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這才是股市賺錢的底層邏輯...

2024110413:51
* 這才是股市賺錢的底層邏輯 *

股票投資能否賺錢?

截止10月30日,上證指數在過去十年間累計漲幅0.24%,長期在3000點上下500波動,沒有湧現持續的賺錢效應。于是,很多人對股市形成了一種認知:零和博弈。

2015年A股曾出現一輪短暫的牛市。不過,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教授安礫與樓棟、施東輝共同撰寫的論文《泡沫與崩潰中的財富轉移》認爲,在這輪股市泡沫中(2014年7月到2015年12月),最富裕的0.5%獲得了2540億元的回報,而低收入群體的85%損失了2500億元。于是,很多人得出一個結論:牛市是散戶虧錢的主要原因。

不過,美股又呈現另一種敘事。

截止10月30日,納斯達克指數在過去十年間累計漲幅超280%,除了2018年和2022年下跌,其它年份均上漲,並持續創曆史新高。

美股持續長牛湧現了普遍的財富效應。美股在過去十年間平均回報率達到12.3%,由于美國家庭財富中70%爲金融資産,其中41.6%爲股票,股價持續上漲推動居民資産普遍增長。‌

美聯儲最新發布的《美國金融賬戶》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第二季度末,美國居民的累計淨資産已達到163.8萬億美元,創下曆史新高;較去年同期,股票市值增加了近40000億美元。

股市到底是零和博弈,還是價值投資?普通居民能否在股市中賺錢?股市賺錢的底層邏輯是什麽?

本文邏輯

一、創新曲線驅動市值曲線

二、技術浪潮掀起資本浪潮

三、基礎科學決定未來趨勢



01,  創新曲線驅動市值曲線

過去十年,全球最優秀的公司有哪些?

截止10月31日,美國三大股指道瓊斯指數、標普500、納斯達克指數在過去十年間累計漲幅分別達到134%、177%、282%。

期間,市值累計漲幅最大的前十家公司(市值3000億美元以上)分別爲英偉達、博通、特斯拉、奈飛、亞馬遜、微軟、蘋果、META(臉書母公司)、COSTCO、谷歌。其中,英偉達上漲292倍、特斯拉16倍、亞馬遜11倍、微軟9.8倍、蘋果8.5倍、META6.6倍,谷歌5.5倍。

如果按照市值(漲幅與規模)來衡量,這十家公司是美股過去十年表現最優秀的公司。

他們的市值是資本炒作、預期推動,還是業績的價值驅動?

2023年,最賺錢的公司是蘋果,淨利潤達到969億美元,第三谷歌737億美元、第四微軟723億美元、第六META390億美元、第九亞馬遜304億美元。另外,英偉達296億美元、特斯拉150億美元,二者利潤在過去10年均迅速增長。

可見,業績增長形成價值驅動,推動這些公司的資産持續上升。近些年,業績卓著的公司大規模回購股票,進一步推動股價上漲。

2023年以來(截止今年10月份,下同),在美股回購金額前15家上市公司中,蘋果爲美股“回購王”,規模達到1276億美元,谷歌爲779億美元,臉書爲407億美元,微軟211億美元,英偉達209億美元;其中,13家跑贏道瓊斯指數(30%),8家漲幅超道瓊斯指數的兩倍。

他們的業績,來自礦産資源投資、不動産投資,還是技術投資?

在這十家市值表現最優秀的公司中,除了COSTCO,其它九家都是科技公司;在十家利潤表現最優秀的公司中,除了伯克希爾、摩根大通、埃克森美孚,其它七家都是科技公司。

歐盟委員會每年面向全球研發投資額最多的2500家企業展開調查,其最新發布的《2023年歐盟工業研發投資記分牌》顯示,ALPHABET(谷歌母公司) 投入最高,達到370.34億歐元,研發強度爲14.0%。該公司在過去五年連續位列榜首。

剩下研發投入最多四家美國公司分別是:META(臉書母公司)315.20億歐元、研發強度28.8%,微軟254.97億歐元、研發強度12.8%,蘋果246.12億歐元、研發強度6.7%,英特爾164.34億歐元、研發強度27.8%。

另外,英偉達研發投入68.81億歐元,其研發強度達到27.2%。亞馬遜缺失該榜單,其財報顯示,2023年研發投入達到856億美元,研發強度爲14.8%。

他們持續的巨額研發投入是否産生技術成果?

如果大量的研發無法形成技術産出,投資者就會用腳投票、棄之而去。研發投入大、研發強度大的科技公司都是專利大戶,持續密集的技術産出不斷地驅動公司的業績和股價上漲。



以谷歌爲例,過去十年間,谷歌以研發投入年均244億美元的規模、19.2%的速度,獲得年均1192件專利數量(僅美國)産出,驅動營收以年均1671億美元的規模、18%的速度快速增長,驅動利潤以年均378億美元的規模、27%的速度快速增長,推動其股價以年均24.8%的速度快速上漲。從2017年開始,谷歌大規模回購公司股票,直接推動其股價快速上漲。

在前十大市值企業中,英偉達在過去十年間以4.49倍的研發投入換來292倍的回報;博通以6.55倍的研發投入換來21.99倍的回報;特斯拉以7.55倍的研發投入換來16.5倍的回報。只有META(臉書母公司)的業績跑輸研發投入,以13.43倍的研發費用換來6.62倍的回報。



至此,在微觀上,我們可以梳理一條社會財富增長的經濟邏輯:創新曲線驅動市值曲線。

即持續高強度的技術投入,帶來技術創新,技術成果商業化,帶來超額收益,超額收益推升資産價值,同時增強股票回購能力,共同推動股價持續上漲。反過來,公司股價上漲,融資能力增強,帶來更多的研發資本,進而推動技術創新……如此,技術曲線與市值曲線實現正反饋,核心資産持續增長,股市湧現財富效應。

此邏輯在日股、歐股上也基本成立。

自2013年以來,日股掀起了一輪長牛,日經指數在今年突破了曆史新高。截止10月30日,日股過去十年間累計漲幅最高的公司是第一三共,累計漲幅達到9.48倍。這家生物醫藥公司在2022年的研發投入爲24.14億歐元,研發強度達到26.7%。第二名爲東京電子,累計漲幅達到9.45倍。這是全球第四大半導體設備制造商,計劃在未來五年投入1.5萬億日元,爲上個五年周期投資額的1.8倍。

在港股中,過去十年累計漲幅最高的三家公司分別是比亞迪股份、騰訊控股、中國神化。不過,符合以上“創新曲線驅動市值曲線”邏輯的只有騰訊。



過去十年間,騰訊以研發投入年均315億人民幣的規模、29.4%的速度,獲得年均6559件專利數量産出,驅動營收以年均3596億人民幣的規模、14.2%的速度快速增長,驅動利潤以年均1067億人民幣、29%的速度快速增長,推動其股價以年均25.5%的速度快速上漲。

2020年中概股事件沖擊其股價,騰訊隨後啓動股票回購計劃。騰訊爲港股當之無愧的“回購王”,自2023年以來回購金額達到1399億港元,折合172億美元,相當于美股回購排行第十位,其回購金額爲其它所有港股上市公司的總和。騰訊注銷式回購回購也推動了其股價上漲,去年以來股價上漲39%,而同期恒指只上漲3.6%。

回購股票直接推動股價上漲,技術創新則根本上驅動價值增長。‍‍‍‍‍‍

在歐盟發布的《2023年歐盟工業研發投資記分牌》中,騰訊在全球第19位,研發費用82.40億歐元,研發強度11.1%,研發強度高于蘋果,與微軟相當。

與美國科技企業相比,騰訊等中國互聯網企業更重視技術轉化,中國成熟高效的産業鏈可以幫助技術創新快速落地到産品與服務上。

騰訊特點是善于將技術創新轉化爲貼近和滿足用戶需求的産品創新。騰訊的微信、微信支付、公衆號等産品做得非常簡潔、好用,馬斯克對此曾多次贊賞。

微信創始人張小龍在2012年騰訊內部做過一次長達8小時的分享,後來這一演講被出版,書名叫《微信背後的産品觀》。在這本中,張小龍提出,産品簡單最有力量,做到極簡就無法被超越。但簡單不能影響體驗,用戶體驗要好,好的標准就是什麽?兩個字:好玩。而産品簡單與“好玩”的背後是算法等技術的改進。

所以,將技術創新轉化爲産品創新,實現用戶需求,呈現商業價值,最終支撐股票價值。這是中國互聯網“創新曲線驅動市值曲線”的邏輯。

小結,根據“創新曲線驅動市值曲線”的邏輯,只有技術創新驅動的股市才能打破零和博弈,帶來普遍性的財富效應。

02,  技術浪潮掀起資本浪潮

在美國,過去一百年,大類美元資産基本都是上漲的,哪類資産漲幅最大?

如果在1924年用1萬美元分別買入大類資産,到2024年的今天,美股(道瓊斯指數)大概獲利421萬美元(421倍),債券150萬美元(150倍),黃金139萬美元(139倍),原油30萬美元(30倍),房地産84萬美元(84倍)。如果以50年、10年爲計,美股的收益率也跑贏其它資産。

爲什麽美股的收益率長期跑贏其它資産?

原因是,股票資産由直接的價值驅動,即技術創新驅動,其它類資産由間接的價值驅動。例如,美債以稅收爲價值基礎支付本息,稅收源自企業收入;房地産增值、黃金和原油上漲,基于個人收入增長;企業和個人收入增長根本上來自技術進步。所以,持有股票意味著直接持有驅動經濟增長的底層資産,其對應的風險也比國債等債權類資産更高。

在過去300多年的曆史中,每一輪技術浪潮推動一輪資本浪潮。在最近40年裏,個人計算機與通信、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四股技術浪潮,推動美股持續慢牛長牛。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個人計算機與通信技術浪潮興起,在1985年的標普500前十大市值公司中,IBM高居第一,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位列第四,前十大市值和占標普500總市值的28%。

九十年代,互聯網浪潮興起,在1999年的標普500前十大市值公司中,微軟升至第一位,IBM掉到第八位,思科、英特爾和朗訊科技入榜,前十大市值和占標普500總市值的24%。

21世紀前20年,移動互聯網浪潮興起,標普500前十大市值公司的科技含量持續增加,在2010年蘋果、微軟分列二三位,谷歌進入榜單,在2020年蘋果、微軟、亞馬遜、谷歌、臉書占據前五,兩個時期前十大市值和占標普500總市值比例分別爲19%、23%。

21世紀第三個十年,人工智能浪潮興起,英偉達突然崛起,率領科技七巨頭霸榜。截止今年10月30日,前十大市值和占標普500總市值的35%,僅科技七巨頭的市值總和達到16.3萬億美元,占總市值的比例高達30%。



標普500指數的行業權重變化也能反映出技術浪潮,與1970年相比,2020年能源權重降至2%,工業降至8%,通訊服務升至11%,科技升至28%。

爲什麽最近40年美國的技術浪潮方興未艾?

原因是複雜的,從融資的角度來看,資本市場爲信息化高風險技術提供了融資支持。

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全球固定彙率轉向浮動彙率帶來巨大的套利機會,進而推動投資銀行興起。1982年四季度開始,美國進入大緩和時代,資本市場開啓一輪長牛,股票、債券、期貨、外彙、保險、基金、信托大規模膨脹,新興的納斯達克迅速成長。

90年代末,克林頓政府廢除了“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推動了混業金融市場。進入21世紀,以股債爲核心的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市場,取代了之前的商業銀行市場,成爲資本融通的主流金融市場。

在後工業化、後城市化時代,美國跑通了一條支持技術創新的金融管道。

美國家庭部門把70%的資産配置在金融市場上,其中股債資産占金融資産的50%,直接持有的股票和通過基金間接持有的股票合計占比達到41.6%。62%的美國人持有股票,高收入、中等收入家庭的股票持有率分別爲87%、65%,低收入群體的股票持有率也有25%。

美國家庭的儲蓄主要通過資本市場投資股債,而不是通過商業銀行放貸。這相當于整個社會私人資本都在支持股票融資,都在促進技術創新。以納斯達克爲核心的資本市場,以其高流動性,刺激了股權投資、風險投資、天使投資的增長,並將大量的資本引入一級市場,爲創新型企業提供融資。

反過來,美國家庭部門可以分享技術創新湧現的財富效應,在資本市場上獲得投資收益。據美聯儲發布的最新《美國金融賬戶》報告,截至2024年第二季度末,美國居民(含非營利性組織)的累計淨資産已達到163.8萬億美元,創曆史新高;其中,直接持有的股票資産達到29.8萬億美元,較第一季度增加了700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了近40000億美元。



至此,在中觀上,我們可以梳理一條社會財富增長的經濟邏輯:技術浪潮掀起資本浪潮。

即家庭部門的私人資本進入資本市場,投資股票資産,進而推動技術創新融資;技術創新帶來超額收益,湧現財富效應,推動股市長牛和家庭資産增長……如此,技術浪潮與資本浪潮實現正反饋,企業部門和家庭部門共同分享創新財富紅利。

當今,歐美日發達經濟體都存在這一經濟邏輯,他們實現了家庭部門—資本市場—技術創新三方正反饋。

不過,中國目前還沒形成這個模式。過去30多年,中國處于工業化、城市化時代,通過國有商業銀行集中社會資本,大規模投資基建、制造業和房地産。

居民的儲蓄大規模集中在商業銀行,社會融資以銀行信貸爲主。截止今年6月,銀行貸款占社會融資存量的比例達到62%,股票融資占比只有2%。

股票市場融資不足、難以支持技術創新,A股尚未呈現技術投資與融資的特點,前十大市值都是國企。缺乏技術創新驅動的股市難以呈現普遍性的財富效應。

家庭部門將70%的資産都配置在房地産中,金融資産的占比僅20%,且以存款爲主,股票資産在家庭總資産中的比例只有幾個百分點。

如今,中國正在進入後工業化、後城市化時代,政府提出高質量發展目標,試圖大力發展資本市場、投資銀行,以提升對技術創新的融資支持。

中國能否跑通家庭部門—資本市場—技術創新三方正反饋的市場通道?

03,  基礎科學決定未來趨勢

近半個世紀,信息技術革命是由美國領銜和主導的,每一輪技術浪潮的領頭羊都是美國科技公司。這是爲什麽?

我們先看一組數據:過去50年,美國的IT設備投資率在美英日韓四個國家中一直是最高的。美國從70年代開始投資IT設備,當時IT設備投資占GDP比重爲5%左右;在80年代快速增加,占比超過20%,並與日韓拉開距離;90年代後一騎絕塵,占比超過50%。



從增長曲線可以看出,日本IT設備投資在90年代遭受了泡沫危機的打擊。這場危機導致日本錯失了信息化浪潮。韓國在90年代中期奮起直追,但在1997年遭到亞洲金融危機的沖擊。2005年,美國IT設備投資比例達到70%,英國63%,日本、韓國只有30%左右。盡管英國的IT設備投資長期緊跟美國,但並未在這場較量中勝出。

美國引領信息化浪潮的底層邏輯是什麽?

答案在四個字:基礎科學。

重大的技術創新來自重大的科學發現。基礎科學是技術的上遊,爲技術創新提供理論基礎,決定著技術創新的可能性。

其實,美國基礎科學的發展晚于歐洲。曆史上,英國率先推開近代科學大門,發動了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後,德國對化學、物理等基礎科學的大規模投入使其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崛起。在一戰前,全球42名諾貝爾自然科學獎得主中,其中14名是德國人,有8位來自柏林大學。

二戰直接推動了美國基礎科學投資。1945年,“曼哈頓計劃”的提出者範內瓦·布什給羅斯福總統提交了一份標題爲《科學:無盡的前沿》的報告。這份報告促使美國聯邦政府重視科學家的培養,以及大規模投入基礎科研。

這份報告中有一句話:“今天,基礎研究是技術進步的引領者,這一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真理。”

二戰後,諾依曼等一批來自歐洲的科學家和美國科學家,在數學、計算機、博弈論等基礎科學的成果,爲美國科技企業開發應用性技術提供了理論基礎,也奠定了在美國信息化浪潮中的引領地位。

在信息化浪潮中,美國除了大規模投資IT設備外,投資偏好上更加重視無形資産。

數據顯示,在八九十年代,日本有形資産投資(設備、實驗室)占GDP的比例長期在20%-25%之間,美國在12%-15%之間。美國在80年代有形資産投資比例持續下降,在90年代無形資産(人才、基礎科學)投資比例持續上升,並在2000年超過有形資産,達到14%;同期日本只有11%左右。

簡單測算,整個90年代,盡管日本有形資産的投資占比只比美國少1個百分點左右,但使其每年在無形資産上的投資規模比美國少4000-5000億美元,累計少投資五六萬億美元。

當然,日本在90年代中期後開始大規模投入基礎科學。1995年,日本政府制定了第一期科學技術基本計劃,提出側重增加有競爭力課題所需經費和培養1萬個課題研究青年負責人。2000年日本政府在第二期計劃中提出“未來50年獲得30個諾貝爾獎”的目標。

近些年,日本平均每年有一位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日本政府和企業對基礎科學的投入,尤其是化學的投入,同樣使其在半導體材料與光學方面掌握全球競爭力。

當前,這輪人工智能浪潮再度拉高美國的投資率。全球65%的股票資本集中在美股,在美股中近40%的資本集中在TMT,即軟件與服務、科技硬件、半導體及設備等。2024年二季度,美國設備投資錄得9.9%的環比年化增速,爲GDP環比貢獻0.55個百分點。

在這輪設備投資中,美國同樣正在大規模投入基礎科學。美國在2022年通過的《芯片法案》提出,五年內向國家科學基金投入810億美元,用于開展前沿基礎研究探索。

過去十年,歐美發達國家的基礎科研經費占R&D(研究與試驗發展)的比重一般在12%以上,其中法國23%,美國15%,日本12.5%,中國6%左右。2001年-2020年,美國基礎科研經費累計達到1.4萬億美元,中國大概是1萬億人民幣,不足美國的十分之一,不過到2020年這比例追至20%。



基礎科學作爲公共用品,一般由政府投資。不過,最近幾十年,企業和非營利性組織大規模投入基礎科學。大型企業通過捐贈、資助科學家、設立非營利性組織等方式支持基礎科學。

在美國,企業、大學和非營利機構承擔了40%以上的基礎科研經費。在私人非營利組織R&D經費中,美國基礎科研經費占比達到50%以上,法國40%,日本20%,韓國11%。



中國的基礎研發經費98%都來自政府,2021年企業在基礎科研上的投入只有200億人民幣。不過,近些年,中國個別大型企業也在加大基礎科學的投入。‍‍‍‍‍‍

企業爲何願意投資基礎科學?

可能是企業家的科學理想,也可能是公益訴求。從商業的角度,或許有這麽幾個原因:一是信息化時代基礎科學的轉化率和商業化可能性,遠遠高于工業化時代;二是企業經過前期的積累如今擁有投資基礎科研的能力;三是大型企業做到行業第一後,戰略上進入“無人區”,競爭呈現“無邊界”狀態,企業家需要知道“未來可能會發生什麽”。

最頂級的競爭是無邊界的。例如,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了計算機科學家約翰‧霍普菲爾德和傑弗裏‧辛頓,他們搶了物理學家的飯碗。又如,密碼學的進步推動區塊鏈與加密技術的進步,未來可能顛覆互聯網與金融兩大領域。

2018年,騰訊創始人馬化騰在知乎發問:“未來十年哪些基礎科學突破會影響互聯網科技産業?”

這是一個有遠見的思考。率領騰訊這一級別的企業,馬化騰希望能看得更遠,以更爲廣闊深邃的視野洞察未來可能的顛覆性變革。而回答這一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研究基礎科學。

之後,騰訊成立了一個公益性科學基金會,叫新基石,計劃10年內出資100億元支持科學家從事基礎科研。目前該基金會已資助了297位科學家,而受資助的科學家來自不同領域,不局限于計算機。

可見,騰訊的戰略視野逐漸從技術創新、産品創新上升到基礎科研、探索未來的層面。

只有不斷地探索基礎科學的“無盡的前沿”,才有可能在戰略“無人區”、競爭“無邊界”的未來,始終保持敏銳感,找到更多的確定性。簡言之,回歸本源,探索未知。‍

至此,在宏觀上,我們可以梳理一條社會財富增長的經濟邏輯:基礎科學決定未來趨勢。

即政府、企業與社會組織大規模投入基礎科學,基礎科學在高效的産業鏈中實現技術轉化,在資本市場上融資,完成顛覆性技術創新,形成新一輪的技術革命、資本浪潮與經濟效率革命,最終基礎科學的重要成果在資本、産品與收入上惠及大多數人。如此,政府、家庭與企業共同分享基礎科學的紅利。

不過,全球能夠跑通這一宏觀的經濟邏輯的國家不多。它需要寬松自由又樂于探索的文化環境、開放包容與廣納式國家制度、大量的基礎科研投入、高效的産業鏈、發達的資本市場、繁榮的消費市場與大批中等收入家庭。

最後,在全球新一輪技術競賽中,哪個國家、哪個領域可能湧現顛覆性的技術創新?



實際上,沒有人知道下一個技術革命在哪個領域爆發。創新的本質是不確定性,技術創新的不確定性與資本市場的自發秩序是高度匹配的。過度計劃與集中的投資可能帶來巨大的試錯風險。技術創新應該通過資本市場去刺激、去探索、去試錯、去配置風險與獎勵。

追根溯源,下一個顛覆性的技術創新,更可能出現在基礎科學成果豐碩的國家、行業與公司。

本質上,基礎科學彰顯的是人類的價值觀文明。---[文 :  清和 *智本社社長/來源 :  智本社]



* 馮侖:讓的智慧 *

封面圖 | 《風吹半夏》劇照

問:馮叔,您在直播裏曾經多次提到,您很喜歡《道德經》,很推崇諸如「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的理念。我想請教您的是,我們做生意,不就是要追求利潤的嘛,但利潤總是有限的,有人拿得多了,必然就有人拿得少。所以,該怎麽理解「不爭即爭」呢?

馮侖:做生意、追求利潤,有的人願意「爭」,斤斤計較。比如說,賣一箱子飲料,能掙十塊錢,九塊九都不同意,這是一種人。很多做生意的人都這樣。

但是做大生意、做得好的都會讓。讓不是送,把利都送出去了還做什麽生意?讓在于不把一個瞬間的多和少絕對起來,而是把它相對起來看,這樣就能夠很快達成交易。所以我們的公司強調「讓」的文化。

我們有一個說法,叫做「利潤之後的利潤」。什麽是利潤之後的利潤?比如說,按照市場合理合法的標准,也不做錯事,我能賺十塊錢。但是,要賺這十塊錢,我可能要跟人談兩個禮拜才能談成。

這兩個禮拜的成本,八塊錢就出去了,內心的不愉快,又一塊五沒了,其實就賺了五毛錢。而且別人覺得我這個人很雞賊,就這點事,扯那麽長時間,雖然達成交易了,但是很煩我,他第二次再也不來找我了。

于是我選擇只賺八塊。賺八塊是什麽結果呢?因爲我讓對方兩塊錢,他有成就感,覺得占我便宜了;他覺得占便宜,以後一旦有機會,第一時間就找我。

于是我兩個禮拜做了三次這種生意,這就是二十四塊錢,減去這兩個禮拜的成本,八塊錢,還有十六塊,這叫利潤之後的利潤。

也就是不把它絕對化。多那麽點、少那麽點,都可以。這樣的話,大家都覺得跟我做生意能占到便宜。當所有人都認爲能占到便宜,都來找我的時候,我的機會就多了,選擇也多了。

多年前,我曾經觀察過路邊的早點攤。比如說炸油餅,一個油餅五毛錢成本,賣兩塊錢,能掙一塊五。有的攤主把錢看得很絕對,認爲「多就是多,少就是少」,錢很重要,所以覺得五毛錢成本太高,那能不能用地溝油?成本三毛錢就行。

「蒼蠅也是肉,爲什麽不吃?」多掙兩毛錢也好啊。于是,這個炸油餅的人就會面少一點、油也差一點。

也有攤主覺得還是要讓人吃了身體健康。他的心思在健康上,沒在錢上,他就用品質最好的油、最好的面。同時還考慮別人拿餅的時候別燙手,再在拿油餅的這張紙上面寫幾個字,提醒注意燙。

他心中有別人,結果別人都知道他們家的油餅是健康的,服務是貼心的,他們家門口的排隊越排越長,那家就不好了。我還因此開玩笑說,「心離錢越遠,錢離口袋越近。」

所以我們注重的是交易的頻次、交易的感覺,是交易的絕對利潤。這次可能差一點,差得也不多,但是多交易一次不就都回來了?這就叫做利潤之後的利潤。

你要記住一點,在「掙錢」這個事情上,不能絕對地認爲「多就是多,少就是少」。心總是在錢上不行,只想著把錢裝到自己口袋裏更不行,心一定要在錢的前邊,要問一問自己做這個生意是爲什麽,更要想一想做這個生意能爲別人帶來什麽。

差不多十多年以前,我的一個朋友A賣過一個項目給另外一朋友B。B買了這個資産以後,經營比較困難,就找我們一塊吃飯,想反悔。

A說,今天我們不談買賣,你晚上好好睡一覺,明天早晨起來,如果覺得買了我這個東西特別不舒服,我再給你解決的辦法。

第二天早上,A主動問,「睡了一覺,還舒服嗎?」B說,「不太舒服。」

A:「OK,那我把錢退給你,下午就退。舒服了嗎?」B:「舒服了」。然後大家繼續一塊兒吃飯。

那是一個地産項目。沒想到退了以後,只過了半年,那個地方房價飛漲,朋友A還賺了。

按理說,當初他賣掉的時候,解套了,掙錢了,之後就可以不管。他不這樣。他後來告訴我,當時他的公司其實也沒那麽多錢,可是他做生意就是這樣,他覺得如果讓對方不舒服,其實會損害自己的信譽。所以對方找來的時候他就考慮退錢。

現在他們的事業都做得很大,我們還經常在一起開玩笑,B對A說,「感謝你,當時退了之後是覺得舒服了,當然你也掙了錢。」我看在眼裏,覺得很感動。

在商場上做生意,還能成爲朋友,其實不容易。關鍵就在于大家對于利害的看法,是讓還是爭?爭的人當下很有成就感,但是事後路會窄,讓的人路會越走越寬,生意也能越做越長遠。---來源 :   馮侖風馬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