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人生自我思維-去矛盾思維原理解析

2023040912:43

去矛盾思維原理解析...

一、去矛盾思維的定義

找到事物間對立關係不存在的可能性,或依目標導向找到對立關係中權重大的主要矛盾優先處理的思維方法。



二、去矛盾的思考原則

通過以下去矛盾導圖,來詳細說明去矛盾思維原則:

矛盾:

(1)找矛盾不存在的可能:
行:舉例-朋友選一個,臉皮厚化解.
位:舉例-夫妻同時看電視(買2個)
場:舉例-夫妻同時看電視(去鄰家看)
時:舉例-應聘成兩個單位怎麼辦
意料之外:舉例-自相矛盾,抓閹分財產,選愛情還是親情.
認知拓展:舉例-復試的跪地乞討與當眾喊話,格局提升.

(2)矛盾存在如何選擇:
目標優先:舉例-自相矛盾,過程價值觀服從目標價值觀.
依價值觀:矛盾問題的本質是價值觀問題,是對主體對客體的評價與選擇.

三、找矛盾不存在的可能

(一)認知拓展

矛盾關係的產生,很大程度上是人主觀認知決定的。當感覺事物間有對立的關係時,首先要問一下自己,是否是自己的認知有限,才感覺是一種對立關係。隨着認知與格局的提升,這種感覺到的對立關係也許根本就不存在。

舉例:某公司在複試時,要求對應聘者在最熱鬧的商業大街上,當眾喊出一段話。內容是:「現在對我們來說一定很難。可只要我們咬緊牙關,堅持到底,勝利一定屬於我們!」

結果有將近90%的應聘者都不願意喊話,因為他們都認為一旦喊出這段話,街上的行人會把他們當作是「傻子」來看待。他們感覺非常矛盾,喊話會成為「傻子」;不喊又不能複試成功。這就是認知不夠,格局不足所導致的矛盾現象。

主要的原因是在這些人的思維中,把喊話=傻子。如果能轉換一下思維的方向,把喊話≠傻子。就會推出既喊這段話,又沒人把喊話的人當作傻子做法:只需對着手機喊出這段話就好。這樣往來的行人會理解為喊話的人在激勵電話的另一方。誰又會把喊話人當作傻子呢!

因此,遇到矛盾時,首先要想是不是矛盾根本就不存在?只是因為自己的認知不夠,思維方向錯誤所導致的。這樣才能不斷開闊思維,將矛盾化解。

(二)意料之外

意料之外的去矛盾原則,廣泛應用於溝通中遇到各種矛盾情況。

舉例1:成語自相矛盾的故事。故事話說是有一個楚國人賣兵器。一手拿矛;一手拿盾。先說矛,無堅不摧,可以刺穿任何盾。是世上最好的進攻武器。再說盾,堅固無比,任何矛都刺不進來。是世上最好的防禦武器。這時,有圍觀的人起鬨說,以你的矛,刺你的盾,會出現什麼結果呢?此人無言以對。這就是矛盾的來歷。

當我們遇到這種溝通中的矛盾情況,可以用讓對方意料之外的原則來思考。可以這樣回答給起鬨的人:現在您把這兩件兵器都賣了去。就同時擁有是最好的防禦武器與最好的進攻武器。豈不是天下無敵!又何必相互碰撞呢!?

顯然這種回答是超出對方的意料之外。化解無言以對的尷尬局面。

即使這種回答不能讓人信服,至少我們也不是啞口無言地呆在那裡。別急,先埋個彩蛋,一會繼續說如何解決「自相矛盾」。

舉例2:老人因遺產問題倍感矛盾,不知怎麼給兒女們分。總擔心兒女們會說他偏心。

用意料之外的原則,可以讓兒女們抓鬮分財產。這種做法是兒女們想不到的,又看上去很公平,誰多誰少是天註定的,誰還能說老人偏心眼呢。

舉例3:老婆總喜歡問老公,自己和婆婆同時掉到河裡,老公先去救誰。這就是「選愛情,還是選親情的矛盾」。

用意料之外的原則,可以這樣回答:你放心,這種情況根本不會發生,因為你去河邊去時,我一定不會讓媽去的。反過來也一樣,所以誰有意外我都能救。

因此,讓溝通的另一方超出他意料之外的原則化解此類矛盾是非常有效的。

(三)用時來解決矛盾

通過時間的變換,來解決矛盾問題。

舉例:某人同時應聘成兩個單位的會計工作。因為兩份工作感覺都很好。所以,倍感矛盾,顧此失彼。

可以通過時間變換的原則來思考解決辦法。可以分別找兩個單位溝通,看哪個可以轉成兼職,在家裡完成工作任務。這樣通過時間的轉換解決矛盾的選擇。雖然不一定成功,但至少從解決方案上多了一個可能的選擇。

(四)用場來解決矛盾

通過空間的變換,來解決矛盾問題。

舉例:夫妻倆在同一時間想看不同的電視節目。如果就是一台電視機,並且誰也不想用手機看的話,可以選擇去鄰居家看電視來解決這個矛盾。這就是通過空間的變換,來解決矛盾。

(五)用位來解決矛盾

通過對象的變換,來解決矛盾問題。

舉例:還是夫妻倆同一時間想看不同的電視節目。可以通過買兩台電視機,或是一個人看手機電視來解決矛盾。這就是通過對象的變換解決矛盾的思維。

(六)用行來解決矛盾

通過行動的變換,來解決矛盾問題。

舉例:張三、李四兩個好朋友談心,張三告訴李四:你和我好,就不能和王五好。而實際上李四與王五關係也很好,這就讓李四倍感矛盾,一時難以回答。

通過行動的變換的原則,可以這樣回答:你就這麼忍心難為我啊,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最好的朋友是不能讓朋友為難的!好了我們一起吃飯去,我請。這就是通過自己行動上的變換,不去正面回答,而是讓自己臉皮厚起來,和對方軟磨硬泡,在不知不覺中化解朋友選擇上的矛盾。



四、矛盾存在如何選擇

矛盾:

(1)找矛盾不存在的可能:
行:舉例-朋友選一個,臉皮厚化解.
位:舉例-夫妻同時看電視(買2個)
場:舉例-夫妻同時看電視(去鄰家看)
時:舉例-應聘成兩個單位怎麼辦
*(依目標與價值觀進行的創新思維)

意料之外:舉例-自相矛盾,抓閹分財產,選愛情還是親情.
認知拓展:舉例-復試的跪地乞討與當眾喊話,格局提升.

(2)矛盾存在如何選擇:
目標優先:舉例-自相矛盾,過程價值觀服從目標價值觀.
依價值觀:矛盾問題的本質是價值觀問題,是對主體對客體的評價與選擇.

以上都是可以或是避免出現矛盾,找到矛盾不存在的可能性的思維方法。而如果遇到對立關係非常明確,通過以上的原則也無法化解時,就需要以下兩個重要的抓住主要矛盾,優先解決的思維方法。

(一)目標優先

遇到矛盾不能避免時,首先要判斷是否此過程中的矛盾,會與目標相衝突。如果與目標相衝突,就要以完成目標來選擇矛盾哪一方優先考慮。這就是目標思維中的過程價值觀要服從目標價值觀的原則。

還舉上面「自相矛盾」的例子。當圍觀起鬨者提出要看矛盾碰撞的要求時。不要讓這種過程的矛盾,麻痹了我們的目標。要緊盯着目標去思考。之所以誇耀矛與盾,都是在塑造產品的價值,喚醒顧客的需求。現在有個起鬨人想看矛盾碰撞,不正是一種新的需求嗎!

因此,可以這樣回答:您把兩樣都買去,一個是最好的進攻武器,一個是最好的防禦武器。你何苦非碰撞一下呢?

如果此人不答應,非要看一下矛與盾的碰撞。那還請他把矛與盾都買去,這樣就可以做實驗了。

實驗後會有四種結果:

    矛贏盾破。證明盾是虛假廣告,真誠道歉,並非退還貨款;

    盾贏矛損。證明矛是虛假廣告,真誠道歉,並非退還貨款;

    矛盾無損。證明矛是虛假廣告,真誠道歉,並非退還貨款;

    矛盾俱損。證明矛盾虛假廣告,真誠道歉,並非退還貨款。

您可以看出,不管是哪種情況,我們都通過目標優先原則,賣出了產品,並且負責售後。解決了當時矛盾的尷尬局面。

(二)依價值觀

其實,矛盾的本質是價值觀的判斷問題。兩個相互對立的事物,要如何選擇?優先滿足哪一個?這都取決於人的價值觀。而價值觀是受思維模式的影響,在不斷調整與變化的。因此,矛盾問題的解決歸根結底是價值觀判斷,是思維模式的導向,是目標思維的導向。

綜上所述,當遇到矛盾問題時,首先要思考找矛盾不存在的可能;如遇不能,必須要對矛盾進行選擇,就要依目標思維與價值觀判斷進行思維上的創新,抓住權重大的主要矛盾優先處理,成功地化解矛盾問題。-(心願軍師梁濤/心靈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