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寧波90後做機器人,融資10多億,黃仁勛也買單

2024090216:37



"市場有需求,宇樹才做。"

原地摸高、旋轉下樓、比心、跳科目三、跑酷……2024世界機器人大會中,宇樹科技的機器人再次成了全場的顯眼包。

今年5月,這家來自杭州的公司,發布了人形機器人G1。該機器人身高約127厘米,體重約35公斤,擁有23至43個關節,可以完成動態站起、坐下折疊、舞棍等高難度動作。

更關鍵的是,G1的售價僅為9.9萬元,這也是雙足機器人價格首次被打到10萬元以內,比以往便宜了超 80%。3個月後,2024世界機器人大會期間,宇樹再次推出了G1量產版本。

這家由來自浙江寧波的90後王興興創辦的機器人公司,正越來越多受到全球科技圈的關註。在此之前,宇樹科技的機器人多次與黃仁勛同臺出現在英偉達的GTC大會上,而英偉達也是其采購商之一。



宇樹科技的機器人還頻頻亮相全球重大活動賽事,比如2021年的央視春晚、2022年冬奧會的開幕式、2023年Super Bowl(超級碗)的賽前表演上,均能看到這家公司的身影。

2016年,宇樹科技成立,最初專註於研發四足機器人。2023年初,宇樹科技立項人形機器人產品,並在同年推出了首款通用人形機器人產品宇樹H1。「去年下半年,我們人形機器人已經全球發貨了,今年也已經接了不少訂單,某種程度上我們今年的人形機器人賣得也挺多的。」王興興告訴《中國企業家》。

過去8年,宇樹科技共獲得8輪投資,既包括像紅杉中國、初心資本、順為資本、經緯創投等這樣的頭部財務投資方,也有像美團、海克斯康這樣的產業投資方。2024年2月,宇樹科技完成了近10億元B2輪融資,美團成為該公司的最大股東。

*  偏科的天才

王興興從小就喜歡鉆研科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各種問題,並展現出不俗的動手能力和天賦。他至今都記得幼兒園時畫的第一幅畫,畫的是一只蝴蝶,但細節的精細程度讓父母和老師都感到震驚。同時,從小學開始,他就動手製作很多東西,完成度在學校中也數一數二。

然而,畫畫、做手工這些技能,他都沒有系統學過,全靠自己觀察。他輕描淡寫地告訴《中國企業家》:「其實要做好,比較簡單,你只要細致一點就行了。」

王興興是1990年生人,小學時,他最期待的時間就是每天傍晚7點。一到7點,他就守在電視機旁邊看科教節目,那時電視臺引進了一系列包括生物、太空、化學、機器人等內容的紀錄片。「大家可能想不到,波士頓動力在MIT實驗室那臺機器人,我差不多在10歲左右就在電視裏看過了。」王興興回憶。

王興興稱,他從小英語不好,語文也非常一般,所以他只有在畫畫和動手做東西時才會有非常大的成就感,而這樣的正反饋讓他在動手製作方面的能力越來越精進。

王興興本科就讀於浙江理工大學,大四考研時,雖然總分達到了浙江大學的分數線,但是因為英語單科成績未能達到要求,最終進入上海大學。

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在動手製作機器人方面的天賦。上海大學讀研期間,在沒什麼預算的前提下,王興興一人從頭設計硬件、控製算法,搭配工業電機做出機器狗XDog。後來,該機器狗拿到上海機器人設計大賽二等獎,獎金8萬元,但研發成本不到2萬元——這是王興興賺到的第一桶金。

通過這次比賽,還是研究生的王興興認識了一些投資人。他嘗試著去找對方談過投資,但是都被拒絕了。後來,王興興就加入大疆工作。

2016年6月,入職大疆不久,王興興設計的機器人在國內外科技圈火了一把,當時忽然有人願意買他的機器人,也有人願意投資。最終,王興興離開大疆,創辦宇樹科技獨自創業,「取名宇樹,就是希望用各種各樣的科技,推動整個人類的進步,幫人類點亮科技樹。」王興興表示。

*  極致成本

宇樹科技的機器人備受行業關註的特點之一,就是在保證性能的前提下還能做到足夠低價。目前,宇樹的四足機器人最低可以賣到9000元一臺。「價格更友好,產品才有更多人買,才能在全球範圍內推動行業進步。」王興興表示。

王興興很喜歡比亞迪的成本管理。因此在機器人的設計階段,他和團隊就開始做降成本的準備,比如每個零部件要如何做得更簡化,能不能用性價比更高的材料,以往的行業設計路徑一定是最科學的嗎?

除此之外,雖是90後,但王興興已在機器人設計、製造、量產方面累積了多年經驗。從2013年研究生期間研發四足機器人開始,到2016年創業製造和量產機器人至今,王興興對於機器人關節電機的生產、整體機械結構、傳感器、整個電控系統芯片等方面,都積累了多年的經驗和心得。「零部件精度要求很高,都是0.01個毫米起步考慮的。」王興興告訴《中國企業家》。



在王興興的碩士畢業論文成果發表時,初心資本合夥人許旸洋就關註到了他。但令許旸洋感到惋惜的是,因為當時王興興剛畢業,再加上其能力比較偏技術,與他心目中綜合型CEO的畫像有差別,因此初心資本是在2019年底宇樹的Pre-A+輪融資時才投資,而未能在更早投資宇樹科技。

過去幾年裏,許旸洋聊過很多機器人創業團隊,早期主要是一些高校科研院所的團隊。他發現大部分團隊會比較追求極致的單點性能,比如電機的扭矩、機器人的負載等等,參數層面很厲害,但只停留在能實現就可以了。

「但王興興的思路不一樣,他很極客,也很極致,在整機的設計優化、穩定性測試、量產等方面,明顯優於其他團隊。一方面宇樹的商業化比較早,經歷較多反饋和疊代;另一方面,他的系統化工程能力更強,在生產側投註的精力也比較多。」許旸洋說。

2023年開始,宇樹科技開始入局人形機器人領域。但在王興興看來,四足機器人和人形機器人,其實很多的設計都是非常類似的,一部分團隊也可以公用,而這也是宇樹人形機器人可以賣到9.9萬元的原因之一。

*  從拒絕到入局

王興興創業做機器人的一條關鍵標準是:「市場有需求,宇樹才做。」

無論是2016年起步做四足機器人,還是2023年做人形機器人,王興興都是看到行業裏已經有一些「苗頭」了,甚至已經有客戶詢單了,他才選擇入局。

早在2013年,研究生剛入學時,王興興就想到了四足機器狗的方案,當時他做過各種研究後發現,機器狗的方案不錯,未來可以商業化。當時,他甚至想過要不要就像喬布斯一樣,中途輟學去創業。這個念頭只是在他腦子裏一閃而過,2013年~2015年的研究生在讀期間,他就把機器狗的方案做出來了。

王興興一直非常關註公司和產品的商業化閉環。因此,2016年宇樹科技成立,2017年產品預售時就開始接訂單了,等到2018年,機器人就能開始正式發貨了。

但在很長一段時間裏,王興興是拒絕做人形機器人的。2020年之前,有很多投資人問他,你們做不做人形機器人?王興興非常斬釘截鐵地跟他們說:我們不做人形機器人。但從2023年初開始,宇樹科技卻快速闖入人形機器人賽道,並在成本控製等多個方面取得突破,引起全球的關註。

王興興透露,其實早在2009年大一的寒假,他就做過小的仿生人形機器人,但當時遠沒有達到自己預期。他分析,不達預期核心的原因,是當時全球人形機器人的控製技術都不是特別理想,性能不足,導致當時沒辦法看到它的實用價值。所以,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裏,王興興都堅持不做人形機器人。

但是,時間來到2022年,在馬斯克的帶領下,全球科技對人形機器人的關註度顯著提升。2022年底,隨著ChatGPT的誕生,AI技術產生了質變,從業者們已經看到AI賦能機器人帶來的潛力。

2022年底,雖然王興興還沒開始做人形機器人,但已經有一些客戶找到他,並表示想買人形機器人。在王興興看來,彼時的社會共識、熱度、客戶對它的期待程度,都已經足夠了,於是從2023年開始,宇樹正式進軍人形機器人領域。

過去一年,具身智能的火熱,人形機器人成為被熱議的對象,甚至引來一些質疑,一部分從業者認為,如果真的要讓機器人進入工廠幹活,人形未必就是機器人最好的形態。

獵戶星空董事長傅盛在此前接受《中國企業家》采訪時就明確表示:「我對雙足機器人能成功商業化不是很看好,作為科研項目是可以,如果落地到產線上工作,沒有三五年就不可能。」

不過,王興興對機器人的形態也不糾結,他永遠相信客戶需要的就是最好的。「在某種程度上,我們也一直堅持認為人形機器人不一定要腿,因為如果有些工廠要用,可以用兩個手臂就行了,甚至單個手臂也完全OK,這其實是非常自由的一件事情。」王興興告訴《中國企業家》。

目前,宇樹科技的客戶非常多元,個人、科研教育、AI公司、工廠落地都有,而王興興也不對客戶做任何限製。「目前的策略還是希望給大家提供機器人本體,無論是在個人買來玩也好,工廠裏面做一些應用也好,或者學校做一些研究,我們都完全歡迎。」

具身智能火了之後,一部分公司甚至會購買宇樹機器人的本體,自己再重點研發AI大腦,對此,王興興也毫不介意。「非常歡迎客戶用我們的硬件,哪怕把我軟件全刪了,我們也非常歡迎,初衷還是希望更多人來用我們的機器人。」王興興回應。

* 「能幹活」

從去年開始,具身智能成為機器人行業熱議的話題。但在王興興看來,「對於機器人或具身智能來說,最核心的是讓它能幹活,無論是在工廠裏擰螺絲釘還是在家洗衣做飯,如果只是單純對話的話,可能一個手機就可以做得很好了。」

目前,宇樹科技跟蔚來的汽車工廠已經有合作,其人形機器人主要在該工廠負責現場的搬運。王興興認為這是個有價值的方向,但還沒有到真正的商業閉環,沒法比人的成本更低。

不過,王興興也一直提醒自己,不要把公司做著做著變成一家傳統自動化公司。在他看來,人形機器人目前最大的挑戰,也是未來最大的變量,就是AI能力。「機器人AI的能力,在全球範圍都沒有達到一個像初代ChatGPT那樣的水平。」



他判斷,現在人形機器人具身智能有點像ChatGPT爆發的前一兩年,「大家已經發現了這個方向,並要往這個方向做,但實際上沒有哪家敢打保票,說我這個方向是絕對正確的。」

「如果今天有人把AI機器人的通用模型做出來,找我們定製人形機器人,我可以保證年底之前就能做10萬個人形機器人。我加大產能和研發效率,投入大量的人員,甚至通宵都沒問題,因為硬件本身不是問題,最大的問題還是機器人的AI能力沒有足夠的突破。」王興興告訴《中國企業家》。

他認為,機器人要發展下去,單純的大語言模型是不夠的,目前機器人AI跟通用AI的發展比,落後了10年左右。但樂觀的是,隨著行業越來越熱,更多的聰明人和更多的錢湧入市場,差距正在快速縮短。

而其中,面對特斯拉、小米等巨頭,創業公司的機會就在於,「你得保持對前沿技術足夠的敏感度,你得看到未來,你得足夠靈活。

如果能預估未來1年到2年,甚至是5年後的整個技術路線和產品格局,你提前做布局了肯定死不了。能不能做第一不太清楚,但至少做到前幾還是非常有可能的。」王興興表示。

---[文: 中國企業家記者: 趙東山*編輯: 姚赟/來源: 中國企業家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