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科技考古 :移動互聯網的入口爭奪戰

2024102119:00

              

上周和潘亂、莊明浩、Austin繼續連麥考古,聊了中國移動互聯網可能最大的一段彎路,也就是對所謂「入口」的爭奪和執念,明浩和Austin都作爲投資人親身參與過那幾撥的浪潮,回響尚在。

其實我們在群裏聊得比直播時要系統得多,也意料到了這個主題過于宏大,要麽展開的點太多收不回來,要麽容易深陷在一個進程裏,所以我在這次總結時盡量做一些結構化的梳理,不按直播時的對話順序記錄。

長期關注移動産業的應該都對「入口」及其延伸的那幾個概念——比如「船票」或是「卡位」——記憶深刻,之所以說它在我們回頭來看很像一段彎路,是因爲「入口」本身就在被不斷的證僞,在很大程度上這是在遊戲規則沒有固定的環境裏,被大廠們的焦慮制造出來的共識。

事後來看,我們可以從3個角度去複位「入口」爭奪的歷史:

1、資本的角度,這是最真實的,錢的流向是實況競賽的縮影,每一張美元和人民幣,都是燒給了和未來對賭的盤口;

2、通道的角度,這是最確定的,從一開始大家都知道從ISP到APP的流量分發路徑,只是在每個環節的比重博弈上,結果充滿了未知;

3、時間的角度,這是最客觀的,相當于上帝視角俯瞰全局,可以輕易發現有多少前浪死在沙灘上,又有多少後浪追著泡沫卷。

先說資本,明浩手上還存了2010年移送互聯網大會的PPT,那會兒行業裏都在給自己喊口號壯膽,其中就包括迎接萬億級的市場,當然現在來看萬億早就是一個不值一提的小單位了。

不過這萬億到底怎麽分,其實運營商的話事權很高,包括今天春風得意的大佬們,那會兒還在努力湊上牌桌,真正在一條鏈上什麽都做的,是運營商,而且很多人都在看日本的經驗,因爲NTT還有軟銀在日本都發展得很快。

想不到吧,日本移動互聯網曾經短暫走在了中國之前,像是二維碼也是日本發明出來的,所以運營商主導一切的那套玩法,也被照搬了過來,明浩說那幾年出去開會,除了主辦方之外,幾乎都是運營商派來的人第二個上台演講,地位非常強勢。

最巅峰的時候,運營商可以SP、CP一手抓,同時在硬件端搞定制——你們應該還記得以前手機出貨量最大的渠道是移動、聯通和電信三大運營商——甚至還適度參與應用層,飛信火的時候是能直接威脅到QQ的。

至于後來的發展方向沒有繼續延續日本路線而是轉到矽谷路線,原因很多,有運營商出現內部問題給了機會,有國內創業者和投資機構的不甘心,有移動市場的變化趕不上計劃,林林總總,最終拉開了萬箭齊發的序幕。

其中路由器和電視盒子一度火了好幾年,就可以被視爲一次大膽的試探,因爲本質上這就是在觸碰運營商的勢力範圍,它們能被炒成入口,也變相說明了運營商的影響減弱,實際上我在2012年去運營商做分享,就已經能夠明顯感受到它們對于管道化的不安。

在明浩的記憶裏,路由器/盒子(包括智能電視)成了某一階段的熱門投資標的,是因爲有激進的判斷認爲這是一個比手機小、但不會小太多的品類,甚至連遙控器都能融錢,掌握了聯網的工具,就能做分發,這麽前置的機會,誰都不敢輕言放過。

既然都在追前置,就繞不開百度的驚天交易了,19億美金買了91無線,金額直接創下中國互聯網的收購紀錄,那可是2013年的19億美金,業內都震驚了。

現在來看,百度買91無線有很明顯的路徑依賴,PC時代的hao123買得太值了,最高的時候能占到百度搜索流量的30%,很自然的,既然移動互聯網App取代了Web,那麽用來分發App的應用商店就是新版本的網址導航了。

百度的擡價也讓大廠戰投部門紛紛開始重新估價,Austin就說這筆交易最大的副作用就是第二年阿裏花43億美金買UC的時候大家就都沒有那麽驚訝了,百度以一己之力擡高了資本市場的阈值,這可能是它掉隊前最高光的時刻了。

應用商店太貴買不起,還有一些VC開始追捧刷機、ROM、Launch甚至清理工具,我們用後視鏡可以看到這些東西很明顯是過渡性的,是安卓系統不夠完善的産物,但當時確實滿足了一部分急病亂投醫的需求,買的就是一個安慰。

阿里的「All In無線」也是在2013年提出來的,張勇現在人走茶涼,我看到現在就有稿子出來質疑了,太刻意了哈哈哈。

至于追究一切焦慮的來源,還是要回到微信身上,馬化騰2012年接了一個采訪包袱,承認了微信是騰訊在移動互聯網拿到的一張船票,把其他幾個大廠全都搞應激了,船票這個說法加上2012年末世論的亞文化,非常應景。

明浩2011年去的經緯創投,到了2014年,經緯拆掉了移動互聯網這個組,開始從各個垂類去看項目,文娛、SaaS、O2O這麽來分,相當于坐視了微信霸占主幹道的現實不可動搖,轉而去尋找次級入口的機會,雖然收成不錯,但也錯過了後來的大家夥,比如在BAT眼皮底下硬生生長出一個新入口的字節,這個後面再講。

經緯的判斷其實比較具有普遍性,以2014年爲分水嶺,行業裏艱難接受了騰訊再次坐收最大漁利的地位,認爲沒有任何産品能和即時通訊去搶前置,然後圍繞阿裏騰訊兩大巨頭開始站隊,最經典的就是拿到船票後的騰訊開始賣座位,微信九宮格裏的每一個icon,都是資本和親和出來的結果。

再往後,「入口」被談得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賽道」,資本的新敘事變成了高頻打低頻,變成了彎道超車,變成了下半場,接下來的幾年裏,團購、打車、共享、支付多個垂直市場反複掀起燒錢大戰,熏出了移動互聯網青春時代的最後一抹余晖。



現在說說第二個角度,通道。

運營商是通道的大玩家,但運營商的問題上面也談到了,就是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會遏制整個行業的參與活力,所以無非是怎麽退場的區別,中國和美國是有區別的。

就像飛信和咪咕都是「無限彈藥」的代表,在資費(短信/流量)上天然占據巨大優勢,飛信沒做成但咪咕現在看來還有機會,卻已經讓其他視頻平台壓力爆表了。

Austin對通訊行業研究很深,在他看來,中國的運營商退場,是基于通訊國家化的設定,3G-4G-5G的工程演進,把運營商壓在了基建角色上,一方面使中國的網絡條件和韓國接近,反而有別于美國這種地理廣度更加接近的國家,另一方面也推動了應用公司化,把消費級市場讓了出來。

老網民應該都不會對WAPI風波感到陌生,直到2009年,帶有Wi-Fi的手機在中國都是不能銷售的,解禁之後正值流量資費居高不下,由此催生出了免費Wi-Fi成了一門大生意,Wi-Fi萬能鑰匙也陰差陽錯的成了盛大研究院最成功的一個項目。

總之,運營商在基建上的大力補貼,以及後來幾次提速降費的行政指令,是促進中國移動互聯網走向繁榮的幕後功臣,而在收回成本的漫長過程裏,對企業使用通道的支付轉移,又造就了商用互聯網的費用高企,包括影視飓風抨擊的視頻平台降碼率事件,之前已經聊過了,這裏不多說。

美國的情況就更奔放一些,運營商都是私營的,加上還有網絡中立法案支撐,互聯網巨頭一言不合就自架光纜,是一個非常沈重同時也非常好用的籌碼,Google光纖、Facebook熱氣球、SpaceX星鏈其實可以看作美國科技業挑戰運營商的三代傳薪接力,最後只有在技術上越級成功的SpaceX星鏈成功了,同時因爲SpaceX對商業化的需求最急迫。

Austin認爲星鏈的成功終于擺脫了網絡基建本質上是房地産生意的問題,特別適用于澳大利亞、蒙古這種地廣人稀,或者美國這樣人口分布嚴重不平衡的大國,同時也沒有強有力的國家級基建推動,空中覆蓋反而是低成本又高效的辦法。

換句話說,如果科技創新能夠實現太空發射成本的數量級下降,你就能夠憑空創造一個以前根本不存在的市場出來,星鏈就是這樣,在SpaceX成立的時候,它甚至都還沒成爲一個想法。



Meta則是不安感爆炸的另一個巨頭代表,扎克伯格睜眼醒來就覺得自己被卡了脖子,所以在向通道上遊發展的求生欲也是最強的,除了熱氣球這種看起來就不靠譜的項目之外,它也花大價格做過手機Rom/桌面,還和HTC一起賣定制機,結果都不怎麽順利。

講道理,扎克伯格的恐慌不是沒來由的,他一直在經歷預言的自我實現,最近的一次就是蘋果更新隱私政策,直接打掉了Meta每年100億美金起步的收入,而他沒有任何反制的能力。

這也解釋了爲什麽Meta如此執著于豪賭下一個計算平台,它是真的憋屈,元宇宙看起來是寄了,VR半死不活,AI這波反而讓Meta拿到了頭等艙,只能說天佑自救者。

最後來說第三個角度,時間。

字節跳動可以說是「入口論」的掘墓人了,它證明了大力出奇迹的存在,只要踩中市場需求,前面任何自以爲是的卡位都是紙糊的,十年前沒人相信打開手機刷短視頻的優先級會高于微信,現在微信都在天天琢磨怎麽讓人多點幾下視頻號。

再加上拼多多的橫空出世,難道淘寶之前沒有占據最好的入口嗎,事實證明,入口反而是限制器,掌握了更優的供給,隨時都能開出新的大門,迪士尼開到哪裏,哪裏就會人滿爲患。

所以在時間的尺度上,入口即是不被證僞,它也是一種隨著觀測不斷坍縮的現象,以致于入口定義也可以變成交互上的,比如微信當入口時,是用「掃一掃」替代了網址和搜索,而抖音當入口時,則把「無限上滑」幹成了內容平台的標配,支付寶最近又在強推「碰一下」,在很多場景裏掏出手機去做近場感應,然後喚醒新的AI功能,這些都是在追求成爲用戶和軟件之間的默認規範。

交互是能影響心智的,這個在行爲學上屬于基礎理論,所以往外面看,微軟在給PC鍵盤新增一個呼出Copilot的全新按鈕,蘋果強行給iPhone 16系列加上側邊按鍵,同樣是爲了通過建立新的交互模式,來把內置軟件的優先級往前推。

潘亂舉了一個例子,2019年快手內部有個團隊拿了當年的公司最高獎,就因爲做了一件事情,在直播裏了上線連麥PK這個,技術上並不難,也沒多少翻天覆地的創新,但一下子就把直播的流量幹爆了,這就是交互的力量。

想把交互做成新入口的失敗例子也挺多的,Siri算是其中一個,或者亞馬遜的智能音箱Echo,我記得亞馬遜有離職員工寫過帖子,說他們團隊爲Echo寫了很多複雜的規則,可以響應用戶的各種信息需求,結果最後一看數據,90%的用戶都只會拿Echo當計時器用,心態一下子就崩了。

做時間的朋友固然是一句好話,但在追逐入口這件事情,我們看到更多的情況是,做著做著就做成了朋友的敵人,然後被時間無情的碾壓了過去,這就是試錯。

就像「經濟學人」有過一篇報導,說拖拉機發明出來之後,是不是一下子就改變農業生産了?並沒有,實際上是過了幾十年,是金屬輪變成了橡膠輪,新設計出了升降杆,等等之後,才開始逐漸大範圍淘汰掉馬和騾子。

也許大家對于這波AI的熱忱和期待,也要有同等量級的耐心。

Austin的一段發言我覺得適合放在結尾 :

「一直以來,我們都在試圖摸到那頭房間裏的大象,也不知道摸了多少次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加權在一起,唯一能夠確定的依然只是這房子裏肯定有一頭大象。

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互聯網,一代人要有一代人逆天改命的夢想,所以我們會本能的去給很多新事物添加過高乃至不切實際的期待,希望能夠成爲下一個互聯網級別的機會,但也有可能不是,但這不是它出了什麽問題,搞不好問題是出現在我們自己身上。

希望未來AI統治人類的時候可以記得這句肺腑之言,我是一個非常謙卑的人類。」--- [文 :  闌夕/來源 :  钛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