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美國心理學教授:不要陷入"一萬小時法則"誤區,孩子更需要的是導師角色

2023021022:18

看點:"一萬小時法則"名聲鼎鼎、深入人心,但細究卻值得商榷。本文結合了心理學教授安德斯·艾利克森的觀點,提出孩子的成長不能盲目相信時間的力量。比堅持和努力更重要的,是找對路子和方法——就比如,尋找一位足夠優秀的指導者。

「一萬小時法則」,可能很多人都聽說過。

這是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 (Malcolm Gladwell) 在《異類》一書中的核心觀點:普通人要想成為一個領域的高手,需要10000小時的訓練。「一萬小時法則」因此廣為流傳。

它也因此成為很多父母「雞娃」的有力依據——成績不如人?那是功夫不到家。只要在學習上花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就沒有理由不如人。

初聽很有道理。可是如果將孩子的學業表現和成績,完全推給孩子是不是足夠努力刻苦,容易造成很多的誤解,也小看了「教育」的複雜性。

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安德斯·艾利克森(Anders Ericsson),就曾公開對「一萬小時法則」提過異議。

安德斯·艾利克森---他認為,「一萬小時法則」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變量,那就是練習的效果和效率如何。

拿小提琴演奏來說,有的人儘管練習時間足夠長,卻仍無法成為大師級演奏者;相反,那些練習時間雖然不如前者,但有一位好老師能在練琴過程中給予適時指導的人,往往會有更出色的表現。

差別是什麼?因為後者能夠幫助演奏者進行足夠有效的練習,跳出盲目練習、假性努力的陷阱。艾利克森將這種足夠有效的練習,稱為「刻意練習」。

不僅僅是音樂領域,艾利克森對體育、國際象棋、醫學、軍事等不同領域中的傑出人物都有過相似的研究,無一例外發現了 「刻意練習」在其中的作用。

在近期一次訪談節目中,他直言,今天的教育想要取得更好的效果,「刻意練習」的原則同樣重要。任何一個孩子,想要取得某項成績並不能僅僅靠「苦學」,在孩子的身邊,需要有一位足夠優秀的指導者角色。

這樣的「導師」角色,還應該打破傳統的教學方法,聚焦於能力,而非知識,以終為始制定目標,真正提高孩子的學習效能。

*不進行「刻意練習」-再多訓練也是枉然

早在 1993 年的一篇論文中,艾利克森就和兩位同事發現了「刻意練習」在小提琴演奏家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

正如格拉德威爾所說,想要成為一位傑出的演奏家,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大約 10 年或 10,000 小時才能精通這門技藝。



但是這一萬個小時怎麼練,卻是有講究的。

艾利克森研究發現,「最有效的方法是讓學生接受老師的個人指導,老師能夠對他們進行單獨評估,並確定『下一步要的發展和提高方案』,否則就會停滯不前。」

具體來說,刻意練習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 設立定義明確的特定目標

有目的的的練習,主要是通過「積小勝為大勝」,最終達到長期目標。具體目標越是明確,越能有效引導孩子的練習。

比如,當一個學生在練琴時,如果目標僅僅是「每天練習半小時」,看似也很堅持,但是這卻是散漫無目的的練習;



如果目標是「「連續三次,不犯任何錯誤,以適當的速度彈奏完曲子」,並且每隔一段時間進行適時調整,不僅更容易取得進步,也更能激發孩子的挑戰欲。

2. 練習過程是專注的

要想取得進步,必須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當下正在進行的學習任務上。一次只專注一件事,這對於學習和思考,是很有必要的。

這就需要盡力營造出一個更容易專心的環境,隔離潛在的干擾因素。比如,在孩子開始學習或者某項練習之前,就要手機、遊戲、零食等各種可能導致分心的東西收起來,這應該成為一種習慣和自覺。



3. 必須包含一定的反饋

不論想達成什麼樣的學習目標,都需要反饋來幫助孩子辨別他在哪些方面還有不足,以及為什麼會存在這些不足。

因此,在啟蒙階段,孩子尤其需要一位已經達到一定水平的導師,適時給予精準的指導和反饋。隨着時間推移,當練習和指導達到了一定的量,孩子會漸漸學會自我監測,自己發現錯誤,並做出相應調整。



4. 需要走出舒適區

在練習過程中,如果我們僅僅是做那些已經感到很容易的事情,不努力去迎接新的挑戰,便永遠無法進步。

因此,真正有效的學習,一定是需要不斷逼迫孩子走出舒適區,持續嘗試那些剛好超出目前能力範圍的學習內容,這註定是一個不斷重塑自我的過程。

那麼,通過以上這些內容的刻意練習,我們的大腦究竟發生了什麼變化?

事實證明,那些各個領域的高手,最大的變化是, 建立起了高度專業化的心理結構。這種專心化的心理結構,能夠幫助進行高難度的記憶、規律的識別,問題的解決等,以便在特定的專業領域中表現卓越。

換句話說,在任何學習領域,「菜鳥」和高手之間的最大差別,在於是否建立起關於這一領域的「心理結構」。

以寫作為例,一位在寫作技能上構建起了良好心理結構的學生,他會在寫作時考慮如何確定寫作的主題,如何根據主題相關性進行內容組織和取捨,以及更多細節上的考量,比如如何寫一個有吸引力的開頭,結尾如何進行總結或概括,是否要前後一致,相互呼應等等。

在音樂領域,判斷一個孩子是否形成了一定的「心理結構」,就看他能否進行即興樂器表演和探索,對於曲子聽起來如何,怎樣將曲子的不同部分融合成一個整體,以及演奏手法的各種變化將對聲音產生什麼影響等方面,是否都很清楚。



當一個孩子擁有屬於自己的「心理結構」,他就能在這一領域有更好的表現,進而產生正向激勵作用,形成自己的特長。

甚至,有的孩子因為建立起了有效的「心理結構」,進而可以在某個領域自由探索和發展,我們將之稱為「開竅了」。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成功的科學家、作家,都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他們遵循自己的興趣,做科學實驗、嘗試業餘寫作,持續精進。

艾利克森提醒,無論哪個領域的高手,一定是那些在刻意練習上花費了無數時間和心血的人。想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除了有毅力,還要有方法。

這也是為什麼,優秀的指導者角色,在孩子成長中不容忽視。他們不僅深諳刻意練習的秘訣,能夠提供非常寶貴的反饋,而且知道如何針對學習者的個人情況「因材施教」,進行個性化的調整。

例如,優秀的數學老師不只是關心學生對某道題目的解答,還會觀察某個學生是怎麼得出這種解答方法的,以此來了解學生的現有掌握水平,並針對如何更有效地思考和解答提出建議。

成長路上沒有「導師」,

怎麼辦?

當然,不是每個孩子都很幸運,在成長路上,能有「導師」提供專業性的指導。

如何沒有「導師」,怎麼辦?幸運的是,今天這個時代,我們很容易從互聯網上找到海量學習資源。



就拿英語學習來說,有一些孩子雖然沒有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但是他們依然能通過「刻意練習」,將英語這門語言掌握得非常好。

外灘君曾不止一次聽到有英語牛娃這樣分享自己是如何通過看劇學英語的。比如他們會找來一些帶字幕的英文電影,一遍遍地觀看,並將字幕遮住,努力理解片中人物的對話。為了檢驗理解,在看了N遍後,再將字幕顯示出來,進行對照。

很多孩子看完電影之後不過癮,又將英文原著拿過來看。在原版閱讀中學習單詞、語法和句式,英文寫作能力的提升也水到渠成。

類似這樣自我設計練習方法的例子還有很多。

艾利克森分享了一些可以遵循的基本原則。他表示,在沒有導師的情況下,學生可以通過 「三個F」——專注(Focus)、反饋(Feedback)以及糾正(Fix it)來自我提升。

這三個階段具體是怎麼做的呢?我們可以來看看作家富蘭克林是怎麼「自學」寫作的。

富蘭克林在其早年自傳中,描述了自己年輕時,如何從一名普普通通的寫作者,甚至連語句都難寫通順的情況下,通過自我摸索,成為了一名作家。



首先,是模仿和練習。他以文才斐然的英國雜誌《觀察家》為學習對象,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文章,以最為相近的方式重寫那些句子;

其次,是反饋和糾正。寫完後,他回到最初的文章,進行對比,並在必要時糾正自己寫的版本,這是反饋和糾正;

最後,將複雜技能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除了句式表達,他還以這樣的方式,將寫作所需要的綜合能力——詞彙積累,篇章布局能力,行文邏輯結構等方面,進行一一拆解,各個擊破。

在這過程中,富蘭克林通過有目的、有方法的練習,最終將優秀的寫作內化於心,形成了對於這門技藝的「心理結構」。練習得越多,「心理結構」也日臻完善和成熟。

因此,幫助孩子發展某一項技能、培養某項特長的最好方法,就是 提供一些可以複製和學習的模型。

除此以外,艾利克森發現,那些日後頗有建樹的孩子,其 父母在孩子的成長和發展階段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

比如,採用有效的方法來激勵孩子,點燃他們內在的動機;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注和支持;以身作則,教給孩子自律、刻苦、負責任、珍惜時間等一些重要的價值觀……

而且研究表明,那些各領域的傑出人物,通常也選擇了父母特別感興趣的領域或行業。父母對子女的影響可見一斑,他們在某種程度上也在塑造孩子的興趣。

從這一角度來看, 父母不是「導師」,卻勝似「導師」。

無論如何,當刻意練習成為一個孩子人生中的常態,他即使沒能抵達某個行業或領域最前沿,也可以不斷提高自身能力水平,更自如地應對種種挑戰。

對教育的啟示:

傳統教學如何提升效能

既然「刻意練習」這麼重要,那麼它對今天的教育有何啟示?如果將「刻意練習」運用在課堂教學當中,傳統課堂應該發什麼樣的變化?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韋曼,曾在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發起一項「科學教育計劃」,探索用一種更好的方法來教授物理學科,而不是採用傳統的50分鐘教學法。

具體來說,就是讓老師用一種受到「刻意練習」 原則指導的方法來教學生。

每次上課之前,學生被要求讀一段從物理學課本中摘下來的內容,有三四頁紙長,然而再完成一個簡單的在線判斷題測試,看看他們對這部分內容掌握了多少。這樣可以讓學生對課堂中會講到的物理學概念先有所熟悉。



接下來,老師會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然後提出一個「課堂問題」。這些問題對於學生是有一定難度的,學生可以在小組中探討每個問題的答案。老師則是最終的闡釋者,並負責回答學生可能提出的任何問題。

這樣的討論使得學生可以充分思考一些概念,尋找概念之間的聯繫,探究範圍也往往會超出特定的課堂問題。

上課期間,老師會在各小組之間來回走動,回答學生的問題,傾聽學生的討論,並且辨別學生在哪些方面還存在問題。

實驗結果表明,這樣一種「翻轉課堂」,因為學生能收到來自老師和同學的及時反饋,課堂參與度和學習積極性明顯更高。即使是知識內容的掌握,也比傳統教學法下學生高出 2.5倍。

艾利克森表示,通過「刻意練習」的原則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可以大幅度改進各個領域和學科中的教學效能。

「如果只是教學生一些事實、概念和法則,它們會作為單獨的信息進入到長時記憶中。假如學生想用它們做某些事情,比如解決一個問題,那麼注意力與短時記憶的局限便會顯現出來。學生在尋找解決方案的時候,還得記住這些不同的、相互之間沒有聯繫的信息。

這也是為什麼,在傳統教育中,除了科學教師之外,大多數人都無法正確地解釋是什麼引起了四季更替,即使這些知識早在小學科學課上出現過。」

打破傳統的教學方法,以終為始制定分階段小目標,聚焦於能力,而非知識,去真正提高孩子的學習效能,這已經成為時代對教育的要求。

艾利克森提醒,時代已經變了,已經不存在「上學、找份工作,然後退休」這種固定的人生模式。40年前存在的許多工作,在今天要麼不復存在,要麼已經改頭換面。現在的年輕人普遍要換好幾次工作,也沒人知道將來的工作會是什麼樣。

未來的孩子,如何為社會的快速變遷做好準備?除了不斷學習新的技能外,別無選擇。因此,訓練孩子如何更有效地學習,將變得至關重要。-(文:周瀅瀅*編:Leon/當代教育家)

參考資料:

1.《Researcher Behind 『10,000-Hour Rule’ Says Good Teaching Matters, Not Just Practice》.Edsurge

2.《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安德斯·艾利克森、羅伯特·普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