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增強心理能量的4個好習慣,你趕快試試吧!

2023071922:56



心理的力量是很強大的,養成一些簡單且良好的心理習慣,會讓我們在生活中更加快樂健康,更加泰然自若。

01.與自己的情緒做朋友

我們大多數人對自己的情緒都很挑剔——尤其是那些讓人不舒服的情緒:

感到焦慮和害怕,會馬上認為自己很軟弱。

感到悲傷和難過,會開始擔心自己是否會變得抑鬱。

感到沮喪和憤怒,會因為沒有保持冷靜而自責……

對於這些讓人感覺糟糕的情緒,如果我們一味地想避免或消除,那可能會讓事情變得更糟。

因為,當你養成了逃避或試圖「修復」痛苦情緒的習慣時,你的大腦就會自動識別出你的情緒是糟糕和危險的。

當下一次你感覺不好時,你會因為感覺不好而身心感覺更加不好。所以,不管你的情緒有多麼困難或痛苦,都不要去評判它,而是試着把你的情緒當成朋友來安慰和理解。

02.對你的期望要現實一點

我們對「期望」有很大的誤解。

很多人認為樹立高期望是促進成長和成就的一種方式:他們以為,在學業上對孩子有很高的期望是鼓勵孩子們在學校表現好,在工作上取得成功的方式。他們以為,對員工有很高的期望,是鼓勵員工努力工作,提高工作質量的好方法……

很多時候,往往事與願違。

真實的情況是,他們為無法真正控制自己孩子的學業成就或員工的表現充滿了擔心。他們擔心他們的孩子不會成功、不會快樂,他們擔心他們的員工在沒有持續監督的情況下不會工作,這些擔心讓他們充滿焦慮和恐懼。這些高期望不過是用來緩解他們焦慮和不安全感的一種方法。

在現實中,你的期望是你在自己腦海中幻想出來讓自己感覺更好的無意識防禦機制,卻不是解決你不安全感的好方法。如果你想要一個更平靜、更平和的心態,那就養成定期檢查自己期望的習慣,確保它們不會離現實太遠。

03.對自己要保持同情心

有些人常常對自己的評價很殘忍和刻薄:他們一犯錯誤就會批評和苛責自己。他們會把自己的短板和周圍的人比較。他們還會貶低自己的許多積極的品質。這些嚴厲、消極的自我評價會讓情緒變得更加複雜。

當你對自己過於消極和挑剔時,你會把正常的尷尬變成極度的羞愧,把挫折變成憤怒,把普通的悲傷變成沮喪或絕望。

如果你想開始善待自己,可以遵循另一條黃金法則:像對待一個好朋友一樣對待自己。有可能,你對生活中的其他人都很有同情心,那為什麼不對自己也好一點呢?

04.在人際關係中要自信

自信意味着我們能夠以一種誠實地對待自己的需求,同時尊重他人權利的方式進行溝通。

自信可以歸結為:有能力自信而恭敬地要求你想要的,或者對你不想要的說不。

但不幸的是,這對我們很多人來說都是件困難的事情,這主要是因為我們害怕衝突:

擔心別人對我們不好或生氣。

擔心人們會對我們有不好的看法或表示不贊同。

擔心如果我們誠實地表達自己,會看起來很傻。

但真實情況是這樣的:如果你不能和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人,比如你的配偶,你的老闆,你的孩子等等誠實地交流,你就永遠不會有真正的平靜。

如果你總是害怕表達自己,你的頭腦就會充滿擔憂和不安全感,或者沮喪和怨恨,或者更有可能兩者都有。

培養更快樂、更知足的態度和人生觀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培養自信溝通的勇氣。這需要練習和耐心,任何人都可以學會更加自信。-一晟心理談調頻-



*蠢而不自知的人,四種表現及心理學家觀點*

蠢而不自知的人的特徵

在心理學中,有一類人被形容為「蠢而不自知」,指的是那些自認為聰明卻實際上缺乏見識和智慧的人。這樣的人往往表現出以下幾種特徵:

自以為是:他們傾向於高估自己的能力和知識水平,自信滿滿地認為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對他人的反饋和意見不太敏感。

忽略自己的不足:蠢而不自知的人往往忽視自己的缺點和局限性,缺乏對自身的客觀認知,從而無法認識到自己需要改進的方面。

蠢而不自知的人的行為表現

這類人除了上述特徵外,還會表現出一系列特定的行為,這些行為可能影響到他們的社交和情緒健康:

自大狂妄:他們常常自我吹噓,過分渲染自己的成就和才能,可能在社交媒體上炫耀,吸引一些同樣自視甚高的人。

拒絕接受批評:當他們面臨挑戰或批評時,往往不會反思自己的行為,反而責怪他人或尋找藉口來解釋失敗。

心理學家的解釋:

心理學家認為,這種「蠢而不自知」的現象可以從多個角度解釋:

辯護型自我欺騙:心理學家指出,蠢而不自知的人可能出於自我保護的需要,選擇性地忽視那些可能破壞他們自尊心的信息,從而維護自己積極的自我形象。

權威認同:有些人會通過強調自己的觀點和意見,來尋求他人的認可和贊同,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他們內心的不安全感。

應對策略和培養智慧

蠢而不自知的人也可以通過一些策略來改善自己的情況:

學習謙遜:意識到自己並不是無所不知的,學會謙遜地面對他人和事物,從中汲取知識和經驗。

發展批判性思維: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學會客觀地分析問題,不盲目相信自己的觀點。-優眠門診部談心態-



*心科普|善用框架效應,讓生活更美好*

心理學家卡尼曼教授曾在1981年提出一個概念:框架效應。

所謂框架效應,是指人們對事物認知受到心理因素的影響,在特徵描述、外部環境、邏輯因果的作用下,即便是同一事物,也會產生完全不同的心理感受和選擇判斷。

而人們對事物的認知往往存在多個框架,每個框架都受到某些特徵的影響,可以是情緒、利益得失,也可以是道德約束。

不同的特徵導致對同一事物產生的認知可能完全相反。

框架效應的提出,引發了心理學家對於理性的思考:看似客觀的決策,是否受到了某些因素的影響?

精心設計的框架,是否會讓我們做出身不由己的決策?

答案是肯定的。

一份有趣的數據是,在2003年的器官捐獻率的調查中,奧地利的器官捐獻率接近100%,瑞典86%,德國12%,而丹麥只有4%。造成差別的原因和道德意識、國民素質沒有關係,區別在於,高捐獻率的國家要求民眾填寫決定不捐獻的表格,不填寫則被默認為同意捐獻。

「默認」選項,正是框架效應的一種。

捐獻器官的榮譽感和大眾保持一致的安全感、集體的包容感產生了正向情緒,讓民眾心甘情願地保留默認選項。而與之相反的是,當你決定違背默認選項時,你不但要應對負面情緒的侵擾,還需要調動懶惰的理智系統整理出能說服自己不捐獻的理由。

當然,如果大量捐獻器官對社會有好處,那麼這個設計就是正面的。

生活中我們也能看見許多例子,比如掛着「清倉甩賣」的商家,商品在你眼中多少有點庫存、舊品的意味,即便商品合適,你也覺得自己或多或少為商家的經營不善買了單;但如果商家掛出「換季爆款促銷」,同樣的價格你會覺得買到了實惠,並為自己的明智而欣喜。

感受到被操控並不是一件讓人開心的事,但好消息是,框架效應是可以被覺知限制的,同時我們還可以利用框架效應讓生活更加美好。而要實現這一點,只需要三步:

①覺知。

交流溝通是框架效應最顯性的應用場景,同樣的意思,不同的表達方式可能帶來完全不同的結果,這正是框架效應最直觀的體現;

但其實框架效應無處不在,大到人生方向,小到柴米油鹽,能否察覺並意識到決策背後的框架效應就變得至關重要了。

想要培養敏銳的覺知,首先要摒棄非黑即白的是非觀念,並用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視角審視問題。

②轉換與選擇。

某項手術術後第一個月的存活率是90%,與術後一個月里有10%的死亡率,這個例子能讓我們清晰地感受到轉換描述框架後心理情緒的波動。

當你能從描述中覺知到存活率讓你站在一個框架里,死亡率讓你處在另一個不同的框架里,你還能覺察出不同框架帶給你感受的區別時,選擇更明智的思維框架就成為了可能。

③關注整體框架。

教育孩子時,每一件事都採用鼓勵誇獎的方式是否是合理的?誠然,誇獎和鼓勵可以讓孩子自信,學習更有動力,但一昧的誇獎卻容易產生傲縱情緒,孩子的抗挫能力也較差。

此時,如果把培養孩子看成一個大的框架,每件小事都是構成整體框架的一部分,有意識地讓孩子體驗失敗挫折,就成為成長階段必不可少的因素。

也就是說,從小事出發我們會事事追求成功,但從整體出發,適當的失敗反而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覺知、轉換與選擇、關注整體框架,這三個步驟是循序漸進的。如果我們能覺察到框架效應,在框架效應的影響下選擇更合適的思維框架,個體上就會覺得生活更加美好。-一晟心理談調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