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幫中國衝破美國壟斷後,美籍老板提走了11億

2024072717:09

美籍老板為什麽要幫中國沖破美國的壟斷?

因為他原本是中國人。

美籍老板提走的11億是中國支付的報酬嗎?

不,是他在中國投資的公司在A股上市後的套現所得。

或者也可以說就是報酬,上市這麽多年了,也早就到了該收獲的季節了。

近日,上市公司斯萊克發布公告,控股股東科萊思公司擬向陜國投轉讓5.01%的股權,交易價1.5億。

斯萊克就是那個幫中國沖破了美國壟斷的公司,而控股股東科萊思公司背後的實控人就是那個已套現了11億的美籍老板安旭。

根據斯萊克的公告,可以一筆一筆很清楚地統計出安旭此前減持的明細。



節奏控制得很穩,從2018年開始每年都有固定的減持動作,但都不多,加上今年這次的協議轉讓所得,一共12.5億。

當然,這次轉讓完成之後,安旭的持股比例相比IPO之初已經賣掉一半了,站在股民的角度來說,這就是實控人套現逃離。

在斯萊克的股吧裏,甚至有股民調侃:這是要變國企了嗎?

不過,一碼歸一碼,換個角度看,安旭和斯萊克確實曾經幫中國突破了精密製造行業面臨的一個大難題。

1, 上世紀80年代初,青島啤酒首次推出了包裝精美的易拉罐啤酒,產品一面市,立刻在全國啤酒、飲料廠商中掀起了易拉罐熱潮,大家紛紛想要效仿。

然而,大家尋遍全國才驚奇地發現,偌大的中國居然沒有能做易拉罐的,青島啤酒的易拉罐都是從日本和香港進口的。

其實,日本和香港的易拉罐製造技術也是70年代才剛從美國傳過去的,美國才是易拉罐製造技術的發明者和壟斷者。

美國可以輕易把技術傳給日本、香港,但不會輕易傳給中國,中國最多只能花大價錢進口整套生產設備。



彼時還屬於計劃經濟,進口都需要先申請審批,涉及到外匯的使用、各行業的平衡,控制也相當嚴格。

不過,即使如此,光是1984-1985年我國就一口氣批準了8條易拉罐進口生產線,說明當時國內對於易拉罐製造的需求有多麽急迫。

生產線是進來了,但這只是解決了製造設備的問題,製造易拉罐所需要的材料我國也無法提供,也得進口。

直到1992年,我國才有企業攻克了符合易拉罐生產精度、性能要求的鋁製板材工藝技術,但關於易拉罐瓶身高速變薄拉伸的技術始終不得要領,一直被美國牢牢握在手中。

易拉罐不可小覷啊,製造和精密製造完全是兩個概念,別說90年代,即使是現在,我國在高端精密製造上仍然落後於歐美。

當然,如果給我們足夠的時間,我們肯定能夠破解出來,但代價可能就不是套現10幾億這個級別了。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安旭帶著精密製造技術從美國來到了中國。

2, 安旭出生於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國內神經科專家,母親是心理醫生,這樣的家庭至少具備了孩子成長所需的兩個基礎:一是經濟條件,二是文化氛圍。

1981年,青島啤酒正在日本、香港洽談易拉罐進口合作商時,18歲的安旭成功考入了清華大學精密儀器與機械系。

很巧,青島啤酒在找的東西,就是安旭即將學的東西,而安旭對於精密製造屬於遇上就著迷了,在清華大學一口氣讀到碩士畢業還不夠,又到美國去繼續進修。

1988年,安旭進入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學機械工程系,兩年時間又拿了個碩士學位,然後就進入了美國鋁業公司旗下的斯多裏機器公司(STOLLE)。

STOLLE這家公司幹啥的呢,就是生產易拉罐製造設備的,STOLLE和DRT、STI三家就是當時美國易拉罐製造設備的三巨頭,一度壟斷了全球的易拉罐製造設備,而STOLLE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



安旭在這家全球第一的易拉罐製造設備公司工作了11年,一路從普通研發工程師幹到項目工程師、工程經理,都是跟技術打交道。

時間來到21世紀,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安旭體會到了變化,美國的製造業正在快速衰退,中國正逐漸成為中心。

與此同時,安旭在與清華老同學王炳生的通信往來中了解到,易拉罐製造技術正是中國需要的,天時、人和正當時。

而王炳生在蘇州一家光電科技公司任職,他告訴安旭,蘇州的創業環境很好,如果有想法,可以到蘇州考察一趟,地利也具備了。

2003,安旭下定了決心,辭去美國STOLLE的工作回國考察,經過一年的籌備,2004年,蘇州斯萊克精密製造公司誕生了。

3, 有資金、有技術、有地方政策,斯萊克的開局很順利,從海外采購零部件、國內組裝

但安旭說到底是美國人,斯萊克一開始屬於外商獨資企業,關於怎麽轉移、轉化技術成果,還得有一個合適的策略。

2008年,斯萊克與昆山啟迪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共同組建了昆山技術中心,承擔技術轉移、成果轉化的職能。

昆山啟迪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的背後是清華,技術成果的問題也就解決了,其實,斯萊克的技術升級和進化主要靠的就是中國科研的力量。



之後,斯萊克的易拉罐製造設備就帶著中國製造的屬性,不僅供應國內,也遠銷海外,包括這項技術的發源地美國。

有趣的是,美國STOLLE公司眼看「Made in China」的易拉罐製造設備賣到美國,居然忍不住誇贊:中國造比美國造還好啊。

既然中國造的好,那就學,美國STOLLE在中國的代理商就因侵犯了斯萊克的專利被起訴,而侵權的設備就是從美國進口的。

當然,STOLEE也在美國給斯萊克製造麻煩,2010年,美國STOLLE起訴安旭和斯萊克侵占了其商業秘密。

不過,官司打了3年也沒把斯萊克告倒,反倒把自己給整沒了,2011年,美國STOLLE被日本公司收購。

4, 即使STOLLE被收購了,但當時仍是斯萊克無法逾越的對手。

斯萊克是2014年上市的,那一年的營收才3個億,而根據招股書,STOLLE的營收大約2-3億美元,是斯萊克的好幾倍。

不過,追趕競爭對手只是個時間問題,最重要的是,中國不再會因為易拉罐被人卡脖子了,想怎麽造,就怎麽造,全都是中國造。

2018年,斯萊克營收近8億,不僅成為國內龍頭,也遠超美國三巨頭中的後兩個,安旭也松了一口氣,開始了如前所說的有節奏的減持。

當然,也可能還有一個原因,隨著時間的推移,易拉罐製造設備及其技術逐漸被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企業掌握,市場的需求量就那麽大,不可能再怎麽增長了,從斯萊克的營收中,安旭或許已經看到了行業的天花板。

2020年-2022年受疫情影響,海外大多數國家都無法正常生產,只有中國還能馬力全開,2022年,斯萊克也創下了易拉罐製造相關設備的歷史最高銷售額14億,但2023年又萎縮到了不到10億。

當然,斯萊克也嘗試了擴展業務,2022年進軍鋰電池殼製造業務,但如今鋰電池本身也是個相對過剩的行當了。

二級市場上,自2023年以來,斯萊克股價一直持續下行,一年半的長熊累計跌了70%,這或許就是資本市場對斯萊克未來期許的真實反映。

沖破美國壟斷,那是光輝的歷史,商業如何破局,這是眼下的困局,如今把國資迎進來,不知道安旭準備下一盤什麽樣的棋。---來源: 灰鴿觀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