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AI人才大戰!Meta變了:你有意離職,我就敢加薪
3月26日消息,爲了更有效地吸引頂尖人工智能(AI)研究人才,Facebook母公司Meta正在采取一系列非常規措施,其中包括直接向未經面試的求職者發出工作邀請,並打破了過去不輕易爲威脅離職的員工加薪的常規做法。
據兩位接觸過相關郵件的人士透露,這家社交媒體巨頭的首席執行官馬克·紮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甚至親自給谷歌DeepMind部門的研究人員寫信,希望將他們吸引到自己的麾下,這凸顯了Meta對AI人才的迫切需求。一位消息人士透露,紮克伯格在信中強調了AI對Meta發展的重要性,並表達了強烈希望與收信者共同努力的願望。
在Meta積極招聘和挽留人才的同時,該公司也在AI領域加大了投入。之前,一些關鍵的大語言模型開發研究人員相繼跳槽到了競爭對手那裏,包括DeepMind、OpenAI以及法國初創公司Mistral AI,後者的兩位創始人都是Meta的前員工。
札克伯格親自參與的招聘活動産生了積極的效果。上周,DeepMind的前研究員邁克爾·瓦爾科(Michael Valko)宣布加入Meta,擔任生成式人工智能團隊的Llama首席工程師。他對Meta的AI團隊高層及紮克伯格本人的“親自參與招聘”表示感激。盡管瓦爾科拒絕對此發表更多評論,但一位離職員工透露,紮克伯格通常不直接參與單獨的招聘過程,而且大多數科研人員和工程師的招聘流程也並不是這樣的。
盡管如此,Meta在吸引和挽留保留頂尖AI研究人員方面仍面臨著重重挑戰,其中薪酬不如競爭對手是一大難題。據三位Meta的前員工透露,盡管該公司的頂級AI研究人員,特別是那些擔任高級職位的外部人才,年薪在100萬到200萬美元之間,但與DeepMind和OpenAI等行業領頭羊相比,這個數字還是略顯不足。
去年秋天,有報導稱OpenAI的招聘人員向一些谷歌AI研究人員透露,他們在完成一輪股票出售後的年薪範圍將達到500萬至1000萬美元,主要以股票形式發放。與此同時,DeepMind也向部分研究人員發放了價值數百萬美元的限制性股票作爲激勵。
一位Meta離職員工坦言,對于那些早期加入Meta並逐步晉升的AI研究人員來說,想要獲得超過100萬美元的薪酬是相當困難的。這種薪酬差異無疑增加了他們接受其他更有吸引力工作機會的可能性。
在過去一年裏,Meta面臨的人才流失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根據與這些人共事過的同事的交談,以及他們在職業社交平台領英上的動態,僅在2023年7月Meta發布關于其旗艦大語言模型最新版本Llama 2的論文中,68名作者至少已有10人離開了公司。而在2023年2月發布的關于初代Llama模型的論文的14名作者中,至少有7人已離開Meta。更加令人擔憂的是,即將推出的Llama 3研究團隊也經曆了人員流失,包括負責安全的路易斯·馬丁(Louis Martin)和專注于強化學習的凱文·斯通(Kevin Stone)等核心成員。
如今,Meta正全力以赴,力求在人工智能領域保持其領先地位。隨著Meta不斷爲其應用程序及廣告客戶的工具引入人工智能助手和其他AI功能,公司對AI人才的需求變得更爲迫切。公司的招聘信息顯示,在約1500個空缺職位中,近十分之一與人工智能、生成式人工智能、AI研究或AI基礎設施密切相關。
一位Meta在職員工透露,該公司的生成式AI團隊正在積極開發Llama 3和其他AI産品,並計劃招募約100名精英加入團隊。目前,已有大約500人向該團隊的副總裁艾哈邁德·達勒(Ahmad Al-Dahle)彙報工作,團隊規模持續壯大。
一位離職員工表示,在2022年和2023年普遍凍結招聘並裁員近2萬人的背景下,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成爲Meta爲數不多的還在積極招聘的領域之一。札克伯格在1月的一次采訪中提到:“我們已經習慣于激烈的人才競爭,但現在情況有所不同。多家公司都在追求相似的創新方向,衆多風險資本家也在向不同項目投入資金,這使得人們更容易從外部開始新的嘗試。”
爲了適應這一新趨勢,Meta正在改變一些長期以來的做法。據兩名知情人士透露,該公司甚至在無需經過傳統面試流程的情況下,向DeepMind的研究人員提供了工作機會。此外,Meta已經開始對有意離職——不論是轉投競爭對手還是自立門戶——的研究人員提出更爲優厚的薪酬方案,這一策略與公司過往在類似情形下不予加薪的常規做法形成了顯著差異。
今年2月,Meta首席財務官蘇珊·李(Susan Li)在一個分析師會議上透露,預計公司的工資支出將增長,因爲它“在2024年增加了人才,以支持優先領域,我們預計這將使我們的勞動力結構進一步轉向成本更高的技術角色”。
一名離職員工透露,在經歷了2022年和2023年的大規模裁員後,Meta的招聘規模已不及往年,尤其是在疫情期間的擴張高峰期。然而,根據Meta員工和另一名離職員工在職業社交平台領英上的分享,去年10月,Meta開始以短期合同形式雇用招聘人員,這部分員工並不享有股權,其中還包括了一些之前被解雇的招聘人員。
與此同時,Meta在吸引和留住人工智能人才方面所面臨的挑戰可能會因市場變化而得到緩解。隨著一些人工智能初創公司在吸引用戶和籌集資金方面面臨困難,這爲Meta等大型企業提供了更多機會。本月,微軟成功聘請了Inflection AI的兩位聯合創始人及大部分員工。
一位離職員工透露,Meta的招聘人員在與潛在員工溝通時,突出了該公司長期對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包括開發如PyTorch這樣的開源軟件。此外,他們還強調了Meta旗下擁有數十億用戶的應用,這爲人工智能産品提供了廣闊的應用空間,這些優勢使得Meta在吸引人才方面具有更強的競爭力。---(小小/來源: 易科技報導)
*揭露5類道德綁架者嘴臉!只要我沒道德,道德就綁架不了我*
被道德綁架的人,一定是善良的人
01. 道德是什麽?
有人說是價值觀念,有人說是行爲規範,有人說是約定俗成的習慣,這些說法都有道理。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杆道德天平,來衡量自己或他人的言行是否道德。
我們認爲尊老愛幼是一種道德的表現,而趁人之危、落井下石是不道德的行爲。
我們的言行舉止,都會受到心中道德天平的影響。
但有些人卻喜歡用自己的道德天平,無理的、過分的、脅迫性的要求別人,用個人的道德觀點綁架他人的言行舉止,以達到獲取某些便利或利益的目的。
02. 資格綁架
前兩天娃哈哈和農夫山泉鬧的火熱,農夫山泉遭到網友抵制,銷量和口碑急劇下滑。
當當網創始人李國慶喊話:宗馥莉這時候格局要大些,該你站出來跟網友說幾句話,平息網友關于娃哈哈和農夫山泉的爭吵,爲娃哈哈創造新的福報。
如果宗老還活著,面對這場撕裂,一定會站出來說:讓商業回歸商業,理性競爭。
李國慶的話很老道,先是用格局挾持了宗馥莉,又借宗老之口來做出假設,把宗馥莉架在了高處。
不出來講幾句就是沒格局,就是有違宗老意願。
一個人跟你談格局的時候,就是打算讓你犧牲利益。
李國慶的用意我們看得很清楚,他想要幫助農夫山泉擺脫輿論壓力。
只是這件事情本身跟他毫無關系,他卻拿出一副長輩的樣子,對晚輩提出比較過分的要求。
娃哈哈遭遇誤解時怎麽不見你出來喊話,如今卻用格局來加以要挾。
很多事我們都要講究一個資格,這些話如果是宗老說的,網友們一定能夠接受,宗馥莉也一定會聽,會照做。
因爲宗老有這個資格,而李國慶怕是真沒有這個資格。
一個人說出的話,尤其是對別人提出過分要求的時候,先掂量一下自己有沒有那個資格,如果沒資格最好還是把嘴閉上,更不要拿格局、心胸之類的詞彙
來掩飾你道德綁架的真實目的。
03. 年齡綁架
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中,周潤發有這樣一句台詞:天下,朕給你才是你的,朕不給,你不能搶。
地鐵車廂中,白髮老人上車後發現並沒有空座,便將注意力放在一名中年女子身上,直接走到女子面前要求讓座,女子表示自己上了一天班也很累了。
結果白髮老人竟直接拽住對方的衣領,讓女子讓出座位。
讓座是情分,不讓是本分,但用搶的就太過分了。
套用發哥的台詞:座位,我讓給你才是你的,我不讓,你不能搶。
尊老愛幼是年輕人的美德,但作爲年長者不能認爲是理所應當,當作是年輕人必須要遵守的規則,否則就變成倚老賣老、爲老不尊了。
尊老,尊重的不是年齡而是言行舉止。
年齡大,並不是換取某種便利或利益的借口。
04. 金錢綁架
一位媽媽把車停在路邊,給了兒子20元錢去奶茶店買檸檬水。
檸檬水7元一杯,兒子回來時手裏只拿了3元零錢。
媽媽以爲兒子弄丟了,孩子說是店員只給了他3塊錢。
媽媽帶著兒子來到奶茶店,詢問是否找錯錢了,店員矢口否認,可兒子仍堅持說就只找了3元錢。
媽媽說: 那看一下監控吧,如果是孩子說謊,我會批評孩子並向你們道歉。
如果是你們錯了就把錢找給我。
店員說道:你沒看到這麽多人排隊嗎,沒時間給您調監控。
再說了,您把那麽好的奔馳車停路邊,不擔心被貼罰單,卻爲了10塊錢過來要看監控,您那麽有錢卻計較這10塊錢,是不是有點小題大做了。
店員的話引得大家朝路邊的奔馳車看去,這位媽媽覺得很沒面子。
只好帶著孩子倉皇離開。
在金錢方面制造對比,塑造了一個有錢開好車,但小錢上卻斤斤計較,小題大做的形象,並且刻意強調很多人排隊、影響他人。
愛面子的人一般都受不了這樣的道德綁架。
其實有時候太在意面子,真是挺累的。
農民大叔朱之文,自從參加星光大道紅了以後,各種各樣的鄉裏鄉親都來借錢:你有錢就該分我我們點,你錢多借我們點錢就別讓我們還了。
等等各種奇葩的名義和理由,長期對朱之文進行道德綁架。
一女子跪在大衣哥門前,請求借錢,但“借”的真可謂一個理直氣壯:是借,不是要,憑啥不借給我?
她難道沒想過爲什麽大衣哥要把錢“借給她”,憑什麽借給他的問題嗎?
她似乎不明白一個道理:有人幫你,是你的幸運;無人幫你,是公正的命運。
沒有人該爲你做什麽,生命是你自己的,你得爲自己負責。
05. 親情綁架
有些親情是親情,有些親情是負擔。
一位剛步入職場的小夥子,分享了這樣一件事:他姨媽打來電話說,她兒媳婦的親哥哥也在XX城市,他哥家的閨女學習成績不太好,想讓小夥子幫忙給補補課。
電話裏還把小夥子一頓誇,說什麽小時候就看出來你有出息,現在名牌大學出來,在大城市工作了....
小夥子一時不知該如何拒絕,但也沒有表示接受。
稍後那位哥哥打來電話,一上來就先表示了感謝,還要約個時間見面,一方面認識一下,以後在同一個城市相互有個照應,另一方面認認門,方便以後帶孩子來上課。
小夥子一下子被架在那裏,不知如何是好。
好在他有一個同學畢業後一直在做一對一輔導,于是他說:哥,不是我掃您的興,我沒給別人上過課,不一定能教好您兒女。
我每天下班回到家就8點多了,也真騰不出時間給您女兒上課。
我這邊有個同學是做一對一輔導的,哪天您讓女兒過來,我讓他給您試講一下,您要是覺得行,我就跟他說說價格上給您多優惠一點。
誰知那邊一聽不樂意了,怎麽還要錢呐,咱們都算是親戚了,就給孩子講講題,你跟同學說說,就說是給你親妹妹補課,讓你同學別收錢了,收錢多傷感情呀。
這時小夥子才恍然大悟:原來人家就沒想過要給錢,就是想用親戚這個名義,免費找一個補課老師而已。
很多人說親情越來越淡,人情味越來越淡,誠然如此。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每個人爲了生活奔波忙碌,只爲碎銀幾兩,只爲妻兒老小,沒有太多的精力去維護那些日漸疏遠的親戚。
時代變了,人也要學會改變。
以前是談錢傷感情,現在是談感情傷錢。
06. 性別綁架
看到一位朋友分享的這樣一段經歷,頗爲有趣:一位男士排隊買奶茶,女朋友在不遠處的涼椅上等候。
快排到他的時候,三位年輕的姑娘“自覺地”走到他面前,小哥哥,可以讓我們排在你前面嗎?
這位男士說不可以。
沒想到這三位姑娘竟然嘲諷起了這位男士:真是個小心眼的男人,怪不得沒女朋友,不懂得謙讓一下美女。
這位男士火氣一下子上來了,指著自己女朋友對三個姑娘說:你們要是長的跟她一樣好看,我直接替你們排隊請你們喝都行,可惜你們這個樣子的不行。
邊說邊示意女朋友過來,一把摟在懷裏。
很多時候大家說男女平等,但有時候極個別的人卻又喜歡裝成弱者,希望以低姿態來博取同情,謀得便利和利益,被拒絕後卻又反過頭來嘲諷他人。
兩面派這個角色,被這類人演繹得淋漓盡致。
07. 我們討厭道德綁架,討厭沒道德和品行的人,用道德的名義實施裹挾。
人生在世,都難免會遇到有求于人的時候,有求于人的時候,我們是不是應該拿出求人的態度呢。
我們討厭道德綁架,不是我們不願幫助別人,而是我們不喜歡被要挾、脅迫著去做。
遇到道德綁架,我們很多人會不知所措,會不知道如何應對,好像無論怎麽溝通,如何爭吵都始終處于劣勢。
施暴者非常善于利用道德的高點,善于抓住公認的道德標准,用一套奇怪、扭曲的道理,對我們進行批判和指責。
你格局太小,鼠目寸光;那麽有錢還斤斤計較;年紀輕輕懂不懂尊老愛幼;咱們這親戚關系你還跟我要錢;你一個男人這麽小心眼;
他們的言語其實都經不起仔細推敲,跟他們講道理更是不可理喻,他們的歪理邪說會讓你懷疑人生。
凡是善于道德綁架的人,一定不會是講道理的人。
09. 智者說過 : “我不爭,不代表你可以搶;我善良,不代表我好欺負;我能理解,不代表我可以接受;我不惹事,不代表我怕事;我很講理,不代表我不翻臉,
我讓步,不代表你可以得寸進尺”。
只要我沒道德,道德就綁架不了我。
只有我沒道德,道德才綁架不了我。
遭遇道德綁架時,試著跳出自身道德規範的約束,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來源: 夏天的避雷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