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人不是華夏祖先,中華文明也不來自埃及
(距今6400年的仰韶文化西水坡古墓"天下第一龍"蚌塑)
迄今為止,仍有不少人深受「中國文化西來說」影響。
比如有人說——「古埃及人是華夏祖先,創造了燦爛的尼羅河文明,夏朝建造的金字塔,商滅夏後,盤庚東遷來到中原。詩經記載赫赫我祖,來自崑崙,崑崙指金字塔,不是現在的崑崙山。崑崙墟指的是帝王谷。大禹治水治的是尼羅河水,唯一河水向北流的就是尼羅河。」
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瑞典地質學家安特生)
瑞典地質學家安特生(1874-1960),1914年開始任中國北洋政府農商部礦政顧問,逐漸對考古學產生興趣,1921年發掘了澠池縣仰韶村遺址,發現了仰韶文化。受材料所限,他提出了「中國文化西來說」。後來,隨着對周口店化石地點的調查,他已經感覺原來的觀點站不住腳,於是有所修正。
被稱為「中國考古學之父」的李濟先生,包括後來的張光直先生,還有蘇秉琦、嚴文明等先生,都以嚴謹的科學態度、堅實的實證材料,證明了「中國文化西來說」的荒謬。
直到近些年,越來越充分的考古和人類學成果,愈加清晰地證明了中國上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和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所有證據都證明,中國文化、中華文明,絕非「西來」,更不是來自埃及。
上世紀70年代開始的突飛猛進的人類基因學,是最好的證據。
上圖,是古人類DNA領域的世界級領跑者大衛·賴克所描繪的「東亞和太平洋島嶼人類簡史」。
在距今五萬年前,「西非人」「東非人」「歐亞大陸西部人」「東亞人」「美洲原住民」等等,從遺傳基因上已開始「分道揚鑣」。
在1萬年前後,居住於尼羅河流域的人群,具有明顯的「基部歐亞人(Basal Eurasian)」特徵。後來,這一地區的人群中,「歐亞西部」血統開始明顯增加。
距今5000年前的古埃及人群,是上述人群的後代。而這種基因特徵,與「東亞人」有着顯著差異。
中國科學院古代脊椎動物研究的付巧妹研究員團隊、廈門大學人類學院的王傳超教授團隊、中科院昆明脊椎動物研究所團隊,包括前面講到的大衛·賴克,獲得了相同或相近的研究成果——
即,現代東亞人的「血統」,大約包括三個「群組」——8000年前,來自黑龍江流域古人群的基因;來自青藏高原古人群的基因;來自南島古人群的基因。
進一步說,再早,在9000年前,是大衛·賴克稱之為長江和黃河流域的兩個 「幽靈群體」古DNA,奠定了「東亞人」的遺傳基因基礎。
世界上的學者,公認「埃及文明」形成於5000年前。中國學者,已經精確提供了比那個時候大約早2000年的「中國Y染色體譜系樹」。見下圖——
6800年前,「標示點位F11」的「Y染色體」遺傳給了自己的後代;6400年前,「標示點位F46」的「Y染色體」 遺傳給了自己的後代;5400年前,「標示點位M117」的「Y染色體」 遺傳給了自己的後代。
與此對應的,6800年前,有從7800年開始的高廟文化;6500年前,有深受高廟文化影響的山東大汶口文化。這兩個考古文化中,「F11」染色體占據主流。現代人群中,湖南的「F11」最多;其次,「F11」也被山東人帶到了東北。總體說,「F11」在漢族中占到五分之一,而在苗族中占到了一半。
(高廟遺址、文化圖案與苗繡對照)
距今約6500年前後,出現了仰韶文化。河南濮陽西水坡發現了當時塑有「東宮蒼龍」和「西宮白虎」的古墓,學者稱,古墓中的第二個人物,很可能是「標示點位F46」的「Y染色體」攜帶者,他的後代,在中國人中占了14%。
5400年前,「標示點位M117」的「Y染色體」攜帶者,極可能是紅山文化眾多「金字塔」陵墓中的人物。
(紅山文化牛河梁遺址和大墓主人)
插上一句,這裡的金字塔,比埃及金字塔早600年——紅山文化後來南下,深深影響了凌家灘文化和崧澤文化,又形成了良渚文化然後傳播到中原;取代紅山文化的是山東大汶口文化北上形成的小河沿文化;仰韶文化西遷便成了馬家窯文化,後來又被深受良渚影響的齊家文化所取代……——從「前中國時代」到「元中國時代」,一切皆有跡可循、有證可查。
(滿天星斗、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發展進程)
總之,距今5400—4500年期間,中國大地上的文化相互影響、相互取代,不僅標誌着「中華文明」的形成,同時也逐漸形成了如上圖所標記的中國現代人的5000年前後的「東亞人」血統的祖先。
無論如何,在這個時期,絲毫見不到所謂「埃及人」影響的蹤影。
探討是好事,然而要有科學依據——遺傳學就是最好的依據。
"西來說",可以休矣。-(來源:老沈/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