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的你,一定需要這10條晉升法則-(2)
六、遇到問題別問為什麼,
問問怎麼辦
面對同事遲到,如果問「你為什麼總遲到」,這是對一個人的否定,而且是「不管說什麼原因,我都會把它定義為藉口」的否定,搞不好反而會激發消極抵抗。
而高效的管理行為是激發一個人的善意,絕對不是激發一個人的阻抗。
如果換了一個問題:「那你覺得怎麼樣才能避免遲到啊?」
就這麼點變化,產生的效果可以說翻天覆地。
當我發現問對方「怎麼辦」時,他們就會開始思考不遲到的方法。
有同事表示可能要提前一天定好鬧鐘。
還有同事說,再遲到自罰 200 元。
更神奇的是,他們自己提出的方法,自己實踐的意願度大很多。
於是,我的發問方式開始有了變化:
為什麼你的文案總出錯別字——怎麼做才能避免你的錯別字?
為什麼這個目標你完不成——怎麼才能完成這個目標呢?
這不僅讓我不再那麼咄咄逼人,而且更能啟發同事們提出有建設性的方法。
「你為什麼總遲到」,這是對過去的追責,是「解決不了的問題」;
而「你怎麼才能不遲到」,這在管理上叫「機會型問題」,是對未來的啟發。
用對未來的啟發,解決過去的問題,事半功倍。
七、抓准關鍵動作,你就成功了一半
每個人都很忙,恨不得一天有 48 個小時,但一個殘酷的事實是,60% 的忙碌跟努力,對結果毫無幫助,這就是無效工作。
所謂有效工作,是能抓到影響結果的關鍵動作。
很多人確實很努力,事情都做了,時間都花了,但結果還是差那麼「一步」。
這一步看着小,卻是有效工作和無效工作之間最本質的那一步。
而絕大多數疏忽,表面看都是因為不夠細心,本質上還是因為看問題的視角太單一、思考問題的方式太簡單,沒有抓住關鍵動作。
擅長有效工作的人,會不斷去想,我現在做的動作,是否對結果有關鍵影響。
避免無效工作,請把一件事翻來覆去 360 度思考一遍。
剛開始,自己做不到,請身邊的同事、領導幫你查漏補缺,
「哪些動作,會直接影響到我的結果?」
只要你想,總能做到。
抓住有效工作的關鍵動作,讓你的時間變得更加高效。
八、用金字塔遠離提升溝通效率
所謂「重點」,不是「你的重點」,而是「別人關心的重點」。
比如發麵試作品時,說重點,挑你最想展示的,別丟一堆東西過去,增加對方的時間成本就等於減少你自己的可能性。
一口氣五六個文件丟過來會讓人想:「我到底看哪個?」
也許就因為沒時間仔細看,而讓面試官錯過了對你實力的了解;
同時,這麼做也暴露出你不為他人着想,只圖自己方便。
我們思考問題的習慣思維,第一層是先想「發生了什麼」,第二層是「我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第三層是「我要做什麼」,高手會再多思考一層「我要跟對方實現什麼」。
但如果你按照這個邏輯跟對方表達,對方十有八九會不耐煩。
因為我們接收信息的思維習慣,是反過來的,我們希望能先了解主要的觀點結論,再了解次要的、為主要結論提供支撐的原因,比如你是怎麼思考的,具體發生了什麼。
這就是「金字塔溝通原理」。
想讓別人聽進去,首先,你說的得是對方關心的。
九、工作溝通別用形容詞
很多人的溝通,只是自以為溝通了,事實是對方根本沒有理解。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劇作家蕭伯納有句話:「溝通最大的問題在於,人們想當然地認為已經溝通了。」
有個方法很好用,叫作「說具體」。
比如老闆讓你提意見時,不要說「我感覺不夠好,我感覺有點長」,而要說「具體哪裡不夠好,具體哪裡有點長,要怎麼優化」,因為「感覺」不靠譜,「具體」才落地。
匯報工作時,不要只用形容詞,「這次轉化率很不錯」「我們比競品做得好」,而要說「這次轉換率提高了 5%,我們比競品同期增長了接近 60%」。對形容詞的想象因人而異,數字才準確。
十、定期匯報工作非常重要
當老闆問你,事情做得怎麼樣了,就意味着,他已經處於「不知情」的狀態中,這就是你的失職了。
工作講求的就是保質保量,公開透明是最好的方法。
老闆可以從他的視角看到一些我們看不到的問題,這可比工作全部做完,再推翻重做高效多了。
匯報的具體方法有兩個。
時間上,跟老闆建立定期匯報制度,比如兩天一次,或者一周一次。
可以跟老闆確認:「老闆,你希望我幾天跟你匯報一次進度,既能節約你的時間,又能及時獲得你的建議?」
又或者是每次接新任務,都形成完整的作戰地圖,每一次推進都有文字記錄,哪怕老闆沒時間聽你當面匯報,想了解情況時,隨時可以打開這份作戰地圖。
形式上,選擇老闆和你都比較習慣的風格。
管理大師德魯克先生早就告訴我們——你不必喜歡、崇拜或憎恨你的老闆,你必須管理他,讓他為你的成效、成果和成功提供資源。
這就叫作「向上管理」。
老闆也是人,他也需要安全感,他也有自己擅長和不擅長的合作方式。
我們當然可以花時間吐槽他,也可以選擇因人而異地去「管理」他。
學會匯報工作,是讓你晉升的重要法則。
內容來源:讀客文化出品*摘自《職場晉升101》崔璀.著
[輪值主編:智勇*責編:少將*值班編輯:金木研/來源:筆記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