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研究新發現:血型決定壽命長短?

2024060618:50

關於血型的討論,尤其是血型與健康的關系,一直都有著各種各樣的說法,比如:

A型血更容易患心血管疾病

B型血更容易得糖尿病

O型血更容易患消化道疾病

O型血的人最長壽

關於血型和健康、血型和壽命之間到底存在何種關系?



01, 超60萬人研究:A型血在60歲前更容易患中風?

血型是指紅細胞、白細胞以及血小板等血液成分表面的抗原類型,目前,人類已經發現43個血型系統,其中,最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ABO血型系統。

根據紅細胞膜上是否有抗原A、B來進行分類的,ABO血型系統可劃分為A型血、B型血、AB型血以及O型血四種血型,而有關數據顯示,我國四種血型的人口占比分別為O型血(34.18%)>A型血(28.72%)>B型血(28.19%)>AB型血(8.91%)。

近年來,越來越多研究發現,血型與疾病風險相關。

2022年8月,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院Braxton D Mitchell的研究團隊發表在《Neurology》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指出,A型血的人更患早發性中風的風險更高。



研究人員對48項有關遺傳與缺血性中風的過往研究進行了薈萃分析,其中包括有1.7萬名中風患者以及近60萬健康人群的數據,對18~59歲早發性中風的全因組關聯研究進行了薈萃分析。

通過對收集的遺傳信息進行分析來確定與中風相關的遺傳變異,結果發現早發性中風與一個染色體區域相關,而這個區域包含了決定ABO血型的基因。

研究人員分別將受試者按照血型分成A、B、AB、O型血4組,對比不同血型的人早發性中風、遲發性中風以及沒有中風的發生率。結果發現,

相較於晚發性中風和未中風的人群,與其他血型的人相比,A型血的人患早發性中風的風險高出16%,O型血在60歲前患中風的風險最低為12%。

研究人員認為A型血之所以容易患中風可能與凝血因子相關,如血小板、血管內的細胞以及其他循環蛋白質,這些均在血栓發展中有作用。但具體是什麼原因導致A型血人群中風風險高,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佐證。



無獨有偶,阜外心血管病醫院聯合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發表在《中華心血管病雜誌》上一項針對898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的研究指出,A型血的受試者冠心病確診率高達57.1%、顯著高於其他血型的47.3%,這可能與A型血受試者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更高相關。

02, 上海交大長達25年研究:癌癥風險與血型有關?

血型不同,除了面臨不同的健康風險,甚至還有研究發現部分血型的患癌風險會比其他血型要高得多,這又是怎麼一回事?

上海交通大學的研究人員曾在《PLOS ONE》上發表過一項研究,研究人員自1986年開始招募了18244名男性受試者,並進行了為期25年的隨訪,探討血型和腫瘤只覺得關系。結果發現:

    A型血的受試者罹患消化系統腫瘤的風險更高;

與A型血相比,其他血型患消化系統腫瘤的風險分別如下:

    B型血的人患腸癌和胃癌的風險低22%和25%;

    AB型血的人患腸癌、胃癌和胰腺癌的風險低32%、24%和17%;

    O型血患胰腺癌風險低15%



此外,關於不同血型與其他疾病風險,還有不少研究。

    AB型血:心臟病和血栓風險更高

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人員曾在20年內對89500名成年人進行了追蹤,結果發現相較於O型血,B型血的受試者罹患冠心病的風險增加了15%、AB型血則會增加23%。另外,佛蒙特大學醫學院進行的一項涉及3萬余名受試者為期5.8年的隨訪也指出,AB型血與更高的卒中風險相關,相較於O型血,卒中風險增加了83%。

    B型血:患糖尿病風險更高

法國巴黎南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糖尿病學》上發表的一項涉及8.2萬余名受試者的大型隊列研究顯示,相較於O型血的受試者,B型血受試者罹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了21%。

    O型血:消化性潰瘍風險高

O型血的人群幽門螺桿菌感染的風險顯著高於其他血型,而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導致消化性潰瘍的重要誘因。中華醫學研究雜誌2010年發表的文章指出,O型血的人群罹患消化性潰瘍的風險是其他血型的1.5~2倍。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輸血科副主任侯瑞琴表示,血型無法認為改變,雖然可能與一些疾病的發生存在關系。但我們無法確定作用是大是小,所以無法斷言血型是疾病發生的必然誘因,日常無需過多擔心。

03, 堅持5個習慣,有望延壽十年

與其擔心血型會影響健康,不如從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做起,更能幫助延長壽命。

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胡丙長教授的研究團隊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對11萬人長大了34年的追蹤研究,結果發現,50歲以後,堅持5種健康習慣,與無病生存延長十年有關。以後不容易患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風險以及癌癥時間長達31-34年。

這5種健康的生活習慣分別是:

1、從不抽煙

吸煙會導致體內所有的器官和系統損傷,增加癌癥的發生風險。

2、適量飲酒

酒精也是明確的一類致癌物,對於無法不喝酒的人而言,日常要控製飲酒量。同時不要空腹飲酒、喝混酒,一些本身身體肥胖、罹患肝病的患者則盡量別喝酒。

3、控製體重

肥胖與多種疾病的發生存在直接關系,建議日常要將BMI控製在18.5~23.9之間,計算公式為體重(kg)/身高(m)的平方。

4、每天中高強度運動30分鐘或以上

成年人每日都要保持有足夠的運動量,建議至少進行30分鐘每天,開始時可以選擇強度小一些的,隨著體能的提升,逐漸提高強度。



5、健康飲食

飲食要註意盡量多樣化,多吃蔬果、豆類、堅果、全谷物以及多不飽和脂肪酸,少吃紅肉、糖類、腌製食物以及加工肉。

血型與健康的關系目前沒有明確的定論,與其去糾結我們無法改變的事情,何不如將重點放在健康生活上,這樣做對預防疾病更有意義。---來源: 華人星光-



*研究:過度使用社交媒體或導致噩夢*

對於那些喜歡與家人和朋友分享照片、視頻和日常生活片段的人來說,社交媒體的出現無疑是夢想成真。然而,匈牙利羅蘭大學和澳大利亞弗林德斯大學等機構的心理學家發現,花太多的時間瀏覽社交媒體網絡會導致令人不安的噩夢。

這項研究引入了「與社交媒體相關的噩夢」這一概念,這種新型的噩夢源自於人們在網上所體驗到的壓力和焦慮。

這些噩夢通常圍繞著無助、失去控製和在社交媒體互動中受害等主題。「與社交媒體相關的噩夢」也有可能成為緊張性刺激,擾亂用戶的睡眠周期,並導致他們在夜間醒來。

為更好地理解這一現象,研究人員開發了「與社交媒體相關的噩夢量表(SMNS)」,這是一個包含14個項目的調查問卷,旨在測量這些令人痛苦的噩夢的頻率和內容。

量表中的項目包括「無法登錄社交媒體」「與其他社交媒體用戶的關系中斷」和「在社交媒體上被性騷擾」等。

研究人員調查了595名經常使用社交媒體的伊朗成年人,其中大多數人是照片墻的用戶。

雖然與社交媒體相關的噩夢的總體頻率相對較低,但研究結果顯示,社交媒體的使用強度與令人不安的噩夢的發生之間存在著顯著聯系。

那些在日常生活中與社交媒體整合程度較高的參與者(意味著他們在這些平臺上花的時間更多,感覺與這些平臺的情感聯系更強)更有可能經歷與社交媒體相關的噩夢。最常見的噩夢內容是無法登錄社交媒體,並經歷網絡關系的中斷。

然而,噩夢的影響並不局限於夜間。做了更多與社交媒體相關噩夢的人也報告了更高水平的焦慮,他們的心情難以平靜下來,睡眠質量較差,噩夢也給他們造成了更大的痛苦。

發表在《BMC心理學》上的這項研究成果表明,與社交媒體相關的噩夢是網絡習慣對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產生負面影響的一個潛在途徑。---[文源:北京青年報/責任編輯:吳延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