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當日本拿到貿易摩擦的劇本後…

2024071814:52



「誠聘年齡不超過30歲、能用英文吵架的日本男士。」上世紀90年代日美貿易戰尾聲,日本科技企業索尼在報紙上登出這樣一則招聘啟示。他們亟需人才到一線與美國人交鋒。

從二戰的廢墟上起步,日本經濟在美國扶持下於八九十年代獨步全球,它的高光時刻卻引發了美國企業的集體噩夢。

友誼戛然而止,雙方貿易摩擦不斷升級。而汽車和半導體作為風暴眼,卻在日本與美方的極限拉扯後兀自走向興衰的兩個極端。

01, 經濟上著名的「神武景氣」

太平洋戰爭硝煙之後,日本無條件投降。

政治作為戰爭的延續,美駐日盟軍最高司令麥克阿瑟叼著煙鬥踏上了日本的領土。看著滿目瘡痍、餓殍遍地的日本,他對《芝加哥論壇報》的記者說:「日本已淪為第四流的國家,再也不可能東山再起、成為世界強國了。」

但是到了1956年,日本主要經濟指標均已恢復甚至超過戰前水平,進入經濟史上著名的「神武景氣」。到了1968年,日本躍升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東山再起的原因很複雜,但普遍認為核心有兩點:

外因是,來自美國的拉攏和技術扶持。麥克阿瑟接管日本後最初接到的官方指示中明確了一點:「不承擔恢復和繁榮日本經濟的責任。」但隨著美蘇冷戰的展開,為了把日本留在資本主義陣營,美國調整了政策,轉變為「積極扶植日本復興」。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日本接到大量來自美國的軍工訂單,對日本經濟的恢復起到了關鍵作用。

內因是,日本國內成效卓著的經濟體制和各項補貼產業政策。《戰後日本經濟史》作者野口悠紀雄對日本戰後復興持有「1940體製史觀」。即戰時經濟體制,核心是管制利率和傾斜生產方式,集中有限力量發展重工業和高科技企業,這期間崛起的汽車和半導體產業成為日本戰後經濟的引擎。

以上兩個關鍵事件,對日本經濟和科技產業帶來了長遠的影響。

02, 兩股力量間的斡旋

命運奪走了日本華美的袍,掉下一地的虱子。出於對美經濟、軍事和政治的依賴,日本一次次屈從。每屆日本政府領導人都像夾心餅乾一樣,小心翼翼在美國政府和日本企業兩股力量之間斡旋。

一直到90年代,日本進入「失落的二十年」,美國才終於停止了窮追猛打。日本民族主義者稱日美貿易戰為「經濟戰敗」,比太平洋戰爭更恥辱之處在於:日本沒有戰鬥就向美國投降了。

但是日本國際問題研究所客座研究員津上俊哉卻認為:「如果日本的國力沒有衰退,並繼續搞產業政策式的追趕模式,日本經濟在世界上一定會被孤立。因為人類社會的潛規則便是如此,終究不能使一人一直處於獨贏狀態。」

歷次日美貿易摩擦讓日本的出口產業大受打擊。同是日美兩國的支柱性產業,半導體和汽車作為貿易戰主場,在之後走向了截然相反的命運。



貿易戰後日本電子產業和汽車產業的貿易收支變化 來源:清華大學

據澤平宏觀統計,從195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初的三十多年中,美國先後對日本發動了六大行業的貿易戰,後面升級為匯率金融戰、經濟戰、科技戰。像剝洋蔥,一層一層剝到日本經濟決策的最核心。從讓日本自願限製出口,到強制性日元升值、允許外資進入、進口美國商品等,最後讓日本失去宏觀政策的獨立性……

半導體產業從巔峰隕落,汽車產業卻繼續做大做強。

03, 日本汽車,從入侵到共贏

日本汽車在朝鮮戰爭前都沒有發展起來,其中有起步晚、基礎差、戰爭等種種原因。但自從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意識到汽車的重要性後,日本不管遇到多大困難都堅持把汽車產業發展置頂。

日本汽車業能後發製人,除了這種不放棄的精神,就是抓住了幾個歷史性機遇。

在朝鮮戰爭期間,通過美國軍工訂單,日本頭部車企如豐田和本田完成了資本原始積累和設備更新,發展終於步入正軌。五六十年代,日本先後從歐美國家引進汽車技術405項,自身的努力結合外部扶持,縮短了產業進程。

1966年日本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日本政府也在同期大量投資公路橋梁等基建,家用車開始在日本普及。接下來十年內兩次石油危機讓日本汽車迅速占領席卷美國市場。

由於石油價格暴漲,全球汽車業重新洗牌。大排量、高耗油的美系車被消費者拋棄,省油耐用、經濟實惠的日系車受到美國人青睞。

進入美國市場後,日本汽車避開與美國汽車的正面競爭,選擇美國汽車不重視的中小型家用車為主打產品,註重市場導向型基礎研究與技術創新,不斷改善產品性能(安全、便利、節能、環保)和售後服務,向中高端市場沖擊。

同時形成了自己的汽車文化,豐田生產方式成為行業教科書級別的案例。

1980年,日本汽車占美國進口汽車比重高達80%。美國三大汽車公司聯合向政府提出抗議,汽車貿易戰旋即打響。



圖源:pixabay

美國的訴求是,一方面要通過201條款、多邊談判等方式限製日本汽車出口,保護國內市場;另一方面以301條款、增加關稅、要求日本采購美國汽車零部件等方式打開日本市場。而日本的應對也非常有啟發性。

在美國限製日本汽車出口的一個月後,日本就宣布頭部車企豐田、通用、馬自達等會在美國建廠,以在地化生產替代出口,用日本的技術和生產方式,用美國的工人,生產在美國銷售的汽車。

到90年代中期,日本在美國汽車生產量達180萬輛,占美國汽車產量的27%以上。這種在地化生產不僅繞開了貿易戰壁壘,也提升了美國消費者對日本汽車甚至日本的好感度。至今日本汽車也穩居在全球汽車業第一梯隊。

日本汽車業不僅沒有被貿易戰摧毀,還因禍得福的找到了第二增長曲線。對今天的中國新能源汽車貿易摩擦也有著借鑒意義。

前段時間,歐盟提高中國新能源汽車關稅引發熱議,知名投資人周勇在接受霞光社采訪時表示,短期看該事件會對中國新能源車出口銷量產生影響,長期看會加速中國車企的在地化生產,這會對中國汽車業乃至中國經濟產生較大影響。借鑒日本,當年也是為了繞過貿易壁壘在境外投資建廠。

截至 2021 年,日本境外投資企業的銷售收入相當於日本 GDP 50%左右,相當於在本土之外再造了半個日本。此前的出口理念下,是以「我」(中國企業)為主、擠占當地企業市場的國際化,如今的出海理念下,是中國企業與當地企業共贏的國際化。」

04, 日本半導體,陷落於泥流

但是日本半導體產業遇到的問題不是在美投資建廠能解決的。同樣是超越美國後遭到打壓,它的遭遇更有戲劇性。

日本半導體產業的起點是井深大和盛田昭夫創辦的東通工(索尼前身)。1952年,井深大去美國考察,大膽花2.5萬美元買回了軍用的晶體管專利,首次把它應用在民用商品中。當時唯一的參考書是三卷由貝爾實驗室出版的《晶體管技術》,東通工派員工赴美學習。終於在1955年造出了第一臺晶體管收音機,東通工也改名索尼,進軍美國市場,從此日本正式踏入了全球半導體行業。

期間美國對日本半導體的發展也做了貢獻,冷戰期間向日本開放很多先進的集成電路技術,大大縮短了產業進程。

但最關鍵的是政府的重視。20世紀70年代,日本政府以舉國之力推動半導體發展,將日本政府將產業界、高校和研究機構的科研精英聚在一起成立超LSI研究所,4年研發出1000多項專利,一些技術世界領先。

東京大學教授丸山知雄認為:「(超LSI)取得的成就基本局限在DRAM領域。」借助超LSI的舉國之力,日本在DRAM技術領域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不僅研發速度快,價格遠也低於美國同行,橫掃美國市場。1985年,巔峰時期的日本半導體讓美國半導體企業失去了約4萬個工作崗位,英特爾和國家半導體被迫撤出DRAM市場。引起美國強烈的不安。

美國制裁日本半導體的思路大致與汽車產業相同,也是從80年代開始,通過一次次談判限製制日本產品出口數額、控制日本半導體市場占有率、征收關稅的方式保護本國市場,同時通過讓日本擴大進口數額、允許外資進入的方式強迫對方打開市場。

有日方談判者回憶:「一生最大的恥辱。」「(美方)態度蠻橫惡劣,甚至以政客醜聞作威脅。」「不滿足他們的要求就全員退席。」



但除此之外,美國還希望拖慢日本半導體發展節奏。

例如1982年的IBM間諜事件,據大公網報道,美國先安排線人通知日立、三菱IBM有最新專利技術出售,等日方的技術人員來了,馬上被美國以產業間諜罪逮捕。1987年,富士通想要收購美國半導體先驅公司仙童,鞏固自己的行業地位,也被美國政府否決。

最嚴重的事件是東芝機械違反禁運令事件。東芝向蘇聯出售4臺精密機床,此事在1987年被曝光後,就被媒體大肆渲染,美國不僅取消了與東芝的合作,禁止東芝向美出口,還要求東芝花費1億日元在美國報紙登報致歉,最後以日本主動出讓半導體市場和解。

到90年代中期,美國重回半導體王座,韓國半導體開始崛起,只有日本一蹶不振。日韓往返的航班上,常能看到日本工程師,周末去韓國半導體公司做兼職。到了2001年,當年參與超LSI的日立、東芝、三菱、NEC和富士通赤字高達4920億日元,被罵「社賊」。

誰殺死了日本半導體?日美貿易摩擦要負一定責任,但普遍的觀點是歸在日本自身。

日本沒有遵循不同的產業規律製定不同的產業政策。半導體產業與汽車產業最大的不同就是技術叠代周期短、技術變軌快,很容易有顛覆性創新,而日本半導體的創新機製響應速度跟不上市場變化。

日本作家湯之上隆在《失去的製造業:日本製造業的敗北》中詳細闡述了日本半導體的衰落:「日本企業參與決策的幹部基本都是中老年男性,很難從國際視野出發進行經營決策。」「半導體和電器產業所進行的改革都是框架內的。」「無視成本堅持生產質保高達25年的DRAM產品。」

《創新者的窘境》作者克萊頓·克裏斯坦森教授提出過一種「科技泥流假設」(technology mudslide hypothesis),意思是說科技企業在面對永無止境的科技變革時,就像在泥流上求生,它必須永遠保持在泥流之上移動,稍一停頓下來,就會遭遇滅頂之災。

克里斯坦森認為,日本半導體製造商是在上下擠壓中漸漸被淘汰的,上面有美國鎂光公司的顛覆性技術創新,下面有韓國臺灣生產的大量廉價沒有長質保的競品。也就是說,日本的半導體產業是陷落於創新窘境的泥流之中。

歷史總是不斷重演。日美貿易摩擦雖然已經過去幾十年,但作為典型的崛起國與守成國的博弈案例,對今天中國產業創新和企業出海仍然有一定參考意義。

05, 繞不開的修昔底德陷阱

蜜月期間,日本對美國的雪中送炭感激不盡,但月期短暫,日美關系很快露出硬幣的另一面。作為資源匱乏的島國,日本經濟高度依賴進出口。20世紀50年代初,日本確立貿易立國戰略,也就是出口導向型經濟發展模式。

因此日美貿易摩擦不僅伴隨著日本戰後的經濟成長,也是日本無法繞開的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s Trap),且日本的胃口顯然遠超美國預判。

隨著日本生產力恢復,在1965年,第一次日美貿易逆差出現,雖然僅為4.4億美元,但數額連年擴大。到1972年,日美貿易逆差高達49億美元,占美國當年逆差的53%,到1987年已經高達598億美元。像一把鋒利的剪刀,慢慢從合攏到張開,似乎要剪掉美國的前程。



美國對日本出口與從日本進口歷史趨勢圖 來源:清華大學社會科學院

尤其是日本科技產業崛起之後,雙方同質化競爭越來越嚴重。從紡織品、鋼鐵到彩電、汽車、半導體……日本一個產業崛起,通常意味著美國同行將迎來殘酷廝殺,隨之而來的是產品滯銷、企業倒閉和員工失業,看著無處不在的日貨,美國人怨氣沖天。日本威脅論在美國社會風行,反日遊行和針對日本人的暴力事件迅速浮現,政客競選時經常用當選後製裁日本拉選票。

日美貿易摩擦期間,日本汽車產業通過技術創新和市場導向保持了競爭力,而半導體產業則因未能及時轉型而衰落。中國在面對貿易摩擦時,應積極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支持有潛力的產業,同時淘汰落後產能。

日本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得益於政府的保護、支持與合理調控,包括資金、稅收、貸款等方面的支持,以及對本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的重點扶植。中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可以借鑒日本經驗,尋求政府在關鍵時期的支持與引導。

日本半導體產業在面對美國制裁時采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如本地化生產、技術合作等,尤其是建立一個完整且有韌性產業鏈的重要性。

商務部研究院科研部主任李光輝認為,一個國家的經常項目收支如果超過國民生產總值1.5%,就會同主要貿易夥伴發生「激烈摩擦」;要是超過2%,就會引起對方的報復措施。如果對一國的貿易順差超過該國貿易額的25%-30%,那就不僅是經濟問題,而是成為政治問題。

而日美貿易逆差高於30%早就是常態,尤其在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後,美國對日本的制裁攻勢也越來越淩厲。但,日本即使在經濟停滯期間,其基礎研究也在不斷突破,再資金引導促進科技創新,雖然短期內可能會增加政府的財政負擔。

從長遠來看,通過促進經濟增長和提高生產率,進一步緩解了債務問題,提升了全球經濟變化的適應能力。中國企業在面對國際市場的貿易摩擦時,可以借鑒日本經驗,通過靈活出海策略和國際合作來減少貿易壁壘所帶來的消極影響。---[作者: 塔冷通*編輯: 韋伯/來源: 價值星球Pl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