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要留心:缺乏這些遠見,會透支兒孫後代的福分
俗話說:“莫道因果無人見,遠在兒孫近在身。”
不要覺得,因果看不見,也摸不著,就認爲它不存在。也許,它要麽降臨到當事人的身上,要麽降臨到當事人的兒孫後代身上。
舉個例子。這人一輩子無惡不作,害了不少人,也得罪了不少人。等他死後,那些被他害過的人,都來報複他的子女後代,有仇報仇,有冤報冤。
這人的子女後代,也沒有犯什麽事,爲什麽會被人報複傷害呢?因爲父輩無惡不作,得罪的人太多了。別人無法謀害他,但可以謀害他的子女。
身爲長輩,爲人處世,不僅要爲自身著想,還要爲子女後代著想。一代人好,沒用。每代人都好,才是真相。
長輩要留心,缺乏這幾個遠見,容易透支兒孫後代的福分。
一、爲人處世,不要做得太絕。
常言道:“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這一刻,你發財了,那你不能看不起別人,也不能傷害別人。要知道,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有可能你所看不起的人,未來會比你更有錢。
古時候有兩戶人家。
一戶人家突然暴富,家裏人也順利做了地方的大員,性情姿態變得驕橫跋扈,看誰不順眼都踩一腳;另外一戶人家,雖是小富,但與人爲善,幫了不少人。
某一年,地方戰亂,亂軍肆掠,前者由于得罪人太多,被流民亂軍殺得雞犬不留。而後者,由于以前幫過一個人物,所以別人保他們安然無恙。
不論是有錢人,還是沒錢人,爲人處世還是“留一線”比較好。因爲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誰能保證自己永遠強大呢?
留點余地給別人,別人才有可能留點余地給我們。活路,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的。
二、盡量不要,陷入到死循環當中。
曹操的兒子曹丕,逼迫漢獻帝退位,自己成了皇帝。他沒想到,過了幾十年,司馬家也有樣學樣,逼迫他的子孫退位。
司馬家不僅逼迫曹家退位,還當街殺了曹家的小皇帝。讓司馬家料想不到的是,幾十年後,西晉在內耗中滅亡。一百年後,劉裕橫空出世,殺光了司馬家的後人。
這,其實都是曆史的“死循環”。這一刻,你這麽對待別人。幾十年後,別人也這麽對待你的子孫後代。一報還一報。
我們可以用五個字來概括,風水輪流轉。如今好運眷顧你們家,未來好運眷顧他們家,注定你們家對他們家的傷害,他們家會報複到你們家的子孫身上。
眼光,還是放得長遠一點比較好。只看眼前,分分鍾會被一葉障目。唯有看得遠一點,才能洞悉一切,做出正確的選擇。
死循環,冤冤相報的情況,不僅在曆史中出現,還在現實生活中屢屢發生,要留心。
三、再聰明,也要給後人留點余地。
俗話說:十分聰明用七分,還有三分留兒孫。倘若十分都用盡,兒孫後代不如人。
我們有十分的聰明,那我們使用七分,就足夠了。還有余下的三分聰明,不妨留給子孫後代。一旦將聰明用盡,那後代,基本都沒有好結果。
絕代智謀的諸葛亮,一個人便是一個時代,震古爍今,讓人敬佩。可惜,他的兒子、孫子,都平平無奇,與普通人無異,皆戰死在了綿陽。
坐斷東南戰未休的孫權,當了江東之主幾十年,耗盡了孫家的福分,晚年還各種騷操作,讓孫家的子孫一代不如一代,個個都是昏君暴君,走向滅亡。
一個家族的福分,其實是有限度的。你用多了,注定你的後人就用少了。除非,你的後人可以出一個超級大人物。可惜,這樣的概率太低了。
長輩再聰明,也要給後人留點余地。人不可不聰明,但也不能太聰明,適可而止就好。
四、一代人安守本分,才不會給後人惹麻煩。
談到這裏,很多人會說,我們都是普通人,只能過平平淡淡、普普通通的小日子,如何才能將微薄的福氣延續下去呢?
精英要想延續運勢,很難,因爲精英的明爭暗鬥,特別激烈。而普通人不一樣,明爭暗鬥的概率基本爲零,只需要做到“安守本分”就好。
一說到“安守本分”,一部分人會投來鄙視的目光,認爲“安守本分”的人都無法成就大事業。
現實的情況是,不守本分的普通人,要麽蹲大牢了,要麽被黑白兩道追殺,要麽成爲了某些人爲意外的亡魂。
人,還是要有一定的認知,以及自知之明。是普通人,那就做回普通人的事,盡量不要有不切實際的幻想。當下的生活,對于普通人,其實是特別寬容的。
一代人謹小慎微,安守本分,我想,後代人的處境,不會差到哪裏去。---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