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隱形工廠大王,郭台銘都喊他大哥
提起中國台灣的電子代工產業,人人皆知郭台銘是大哥級人物。
但郭台銘並不這麼看,他曾經給媒體留下了一句話:「我告訴各位,廣達才是大哥,是絕對的老大。」
01 隱形的王
中國台灣IT教父施振榮有句話:三星是世界的敵人,台灣是世界的朋友。
歷史上,三星擅長發動高烈度、賭博式的競爭來消滅對手。先後幹掉了日本的面板產業,台灣的存儲芯片。
比起讓對手無路可卷的三星,台灣的確像個「金牌管家」,它捆綁了一群產業巨頭,為大家做好代工,別人吃肉,自己跟着喝湯。
但這碗湯,有時候比肉還肥。
早在2003年,中國台灣竟同時有兩家企業創下驚人記錄,營收達到三千多億新台幣(約700億人民幣),並且在一年內就實現了千億新台幣級別的增長。
其中一家,是富士康的母公司鴻海集團,而另一家,便是廣達電腦。
可即便如此,廣達內部卻一直靜悄悄,它的創始人林百里沒有露面受訪,公司也沒舉辦任何慶祝活動。唯一的動靜,是員工們連續一年,每月多拿了兩千元獎金。
廣達是如此低調,但在當時,全球每三台筆記本電腦中,就有一台出自廣達,作為全球第一大筆記本電腦製造廠商,廣達實至名歸。
根據2021年的數據顯示,全球筆記本電腦出貨量約2.68億台,而廣達筆記本電腦的出貨量達7530萬台,占據了28%的市場份額,是當之無愧的筆記本電腦製造龍頭。
儘管外界仍看不到多少媒體關於廣達的報道。但廣達的行業地位,卻讓行內人真正仰視。
2010年,在重慶全力招商引資的時期,一位當地幹部曾這樣形容廣達的重要性:
「一旦廣達項目落戶其它城市,重慶打造亞洲最大筆記本電腦基地的夢想就會破滅。」
這句話並非誇大。2001年,廣達在上海松江區建立了大陸第一個基地,到2010年時,這家生產基地的生產總值已達2000億元,占當時松江工業總產值的半壁江山。
而隨着2010年重慶對廣達的積極引進,廣達開始將包裝、小型零件加工等一批項目轉移到了重慶,竟然「導致松江區工業發展一度低迷,稅收負增長,甚至影響了上海全市」,當時的松江區不得不提出「壯士斷腕調結構,淡定心態看數字」的觀點。
2020年,廣達位於上海和重慶的兩家子公司,即達豐(上海)和達豐(重慶)分別以171.5億美元和107.8億美元的外貿出口額位列第2名和第12名,第一名則是富士康的鄭州基地。
而這一年,中國外貿出口企業百強總出口額為4600億美元,僅廣達旗下的兩家子公司,就占據這100家企業總出口額的6%。
儘管稍遜一籌,但廣達的業績規模仍與富士康處在同一量級,可它的公開信息和報道卻都極其稀少。
比如,在網上簡單搜索,就能知道富士康在大陸的員工數已超百萬人。可如果檢索廣達,僅能知道一些言語不詳的數據,為數不多的可靠信息,只有《光明網》2022年4月份提及的「擁有超40000名員工的廣達上海製造城」,《澎湃新聞》2020年提及的「3月初,廣達重慶在職員工已達到3.3萬人」。
一家全球筆記本電腦製造龍頭,可能接近十萬的員工,就這樣低調隱形在人們的視野中。
02 烏龜精神
作為廣達的創始人,林百里同樣是個低調甚至隱形的存在。
明基董事長李焜耀曾經大膽說自己是虎,同業是貓,郭台銘則喜歡談論自己「魔鬼都在細節中」的經營哲學,而在這方面,林百里卻極少發聲。
面對李焜耀的「貓虎言論」,郭台銘的「廣達大哥」,林百里只是淡淡回應道:為什麼不多想想怎麼贏三星和LG,做自己的事情就好,比來比去很無聊。
1988年5月9日,在經歷過兩次創業波折後,39歲的林百里正式創辦廣達電腦公司,選擇進軍筆記本電腦領域。
當時的筆記本電腦製造業,先行者多已死掉。很多人認為,進入這個領域不是好時機,應當做正在起勢的台式機才更賺錢。
林百里沒有理會外界的言論,他定下了不參加展會、不接受採訪,不進行多元化經營的「三不」原則,全身心專注於本業。
這樣的狀況一口氣持續了十年,直到1997年,一條新聞石破天驚——廣達一舉擊敗當時參與角逐的十幾家公司,成功拿下全球筆記本龍頭品牌——戴爾的訂單。
兩年後,廣達又成功登陸資本市場。按照常理,這樣的企業,實在很難再繼續低調。
但廣達還是一如既往,為了避免好事媒體炒作。林百里選擇將所有股票送交集保,不做交易。但媒體已經蜂擁而至,各大科技富豪排行榜爭先將林百里錄入自己的榜單。
面對採訪,林百里既沒有任何野心勃勃的大話,也沒有氣勢如虹的藍圖。當時的廣達總經理梁次震破例接受採訪時,還未等他坐穩,林百里就嚴肅地告訴他什麼可以講,什麼不可以講,多次強調「不要給人家套出話」。
但隨着廣達在業內聲名日隆。許多故事還是慢慢浮出水面。
早年間,為了得到新的訂單,林百里經常親自帶着電腦去給客戶展示。當年的筆記本電腦,一台重達七八斤,林百里背一台,同事背兩台,另外還要帶一台打印機,只要客戶透露出一點傾向,就立即打印出全新的報價單。
那時的林百裏白天背着電腦走街串巷,晚上則住在怪味濃郁的汽車旅館。一整天下來,林百里和同事的肩上,都被勒出了紫黑色的背帶印。
曾有客戶當林百里的面把廣達電腦扔在地上,但他卻客氣地撿起來,笑着說,「您看,廣達設計的東西這樣摔也摔不壞,可見品質有多好。」
在那段時間被不斷「煩擾」的公司里,世界級筆記本電腦品牌戴爾正是其中之一。本來,戴爾完全無需理會默默無聞的廣達,但林百里仍然三番五次跑來推銷,戴爾的商務經理們,甚至每個月都會見到林百里好幾次。
1997年,戴爾公司的一個合作商出現品控問題,戴爾創始人邁克爾·戴爾只得親自到台灣重新尋找代工廠,早已熟悉廣達的戴爾商務經理,藉此介紹了當時仍在鍥而不捨的林百里。
林百里沒有辜負這場機遇,憑藉廣達的工藝能力,僅僅數月,就追上戴爾要求的代工技術水平。隔年,廣達就出貨一百萬台筆記本電腦。
這樣的勵志故事,結合林百里與廣達的低調風格,為他在業界迎來了如此評價——林百里與廣達的行事風格如同烏龜,只看目標步步前進,含而不露,卻堅定死咬不放。
03 相愛相殺
儘管同處一地,但在林百里的廣達與郭台銘的鴻海之間,競爭從未停過。
廣達一度是鴻海筆記本電腦連接器的最大客戶,而林百里與郭台銘,也曾經格外友好,經常一起聚餐、喝酒。
在2004年的一次晚宴上,郭台銘甚至突然從背後抱住林百里,並在媒體前直接尊稱林百里為「大哥」。2005年,郭台銘更是直接發誓,只要廣達在的一天,他絕對不跨入筆記本電腦代工市場。
可惜,僅僅過了三年,林百里就迎來了郭台銘真正的「偷襲」。
2008年,經濟危機爆發,台式電腦銷量衰退,筆記本電腦銷量卻以15%的速度增長。而當時全球一半的台式電腦,基本都是鴻海生產。
當鴻海靠台式機維繫的營收神話不再,郭台銘只得打破誓言,開始進軍筆記本電腦。
2009年3月,一位廣達資深副總經理,連同近60名廣達員工被鴻海陸續挖走。
見此情形,林百里直言:「挖走的都不是我們好的員工,挖過去不也沒什麼成績」。之後還將被挖走的員工從「離職」改成「免職」。
但這僅僅是個開始,一方面,林百里開始針對鴻海在筆記本電腦市場的動作進行搜證,隨時準備大打出手,另一方面,廣達硬生生將鴻海已經到手的,一份高達數十億元的MacBook訂單搶了回去。
台下掐得狠,台上卻還維持表面和諧。一段時間後,郭台銘和林百里同時出席中國工信部的晚宴活動,郭台銘緊握林百里的手,對着鎂光燈不停說:「你們看我們十指相扣,這是我永遠的老大哥。」
可回到台下,廝殺更甚。2010年,廣達尾牙宴時,裝扮成孫悟空的林百里在舞台上放出狠話:「我不去藍海,因為有一天會變成紅(鴻)海,我去雲端。」
很快,包括臉書、谷歌都成為了廣達在雲端服務器設備領域的大客戶。
隨之而來的,是廣達與鴻海的全方位廝殺。2014年,鴻海與惠普簽約進軍雲端服務器代工,緊接着,從雲端到醫療再到電動車,雙方的布局亦步亦趨。
在主戰場,隨着蘋果的崛起,廣達與鴻海乃至其他供應鏈企業之間的廝殺變得更加激烈。
根據廣達年報顯示,2015年之後,營收雖然不斷上漲,淨利率卻一直處於低位。而2015年,恰好是Apple Watch上市的同年,此後幾年,Apple Watch均由廣達獨家生產。
對於一些毛利不高,拖累財報的蘋果代工業務,廣達顯然已經感到不滿。2019年,市場突然傳言廣達要退出「Apple Watch組裝」,林百里饒有深意地說:「賺錢的就做,其他的都不重要,賺錢最重要。」
2020年,廣達逐漸剝離蘋果業務,最終只剩下MacBook的組裝。
反觀鴻海,則選擇了與蘋果綁定更緊的道路。
2022年10月,蘋果公司的供應鏈市場傳出消息,受中美貿易戰影響,蘋果有意在泰國設立Mac生產線。
同時,蘋果主要的Mac供應商,廣達和鴻海雙方供貨占比也從8:2轉換為6:4。
這其中,有廣達刻意的疏遠。但另一個原因同樣不可忽視,雖然林百里和郭台銘都把握住大陸機遇才崛起,但明顯,林百里比郭台銘更篤定。
04 篤定大陸
如今,受中美貿易戰影響,富士康或因蘋果要求、或因低成本需求已經在越南、印度、墨西哥、捷克、匈牙利、美國等多地設有與蘋果相關的供應鏈工廠。
從2020年開始,越南便成為蘋果Airpods藍牙耳機的主要製造產地,今年也開始代工iPad。2022年4月份,位於印度金奈附近的工廠已經開始生產iPhone13。
雖然這並不意味富士康要真正脫離中國,但似乎也成為了一種趨勢。
反觀廣達。2019年8月13日,對於將生產線遷出大陸,廣達董事長林百里雖然在法人說明會上表示:「我一向謹慎,都準備好了。」
但當談到具體規劃時,林百里卻只是含糊其辭:「去東南亞是一定的選項,但什麼時候遷進還沒決定,目前所有東南亞廠區都看過,具體地點還在評估。」
後續的報道更是寥寥無幾,根據《泰國發展報告》2021年10月的信息顯示,廣達大約在泰國投資了20億新台幣(約6360萬美元),在泰國開設的工廠僅增加數千個工作崗位。
作為橫向對比,富士康僅在越南投資建設的一家新工廠,就需要3億美元。
2022年,廣達(中國)製造總部董事長黃健堂更是直言:「讓企業離開上海、離開大陸,我們怎麼會同意。」
早年間林百里在採訪中曾說:「我覺得,中國的希望在中國內地。因為他們有民族自信心,他們的自信來自於市場開始崛起。」
2000年,國務院批准試點建設15個出口加工區,上海松江區赫然在列。
當時的廣達恰巧正考慮在大陸建廠,剛剛完成南方一城市的考察和談判。廣達的人員聽說了上海松江區的消息後,便抱着「騎驢找馬」的態度打通了電話。
沒想到,一個電話卻受到了上海招商專員的熱情招待。那時一連數月,上海的招商專員輪流盯守在傳真機旁,一有來自廣達的訴求,便坐下來集體商討,確保能在第一時間給出解決方案。
最終,林百里選擇了上海,並喊出「百日建廠」的口號,在松江區的大力配合下,廠房竟然真的在100天裡建設完成。
廣達上海製造城相關負責人李國穗回憶起來,不論是「百日建廠」的速度,還是後來合作的力度,都讓他感到震驚。
2005年4月,仁寶意外搶下一部分長期由廣達掌控的戴爾筆記本電腦訂單,一時間廣達突破業績120億美元的壓力劇增。
林百里下定決心徹底關停台灣生產線,並在決定在五月中旬將相關設備全部移至上海。
之後,廣達上海製造城廠房面積擴容至近1000畝,生活區近500畝,員工一度達到8萬人。哪怕是現在,不少人老松江人仍對「廣達十萬大軍」上下班的火熱場景津津樂道。
2001年,也就是廣達正式到大陸建廠的第一年,林百里操着一口不太標準的普通話對記者說:「我希望用中國哲學,讓廣達成為一個在國際有影響力的電腦公司。」
而廣達確實憑藉「中國哲學」成為一個在國際有影響力的公司。
如今的廣達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僅涉足筆記本電腦代工的公司。在多年的轉型後,雲端業務已經成為廣達重要的一部分,每年大約貢獻着4成的營收,主要雲端客戶包括Meta和谷歌在內的國際大公司,占據了全球雲端服務器市場17%的份額。
在同樣近年大火的5G、AR/VR領域,廣達同樣做得不錯。在5G業務上,廣達除了協助日本樂天和松下電器,在韓國、新加坡、德國、美國等地均有業務。而在AR/VR領域,廣達組建了上千人的研發團隊,市場也傳出廣達將拿下蘋果AR眼鏡代工的訂單。
廣達的成績顯著,可作為一位不太喜歡拋頭露面的企業家,林百里至今也沒有解釋清楚,他所說的「中國哲學」式管理思想究竟是什麼。它可以是「走自己路、做自己事」的低調務實,也可以是「含而不露,堅持不懈」的隱忍。
但無論何者,都足以令人敬畏有加。-[文:華商韜略*作者:劉柏鋮/來源:鈦媒體]
參考資料:
[1]《掙錢難,掙錢苦,果鏈拋棄蘋果》36氪Pro
[2]《上海松江「中國芯」60年發展簡史》上觀新聞
[3]《林百里給部屬造雲霄飛車——一年再長一千億》天下雜誌
[4]《林百里用文化為高科技奠基——企業家、鑑賞家、夢想家》天下雜誌
[5]《從「25分」到「85分」的故事》重慶日報
[6]《《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烏龜從來不想自己第幾名》——東方企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