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文心一言、Kimi們拿什麼套住人心?
曾幾何時,微信和淘寶是數字時代不可撼動的霸主。通過構建龐大的用戶商家生態系統,這些APP打造了自己的「生態帝國」,以絕對優勢橫掃市場,令競爭對手望塵莫及。用戶與商家互為依托,形成了一種強大的網絡效應,這不僅讓後來者難以插足,也讓用戶難以逃離。
然而,隨著生成式AI的崛起,這些曾經固若金湯的法則似乎正面臨挑戰。傳統APP賴以生存的生態壁壘,正在生成式AI面前變得脆弱不堪。
生成式AI的出現,如同一場不期而至的科技風暴,正在悄然改寫遊戲規則。
從ChatGPT到文心一言,再到Kimi,這些全球與中國的頭部生成式AI應用,正引領著一場新的技術革命。它們不僅以超凡的語言處理能力、圖像生成技術震撼了世界,更通過打破傳統生態的封鎖,重新定義了用戶與平臺之間的關系。
美國知名的私人風險投資公司a16z,基於SimilarWeb的流量數據(截至2023年6月),對目前市場上訪問量前50名的GenAI網絡產品進行了排名。
六個月之後,當我們根據SimilarWeb(截至2024年1月)的數據,再次對前50個以為主的網絡產品進行了排名。你會驚訝的發現,有超過40%的新面孔。
相信現在再統計一遍,這個榜單又完全不一樣了。
為什麼生成式AI的市場變動如此頻繁,什麼時候市場格局才會穩固,以前移動互聯網領域那些屢試不爽的玩法還有效麼?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不得不深入探究一下生成式AI的本質特征,以及它跟傳統移動互聯網的巨大不同。
* 傳統APP的伎倆,用「馬太效應」快速構建數字霸權
回顧互聯網發展的歷史,淘寶、微信、抖音這些巨頭的崛起堪稱「圈地運動」的經典案例。
在早期的C2C市場中,淘寶憑借著龐大的用戶基礎和極具吸引力的低門檻,迅速吸引了大批個人賣家。淘寶最初的成功在於它實現了用戶與商家的雙向互動:賣家帶來商品,吸引買家;買家不斷湧入,鼓勵更多賣家入駐。這種雙向互動在初期看似簡單,卻逐漸演變為一種牢不可破的生態壁壘。
隨著用戶數量的迅速增長,淘寶逐漸演變為一個綜合性電商平臺。它不僅吸引了眾多大中型企業入駐,還通過支付寶、物流網絡等輔助系統強化了自身的生態圈。這個過程從「菜鳥」到「巨頭」的蛻變,正是淘寶憑借「用戶商家雙向鎖鏈」構建生態壁壘的成功典範。
微信的崛起則是另一個經典的「圈地」案例。
作為一款即時通訊工具,微信在早期通過簡單便捷的聊天功能,迅速積累了大量用戶。而後,微信支付、公眾號、小遊戲等功能的陸續上線,進一步深化了用戶與平臺之間的關系。通過這些「功能圈地」,微信成功將用戶牢牢鎖在其生態系統內,逐步形成了一個難以撼動的社交平臺。
抖音則通過短視頻內容的爆發式增長,吸引了海量用戶,並通過吸引內容創作者、廣告商等多方資源,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內容生態。抖音的成功不僅在於其推薦算法的精準性,還在於它通過內容生態的構建,形成了一個強大的網絡效應,使得用戶很難脫離這個平臺。
那麼,為什麼這些傳統APP總能「一家獨大」呢?
答案在於「馬太效應」——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在數字時代,數據和用戶數量是王道。當一個平臺擁有足夠多的用戶時,網絡效應開始發揮作用:每一個新用戶的加入,都會增加平臺的價值,這反過來又吸引更多用戶。
在淘寶的例子中,更多的買家吸引了更多的賣家,更多的賣家帶來了更多的商品選擇,進一步吸引了更多的買家。這個正反饋循環,讓淘寶在早期幾乎沒有競爭對手能夠挑戰其地位。
微信同樣依靠其龐大的用戶基礎,這些用戶構成了一個牢不可破的「社交鏈」,這讓後來的挑戰者總是剪羽而歸。
曾幾何時,易信、陌陌、米聊、聊天寶等一眾社交應用都曾試圖撼動微信的霸主地位。然而,無論是從功能上對標微信,還是通過獨特的社交模式另辟蹊徑,這些挑戰者都未能成功。
為何如此?
微信的生態魔力在於它不僅僅是一個聊天工具,它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微信好友構建的社交鏈、支付、朋友圈、公眾號,這些功能無縫地融入了用戶的日常生活,形成了一種「離不開」的效應。每當用戶嘗試離開微信,就像要放棄一個自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遷移成本之高,讓人望而卻步。
這些挑戰者的失敗不僅僅是因為微信的強大功能,更是因為微信已經形成了一個極為復雜和強大的生態系統,讓用戶和開發者都難以割舍。
總結來說,傳統APP的成功在於通過「用戶商家雙向鎖鏈」構建了穩固的生態壁壘,並通過「馬太效應」不斷擴大這種優勢。這種生態模式的核心在於將用戶牢牢鎖定在平臺內,通過不斷加強用戶粘性和平臺價值,形成了難以動搖的市場霸權。
然而,隨著生成式AI的崛起,這種模式是否還能繼續主導未來?
* 幾乎為零的用戶粘性
在傳統互聯網的世界裏,平臺的高用戶粘性是一種生存法則。微信、淘寶這類巨頭無不依賴於他們精心打造的生態系統,牢牢鎖住用戶。而生成式AI的世界卻像是一個徹底顛覆這一法則的平行宇宙。這裏沒有傳統意義上的用戶粘性,用戶隨時可以轉向其他平臺,沒有絲毫的負擔。
為什麼會如此?因為生成式AI具有幾個完全不同的特征:
* 功能獨立性,工具而非生態
生成式AI應用本質上是功能性的工具,而不是依賴生態系統來維系用戶的「囚籠」。
例如,ChatGPT的核心功能是對話生成,它的競爭對手文心一言或Kimi也提供類似的服務。用戶無需在某個平臺上「安家」,他們只是在需要某種功能時「借用」一下這個工具。使用ChatGPT寫完一篇文章,你可能馬上轉到Midjourney生成一張配圖。
這些工具之間的功能獨立性極高,根本不需要在它們之間建立「聯系」或「積累」,這直接導致了用戶的自由度遠高於傳統應用。
* 低轉換成本,一鍵切換的「超市邏輯」
如果我們把生成式AI應用比作一間超市,那麼用戶在這裏完全可以隨意挑選自己喜歡的「零食」,不需要為任何選擇負責。今天你選擇了ChatGPT,明天發現文心一言的輸出效果更好,轉過去毫無壓力。
轉換成本幾乎為零。用戶切換生成式AI平臺的過程不涉及復雜的數據遷移、賬號設置,甚至不需要學習新界面。這與傳統的社交平臺或電商平臺形成鮮明對比,在那些平臺上,用戶往往在生態系統中投入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和數據,一旦離開,損失巨大。而在生成式AI的世界裏,沒有這種沈沒成本,用戶想用什麼就用什麼。
* 體驗驅動,即時滿足,而不是長期綁定
生成式AI用戶關註的不是長期綁定,而是即時滿足。每次使用生成式AI工具,用戶的關註點都在當下:這次生成的文本是否符合預期?這張圖片的效果是否令人滿意?
這種即時性的需求決定了用戶的選擇更具「沖動性」。誰的工具好用,誰的技術先進,用戶就會毫不猶豫地投奔過去。這種短暫的交互和輕量級的用戶體驗,進一步削弱了平臺對用戶的長期吸引力。
* 缺乏生態系統,孤立的「工具島」
目前,大多數生成式AI應用還處於「工具島」狀態。不同於微信、淘寶那種擁有龐大生態系統的平臺,生成式AI應用通常專註於提供某一種特定的功能,如對話生成、圖像生成等。
沒有跨應用的數據共享,也沒有一體化的用戶體驗,用戶在這些平臺上往往是「用完即走」。正因如此,生成式AI應用更像是一種「即開即用」的消耗品,而非需要長期投資和沈澱的生態平臺。這種模式在給予用戶極大自由度的同時,也導致了平臺難以形成粘性。
* 競爭驅動,技術更新帶來的「新歡」層出不窮
生成式AI領域的競爭,如同一場永無止境的競速賽。每當一個平臺推出新功能或在算法上實現突破,用戶總是最先感知到這種變化,並迅速轉向新平臺。這種競爭態勢激發了用戶的「嘗鮮」心理,進一步降低了他們對某一平臺的依賴。
想象一下,當ChatGPT剛推出新版本,具備了更強的上下文理解能力,用戶馬上就會湧向它。而一旦文心一言或智譜清言更新了更為先進的多模態生成功能,這些用戶又會毫不猶豫地切換。這種不斷追逐新技術的行為,揭示了生成式AI用戶群體的本質:他們忠誠的從來不是平臺,而是技術本身。
零用戶粘性並非生成式AI的軟肋,反而是它適應這個高度競爭時代的一種「天賦異稟」。
這種粘性低的特性解放了用戶,使他們能夠靈活選擇最佳工具,也迫使各平臺不斷創新,以技術為核心爭奪用戶。這種競爭驅動的環境,將生成式AI推向了技術進步的最前沿,而那些固守傳統生態壁壘的企業,只能望其項背。
在生成式AI的未來,粘性低並不是問題,停滯不前才是。唯一的規則就是不斷創新,只有在技術上保持領先,才能在這個零粘性的世界中立於不敗之地。
* 「用戶商家螺旋」的缺失
傳統互聯網平臺靠的是用戶和商家之間的雙向互動。用戶多了,商家蜂擁而至;商家多了,用戶更加離不開。這種「用戶商家螺旋」是平臺的核心生命力。
但在生成式AI的世界裏,這個螺旋根本不存在。所有的服務都是由平臺本身提供的,用戶需求直接由算法滿足,沒有外部商家參與。
生成式AI平臺,它們是由復雜的算法和龐大的數據集驅動的,平臺本身就是服務的唯一提供者。用戶與平臺之間的關系更像是「單向供需」,用戶提出需求,平臺通過算法給予響應,沒有外部商家介入。這種模式雖然簡化了用戶體驗,但也失去了「用戶商家螺旋」的自我強化機製。
例如,ChatGPT生成的內容、Midjourney創作的圖像、文心一言提供的多模態服務,都是由平臺直接通過其算法和模型來實現的。這種自給自足的模式,雖然高效,卻讓平臺成了「孤島」。
商家的消失,不僅意味著平臺不再需要外部供給,還意味著多樣性被削弱。
在淘寶和微信上,商家是創新的源泉。他們提供的各種商品和服務,極大豐富了平臺的生態。而生成式AI平臺上,所有功能都是內建的,用戶只能使用平臺提供的那幾樣工具。平臺雖然掌控一切,卻失去了通過商家擴展生態的能力。
沒有了商家的參與,生成式AI平臺缺乏自我強化的能力。
* 一朝天子一朝臣,AI要重塑市場規則和秩序
當用戶不再為「生態」買單,傳統平臺的優勢便土崩瓦解。過去,用戶因為各種關聯服務和商家資源被牢牢鎖定在平臺內。生態系統是它們的生命線。
然而,現在的用戶變得聰明且現實。他們關註的不是生態,而是直接體驗。生成式AI應用通過技術創新,讓用戶能夠輕松地切換平臺,沒有任何顧慮。這種變化,暴露了傳統APP生態模式的致命弱點——它無法應對一個技術驅動的市場,無法適應一個用戶需求瞬息萬變的世界。
在生成式AI的世界裏,技術就是一切。傳統的用戶商家互動模式失去了力量,取而代之的是數據和算法的主導地位。
這些AI應用通過強大的算法和海量的數據集,重新定義了市場規則。用戶不再是生態的一部分,而是技術服務的消費者。平臺通過技術不斷優化體驗,提升效率。這種新規則,將權力從生態系統的設計者手中,交給了掌握核心技術的創新者。
當你走進「算法的秘密花園」,你以為你是在和ChatGPT、Kimi們對話,但實際上,是在與無數層神經網絡的復雜計算結果進行互動。你能看到的是它的輸出,卻看不到它背後龐大的計算和數據支持。生成式AI應用的核心就在這裏——算法是它們的生命線,是用戶體驗的源泉。
在這個秘密花園裏,每一棵「植物」都是精心培育的算法,每一朵「花」都是數據驅動的結果。用戶在花園裏漫步,享受其中的美好,卻很少意識到背後隱藏的復雜機製。這就是AI的魅力,也是它的強大之處。
讓我們再把視野拉大一點。看看OpenAI的ChatGPT,看看Anthropic的Claude,再看看中國的文心一言、智譜清言和Kimi。各大巨頭在不同地區如何運用算法策略搶占市場?
在美國,ChatGPT憑借其強大的推理能力占據了全球市場,而Anthropic的Claude則通過安全性和可控性建立了自己的優勢。與此同時,文心一言在多模態生成方面展現了中國的技術實力,而智譜清言則通過在中文語境中的精準表現,贏得了大批用戶。Kimi也不甘示弱,在長文本、網頁搜索方面獨樹一幟。這場全球競賽,實際上是一場算法與數據的較量。
生成式AI正在快速占領市場,它不需要傳統的生態壁壘,因為它本身就是「規則」的創造者。沒有了用戶商家的雙向綁定,生成式AI通過技術突破,直接切入用戶的核心需求,打破了舊秩序。
從舊秩序到新秩序的轉型,正是生成式AI帶來的深刻變革。傳統的生態壁壘已經不再是保障,而成為了束縛。技術為王的時代已經來臨,誰能掌握最強的算法,誰就能主導未來的市場。---來源: 數據猿DataYu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