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全球最賺錢黑人社交App,背後的故事

2024022313:16

黑人專用社交平台,到底是反種族歧視,還是現代種族隔離。

黑人社交,Match Group 絕對把控、女性更加艱難

因此我們打算繼續這個小衆系列,而今天探討的則是黑人群體的 Dating 偏好。先來說我們得出的幾個關鍵結論:

(1)全球黑人數量約爲 12.7 億,約占全球總人口數量的 16%,其中美國黑人約有 4700 萬,占當地總人口的 14% 左右,也是一個大基數的垂直群體。

(2)黑人的約會交友要比想象中更困難一些,綜合 Match Group 、皮尤研究中心等多個平台的調查結果顯示,黑人女性在約會交友平台的回複率更高,但找到滿意伴侶的概率更低,而黑人男性同樣算不上受歡迎,不過黑人群體之間的回複率要更高一些。

(3)相較于穆斯林交友市場,黑人群體交友市場的用戶規模和産品數量都要差上一些,但如果單從營收來看,過去一年黑人 Dating 産品是穆斯林交友産品的 2 倍還多,不過幾乎全靠頭部産品挑大梁。

(4)目前多數的黑人約會交友 App 超過 90% 的用戶均來自美國,少部分來自英國、加拿大等市場。而黑人數量龐大的非洲、巴西似乎反而不太習慣使用專門的黑人交友平台。

這可能與非洲等黑人聚集區域,周圍已經多數爲同一種族人群,無需再專門使用該類平台有關。

(5)目前黑人 Dating App 的話語權,幾乎完全掌握在全球最大的約會交友集團 Match Group 手中。

盡管如此,其實需要格外強調的是,黑人社交要比我們上一篇穆斯林交友中提到的情況更加複雜。盡管黑人群體龐大且具備同類交友需要,不過由于既沒有教義的約束、也沒有社交過程中的人種限制,因此我們發現黑人與其他人種的約會並不很少見。

但又不得不考慮政治、文化敏感等因素對黑人 Dating 的市場格局以及黑人社交産品方向的影響,因此會覺得該垂類賽道的從業者會沒有那麽多。

上面的這些觀察,本來有些也從産品數據的搜集和産品體驗中得出,而這些客觀事實也影響産品的定位和叠代方向,下面也會有提到。

筆者在執行這個選題的時候,其實目前市面上關于黑人群體約會交友偏好的內容更多集中在學術界,而這可能與“黑人”話題在很多國家和地區都較爲敏感有關。

而筆者在研究和測試産品時,發現媒體、用戶和吃瓜群衆,對于黑人 Dating App 持有完全不同的態度。

部分人認爲“所謂黑人 Dating App 簡直是現代種族隔離”,但也有另一部分人認爲“可以幫助黑人更便捷地找到自己的族群,也免于約會交友平台上的隱形歧視”。

當“政治正確”與“種族敏感”相遇,就注定沒有標准答案。

由于目前研究資料較爲有限,因此可能文章中涉及的交友習慣、婚戀觀可能存在一定偏差,並非故意冒犯,也歡迎指正。



我們通過使用“黑人社交”等相關關鍵詞在 App Store、Google Play、浏覽器以及社交媒體進行搜尋時,僅找到 BLK、Black People Meet、BlackGentry、iBeor 等四個月下載量超過 1 萬次的 App。

其中 BLK 和 Black People Meet 均爲 Tinder 母公司 Match Group 旗下産品。其中 Black People Meet 上線于 2015 年,爲黑人交友的元老級産品。

4 款産品過去一年累計下載量 283 萬次、累計營收 4425 萬美元,而其中 BLK 和 Black People Meet 占下載總量的 84%,營收總量的 97%,因此幾乎可以說 Match Group 控制著黑人線上 Dating。

從下載數據可以看出,黑人約會交友産品的用戶體量算不上大,僅爲穆斯林交友産品的三分之一,這和很多黑人用戶直接使用 Tinder、Bumble 等通用約會交友應用有關,因爲與穆斯林教法中有明確的婚姻規範不同,黑人群體的交友更加自由和開放。



或許是爲了維護社區的穩定和安全,幾個平台均要求用戶在正式使用之前盡可能詳細地填寫資料,否則將無法正常使用。

除了性別、年齡、身高、學曆、取向、興趣等基礎問題,平台也會要求用戶填寫宗教和種族偏好等。更重要的是,平台設置了嚴格的手機號碼驗證要求,筆者嘗試使用虛擬號碼和電子號碼均無法蒙混過關。

另外,用戶還必須至少上傳三張照片才可以正式使用應用,部分平台還要求三張照片分別包含面部特寫、半身照和全身照等三種模式,在上傳完照片後還需進行人臉識別驗證照片爲本人,幾個平台的官網也確實有強調用戶的真實性。

而從産品本身來看,確實黑人含量很高,不過不知道爲什麽還是偶爾會刷到白人,盡管概率較低但確實存在,其實在 Reddit 等社區以及相關産品的應用商店評論區也有相關討論發生。關于這個現象主要有三種聲音:

(1)“這個世界上已經有那麽多平台是爲你們准備的,爲什麽還要來搶這麽一塊小地方”;

(2)“我們歡迎所有認真尋找黑人伴侶的朋友,來這裏的每一個人都爲黑人而來”

(3)可以但沒必要。

BLK,想成爲行業老大,就不能只做黑人 Dating

作爲全球最大的黑人交友平台,除了基礎的滑動匹配功能,BLK 還設置了“黑人群聊社區”和“直播”服務供用戶選擇。



盡管 BLK 的用戶數量數倍于其他平台,但有很多用戶會在黑人交友社區反饋BLK的匹配效率很低,如果不充值可能連續多天消耗全部滑卡量都不會有人回複。

我們之前對 Match Group 和旗下頭部産品 Tinder 的最新情況,也做了分析,Match Group 越發激進的變現策略,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惡化用戶體驗,這對約會交友市場來說,是挑戰、也是機會。

但作爲 Match Group 旗下的垂類交友 App,BLK 還是有一些優勢在的,不僅體現在站內、不僅在約會交友本身,還會通過進行公益、心理健康、商業活動等等嘗試提高黑人的社交和社會地位。

2023 年,由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Phaedra Parks、媒體人 Sesali Bowen、企業家 Cedric J. Rogers、創意大佬 Geoff Edwards、娛樂策略師 Krystal Garner、科技公司創始人 Ryan Wilson 等六名成員組成的 BLK 首屆倡導委員會正式成立。

該委員會自稱使命是“圍繞當前具有文化重要性的話題以多種視角和批判性戰略思維,幫助 BLK 對黑人群體當今和未來的社交、文化産生積極作用”。

BLK 品牌營銷主管認爲委員會的成立,有利于幫助平台更好地了解用戶的實際思考和需要,也有利于黑人社區的團結和穩定。

2023 年,BLK 還面向所有用戶發起了一個“拒絕黑人稅”行動,起初以爲是政府出台的某項規定,後來經查驗得知所謂黑人稅其實是一種在黑人群體中的社會現象,指不少黑人都經曆不得不幫助親戚解決經濟問題或者提供各種幫助而導致本就狹窄的上升通道更難通過。

于是 BLK 在所有參與的單身黑人用戶抽取 10 名贈送 250 美元的禮品卡,來傳遞一些快樂和希望。

有意思的是不僅遠在北京的筆者不知道“黑人稅”,有很多黑人也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面臨這樣的情況,根據 BLK 的調查顯示,79% 的黑人單身人士不熟悉黑人稅概念,但有 44% 的經濟情況不錯的 Z 世代和三分之一的 40 歲左右的黑人單身人士確實在支持經濟不樂觀的家庭成員。



圖片來源:BLK 官網

另外,BLK 還在每年的黑人商業月推出 2000 美元創業夫婦商業補助金,助力那些通過 BLK 相識相愛的情侶或者夫婦實現創業夢想,目前已經有一對從事害蟲防治和一對從事卡車運輸的情侶拿到了獎勵。

BLK 還在 2023 年年底支持了一場“黑人男性靜修活動“,通過聲音、感知和討論進行身份認同的找尋和社交方式的探索。

BLK 這種通過與用戶站在一起的方式,實際上承襲于 Match Group,我們在梳理 Tinder 和 Hinge 的發展路徑的時候,就發現這些産品非常善于利用線上、線下的活動塑造用戶身份認同感、將約會交友上升到生活方式、社交方式和自我認同,將小的使命變成大的願景。

這一點正是中國出海公司在進行全球化的過程中所欠缺的部分,其實不單是黑人交友,拉丁人士交友、宗教交友、銀發交友、Z 世代,其實所有的群體都有自己的命題,而聰明的産品要做的其實是和目標人群一起解題。

而在 BLK 占據絕對市場優勢的情況下,仍有産品在想辦法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破局,明豔的 UI、精細的篩選與口碑

從産品形態來看,Meet Black People 的 UI 風格和産品設計還是更傾向于上一代互聯網的簡約風,且産品形態較爲單一僅可滑動匹配聊天。

而這正是 iBeor 找到的破局方式,2023 年上線的 iBeor 在産品形態保持不變的基礎上優化了匹配頁面的風格,將原本的“√”和“×”更改爲更加直接的“Yes”和“No”。

關于美、醜,大家各自審美不同,但毫無疑問很醒目。



一位美國黑人用戶表示“這是我用過最具視覺吸引力、又簡約直觀的交友平台,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當然相較于視覺沖擊,多數用戶還是更看重匹配效率,一位用戶表示自己在 iBeor 上獲得了很好的匹配體驗,7 次匹配裏面發生了三次線下約會。

或許是基于此 2023 年 11 月 26 日才開始正式推行的 iBeor,近 30 天在沒有買量的情況下已經獲得了 1.5 萬次下載,且應用商店評分維持在 4.8 分。

和多數約會交友平台大多只支持篩選性別、年齡和距離等基礎信息不同,BlackGentry 上的“一切”信息都可以篩選。



而這樣的設定可能與 BlackGentry 將自己定位爲“高端黑人交友”有關,BlackGentry 希望通過嚴格的注冊審核和精細的匹配篩選幫助用戶更高效地找到和自己身份對等的用戶,並專門成立了“會員審核委員會”來提升用戶身份的真實性。

不過也有用戶吐槽 BlackGentry 的審核效率太低,在提交完資料好幾天後自己仍然挂在等待名單上。當然也有用戶覺得平台對用戶身份的審查不嚴格,“Uber 司機、郵遞員、收銀員“等類似職業的用戶不應該出現在高端交友平台上。

但從産品設計來看,BlackGentry 也許並非傳統意義上的高端交友,這幾年,針對高端交友,創業者們也多有嘗試,雖然高淨值,但受衆很小,審核也確實存在難點。

從“Date People on Your Level”的 sloagn 來看,BlackGentry 應該是希望將用戶分層來提高匹配效率,而非在本就不大的黑人線上約會交友群體裏(不指所有黑人約會交友用戶)再劃出一小撥用戶群。例如,用戶可以手動設置“受教育水平、身高、婚育情況以及戀愛經曆“等篩選信息,可以幫助用戶更快找到目標對象。但從評論來看,顯然在審核和分層時,BlackGentry 下的功夫都不太足。

而 Black People Meet 雖然整體節奏較緩,但還是憑借 10 年來積攢的口碑,保持一定話語權,甚至幾乎所有海外媒體或網站盤點黑人社交産品時都一定會提到,先發的優勢也會在後期顯現。

盡管,互聯網和社交的關注度在降低,但這並不意味著全無機會,尤其是垂類人群的社交潛力仍然在被發掘中,但在賺錢之前,還是要走進群體、了解生活、發現需求、接近問題,做垂類群體的朋友。---來源: 钛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