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背上刺的不是“精忠報國”?而是這四個字,被我們錯讀千年
前言 : 岳飛,南宋抗金名將,民族英雄,被後人尊爲“岳武穆”。
他一生忠心愛國,勇敢善戰,屢立戰功,爲保衛中華民族的尊嚴和領土完整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然而,他的一生也充滿了悲劇,最終被奸臣秦桧誣陷殺害,令人扼腕痛惜。
岳飛的事迹,我們從小就在課本中學習過,其中最爲人熟知的一個典故,就是岳母刺字。據說,岳飛的母親爲了激勵他報效國家,親手在他的背上刺下了“精忠報國”四個字,這四個字成爲了嶽飛一生的座右銘,也成爲了中華民族的愛國精神的象征。
然而,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岳飛背上刺的字,其實不是“精忠報國”,而是“盡忠報國”。這兩個詞雖然意思相近,但卻有著不同的來曆和內涵。
那麽,究竟是誰在岳飛背上刺下了這四個字?岳飛又是如何在戰場上展現他的“盡忠報國”的精神的呢?
一、正史《宋史》的記載:盡忠報國
要了解岳飛背上刺的字,我們首先要查閱正史的記載。《宋史·岳飛傳》是元代史學家脫脫等人編寫的宋朝的正史,其中對岳飛的生平和事迹有詳細的記載。其中有這樣一段:
“桧遣使捕飛父子證張憲事,使者至,飛笑曰:‘皇天後土,可表此心。’初命何鑄鞠之,飛裂裳以背示鑄,有‘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
這段話的意思是,秦桧派人來捕捉岳飛和他的兒子,指控他們與張憲謀反。使者到了,岳飛笑著說:“天地良心,可以證明我的心意。”
他命令何鑄審問他,岳飛撕開衣服,向何鑄露出他的背,背上有“盡忠報國”四個大字,刻得很深,已經入肉了。
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出,岳飛背上刺的字,是“盡忠報國”,而不是“精忠報國”。而且,這四個字是早就刻在他的背上的,不是他被捕之後才刻的。
那麽,這四個字是誰刻的呢?《宋史》中並沒有明確的記載,只是說是“舊涅”,也就是舊時的刻痕。不過,無論是誰刻的,這四個字都是岳飛的信念和誓言,也是他的母親和師傅對他的教導和期望。
那麽,“盡忠報國”和“精忠報國”有什麽區別呢?
《漢語大詞典》解釋說,“盡忠”是竭盡忠貞,不惜犧牲一切報效國家。而“精忠”是純潔忠誠,報效祖國。
“盡忠”和“精忠”都是忠誠愛國的意思,但“盡忠”更強調的是行動和犧牲,而“精忠”更強調的是心志和純潔。岳飛背上刺的“盡忠報國”,是他對自己的要求,也是他對天地的誓言,他要用自己的一生,去實現這個目標。
二、究竟是誰在岳飛背上刺下這四個字?
雖然《宋史》沒有明確記載岳飛背上刺字的人是誰,但是在民間,卻有一個廣爲流傳的故事,那就是岳母刺字。
這個故事的來源,是清代錢彩的長篇小說《說岳全傳》。這部小說是根據岳飛的事迹和民間傳說編寫的,其中有很多虛構的情節和人物,不能作爲史料的依據。
但是,這部小說卻在民間廣爲流傳,影響了後人對岳飛的認識和評價。其中,岳母刺字的故事,就是最爲人熟知的一個典故。這個故事,雖然感人至深,但卻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
那麽,究竟是誰在岳飛背上刺下了“盡忠報國”這四個字呢?這個問題,目前還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只有一些推測和猜測是與岳飛的從軍經歷有關的。
在岳飛第三、第四次參軍期間,他對金人入侵的仇恨越來越深刻,他發誓要驅趕金人回到他們的領土。所以極有可能在這個期間,岳飛找別人爲自己刻上“盡忠報國”的字,激勵自己勿忘血海深仇。
三、岳飛四次從軍
岳飛背上刺的“盡忠報國”四個字,是他對自己的要求,也是他對天地的誓言,他要用自己的一生,去實現這個目標。岳飛一生從軍四次,每一次都都是爲了國家而戰,爲了國家而死。
在1122年,當時金國入侵北宋,宋徽宗派遣岳飛的師傅周通率領嶽飛等人前往抵抗。岳飛在這次戰爭中,表現出了勇敢和智慧,多次立功,被周通賞識和提拔,從一個小卒成爲了一名指揮使,開始了他的軍事生涯。
而1126年,岳飛爲父親守完孝後,迅速回到了戰場。這次他加入的是一支叫做“效力士”的特種部隊,這支隊伍可是由自願入伍的高手組成的精銳之師,他們不懼挑戰,勇敢面對各種困難。
岳飛在效力士部隊中表現出了卓越的才能和無畏的勇氣,在多次與西夏和契丹的邊疆戰事中表現出色,爲國家的領土完整和人民的安甯做出了重大貢獻。
1127年,金國再次入侵北宋,宋徽宗和宋欽宗先後被俘,北宋滅亡,南宋建立。北宋在戰爭中節節敗退,北方土地被金人所占,百姓們流離失所,痛苦不堪。而岳飛成功突圍後,帶著家人南下避禍,回到了他的老家。
在老家待了一年後,岳飛決定再次從軍,投奔南遷的朝廷。岳飛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爲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同時也希望能保護自己的家人和家鄉。他帶著家人和一些親朋好友,踏上了南遷的路程。
岳飛曾多次向聖上趙構呈獻真知灼見,主張與敵軍金國進行激烈的戰鬥以爭奪生死存亡的機會。然而遺憾的是,陛下趙構對正面交鋒的想法持有保留態度,只願意選擇退守南方的策略。
面對著趙構在對抗敵人金國方面缺乏堅定決心的現狀,岳將軍內心裏充滿了無奈和不滿情緒。然而,盡管內心充滿困擾,他仍然率領麾下最爲優秀的將士多次北上,持之以恒地努力試圖恢複中國北方丟失的重要領土。
盡管取得了不少勝利,贏得了衆多資源,但是正是由于這些成就,岳飛遭到趙構的猜疑,最後導致被調離軍隊,從而結束了他第三次也是非常卓越的從軍生涯。
到了1130年,金軍大舉南下,趙構在國破的壓力下不得不再次啓用岳飛。1136年岳飛收複了襄陽六郡,爲北伐中原打開了通道。
後來,岳飛率軍北上,攻占商州、虢州等地,威震河南。金軍聞風而動,派出完顔宗翰、完顔宗弼等率領十余萬大軍,分三路進攻岳飛。岳飛不懼強敵,采取主動防禦的戰略,分兵抵禦金軍。
而岳飛親率主力駐紮在泸水以南的泌陽縣,准備與金軍決戰。金軍完顔宗翰率領的中路軍也到達泸水以北的泌水縣,與岳飛隔水相望。
完顔宗翰想要渡河進攻,卻被岳飛的弓箭手射退。岳飛也不急于渡河,而是派出騎兵遊弋河畔,牽制金軍。雙方在泸水對峙了一個多月,不分勝負。
二月初,岳飛得到情報,得知金軍東路軍和西路軍已經被宋軍擊潰,中路軍已經孤立無援。岳飛決定乘勝追擊,趁夜渡河偷襲金軍。
岳飛親自率領精銳部隊,乘著浮橋和船只,悄悄地過了泸水,直奔金軍大營。金軍毫無防備,被岳飛突然襲擊,大亂。
岳飛趁勢殺入金軍中心,斬殺金軍主帥完顔宗翰,金軍士氣大挫,四散奔逃。岳飛乘勝追擊,殲滅金軍大部,繳獲了大量的戰利品和俘虜。
泸水之戰,是岳飛北伐的一次重大勝利,也是南宋軍隊在對抗金軍的戰爭中的一次輝煌戰績。
但可惜沒過幾年,岳飛就被小人所害,被關在了獄中,最終被秦桧等人殺害,年僅39歲。他的死,是中國歷史上最令人痛心和憤慨的一幕,也是中國民族精神上最令人敬仰和鼓舞的一幕。
結語 : 岳飛,南宋抗金名將,民族英雄,被後人尊爲“岳武穆”。
他一生忠心愛國,勇敢善戰,屢立戰功,爲保衛中華民族的尊嚴和領土完整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然而,他的一生也充滿了悲劇,最終被奸臣秦桧誣陷殺害,令人扼腕痛惜。-來源: 漢江憶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