培育鑽石產品......

發布於今年3月的一份國際行業研究報告顯示,全球培育鑽石市場規模2022年已經超過224億美元,預計到2028年將超過370億美元。

當鑽石不再「稀缺」、「高貴」,不再擁有那強加的「愛情」標籤,收割了全球幾個世紀的資本,也是時候「收手」了。-[文:鋅財經*作者:路世明*編輯:大風/鈦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