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當互聯網公司決定去賺錢

2024032614:10

這是《窄播Weekly》的第07期,本期我們關注的商業動態是:互聯網公司邁入盈利周期。

本周是財報周,從陸續發布的2023年Q4及全年財報來看,國內好幾家互聯網公司在2023年第一次實現年度盈利,比如網易雲、愛奇藝、快手,甚至滴滴;美團也再度盈利;拼多多依舊是個盈利怪物。

無論國內外,互聯網企業是過去許多年間最受關注的行業之一。他們是財富的聚集者,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人類社會在生産和生活上的未來想象力,股票市場會用30甚至50倍的PE估值追逐這批互聯網巨頭,這些公司只需要交出漂亮的用戶規模(DAU/MAU,使用時長)和營收增速,以及描繪一個值得期待的藍圖。

但大概兩年前,市場需求變了,從矽谷到國內,互聯網公司開始追求盈利。



各公司營收/利潤表

當頭部互聯網公司都開始講究盈利,這基本意味著:原本負責想象力的企業也開始收縮和務實,戰略聚焦到傳統的核心優勢,比如阿裏聚焦電商和雲,快手聚焦大衆市場和半熟人社區,美團聚焦本地,滴滴聚焦出行。

當一代互聯網公司都開始講究盈利,可能還意味一件事:他們的核心業務不再具有未來吸引力,而是到了要兌現利潤以及支撐公司尋找下一個未來的時候。有沒有「未來」,取決于有沒有新藍圖可講,可能是出海,也可能是AI,也可能就沒有。

只有那些在新的未來裏依然有希望的企業,才會繼續贏得市場的耐心。否則,它就會被視爲一個正常的成熟企業,被要求在總營收、總毛利、總淨利等上面有更好的表現。這也正好呼應了技術轉型和經濟轉型周期下,企業的保守、現實、焦慮或未雨綢缪。

降本聚焦,縮回「我原本是誰」

以上互聯網公司走向盈利的最基本的動作有,降低成本,包括裁員、減少營銷開支,以及砍掉與核心能力距離較遠或者需要長期投入的業務。這一定程度上會讓他們的基本面貌更明顯,更清晰地向市場介紹「我是誰」。

放下與抖音同題競爭的執念後,快手的差異化越來越明顯,盈利能力也越來越強。2023年,快手全年總收入達1134.7億元,同比增長20.5%,月活首次突破7億規模。它在財報中宣告步入全面盈利時代。

7億月活用戶的大衆市場+半熟人社區生態,就是快手的差異化優勢。

拼多多已經驗證了大衆市場的消費力和市場認可度,半熟人社區則因爲人群精准可以在一些品類提高用戶觸達效率、降低種草成本,最終提高轉化效率——在招聘、買房這些重決策交易中的作用尤其明顯。去年開始,在電商、本地生活、招聘、賣房等多個具體業務線上,快手開始強調自己的這些特點。

快手盈利,很大程度要歸功于程一笑親自帶隊電商後,加強了自然流量與商業流量的協同效應,讓快手的私域和大人優勢可以爲品牌商家的交易服務。這同時帶來快手電商和廣告收入的提升。

2023年,快手快手電商全年GMV首次突破萬億規模達1.18萬億元,管理層在電話會中說,「快手電商業務在高速發展階段,內容和泛貨架未來都有比較高的增速。」線上營銷服務板塊年收入同比增長23%達603億元,創下曆史新高。線上營銷服務(廣告)和其他服務(含電商)分別爲快手年貢獻了53.1%和12.5%的收入。

但要注意的是,戰略收縮不完全意味著不再追求市場規模——有些公司的業務模型要建立的規模的基礎上,且隨著規模的擴大才能實現成本降低和利潤提升,比如美團——而是要用一個更有效控制成本的方式,實現規模增長。

美團的戰略聚焦得非常明顯。

從組織結構調整上也能看出來,到店到家以及平台産品部全部歸王莆中負責。此前長期處于投入階段、還沒跑出成功模型的社區團購業務美團優選收縮,撤掉一些全國倒數的站。

但同時,美團還在加大營銷投入,守住市場規模,與純線上基因的其他互聯網公司不同,美團的核心優勢是地面能力。業務模型要求它,必須要守住規模優勢,才有可能盈利,所以即便是在緊縮時代,也要花錢做營銷,穩住商戶數量。

好消息是,閃購爲美團增加了希望。

剛過去的Q4,美團首次披露了閃購的日均單量,四季度這一數字達到了830萬,創出曆史新高,同比增速27.7%。且因爲客單價更高,其GTV已超外賣的20%。在即時零售這一塊,美團閃購是相對領先的。

滴滴和美團一樣,核心優勢也是地面能力,低價是永恒有效的拉新和擴大市場規模的手段。

2023年也是滴滴的首個盈利年。滴滴的盈利有一些不一樣的經曆。

過去幾年中,滴滴先後放棄了零售業務「橙心優選」和造車業務「達芬奇」,重心回歸網約車。2021年年中,滴滴曾下架18個月,期間,走聚合打車模式的高德靠競價機制搶走了不少的市場份額。去年1月滴滴重新上架,第一個動作便是低價補貼,據說「力度大到仿佛回到2019年之前」,同時在補貼上,更聚焦核心城市、核心地段、和核心時間段。

變現效率壓倒一切

公司轉而更追求盈利的另一個表現是,毛利增長可能超過營收增長,同時在具體業務中強調高毛利業務的作用。

繼上個季度給出震驚市場的優異成績後,拼多多在這個季度依舊保持了巨大的增長。財報顯示,去年第四季度營收爲889億元,同比增長123%,淨利潤232.8億元,同比增長146%。其中,在線營銷服務收入和其他收入爲486.76億人民幣,同比增長57%,表明主站在交易規模和變現效率上都在進一步提升。

在國內消費緩慢恢複的背景下,拼多多的逆勢增長,說明主站不僅在供給和流量層面在競爭中占據了主動權,同時貨幣化率也在穩步增加。據海豚投研推算,多多主站業務廣告+傭金本季的綜合變現率可能已經達到了4.4%上下。

當然,如此高的變現效率,離不開拼多多在商家生態中的絕對強勢地位,這使其有能力貫徹各類新的廣告投放模式,例如全站推廣和流量分配算法的改革。

拼多多一貫極致的人效也在新財報中繼續體現:除管理費用因股權等績效獎勵有所增長外,費用的增長大致低于營收增長。節省,不僅是拼多多的用戶心智,也是拼多多的生存之道。

騰訊也交出了一份毛利增長超過收入增長的財報,2023年第四季度的收入爲1552億元,同比增長7%,毛利潤爲776億元,同比增長25%,營業利潤爲422億元,同比增長42%。

騰訊收入結構分爲四塊:遊戲、廣告、金融科技與雲、數字內容服務。Q4收入增速僅個位數,與占比最大的遊戲收入同比下滑有關;毛利大漲,則與視頻號廣告、電商收入的大漲直接相關。



騰訊Q4各業務收入規模、占比與同比增速 (貨幣單位:人民幣)

管理層強調,騰訊這一季度的利潤和現金流增長都「創下曆史最高」,市場是時候將毛利增長而不是收入增長,視爲騰訊有機增長的關鍵指標。

我們基本認同這一看法,是因爲看起來騰訊正在積極學著做一家像抖音一樣的流量廣告公司和電商公司,微信需要變成騰訊的賺錢機器。

畢竟,社交和支付現在都已經成熟到了流量收割期,視頻號DAU已經接近5億,但商業化收入相比同體量的産品「差了不止兩個零」。

賺錢符合産品生命周期,還能爲不確定的未來儲備彈藥。一旦AI驅動下的流量入口發生變化,微信也會面臨QQ一樣的收縮困境。

Q4的高利潤率就主要來自于微信內的視頻號廣告收入大漲,小遊戲表現亮眼,微信搜索收入同比增長了數倍。騰訊管理層稱,他們「加大了對搜索這個未充分利用的資産的變現力度」。

視頻號廣告的增長,一部分得益于視頻號電商帶來的內循環廣告。如果說過去小程序電商提供的是一個開放生態,騰訊從中賺取的只有部分傭金以及少量的朋友圈廣告等,視頻號電商則是一個更像標准的電商平台的閉環生意,廣告及傭金占比會越來越高。

騰訊因此強調,他們會繼續招兵買馬,強化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和生態系統。

當大家都變得務實、保守以及需要爲不確定的未來儲備彈藥,「變現效率」就高過了「開放生態」和「産品爲先」。

比如,視頻號電商主導下的閉環生態和廣告邏輯,就需要越過小程序電商的開放生態和工具思路,成爲騰訊電商業務的引擎。比如,提高各項收費標准後,企業微信、騰訊會議和騰訊文檔的收入在Q4都翻了一番。

對于流量變現潛力的開掘,還體現在微信支付也在加快本地流量的變現效率,比如,效仿支付寶在支付頁面開放廣告位和引流接口。

快手和美團也一樣。

快手作爲內容平台,線上營銷服務(廣告)對年收入的貢獻已經高達53.1%,財報中仍在強調,接下來會繼續通過包括全站推廣和智能投放在內的工具,實現商家 GMV 規模和內循環營銷消耗增長的飛輪效應。

美團王莆中則表示,相比營收和GTV的增長,更關注核銷後GTV和核銷後GTV利潤率的變化。

是透支未來還是儲備彈藥

當一個公司開始盈利,但總營收卻不再增長時,也不完全是一件好事。這就要看公司將盈利來的錢用到了什麽地方,是不是應許之地。

拼多多把錢投向了出海。

向來低調的拼多多並未披露每一項收入的確認口徑,但我們可以大致將在線營銷服務收入視爲拼多多主站的廣告變現收入,交易服務收入視爲主站手續費、主站百億補貼傭金、買菜和Temu的收入。其中,交易服務收入爲400.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57%。

采取全托管模式、承擔零售商角色的Temu,對收入的確認口徑是零售價與進貨價之間的價差。相較于去年同期Temu起步階段,經曆了一年狂奔的Temu,不出意外地爲這一季度貢獻了最大的收入增幅。

縱然,出海業務已經成爲印鈔機,但同時,出海需要燒錢。畢竟Temu的核心市場美國正處在對中國出海平台風聲鶴唳的階段,無法預估不可抗的地緣風險何時到來。因此,在日韓、中東、歐洲等新開市場能否站穩腳跟,更爲重要。這一切都需要燒錢。

騰訊正在花大力氣投入的AI大模型,被管理層認爲取得了顯著進步。

馬化騰說,混元處于中國頂級大模型語言模型之列,在多輪對話、邏輯推理和數值推理方面表現出色。

相應地,騰訊在GPU(圖形處理器)和服務器的增加投資,讓運營支出增長超過三倍,達到67億元,研發費用維持在164億元。

不過,在新一代入口産品還沒有出現之前,騰訊目前主要強調AI在中短期內對具體業務的提效。

比如,混元開始整合到騰訊會議、雲服務等業務當中去。比如,AI用在廣告領域,幫助騰訊進一步提升廣告的收入——更准確的廣告定向、更高的廣告點擊量以及更快的廣告收入增長率。馬化騰和劉熾平反複提及的一個數據是,按照騰訊廣告年營收千億規模計算,如果能夠將點擊率提高10%,那麽就會帶來100億元的額外收入。

但騰訊本質上是一家依靠社交和産品變現的公司,騰訊有沒有未來,同樣取決于社交和産品能否穿越周期。但微信這樣的移動互聯網船票不是一定會誕生在騰訊手裏,諸如遊戲、內容這類産品,尤其是前者,在這次財報會上被騰訊管理層用奢侈品的邏輯來定位——IP會越來越值錢,且産品型品牌是可以穿越流量入口變遷的周期的,其沈澱的開發經驗也讓騰訊在各類遊戲上有更高的成功率。

也因此,騰訊管理層一方面強調了他們在國內外各類遊戲産品開發和運營上的絕對優勢,同時也在著力解決新遊難産、運營拉胯、收入疲軟的困境。馬化騰在今年年初公司年會上曾經點評某些遊戲團隊「躺在功勞簿上太久了」。

實際上,我們提及的上述幾家互聯網企業,以及字節跳動和阿裏都在投入AI相關的研發,只是與OpenAI 相比,大家都有一定的距離,誰也沒有拿到絕對領先優勢。

快手也第一次公布了AI研發進度,「目前性能超過ChatGPT 3.5,特別是理解性和科普方面,未來半年內綜合水平達到ChatGPT 4.0水平」。快手的研發費用一直在提升,預計,快手AI在短期內可用于視頻生成以及在招聘、買房等業務中提效。

但市場對快手的未來仍有不確定性。快手全年盈利財報後,股價反而下跌即是一種情緒反饋。

人們對快手的擔憂包括,它的未來規模有多大,此前有觀點認爲,隨著視頻號的興起,快手日活x時長可能會受到影響,不過目前還沒有看到實在的證據。2023年Q4相比Q3,快手時長確實下降了5分鍾,但Q1和Q3因爲有寒暑假,一直是在線平台的日活高峰。

管理層在這次財報會上提到,快手計劃在2024年「上半年實現DAU破 4億」。某種程度上,下沈之王快手和拼多多是幻想與現實的一體兩面,相比于效率至上、原子化/工具化運行、橫掃一至五線的拼多多,快手始終代表一種關于故土和人情社會的文化符號,這樣的田園想象固然美好,但全面城鎮化是注定到來的未來,更大可能是作爲逝去之物,偶爾地出現在匆忙的現代生活中,成爲一股新奇的複古潮流。

信奉無限遊戲的王興,在出海和新技術上都有布局,且這兩項都是王興自己在帶。

美團出海在香港有了一些進展,但香港市場太小,據說最近在看中東市場的機會。無人機外賣也有了一些進展。但再次回到上面所說,美團的核心優勢是以互聯網技術爲基礎的地面能力,它有可能摸到未來,也有可能依然賺的是累錢,辛苦錢。---來源: 钛媒體-

*36氪獨家 | 飛書發布全員信:適當精簡規模,“感受到效率在變低”*

36氪獨家獲悉,飛書CEO謝欣于今天早上發布全員信,宣布適當精簡規模,進行新一輪組織調整。

“我們也發現了組織自身存在的問題:團隊規模比較大,但組織不夠精幹,大家也感受到效率在變低,力量不夠聚焦,這不利于業務的長期發展。”謝欣全員信中表示。

飛書爲字節跳動旗下的一體化辦公協作産品,在2016年成立。2020年的疫情,讓協同辦公市場進入高速增長期。當時,已經成立數年的釘釘和企業微信,用戶量因爲疫情順勢起飛——企業微信僅用了9個月,用戶量就從6000萬增長至2.5億;時任阿裏雲總裁張建鋒也曾公布過一個數據:疫情期間釘釘增加了1億用戶。

而錯失了疫情期間增長機會 飛書2020年之後奮起直追,團隊人數的變化也是飛書在這一領域投入力度的縮影。從2021年的超2000人,增長至最高峰近6000多人。此前幾年,飛書已經在逐步收縮人員規模,36氪了解到,如今人數在5000人左右。

以下爲全員信全文:

經過幾年時間的共同努力和持續創新,我們的業務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不僅有了各行各業的大大小小的客戶,品牌知名度也在持續提升,並在 to B 領域成爲了用戶廣泛喜愛的品牌。但與此同時,我們也發現了組織自身存在的問題:團隊規模比較大,但組織不夠精幹,大家也感受到效率在變低,力量不夠聚焦,這不利于業務的長期發展。

經過反複多次的討論和非常慎重的抉擇,我們決定做一些調整,會適當精簡團隊規模。非常遺憾,有部分同學會因此不得不離開我們。同時,我們也會爲受到影響的同學提供補償方案或轉崗機會的支持,幫助平穩過渡。

這一次調整,不僅是團隊規模的調整,更重要的是要重新回到初創公司的 day 1 狀態——方向更聚焦、組織更高效,團隊也要更有戰鬥力。

更精益的組織,會增強業務可持續性,從而加強對客戶的長期保障。我們也深知,只有持續的、高質量的投入,才能做好我們的 to B 業務,並服務好更廣大的客戶。

我在這裏想感謝每一位同學,是因爲你們的努力,才有了飛書的發展。這是我們部門第一次做出這樣的調整,今天是艱難的一天,對于所有受影響的同學,我由衷感激你們爲飛書做出的貢獻,並會盡力爲你們提供支持與幫助。

面向未來,我們還要持續提升産品競爭力,尤其要提升 AI 的能力,我們不僅要繼續服務好已有客戶和拓展新的行業、領域的客戶,還要通過創新來幫助用戶提升工作的效率和創造力。---[文 : 鄧詠儀*編輯 : 蘇建勳/來源: 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