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三位中國AI創業者對話:我下一次創業不想做AI了,會選擇不被美國製裁的餐飲業

2024052819:31


(圖片來源:大會主辦方)

近日,第四屆BEYOND國際科技創新博覽會在中國澳門舉行。

開幕式「What』s Next? AI Panel」圓桌對話中,澳門科技總會會長賀建東,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徐冰,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壁仞科技創始人張文,四人共同圍繞中美AI領域優勢、AI發展合理邊界及AI創業機遇等話題。

徐冰表示,現在中國和美國最大的差距在於算力,基本上是10倍左右的這麽一個差距。但中美之間的算力差距在大量資金投入之下是可以彌補的。「一方面我們有國產芯片在快速的發展,另外一方面的話,其實本質上算力它是一個商品(commodity)。」

徐冰認為,過去十年間,AI創造的價值是2萬億美金——也就是英偉達的市值。因此,中國確實跟美國有一個較大的差距。而過去10年,商湯集團共計向英偉達購買了4萬顆GPU(圖形處理器)芯片,以訓練 AI 大模型技術,其中包括最新的H800。

「但我認為亞洲市場從來不缺乏人才,也不缺乏數據。」徐冰在5月27日一場活動上強調,目前尚不清楚中國落後美國多遠,有人估計一年,有人估計三年,但他認為中國在計算能力方面的劣勢不會是永久性的。

而此次圓桌對話中,張文表示,下一次創業不希望再做 AI 了,可能會選擇做餐飲業。「我不知道(這個企業)對美國的麥當勞是不是有影響」,但希望不要被製裁。

(註:商湯、科大訊飛、壁仞三家目前都已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而且,商湯還被列入到美國財政部「非SDN中國軍工復合體公司名單」當中)

張文強調,從長期來看,中美 AI 差距會不斷縮小。

劉慶峰表示,中國大公司有資金實力、有市場實力,但它卻「血洗」市場,出現類似「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這其實對中小企業的創新是非常不利的。所以,中國企業要倡導一種更良性的生態,這個是中美之間的差距。

以下是鈦媒體App編輯簡要整理這場25分鐘圓桌對話環節的核心信息:

    問:中國、美國的 AI 行業差異(差距)是什麽?

劉慶峰:提到GPT-4o,我們看到建東非常絲滑的從英文、中文轉換,要是還有其他人和他可以一樣切換,而且跟每個演講嘉賓這麽生動互動,因此我覺得,現在是AI暫時還做不到,所以,其實還是人類現在更聰明,更有智慧。

那麽中美AI之間我們怎麽看。

其實,ChatGPT出來很多人很驚訝,說中美在人工智能領域原來以為很接近,突然間被拉開差距了,實際上,ChatGPT是深層次預訓練方法,2018年就出來了,2020年就有了GPT3.0,ChatGPT-3.5。

這種方法,我們在座這幾家包括中國的 AI 的研究領域一直都是在關註的,我們甚至用GPT方法首次把英文閱讀理解,做到了超過人類,這是中國人的技術做的。但為什麽ChatGPT就推出來?它其實是量變到質變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跨越,它把這個模型尺度做得更大,到1,750億,後來GPT-4到了1萬多億的浮點參數,有了大量的數據訓練,再又組織了海量的人進行人機協同的強化訓練,導致最終由量變到質變,我們快速跟進。

我想,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到,中美之間,其實從通用人工智能的發展中來說,美國的算力基礎當然比我們更發達,美國的資金市場配置資金的靈活程度,以及對於源頭技術創新的整體社會氛圍,(美國)還是比我們中國要強,這一點我們要看到,但是在這一輪的當前以大模型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領域,中美又沒有大家想的差距那麽大,中國是全世界唯一一個有可能實現智慧湧現第二級的,而今天目前市場上最好的最聰明的大模型還是GPT4,在GPT-4的智慧的基礎上出來了GPT-4v,就是它的sora視頻、語音識別,再有今天是語音。

其實在這些技術中,底層邏輯還是GPT-4,我們跟GP4的差距也就是半年之內,今年的六七月份,我們認為我們就能趕上他現在的水平,不是中文,是英文做到相當。但是,一旦GPT-5發布,可能差距又被拉到快一年以上,當時我們會再次趕上,因為算力更強,數據更多,訓練的更早。

中美在通用大模型底座上的差距,也就是半年到一年半之間的動態追趕,不會被遠遠甩在後面,這是一個基本判斷。

那麽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就有可能在底座能力不被甩的時候,我們在各個垂直的賽道中就有可能比他做得更好,因為中國互聯網、原來的數字經濟發展中,其實有的基礎設施以及基於數據驅動的商業生態和創新模式,我們是比美國在這個領域是有優勢的。

我舉例來說,比如教育,我們現在跟澳門教育一直在合作,去年底日本要推動他2025年世博會,大阪要所有公立學校用教育的大模型推動它的英語教學,全世界招標,我們最後單一來源中標,跟GPT直接PK,剛才說的語音的GPT-4o語音合成的效果,其實我們現在一點不比它差。

第二個,實際上國際標準是我們製定的,2020年在韓國的叫做全雙方通話的標準是我們定義的。第三個就是200毫米、300毫米出結果,那是端到端的訓練,是需要有算力支撐,把這個視頻文本語音統一訓練,大概需要三個月到半年,只要算力排過來就能做出來。

所以我想這是今天我講了這麽多,就中美在通用大模型上是差距,我認為大概半年到一年半之間,在全世界中國可能出現智慧有限第二級,而且我們不會被甩開。

整個算法邏輯,包括他們現在率領也在緊緊跟上了,但只要不被甩開,我們在各個垂直賽道上就有可能超越醫療教育、語音交互以及很多跟智能硬件有關的方面。

那麽創業生態中,現在看起來剛才說到2026年全世界80%的企業都要用到通用大模型,而今天這個數據大概是5~10%之間,美國的創業公司在大模型的應用方面比中國要更加活躍,原因是因為它的資本更加有包容性,而且大企業對小的創業公司的敬畏心比中國的市場要好。

中國的大公司有資金實力,有市場實力,它其實往往是「血洗」市場,其實對中小企業的創新我覺得是不利的,所以我們要倡導一種更良性的生態,這個是中美之間的差距。

我覺得,將來全球各個垂直賽道商業化當中,中國有可能在這一輪(AI)中最終更有優勢。



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董事會秘書徐冰

徐冰:首先非常感謝這次邀請我們到這個舞臺上來,然後跟各位也非常有緣分,我當時印象很深刻,10年前創業的時候就跟隨湯老師一起去拜訪過慶峰總,到科大訊飛去學習。那麽張文總這邊也是在商湯任過總裁,後來創業做得非常成功。

所以首先,我覺得中國確實是有一批 AI先鋒,我們能夠說在過往這10年在中國人工智能發展的歷程之中,去腳踏實地的把這些底層的技術一步一步的做的比較紮實,在這一波裏面才出現了剛剛慶峰總說的我們的差距並不大這樣的一個現狀,對吧?

我們知道就是人工智能三要素,算力、數據和人才。

現在中國和美國最大的差距在於算力,基本上是10倍左右的這麽一個差距,那就是美國擁有絕大多數的最尖端的高性能英偉達的GPU為代表,大量的全球的國家和企業去找英偉達購入這樣的GPU,所以可以看到過往這10年人工智能創造的價值是2萬億美金,就是英偉達的市值。

我們也是在中國歷史上英偉達GPU買入量最大的企業之一,我們有45,000張的英偉達的 GPU,但確實現在去看的話跟美國有一個較大的差距,基本上10倍以上的差距,但這個差距我相信是可以彌補的,一方面我們有國產芯片在快速的發展,另外一方面的話,其實本質上算力它是一個commodity(商品)對吧?

算力它是一種商品,我們只要願意往這個商品上去投入資金,並且這個商品它自有的融資屬性也比較強,它已經出現了房地產類的這樣一個投資屬性,它可以通過較高的這樣一個周轉,資金的周轉,包括杠桿,然後來去放大投資規模。

所以現在,我們看到整個亞洲市場GPU算力中心建設進度是非常快的,在這樣一個背景之下的,我相信中美之間的算力差距是有機會可以去縮小。

這個背景之下,人才它是有流動性的,對吧?人才在哪?人才其實都是在算力多的地方。現在確實全球最好的人工智能人才在美國,原因是什麽?是因為美國擁有最多的算力,但一旦我們可以去彌補算力中間的差距,很多人才也會有流動性,也會湧入到亞洲市場上來,湧入到中國,湧入到中國香港、甚至中國澳門,我們一起來去做大模型的這些創新。

數據上來說的話,我相信中國在數據上有很大的優勢,因為首先大模型的突破來自於最早是互聯網數據的這樣一個匯集,然後對物理世界進行了一個抽象,對吧?

我們可以用語言表達物理世界什麽樣子大模型具備了這種技能。

現在又加入了視覺,加入了剛剛慶峰總說的語音,它已經變成一個多模態的形式,所以中國其實在數據上來講的話,是一個儲備非常豐厚的擴度。並且中國在數據上有另外一個明顯優勢是我們可以精雕數據。

我們可以做的比美國更加精細,所以這段時間,中國的大模型的水平從原來遙遙不可及,ChatGPT到接近GPT-4到包括現在我們看到有個別幾家在一些公開評測上已經達到甚至超過了GPT-4的水平了。

那麽這個背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我們在數據上下了非常多的功夫去對它進行精挑細刻。那麽在這樣的一個精挑細刻之下,再加上龐大的一個數據量支持,我們看到就有機會在更多的算力支持下,我們可以去追趕GPT-5、追趕GPT-6。

所以在這樣一個背景之下的話,我相信從長期去看,我們並不擔心在中國 AI 跟美國有拉開巨大的一個差距,這件事情我相信,對於各個行業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個世界需要第二個選擇,在人工智能的出口這件事情上,是需要第二個選擇的。

那麽它代表的是說這個技術去走向全球,能夠說在全球的經濟勞動各個維度上去創造巨大價值,那麽並且在這個過程之中的話,我相信就是說也會湧現很多新的千億萬億級的這樣的這些企業出現,並且帶來就是說教育、醫療,然後帶來社交、遊戲對吧?

娛樂等各種各樣行業的這樣一些顛覆性的原始創新,所以這樣一個基礎技術的話,雖然我們現在是落後中國市場是有落後的一個狀態,但是我們有更卷的這麽一個環境,我們有更加激烈的這樣一些競爭,這件事情其實對於中國AI創新的長期去看是有好處的,這就跟電動車一樣,最早我們是落後的對吧?

特斯拉這個可以說是dominate(支配)電動車,但現在去看的話,中國電動車市場實際上更加魯棒,更加的就是富有活力。我們可以出口到海外,我相信人工智能會在未來的5~10年也會迎來一樣的這樣的道路。

張文:感謝建東和主辦方。科大訊飛劉總是我的老鄉,我們是合肥人。對徐冰,當時我們一起創業。

在商湯比壁仞更慘一點的,當時商湯被製裁。所以最後,我出來創業,創立壁仞,但沒想到三年後,(壁仞)又被美國製裁了,所以被製裁兩次的。

我下一次創業,可能做餐飲業,我不知道對美國的麥當勞是不是有影響的,也希望不要製裁的。

關於剛才就講,中美之間的 AI 差距,我從不同角度去回答你,我個人認為,在中短期可能是落後的,特別在底座大模型這一塊,因為算力的限製,包括工藝上的限製對吧?但是從長期來看,我認為這種差距會不斷的縮小。

你去看整個全球十大半導體公司,8家是華人去做CEO的。就是說,人才的流動會慢慢會減少這種差距,但短期是很難。

中國的優勢在於在垂直領域的應用,我們包括現在很多開源的模型,包括商湯、科大訊飛在這方面的這種作為。但另一個問題,實際上我想就你的問題反問一個問題,實際上當年我是2017年加入商湯對吧?

當時到徐冰做了很大貢獻,我們融了很多錢,實際上當時AI四小龍就單單AI四小龍,當時大概中國大概融了120億美金對吧?工程師加在一起大概1萬人,當時並不缺GPU對吧?但是我們為什麽會miss(錯過)掉ChatGPT這個事情,對吧?

因為OpenAI總共大概就200人,大概總共花了15億美金,但ChatGPT回來以後,現在我昨天看了一個數據,就是商湯在就在一個軟件上面排名第一,我們在短短時間又能趕上去,這是為什麽?這可能是我們在底層文化或者邏輯上面的一些差異導致的。但隨著這種跟中美之間這種競爭的加劇,會導致我們高技術(高級)公司特別在創造性這一塊會重新思考,我相信在長期來看,就中美在人工智能的差距會越來越小。

    問:發展到什麽階段,AI 會替代人類?

劉慶峰:我們首先,發展AI工業界、科技界還有社會管理者,都要有個基本理念,它是建設美好世界,而不是只是改變世界。所以我們就說未來是屬於掌握了AI新人類,而不是屬於AI,實際上就是需要法律倫理人文的整個協同推動。

那麽協同推動這件事情,我們今天看到,將來的世界一定是線上線下結合、虛擬和現實結合、人和機器結合,今天會有越來越多的崗位,哪怕是博士畢業才會做的事,AI有可能比你做的還要好,從感知智能到認知智能的不斷發展,那麽將來有可能1萬個人幹的工作,現在100個人帶著比那1萬個人做的還要好,但是做的還要好的同時你需要做什麽,也許我們就可以真的5天工作日變成3天工作日,8小時變成4小時。

剛才郭總說的那麽多的好地方,我們就可以去了的。他是我最早說的年輕人,就是他投資我們有了我們今天發展。

那麽第二個,實際上我們人類有機會做更有創意和想象力的事情,還有那麽多工作要去做,所以我覺得他要創造更多的新的商業模式,避免社會出現無用階層,要能夠用基本的法律和社會保障來保證大家的基本生存的同時,要開辟出人類智力發展和人類想象力的新通道。

什麽時候停,我覺得應該要伴隨著人類整個發展會持續發展下去,應該要讓每個人都擁有AI助手,人類要在AI的基礎之上成為更好的自己,所以它是一個偉大的歷史進程,不是哪一天結束的,但我們最要防止在某一天要叫停的是什麽?

研究上面,一旦他真的有自我意識,自我覺醒的時候,確實是非常可怕的事情,至少從現在的技術路線,短期大家還沒有看到這種風險,但這個是要警惕的,我們是不是真的要創造一個新物種,而且未來它可能出現不可控,我覺得是最重要的,其余的近期還是整個社會的救助體系,法律倫理和人文,我們要協同推動。

徐冰:AI對電力的消耗實在是太大了,所以我覺得隨著技術的演進,隨著它的智能湧現越來越多,我們人類手上一直是有一個拔插拔插頭的這樣「殺手鐧」的,所以電力確實是接下來是一個瓶頸。

然後現在,確實算力是瓶頸,那麽人工智能的能力其實還每年都在不斷提升它。就在這個過程之中,我認為,確實是短中期內,我們需要有一個比較謹慎的發展態度,尤其在保護就業上,因為這件事情確實對就業會有非常大的沖擊,就剛剛慶峰總舉的例子,100個人加上AI,可以幹1萬個人能夠在歷史上幹的這個事情,它對於很多行業它的沖擊性可能是非常殘酷的。

這裏面對於現有的以人類作為主要的勞動力這樣一個經濟發展要素,它會是一個很重大打擊。在這個過程中,所以我們需要去有一些平衡,需要去從政策上、從國家上來說來去做一些平衡。但如果放到中長期去看的話,人工智能能夠創造的價值,是不可以用數字去衡量的。

很可能在10年後,滿大街都是機器人、人機共生,然後你都有數字分身,你可能90%以上的時間在物理世界還是在互聯網世界,都是在跟AI去對話去交互,這就變成是說地球上新出現了一個新的物種,我們怎麽去看待物種為地球的發展為人類發展創造的價值,我相信是一個待定義的問題。

張文:關於AI是不是發展太快了,我個人認為AI發展太慢了。你從全球的投入來看,全年去年大概全球在芯片投入大概是500億美金,真的產出大概只有30億美金(紅杉資本數據),TCO算不過來的,對算不過來。

所以當時ChatGPT出來以後,就特別是以前我做過律師對吧?我第一件事感到ChatGPT可能把律師給代替掉了,特別 AI 助手可以做很實際的工作。但後來,他們讓所有的律師事務所ChatGPT給禁掉了,也是因為原來不夠準確。所以我的判斷是,可能 AI 在某些這種腳步上會帶來影響,但是就像從其他角度上講,你把這個門給關上,肯定(另一面)窗戶是開的。

所以我的長期判斷是,AI 在短期內,你從過去大概30年來看,IT對於我們社會的影響、移動互聯網對我們的影響,那比AI現在要大得多。但我相信可能將來5年、10年,AI 短期內我還沒看到這種大的影響。

    問:現在是 AI 領域創業的最好時機嗎?

張文:我總結一下我的人生,要麽在創業公司,要麽就在創業的路上,我是創業了好幾家公司,對吧?但是下一次再創業的話,可能我不會選擇人工智能,我可能選擇餐飲業來創業。

徐冰:我相信現在的這一波的 AI 創業,已經展現了剛剛你說的現象,就是它對人的依賴越來越少,極少的人他可以做一個極有價值的產品,就基於大模型的這樣一個能力加持。所以往未來去看的話,這個也是一種人機共生形態的展現。企業也是人機共生的,企業裏面為什麽只能有人,不能有更多的AI。所以這個方向,我相信也是非常promising(有前途)的。

劉慶峰:我覺得在這個時代,一定會有一批一個人的公司出現,因為今天,我們在座每個人都有AI助手,每個行業的AI助手將來可以去創業、幫你編代碼、幫你做財務管理、幫你做行政、人力,通通都有。

其實以後的創業,不再是你有哪些重要的資金和團隊組合,而是你有足夠的創意靈感,形成足夠多與別人相比的比較優勢。這是我覺得關鍵。

但今天,年輕人在AI領域創業要特別避免的,第一個是什麽?避免拿著一個通用的開源模型在一些細分領域,只是因為你有數據基礎,你去打磨場景。奧特曼(OpenAI CEO Sam Altman)最近就提醒大家,很多你在辛辛苦苦在當前的平臺上去打磨的技術,可能新一代版本GPT-5出來,我們訊飛、商湯的新平臺,以及國內 AI 行業優勢一把就被清零了。所以,一定要看到技術進行快速跟進,為什麽我們一直說,中國沒有自己的通用底座大模型,中美之間的通用人工智能之爭就很難,所以一定要有這種底座能力。

最大的機會來自於什麽?來自於用AI在科研範式上的變化,在生產流程和整個的核心邏輯上的變化,你能夠產生更多在交叉學科領域的優勢。所以我認為,在這個年代學生物、化學、材料、藥理的,再跟AI結合,可以創造出現在AI幹不了的事。現在OpenAI、科大訊飛以及我們其他的人工智能公司幹不了的事,它是跨領域的跨界的這樣一個人才,所以這些領域的一個人的公司非常有可能出現,而且會出現一批獨角獸。

    問:快問快答環節。慶峰總,你最喜歡的人生格言是什麽?

劉慶峰:我們在科大訊飛有一句話:只要這個世界還有想象力存在,我們的工作就永遠不會止步。其實我覺得,無論是當年的創業,還是今天AI時代,想象力還是人類最重要的能力。

    問:徐冰總,你最怕人工智能行業會發生什麽事情?

徐冰:最怕發生類似於克隆技術這樣的禁令。

    問:張總,你在創業道路上有什麽是你最大的動力,可以繼續創造可能下一個餐飲企業?

張文:我創業可能最大的動力,就是想去改變something,這是我最大的動力。

主持人:今天的對話時間也差不多了,也感謝三位的時間,謝謝。

---[鈦媒體/作者:林誌佳*編輯:胡潤峰|鈦媒體A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