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教授:創新能力、人口結構等四大因素,影響人工智能治理
3月28日下午,博鳌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舉行“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分論壇。多位來自國際組織、高校人工智能領域的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共話如何推動人工智能向善。
論壇上,首爾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教授Kyoung Mu Lee分享了對人工智能安全治理的看法。在他看來,人們對人工智能的恐懼並非來自于它的巨大能量,而是因爲不能完全把握人工智能實際運作方式,以及將來它會變成什麽樣子。面對這樣一個新的事物,“我們能夠控制它嗎?或者它會控制我們發生什麽樣劇變呢?”
爲避免AI失控,Kyoung Mu Lee呼籲,當前應該建立更加務實和有效的人工智能安全與治理機制。尤其需要思考用何種標准和監管規定來應對AI帶來的影響,同時考慮到AI的廣泛應用可能會帶來系統性風險,各國應當加強在人工智能治理上的合作。
作爲教育工作者,澳門大學校長、智慧城市物聯網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宋永華尤其強調AI教育的重要性。他認爲不管是高校學生、社區居民,還是公務員和企業雇員,不同背景、行業和年齡的人都應該接受AI教育——了解AI是什麽、它有何影響,以及需要考慮哪些道德與法律問題,以更好地適應新技術帶來的變化。
談及人工智能治理問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秘書長馬蒂亞斯·科曼更關注新技術給勞動力市場帶來的沖擊,及其對教育發展和職業技能培訓帶來的挑戰。他認爲在人工智能引發的勞動力市場動蕩中,一些人可能會失去就業機會,對此政府要制定相關的政策來應對變化。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朱旭峰分享了最近的一項研究。在對全球62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個政策進行深入解讀後,他發現創新能力、人口結構、資本和勞動力市場的關系以及社會規範,是影響人工智能治理方向的四個主要因素。
具體而言,朱旭峰提到,如果一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強大的創新能力和産業化的能力,那麽更傾向爲AI投資創造相對友好的環境;但如果認爲,本土AI市場正面臨著巨大的外部壓力,則會傾向建立更加嚴格的AI治理體系,以保護內部市場免受外部的競爭沖擊。
此外,由于人工智能理論上可以替代部分勞動力,因而一個國家的人口規模和勞動力結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工智能治理方向。朱旭峰舉例,在擁有充足勞動力資源的印度,可能並不擔心AI帶來的飯碗沖擊;但在像日本這樣老齡化嚴重的國家,則會更多考量通過機器人等技術替代勞動力,或爲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務等。
至于資本和勞動力市場的關系,朱旭峰提到好萊塢罷工事件,這是勞動者作出的一次反抗。據南都記者了解,去年好萊塢面臨63年來首次全行業範圍停擺,美國編劇工會和演員工會先後宣布罷工,向電影和電視制片人聯盟(AMPTP)發起抗議。除了不滿收入報酬外,雙方矛盾爭議點亦指向人工智能的使用,美國演員和編劇們擔心AI搶飯碗。一直到2023年11月,這場持續118天的罷工活動才隨著勞資雙方達成協議而宣告結束。
在社會規範上,朱旭峰說,如果一個國家更關注隱私保護和道德規範,那就會建立更加嚴格的AI治理機制。
在他看來,應當理性地觀察不同國家AI治理行爲和作出決策的過程,這些不同也爲全球AI治理的統一性帶來一定的挑戰。因此在推動AI全球治理上,需要國際組織積極參與,以幫助達成政策標准的統一。
---[采寫:南都記者 : 李玲 黃莉玲 *發自海南博鳌/來源: 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