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根:AI大咖聯合聲明"警惕AI滅絕人類"
日前,人工智能安全中心(Center for AI Safety CAIS)發布了一份由350位人工智能領域的科學家與企業高管聯名簽署的《人工智能風險聲明》,其內容主旨為「降低人工智能導致人類滅絕的風險,應該與流行病及核戰爭等其他社會規模的風險一起,成為全球優先事項。」
這封公開聲明,匯集了當今世界最權威的人工智能專家、核科學家、流行病學家等專家學者的意見,可以說已經將人工智能帶來的風險進行了最全面的梳理。簽署者中包括OpenAI首席執行官山姆·奧特曼、DeepMind首席執行官戴米斯·哈薩比斯和Anthropic首席執行官Dario Amodei三位AI公司高管;也包括被稱為AI教父的傑夫瑞·辛頓,與他同為「AI三巨頭」之一且同獲圖靈獎的約書亞·本吉奧;一同簽署公開信的還有兩位中國科學家,中國科學院的自動化研究所人工智能倫理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曾毅、清華智能產業研究院助理研究員詹仙園。
人工智能威脅論
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對社會科技的進步起到的推進作用不言而喻。但是,就在人工智能取得突破性進展的同時,其負面作用及給人類帶來的心理壓力也日益凸顯。比如,越來越多的學生利用人工智能寫作業、寫論文,導致抄襲變得難以界定;犯罪分子利用其開發新的黑客攻擊方式,竊取敏感數據進行勒索。
人工智能還將對人類工作方式帶來重大的衝擊。預計到 2030年,將會有7500萬至3.75億人需要重新去尋找工作。這不僅對經濟造成史無前例的影響,還將對人們的心理造成從未有過的壓力。據報道,美國有61%的受訪者認為人工智能正在威脅着人類的未來。當傑夫瑞·辛頓被問到「你認為可以想象的最壞的情況是什麼」,他回答:「完全可以想象,人類只是智能進化的一個過渡階段。」
理性看待人工智能發展的利與弊
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為「人工智能將有可能比我們更聰明」時,對無節制人工智能技術開發的廣泛擔憂,也就不無道理了。雖然以ChatGPT為代表的尖端人工智能大多還是根據訓練數據中的模式進行複製學習,但是,它的學習能力和成長速度可以說是用「突飛猛進」尚不足以形容其發展的速度之快。
目前,越來越多的立法者、倡導團體和科技行業內部人士都開始對AI 聊天機器人傳播錯誤消息和取代人類工作的可能性提出警告。Center for AI Safety 主任 Dan Hendrycks更是指出,全社會還應協力解決其他類型的AI風險,如算法偏見或誤導消息。當然,在這個風險管理的過程中,只關注當前的危害是魯莽的,忽視它們也同樣是魯莽的。因為跟其他的新生事物一樣,人工智能的快速普及有機遇也有風險。人們在利用它好的一面的同時,也必須警惕可能帶來的風險。只要善加利用,並防範風險,就能「為我所用」。-(文:陳根/根新未來)
*陳根:心理壓力過甚將嚴重危害人體健康*
無論是進場考慮,還是上台演講,有些人總是會產生「緊張綜合症」——腸道不舒服、胃抽搐、想上廁所、拉肚子等症狀。針對此種現象,學術期刊《細胞》上發表的報道表示:長期心理壓力加劇了炎症性腸病。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全世界約有超過1200萬的人口患有炎症性腸病。該病症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主要特徵是慢性腸道炎症,腹痛、腹瀉、疲勞、消瘦是其常見症。如若出現腸黏膜嚴重損傷的話,還可能會導致患者極度衰弱甚至危及生命。
那麼,何為壓力?心理壓力又是如何影響炎症性腸病發展的呢?
所謂壓力,就是指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刺激事件和不利因素,導致心理上產生的困惑或威脅。在心理學和醫學上,主要表現為身心的緊張、不適感、焦慮和抑鬱等。而就心理壓力對炎症性腸病的影響,賓夕法尼亞大學科研人員通過小鼠實驗發現,腸道和大腦之間存在着密切的聯繫,當我們感受到壓力或焦慮時,大腦會釋放出一系列的信號和激素,通過腸道神經系統,觸發腸道中的免疫細胞釋放炎性因子,從而加劇腸道炎症。
為了驗證此發現的客觀性,研究人員從英國生物銀行數據庫獲取人類的相關數據並進行分析,結果顯示:長期心理壓力較大的人群患炎症性腸病的風險明顯高於壓力水平較低的人;對於已確診炎症性腸病的患者來說,心理壓力程度還與病程的嚴重程度、總體死亡率密切相關。
長期承受的心理壓力,除了會影響胃腸道健康外,還會對人體的皮膚、肺等器官產生炎性症狀。對此,研究人員推斷,這可能也是類似的信號通路加劇了這些部位的炎症性疾病。不僅如此,壓力過大還存在諸多其他危害。
這些發現無不提醒我們,要及時調整好心理壓力,儘量減少和避免不必要的高壓力狀態,學會科學地應對壓力。而如何使自己保持在正常的壓力範圍內,是值得我們思考的話題。-文/陳根-
*陳根:抑鬱症的性別差異性*
當下社會頻頻發生的跳樓事件,不斷地刷新着人們對抑鬱症的認知。
抑鬱症患者,在性別上是存在着嚴重差異的。與男性相比,女性得抑鬱症的概率更高也更普遍。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女性被診斷為抑鬱症的可能性是男性的兩倍;而且,女性的症狀通常也表現得更為嚴重。據相關實驗數據顯示,研究人員在女性中發現了11個與抑鬱症有關的DNA部分,在男性中只有一個部分
麥吉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基於性別的最新研究發現,男性和女性的基因存在差異,它們與抑鬱症存在關係。比如,女性對壓力反應的敏感性更高和卵巢激素的波動;另外,抑鬱症與女性的代謝性疾病有着特殊聯繫。
通過歷史的科研工作,研究人員已經從長鏈非編碼RNA(lncRNAs)角度揭示了抑鬱症男女發病率不同的原因。標號為RP11-298D21.1的lncRNA在少突膠質細胞和神經細胞中富集,並只在女性抑鬱症患者的大腦前額葉皮質(PFC)部位上調表達。另外,血液中的FEDORA水平對女性抑鬱症具有診斷意義,並能跟蹤反映氯胺酮對女性抑鬱症患者的治療效果。
雖然抑鬱症所涉及的生物過程在男性和女性中存在着相似性,但是,「在臨床上,男性和女性的抑鬱症表現以及他們對治療的反應都是非常不同的。」因為不同的性別所涉及的基因是不同的。而這一信息對於確定未來抑鬱症的性別特異性治療方法非常有用。尤其對於開發特定的療法非常重要,這些療法將使男性和女性都受益。-文/陳根-
*陳根:黃烷醇讓記憶力下降可逆轉*
隨着年齡的增長,人們的記憶力會因腦細胞的逐漸損傷和死亡而逐漸衰退,甚至大腦的結構和功能也會逐漸發生改變。雖然記憶力的退化是一個自然的生理變化,但是否有方法可以減緩人腦的記憶衰退,甚至逆轉呢?
據《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的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撰寫的研究論文顯示,答案是肯定的。在其中起作用的是黃烷醇,一種天然存在於許多植物性食物中的化合物,以抗氧化功效著稱;包括綠茶、可可及綠葉蔬菜、漿果、蘋果、洋蔥、柑橘、葡萄、西紅柿、西蘭花、萵苣、巧克力和紅酒等。食物中所含黃烷醇的數量因質量而異,20克黑巧克力種約有35毫克黃烷醇,一個蘋果中約含有10毫克。飲食中缺乏黃烷醇與年齡相關的記憶喪失存在着聯繫,而補充黃烷醇則可以逆轉低黃烷醇飲食老人的記憶力。
在研究試驗中,哥倫比亞大學和哈佛大學布萊根婦女醫院的科學家進行了大規模研究追蹤,分析了超過3562名平均年齡為71歲的健康老年人。實驗參與者被隨機分配接受每天補充安慰劑或500毫克的黃烷醇補充劑(包含80毫克表兒茶素,已經被證明與大腦功能、新陳代謝、瘦肉維持和心血管健康的關係越來越密切)。結果顯示,飲食中缺乏黃烷醇並獲得補充劑的人,與服用安慰劑的人相比,他們的記憶分數提高了10.5%,與自身基線記憶結果相比提高了16%,且這種改善至少持續了兩年。
「低黃烷醇飲食的研究參與者的改善是實質性的。」哥倫比亞大學神經心理學教授亞當-布里克曼博士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使用富含黃烷醇的飲食或補充劑來改善老年人的認知功能的可能性。與兒童時期發育中的大腦一樣,衰老的大腦需要特定的營養來避免認知能力的下降。
那麼,黃烷醇是如何改善海馬體的特定區域功能的呢?
「隨着人類壽命的延長,研究人員發現需要不同的營養物質來強化我們衰老的頭腦。」據哥倫比亞大學神經學教授斯科特-斯莫爾(Scott Small)介紹,早期小鼠試驗表明,黃烷醇,尤其是其中的表兒茶素,能增強海馬區的神經元和血管健康,並由此促進大腦海馬體特定區域的生長功能來改善記憶。
「人們認為與年齡有關的記憶衰退幾乎在每個人身上都是遲早會發生的,儘管存在着很大的差異性。如果這種差異有一部分是由於飲食中黃烷醇的消耗量不同造成的,那麼我們會看到在40和50歲時補充飲食中黃烷醇的人的記憶力會有更大的改善。」總而言之,黃烷醇缺乏是與年齡相關的記憶力減退的驅動因素,而補充黃烷醇能顯著改善低黃烷醇飲食老人的記憶力,提升改善老年人認知功能的可能性,為健康的衰老提供一種新觀點。-文/陳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