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日本哀歎人均GDP在G7墊底

2023122716:13


圖片說明: 12月19日在東京,路人經過顯示“1美元兌換143.66-67日元”彙率的電子屏幕。 (法新社)

●[本報駐日本特派記者 嶽林炜 ●本報記者 邢曉婧 ●楊 晨]

“在G7墊底”“在OECD位列第21名,跌至歷史最差”“反映經濟增長疲軟”……日本內閣府25日公布2022年該國人均名義國內生産總值(GDP)是34064美元後,日本主流媒體紛紛將這一數值與其他國家作對比,強調“被意大利超過”,並剖析這一“下降趨勢”背後的原因。據報道,2022年日本名義GDP占全球總額的4.2%,這一比重是自1980年有可比較數據以來的最低值,而德國的比重爲4%,正在逼近日本。

自今年年初以來,“GDP世界第三寶座危矣”就經常成爲日媒討論的話題。“從短期來看,日本經濟會緩慢復甦,但長期而言,由于受結構性因素所困,日本經濟難以實現強勁增長,特別是在地緣政治衝突的背景下,全球經濟陷入動蕩,這將對深度國際化的日本經濟造成衝擊。”南開大學日本研究院副院長張玉來2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這樣表示。

“一輩子都在努力工作,生産率卻如此之低,到底是爲什麽?”

據《日本經濟新聞》26日報導,根據日本內閣府25日公布的國民經濟年度核算報告,與2021年的4萬美元相比,日本2022年的人均名義GDP有所下降,這是自2008年以來,該國再次在七國集團(G7)中位列最後一名,“從中長期來看,日本的排名呈下降趨勢”。2023年日本人均名義GDP預計爲3.39萬美元,在有數據的190個國家和地區中預計名列第34位。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38個成員國中,日本從2021年的第20位跌到2022年的第21位,共同社說,這是自有可比較數據的1980年以來的“最差名次”。

26日,不少日本網民在社交媒體上針對“人均名義GDP在G7墊底”發表評論。有人認爲,“這是少子高齡化造成的惡果。促進GDP增長的勞動人口數量越來越少,需要社會供養的老年人越來越多”。有網民質問:“一輩子都在努力工作,生産率卻如此之低,到底是爲什麽?”還有網民聯想到最近一段時間衝擊日本政壇的“吃回扣”醜聞,稱“百姓生活如此困苦,政客卻在玩‘黑金’遊戲”。

據共同社報導,在OECD中,盧森堡的人均名義GDP最高,爲12.45萬美元,作爲世界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該國是全球第二大基金管理中心和歐元區最大私人銀行業務中心。緊隨其後的是挪威和愛爾蘭,美國以7.6萬美元排名第5,在G7成員國中居首,意大利以3.47萬美元排在第20位,韓國以3.2萬美元列第22位。

《日本經濟新聞》稱,名義GDP是包含商品和服務價格變動的指標,體現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活動的規模大小。以美元計價的GDP是以長期的國際對比視角來衡量“國力”的指標。2022年日本名義GDP總額是4.2萬億美元,在全球GDP中所占比例爲4.2%,僅次于美國和中國,但該比重相較于前一年下跌了0.9個百分點,爲198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比2005年的10.1%減少了一半多。

日媒紛紛提到,按美元計算的日本人均名義GDP下降主要受日元貶值影響。日本內閣府計算采用的彙率2022年爲1美元兌換131.4日元,而2021年爲1美元兌換109.8日元。

南開大學日本研究院副院長張玉來26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日元貶值的影響是無法忽視的。從日元角度看,2022年度的日本名義GDP爲566.5萬億日元,相比于2021年度增長了2.3%,鑒于日本人口呈減少趨勢,以日元計算的人均名義GDP的漲幅應該比2.3%高,“一言以蔽之,GDP增幅敵不過日元貶值速度是造成日本排名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這也凸顯日本經濟增長處于疲弱狀態的事實”。

日媒緊盯“正在追趕”的印度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0月的預算,按美元計算,日本2023年的名義GDP總額將低于德國,跌至世界第4位。“從經濟上看,日本在發達國家中可能就要變成靠邊站的那個了。”《日本經濟新聞》近日一篇文章引述日本學習院大學教授宮川努的話說:“就算是被七國集團(G7)其他成員拍拍肩膀說‘老弟,你該騰騰地方了’也沒什麽可奇怪的。”高盛的預測認爲,日本的經濟總量全球排名將在2050年滑落至第6位,2075年進一步降至第12位。

日本《讀賣新聞》說,日本名義GDP總額可能在2023年被德國趕超,這是經濟長期低迷的表現,有可能導致日本國際影響力下降。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熊野英生認爲,“如果減稅等政策再次出現,將加速日元貶值,日本將可能在2026年被印度超過,並在2030年前後被英國超過”。

《日本經濟新聞》的報導也提及,日本在世界經濟中的存在感減弱,並同樣注意到在其背後“正在追趕”的印度,稱後者是一個快速發展的國家。據IMF預計,印度GDP有望在2025年至2029年超過日德。報導說,日本要想在世界經濟中保持一定的地位,就必須通過提升薪資來徹底擺脫通縮,並提振企業的賺錢能力。

“日本病”

日本經濟學者野口悠紀雄今年曾在財經網絡媒體撰文說,日本經濟增長乏力有自身獨特的原因,這通常被稱爲“日本病”,其中兩個主要原因是:少子老齡化導致勞動力不足;長期實施貨幣寬松政策,導致日本企業逐漸喪失技術創新活力。

《日本經濟新聞》曾分析說,日本的結構性增長能力較弱,該國從海外進口大量資源的結構沒有改變,隨著原材料價格飙升,進口急劇膨脹。與此同時,日本的電子産業競爭力正在減弱,相關商品出口的盈利能力出現下降,而伴隨少子老齡化,發展經濟的基本“體力”也在下降。

據日本《每日新聞》報道,針對經濟長期低迷,日本央行前行長白川方明11月曾在一場公開演講中提及,由于工資上漲、設備投資增加等原因,有人提出日本時隔30年迎來進入經濟發展新階段的“大好機會”,但這是“毫無根據的樂觀”。多年來,擺脫通貨緊縮被認爲是日本經濟的最大課題,單靠“物價上漲”並不能解決通縮問題。

白川方明還對日本現行貨幣金融政策提出質疑,稱長期的貨幣寬松政策增加了債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未來金融體系風險。持續太長時間的低利率政策導致經濟領域的新陳代謝機能下降。

張玉來認爲,當前日本經濟面臨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退出金融寬松政策。目前,世界主要經濟體只有日本仍處于金融寬松狀態,這也是造成去年以來日元大幅貶值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對于日本而言,退出金融寬松既需要把握好世界經濟形勢,又要極其謹慎地做好市場溝通與引導,若快速退出,將對日本經濟造成劇烈衝擊,甚至可能帶來嚴重的財政與金融危機。因此,當前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對金融政策持萬分小心的態度。

《日本經濟新聞》文章認爲,自民黨派閥的政治資金問題正在撼動岸田政府的執政根基,這會給日本未來經濟政策的推行蒙上陰影。然而,泡沫經濟崩潰後,接二連三的危機使得日企萎靡不振,一味地追求規避風險,公司治理改革和數字化轉型也始終流于表面,無法打破年功序列的桎梏。導致日本發展停滯的一個原因,或許正是企業在困境中一味等待政府或央行救援的這種態度。

“漲價年”

對于日本民衆而言,他們今年對本國經濟最直觀的感受或許是物價上漲。“當前,輸入型通脹造成的物價大幅上漲已經嚴重影響日本普通人的生活,這也是岸田政府把‘高物價對策’作爲其經濟對策首要目標的主要原因。”張玉來告訴《環球時報》記者。

“今年真是漲價年!”日本關西電視台網站26日報道說,對比今年1月至12月的物價可以發現,1升裝的牛奶漲價20日元,400克酸奶漲價40日元,1.1公斤年糕漲價200日元。有數據顯示,2023年至少有32395項食品價格上漲,爲泡沫經濟破滅以來最多。《每日新聞》11月的一項民調顯示,44%的日本受訪者說“深受物價高漲之苦”。而且,中小企業因爲高物價而破産的現象也在大幅增加,2023年1月至11月有589件,是2022年的2.5倍。

“物價上漲及日元貶值拖累歲末年初消費。”共同社25日援引日本一家公司的民調結果稱,在受訪者中,有半數以上的人表示將減少跨年夜用餐等費用,假期的出境旅遊也未複蘇,“人員流動變得活躍,但(人們)節約意識強烈”。調查顯示,回答“沒有”回老家探親或旅遊計劃的人占比達56.2%,在假期中“出境旅遊”的受訪者比例與去年持平,爲0.7%。▲---來源: 環球時報國際-

*勞動力匮乏,日本開始聘外援*

[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 潘小多]

爲解決日本全國範圍內司機短缺的問題,日本警察廳將允許多語言職業駕照筆試。據日本《朝日新聞》25日報道,目前在日本若想獲得開出租車、公交車或其他載客車輛的第二類駕照,只能參加日語筆試。不過,日本警察廳表示他們很快就會把包括英、法、中等20種語言的筆試試題發放到地方。

這也反映出日本對外國勞動力的巨大需求。以出租車行業爲例,根據日本國土交通省的數據,在2021財年,該國約有25萬名出租車司機,是10年前的65%。此外,新冠疫情衝擊和老年員工的離職,也讓日本司機愈發短缺。

爲此,一些出租車公司很早就開始吸納外籍出租司機。東京市一家成立73年的出租車公司,2017年就開始聘請外援。截至今年10月底,共有87位外籍司機在該公司供職,他們分別來自加拿大、法國、澳大利亞、土耳其和韓國等26個國家。該公司不僅建立了英語招聘網站,還爲外國司機提供獲得駕照的培訓服務。然而,由于語言不通,外國人在日本獲得第二類駕照並不容易,來自加納的哈桑就參加了87次筆試。

在勞動力匮乏的實際困難面前,日本社會對外來就業人口的態度經曆了從“排斥”到“歡迎”的轉變。《環球時報》特約記者注意到,在日外籍人口就業較往年更加普遍。記者家附近的便利店和小超市裏有兩三位來自東南亞的員工,外籍“外賣小哥”也越來越多。此外,朋友家孩子的課外班輔導老師來自印度,親戚居住的養老院裏也有多名越南護工。▲---來源: 環球時報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