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對話創新工場汪華:把AI大模型當作定語,應用才是主語

2024090118:41



「所謂的AI native,創業公司都有機會,成功的幾率甚至超過大廠。」

沈寂10多年,創新工場聯合CEO汪華最近又開始公開發聲了。

2010年時,汪華對移動互聯網的篤定和熱情,如今再次投註在AI大模型之上,他認為這將是一個大於移動互聯網10倍的市場空間。

汪華畢業於美國斯坦福大學,隨後在谷歌中國供職。2009年,他和李開復等人共同創辦了創新工場。過去20多年中,汪華一直致力於技術投資和研究。此前,他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判斷和遠見,現在看來已經被時間和商業實踐一一證實。

過去一年,隨著AI大模型的狂飆突進,短暫的瓶頸期正在顯現,投資人在投入巨大的資金後,卻因為沒收到足夠的正反饋而開始焦慮;創業者因為對技術和未來的不確定,而感到迷茫。有人開始悲觀,有人感到仿徨。

不同於大多數人在2016年AlphaGo戰勝李世石時,才開始關註AI,汪華從2012年開始就投資AI。如今,在移動互聯網到AI大模型的技術變革期,他依然堅定和冷靜,他的研究和判斷也再次成為創投圈重要的參考。

以下為核心要點:

1.在移動互聯網,你也不可能在2009年就投出一個TikTok,那時候設備、帶寬、普及率都是不支持的。

2.現在的AI應用基本是在原來已有的東西上加個AI框,就跟移動互聯網早期,大家把愛奇藝、優酷原封不動往手機裏搬一樣,但移動互聯網的最終形態是TikTok,連內容的長度、類型、交互方式都變了。

3.如果模型成本降到現在的千分之一,再疊加模型性能的改良,有可能是移動互聯網10倍的體量了。只是成本下降做普惠這件事兒,就可以再造一個移動互聯網當年的規模。

4.ChatGPT到現在為止才一年半的時間,但AI大模型的投入已經相當於當年移動互聯網在2016、2017年級別的資本投入了。

5.AI應用這個事,理論上應用是主語,AI是定語。但AI現在太dominate了,變成了AI是主語。AI投入成本高,底層技術棧目前又不穩定,所以焦慮。

6.文心一言、通義千問、Kimi這些應用全部都加上,日活也不過就1000萬,國內可是10億多網民。中國的老百姓對AI的接觸是「偽接觸」,所以,還談不到有沒有產生增量。

以下為《中國企業家》對汪華的專訪內容實錄(有刪減):

*  談應用現狀:你不能期望在2009年就投出TikTok

《中國企業家》:這一年,您體感比較強的行業變化是什麼?

汪華:技術擴散的速度非常快,無論OpenAI頂尖的技術,還是多模態,擴散到非OpenAI的公司甚至是開源模型速度非常快。整個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和開放,這些對於做AI應用的同學,都是好事兒。

唯一讓我覺得最驚訝的是整個資本預期,讓我覺得有一些不理性。



來源:視覺中國

《中國企業家》:在AI大模型領域,您的投資邏輯是什麼?

汪華:不同階段不一樣,2023年主要在投底層的infra(基礎設施),從2023年下半年開始,我們主要看to B的應用,包括生產力、出海等等。從明年初開始,to C的應用也可以做了。

整個邏輯跟當年移動互聯網一樣,本質上還是技術投資,就跟當年互聯網先出來的是Cisco和Netscape 同樣的道理,這個階段沒過去,後面的東西都出不來。在移動互聯網,你也不可能在2009年就投出一個TikTok,那時候設備、帶寬、普及率都是不支持的。

跟移動互聯網當年不太一樣的是,那時大家的風險偏好程度比較高。這次雖然是新科技,大家賭未來賭得也是挺樂意,但更追求確定性。

所以,拋開資本的起伏,我們投資的整個邏輯,一是要跟著技術趨勢走,二是要跟著生態培育和滲透的方向走。

《中國企業家》:具體拆開如何理解?

汪華:技術的話,本質上就是模型的能力和成本,其中能力又包括:第一,模型智能的能力;第二,模型的多模態。

多模態和模型的智能能力,這個軸越往後推,理論上能做的應用就會越來越多,從to B到to C,從純線上到物理世界,甚至做到機器人具身智能的世界,從虛擬APP到物理世界成為APP。

還有一條更重要的軸,是成本。對於整個應用普及來講,在GPT-4o級別的模型性能在很多應用已經夠用的情況下,成本這條軸甚至比模型性能更重要。

現在的模型主要集中在to B,接近於當年的大型主機和早年PC做生產力的階段,因為它太貴了。現在哪怕to C的應用,都是收月費的。OpenAI今年說不定能達到50億美元收入,還是虧本的。如果推理成本降到現在的1/10,生產力工具類的to C應用就可以不收錢了,做用戶量了。

現在流行的AI搜索,其實挺適合在下一階段的。因為我當年在Google的時候,搜索的用戶量並不是很大。當年在Google一個重度用戶,一天搜索也不超過10次,平均都是幾次而已。其實,一天也占不了你多少服務器時間,你說抖音一天玩幾個小時?

如果推理成本降到現在的1%,哪怕是殺時長的應用,也是可以做的,其實又回歸到當年移動互聯網的邏輯了,應用基本上不是看你的成本多少,而是你的用戶體驗有多高,用戶質量有多好,用戶量有多大。

如果要支持很好的多模態,推理成本甚至要降到現在的千分之一。因為一張圖片就相當於幾百個token,一段視頻相當於幾十萬個token。問題也不是特別大,現在基本上已經到了突破期拐點了。

最近兩三年,模型的成本都會以一年8~10倍的速度下降。再往後,這個降速會變緩,只能按摩爾定律往下降了。其實降到千分之一也是可見的事情。所以,再接下來,C端應用瘋狂普及,會把所有現有的應用,娛樂、社交等重寫一遍。

移動互聯網當年也是把人類的界面重寫一遍,所以很多廣義的交互、溝通、交易之類的又可以換一種形態。AI做得不一定比當年移動互聯網更大,但只是做到這一點,就已經很大了。相當於再造一個移動互聯網的市場,這還只是成本驅動的。

如果再疊加上模型性能和多模態的提升,供給側也可以變。因為可以生產內容了,比如說以前的推薦算法只是把已有的內容更好地給你匹配,未來可以直接提升供給側的效率,自動化供給。甚至如果多模態加進去了之後,在原始側實現自動化之後,物理世界的供給側也會發生變化。

如果做到這一步,再疊加模型性能的改良,有可能是移動互聯網10倍的體量了。

《中國企業家》:創新工場會有哪些方向是一定不投的嗎?

汪華:因為我們比較偏純技術、應用一點,所以有很多偏capital intensive的,我們可能就不太投得動。

另外,海內外生態不一樣,你要把投資範圍一割細,會發現國內和國外表面上都是AI,但是能投的東西其實都是不一樣的。

比如SaaS在國外就是一個非常好的生意,尤其是標準的SaaS,因為海外原來就有很強的傳統SaaS的生態鏈,現有的公司只需要在上面加一層就行。

你放在國內,新階段投大量的SaaS,明顯就不太合適。因為我們比較偏大型央企,就算用SaaS,大家也喜歡私有化部署、項目製,中小企業也不存在很好的意願。而且,中小企業原來用傳統SaaS用得少,所以中小企業都沒有完成數字化改造。你新弄一層東西,也架不起來。

*  談中美差異:中國團隊,更有可能做出現象級應用

《中國企業家》:一部分人對今年AI大模型發展的觀點是boring,您的體感是怎樣的?

汪華:從投資的角度來講,最近幾個月在美國市場,其實已經非常熱鬧。當然,這個「熱鬧」主要還是在to B的各種應用。

你會發現,投資事項的數目非常多,而且是越來越多。投代碼的、編程的、法律的,而且動不動估值都是幾億美元,甚至十億美元的估值。to B外,少量也有to C,比如Perplexity,還有一些多模態更小的模型,但投資人都是標準的財務投資人。

所以,其實是一個生態孕育的過程,我們反而是夾在這兩者之間。因為國內雖然表面上是一起開始做的,但整個應用比美國要落後一年。去年年初,ChatGPT Moment來到,美國民眾開始瘋狂被普及應用。而去年一整年,國內老百姓新聞聽了很多,但大多數老百姓其實沒有用上。更多人是從今年才開始用上,所以整整落後一年的時間。

從今年Q2開始,看到很多to B的企業,AI上得很快,有很多的low-handing fruit(低垂的果實),當然都是Copilot類的,用在各種垂直行業裏面。AI上升的速度,其實比當年的SaaS還是快。很多公司半年之內做到了上千萬美元的ARR。

所以,你就可以看到這個速度,to B的這一輪應用已經起來。但這一次美國的投資人,也是比當年移動互聯網更保守一點。移動互聯網的時候,大家的風險偏好高,而這次投應用的角度,大家也比原來要保守。比如從to B往to C的轉換速度,即便他們投Perplexity,也一定要等到Perplexity已經有了蠻大的用戶量,並且還初步做了一些商業化的工作,才開始投。

《中國企業家》:在這塊,中美會有一些差異和優劣勢嗎?

汪華:國內在做應用方面,要比美國強,無論是工程的力量,還是國內應用的競爭和疊代,包括各種方法論。哪怕在美國,最近幾年暴增的大體量的應用,背後都有中國團隊的影子。Temu、TikTok,Zoom也是中國團隊開發的嘛。

模型上的優勢,可能在做一些最復雜的任務上,美國比我們強。但是,如果AI infra的成本降到現在的1%,那就有可能出現億級別日活的長時長、入口級別的應用,而做那些應用的時候,中美模型性能沒有顯著差別,但中國,有可能做出更好的應用。

說句粗暴的話,如果不考慮一些根本的研究突破,同一層次的小尺寸模型跟較大尺寸模型性能差別不會超過20%。關鍵是在數據——而如果中國的團隊應用做得好,那能從應用裏面收集到的數據,說不定反而比美國團隊多。

*  談FOMO:AI大模型應該是定語,應用是主語

《中國企業家》:現在行業裏或多或少有一些焦慮或者是悲觀的情緒存在。您有感受到嗎?

汪華:投資人焦慮的是一大堆錢都投進去了,但應用遲遲起不來。如果應用起不來,整個行業的價值是不是比原來預期要低?我之前這麼高估值、這麼多錢投進去了,將來能不能修成正果,天花板真正的東西到底是什麼,什麼時候能出來?

這跟當年移動互聯網不一樣。移動互聯網從2008年開始,一直到2012年都還有很多人沒有那麼認可移動互聯網。所以,大家的預期不是特別高。但是,ChatGPT一出來,所有人就對它預期很高。去年太多資本投入在裏面,甚至把英偉達「拱」成了世界第一市值。

但你想想,到現在為止才一年半的時間,這投入已經相當於當年移動互聯網在2016、2017年級別的資本投入了。投資人會擔心有沒有一點像1999年的crash,預期過高,整個泡沫破滅。而且,大家還會焦慮GPT-5能不能出來,如果出來不盡如人意,大家原來對它整個領域的預期值是不是就要大大下降?

國內的創業者焦慮就更是來自於各個方面了:

第一,資本市場的焦慮肯定會影響他們。因為這直接影響到他們是不是還能融到足夠多的資金。融不到資,創業連燃料都沒有了。

第二,AI變化太快了,每個月背後的技術都在變化。很多人發現我今天還做這個呢,明天又得做那個了,創業者覺得沒有方向。不知道該做什麼,甚至擔心會不會過兩天風向或者底層技術再一變,之前做的東西都白做了。

第三,創業者也在觀望,到現在為止如果在中國市場始終不能出現一個被證明的、一些領軍的東西,創業者就開始懷疑,我做這個事兒的時機或者前景。

此外,大家雖然都在做應用,但實際上AI應用這個事,理論上應用是主語,AI是定語。但AI這件事太dominate(支配、占支配地位)了,變成了AI是主語。AI這件事本身變化速度又特別快,每個月都有巨大的變化。如果你就是想做一個主語是AI的東西:一是你不知道用它做什麼,方向上就很迷茫;二是這東西底層變化又太快。

如果這兩個焦慮跟融資的焦慮疊加在一起的話,就很難受。

《中國企業家》:投資人的焦慮,更多是因為這個共識形成得太快了,還是說也是因為大家FOMO(Fear of Missing Out,害怕錯過)的情緒導致的?

汪華:去年共識是很明顯的,但實話說,去年是基於FOMO的共識。今年大家要開始回歸商業本質和擔心天花板了,投資人的焦慮自然就來了。



來源:視覺中國

大家忽略了一件事兒,生態的構建和形成本身需要滲透的時間。因為你想iPhone 1一共賣了400萬臺而已,雖然聲勢很大。一個新的技術平臺,先得做生態能力。

從用戶滲透的角度來說,一開始也都是極客、科技愛好者,包括科技從業者,然後是年輕人、學生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然後再一點點下沈到主流人群,甚至下沈到下沈人群中間去。

應用本身也是一樣的。移動互聯網早期的應用,就是把PC互聯網的東西,原封不動往手機上搬。現在的AI應用基本也差不多,把原來已有的東西加個AI框,就跟大家把愛奇藝、優酷原封不動往手機裏搬一樣,但移動互聯網的最終形態是TikTok這樣的應用,連內容的長度、類型、交互方式都變了。

所以,你想人群的滲透、產品形態的演進,本質上就是生態的滲透,本身也需要時間的。就算技術走得再快,這個也快不了。

*  談商業化:老百姓對AI是偽接觸,還談不到商業增量

《中國企業家》:從PC到移動互聯網,再到現在的AI 2.0大模型,不管是技術基礎或者是落地路徑,包括最後能帶來商業的增量也好,這三塊有哪些是可參考的,有哪些是完全不一樣的?

汪華:移動互聯網的核心是聯網和新的界面,不斷把更多的場景連到網上。AI 2.0會帶來更多的界面革新,通過多模態鏈接更多的場景。另外,內容生成也將比當年的推薦算法更厲害,比如說你在虛擬世界玩遊戲,可能每個遊戲都是你專屬的。

AI大模型應用將來有可能是整合界面側和生產力側,實現雙閉環。而移動互聯網是連接場景,這樣的話交易從線下搬到了線上,並且更多連接建立後,也擴展了邊界,聊天聊得更多,商品買得更多。實際原始的productivity這塊,其實還是沒有變,背後是無數的外賣、快遞小哥。但AI 2.0這一波,無論是線上、線下,可以更大規模自動化。

《中國企業家》:從PC到移動互聯網,因為智能手機的誕生讓全中國大部分人都觸網,並因此帶來了快手、拼多多等眾多的商業模式,帶來了巨大的商業增量,但是目前AI帶來的增量似乎還沒那麼明顯?

汪華:我同意你的說法,但得分開幾點說。

第一,AI在國內壓根還沒有普及呢。美國好歹去年一整年ChatGPT Moment,所以美國各種各樣的AI應用日活加在一起也是大好幾千萬了,美國總共就3億人。在國內,老百姓都聽過大模型,但國內那些大體量的文心一言、通義千問、Kimi這些應用全部都加上,日活也不過就1000萬,國內可是有10億網民。中國的老百姓對AI的接觸是「偽接觸」,所以,還談不到有沒有產生增量。

第二,它能不能產生消費增量,而不只是生產力增量。因為to B應用現在只是降本增效。而當年大家喜歡移動互聯網的一點,是增加了交易和需求。

因此在我看來,一是現在離提供整個社會的消費增量,無論是to B和to C,都還有時間。二是必須要擴展出全新形態的消費。就像當年社交電商、直播電商、二次元、手遊、IP或者是各種各樣的虛擬消費,都是創造出來的增量消費。我相信AI智能化,包括界面改變,能增加出新的消費形態,但現在還沒到這一步。

從效率增量到消費增量,其實是一個必然的過程。你有了AI,精神世界傳統的消費,比如傳統遊戲、傳統電影之類的可能就不要了。你可能就需要全新的內容形態和消費形態,而在那裏面,用戶會得到更大的滿足感,願意付出更多的代價,消耗更多的時間。

*  談路徑:我的5個判斷

《中國企業家》:大模型落地應用會遵循怎樣的路徑?

汪華:我的判斷是:

1.to B 方向;

2.生產力工具;

3.大用戶量工具;

4.圖文級別的社交娛樂類產品;

5.海量的多媒體娛樂產品,以及真正意義上的商業重構。

這取決於兩方面:第一,模型事物本身。第二,人群和應用形態的生態滲透。移動互聯網時代,哪怕是從第一天開始,技術棧都是成熟的。無論是硬件、軟件、網絡、運營、服務器,所有都是成熟的。

AI底層的技術棧還不成熟,順序一方面是很受技術棧本身的限製和影響;另一方面,模型本身的成本和性能起到的作用也會更大一些。

《中國企業家》:今年大模型廠商的價格戰,對您做投資有什麼影響嗎?

汪華:在美國,其實投資已經到了第二階段。第一階段,投純粹超級基座模型和投算力等投資事件已經變少了。大家整個重點轉移到落地和應用這塊了,中國也是一樣。

每到下一階段,上一階段就會發生一些整合,並不是說上一階段的公司就不是好公司,只是上一階段已經投了足夠多,市場上已經有足夠多的玩家。

*  談創新:AI大模型需要什麼樣的創業者

《中國企業家》:對於新一代的AI創業者來說,有什麼樣新的要求?

汪華:這次的AI創業者,要求肯定要比之前高。

移動互聯網時代,技術棧穩定,資本狀況也很好。最重要的是大家能不能找到一個對的場景。一旦找到對的場景,剩下就簡單了。不存在你找到了對的場景後,因為技術本身把自己弄垮了這個事。

而在AI時代做應用,你要對場景很理解,還要對技術邊界很理解。不能做現在技術或成本做不到的事情。此外,加上AI本身有比較高的成本,這一代的投資人更保守,對於商業化閉環和商業化落地的要求會很快,對於整個創業團隊的要求更加綜合。

之前的創業團隊,一個產品經理配上一個工程師,甚至是一個大學生自己寫東西,找到了對的場景,接下來拿到各種資源,快速增長。在增長過程中,再一點點解決問題。現在這樣的方法行不通了。

雖然講了很多不同,但是商業本質和用戶需求還是沒有區別的。其實AI這個事只是給大家一個重新洗牌的機會,真實的還是在做應用或者需求。

AI這件事太容易亂花迷人眼,而且不斷在變,反而很多同學做AI應用的時候,太看重我要用AI做什麼了。反而對於應用、人性、需求本質不見得挖得那麼深。

《中國企業家》:AI這一波會存在大廠贏者通吃的情況,還是說大廠會有創新者的窘境?

汪華:兩個都會,我分開說。

第一,大廠的資源畢竟多,而且它們現有的應用已經涉及了很多場景。所以,對於大廠非常重視的,而且跟應用相近的主戰場,它們的優勢是很難比擬的,你別跟大廠去拼這些東西。

但是,AI交互商業模式會很不同,如果新的形態跟原來的商業模式有沖突的話,大廠還是比較難受的。因為為了幹掉你這家小公司,得把自己海量的商業模式給毀滅掉。

比如谷歌雖然在搜索很有優勢,但原來商業模式本質上是一家廣告公司,一旦AI化之後,就跟當年微軟和安卓之間的關系一樣,免費操作系統的商業模式對於微軟是很難受的一件事。

第二,當場景重塑之後,大廠的優勢就沒有那麼大了。比如說貨架電商變成社交電商和直播電商,你會發現對於互聯網電商巨頭來說就非常難受。而AI這個形態,很有可能改變整個形態。

第三,全新的場景,就像之前的滴滴,對於傳統大廠來說,不也是從零開始嘛。而且因為大公司成本、效率、人員等因素,尤其新業務比較小的時候的法律風險和成本速度、效率,還不見得幹得過小公司。

綜上,現有的場景加個AI框這事,就別折騰了,大廠具備壟斷性優勢,比如場景、資源、算力這些條件都很充足。所謂的AI native,創業公司都有機會,成功的幾率甚至超過大廠。

AI有可能非常垂,這樣很多大廠也覆蓋不到很多東西。就像搜索,雖然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搜索還是百度、谷歌,但實際上搜索的互聯網流量分配權、話語權是極大減小的,很多需求都是在小紅書、知乎、頭條、微信裏面就解決了。

所以,AI也是這樣,以後會把場景更多孵化出來,很多大廠現在依然是新領域的老大。但裏面的很多東西將會被分割。---[文: 中國企業家記者: 趙東山*編輯: 姚赟*頭圖來源: 受訪者/來源: 中國企業家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