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工業革命,來了-(2)
7.筋脈為地理:礦山大模型
煤礦生產是一項複雜、危險性較高的工作,當前在300米井下仍需大量人員現場作業,因此通過AI來實現「少人無人」的安全高效作業是煤礦智能化追求的重要目標。
然而,AI在煤礦行業落地存在着場景需求多、礦山間複製難、場景落地難、AI人才不足等挑戰。
華為雲盤古礦山大模型只需導入海量無標註的礦山場景數據進行預訓練,即可進行無監督自主學習,僅一個大模型就能覆蓋煤礦的采、掘、機、運、通、洗選等業務流程下的1000多個細分場景,讓AI應用在煤礦普及更容易。
面向洗選場景,在視覺大模型的基礎上,山東能源集團引入了盤古預測大模型,通過對不同煤層、不同季節、不同灰分的原煤煤質數據和工藝參數智能分析,智能選擇一系列專業小模型進行層次堆疊,基於自研的圖網絡融合技術對多個專業小模型高效融合、動態調優,精準預測精煤產品的灰分值,從而實現重介選煤分選密度的精準控制與實時調整。
新的方案讓煤礦能洗選出更多的精煤,山能濟寧二號煤礦每年多產出8000噸精煤。這個能力推廣到全國,可讓每個煤礦每年平均多產出2000噸精煤,精煤產率提升千分之二,增收2000萬。
8.髮髭為星辰:氣象大模型
華為雲盤古大模型研發團隊獨立研究並撰寫的一篇論文《Pangu-Weather: A 3D High-Resolution Model for Fast and Accurate Global Weather Forecast》登上了《自然》雜誌。
作為工程領域的 AI 技術,登陸 Nature 正刊是一件罕見的事。
該論文詳細介紹了基於深度學習開發的精準精確全球 AI 氣象預報系統 —— 華為雲盤古氣象大模型。
這是首個精度超過傳統數值預報方法的 AI 預測模型,突破了 AI 預報天氣精度不及傳統數值預報的世界性難題,對比傳統方法預測速度提升 10000 倍,可秒級完成對全球氣象的預測。
《自然》審稿人對該成果給予高度評價:盤古氣象大模型讓人們重新審視氣象預報模型的未來,模型的開放將推動該領域的發展。
因為盤古氣象系統的準確表現,歐洲氣象局已經將該系統列入了模型對比作為參考。
盤古氣象大模型今年在颱風路徑預測上具有精準的表現。
為了攻克暴雨預測的難題,這個夏天,華為雲團隊夜以繼日地攻關。在40年全球氣象數據的基礎上,增加了10年衛星降水數據,並通過獨有的3D EST-3地球空間網絡訓練優化,使得盤古氣象大模型具備了新的降雨預測能力,目前已經實現對未來6小時、24小時的短期和中期降水預報。
經過系列測試,模型的降雨量預報精度提升了20%以上。
9. 齒骨為金石:藥物分子大模型 & 醫學大模型
藥物研發行業存在一個著名的「雙十定律」,即新藥研發需要花費10年時間、10億美元。
而按照Nature的統計,「雙十定律」其實是一種理想業態,現實中一款新藥從研發到獲批上市,平均需要10到15年的時間,需要耗費約26億美元,而且臨床成功率不到10%。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劉冰教授在新藥研發中採用了基於華為雲盤古藥物分子大模型打造的AI輔助藥物設計服務,突破性地研發出一款對多種耐藥菌都有明顯效果的廣譜抗菌藥,並將先導化合物的研發周期從數年縮短至一個月,研發成本降低70%,打破了醫藥界「雙十定律」。
這款廣譜抗菌藥有望成為全球近40年來首個新靶點、新類別的抗生素,改變病人面對「超級耐藥菌」感染時無藥可用的局面。其靶點特質決定了細菌將難以對這款廣譜抗菌藥產生耐藥性,對抗瘧(即瘧原蟲)藥物研發等多個領域有着重要的影響。
如今這款廣譜抗菌藥已完成一期臨床驗證。
除此之外,華為雲還發布了醫學大模型,學習了1600萬學術期刊等海量高質量數據以及100多萬結構化知識圖譜,得以具備醫學臨床輔助能力,可以在醫學檢驗、臨床輔助診療、個人健康管理等場景,成為醫生和患者有力的醫學助手。
基於盤古大模型研發的潤達醫療大模型 · 良醫小慧,在10個科室的檢驗報告診斷對照測試中,盤古醫學助手輔助診斷的準確率已經接近臨床醫生的平均水平。
未來將走進4000家醫院,輔助醫生進行報告解讀和診斷,加速醫療普惠。
10.精髓為氣息:數字人大模型
盤古數字人大模型,通過錄製一段3-5分鐘視頻,盤古數字人大模型即可為直播主播高效生成逼真的數字人。
同時,通過文本或語音,精準驅動數字人準確、流利地介紹產品,口型匹配度>95%。
基於大模型的語言泛化能力,母語訓練一次,數字人便可說多國語言,實現全球直播能力;基於智能互動問答服務,可以自動捕捉彈幕,並和觀眾實時互動,帶來更好的直播互動體驗。
在貴州黔東南地區,很多特色農產品(如刺梨、硒鋅米等)以及蠟染、古法造紙等非遺文化和商品,因大山阻隔,少為外界知曉,而本地傳統的銷售方式也銷量有限。
貴州電商雲公司聯合華為雲,通過華為雲MetaStudio數字內容生產線的數字人直播方案。
基於盤古數字人大模型,用AI打造專業的數字人主播助手,輔助當地村民直播,助力貴州非遺商品、農特產走出大山,走向全球。
11.大腦為珠玉:軟件研發大模型
最後當然還有 AI 自動編程能力,華為雲盤古的代碼生成工具名叫 CodeArts。
今年7月華為雲將CodeArts研發工具與盤古大模型相結合,該工具訓練了760億行精選代碼、1300萬篇技術文檔,具備智能生成、智能問答、智能協同三大核心功能,可以實現一句對話讓代碼生成、一次點擊即可自動注釋和生成測試用例,一條指令即可智能部署,讓每個軟件開發者都有自己的編程助手。
9月21日,在華為全聯接大會2023上,華為雲全面升級了華為雲CodeArts Snap智能開發助手,基於華為雲盤古研發大模型,加強了代碼檢視和代碼優化能力,並接入到CodeArts軟件開發生產線的全流程23個開發工具中。
華為雲CodeArts Snap可以讓研發整體效能提升 30%以上,同時,也讓代碼更符合編程規範和代碼可信。
盤古研發大模型接入到Astro低代碼平台,幫助開發者實現一句對話輕鬆生成應用,全面重塑軟件開發。
總結: 華為 • 盤古 • 第四次工業革命
說到第四次工業革命時,為何談大模型?
因為第四次工業革命源於通用大模型的崛起。
在AI時代,大模型就是「技術之根」。
革命是一個歷史符號,大模型才是技術應用。
所以,中國要有自己的世界級大模型。
那怎麼樣成為世界級大模型呢?
直接與ChatGPT硬剛ToC市場好嗎?
不一定,盤古走了另外一條ToB的路線,創造行業場景,讓更多企業一起開創AI世紀。
………
回到本文開頭,AI時代三大要素最為重要:
Ⅰ.算力
Ⅱ.大模型
Ⅲ.應用場景
基礎算力是原子時代積累下來的技術,代表過去。它是大模型之根。
大模型則是各大公司正在競爭的技術,代表現在。它是場景應用之根。
AI時代最後比拚的不是技術,而是生態,代表未來。它是AI時代進化形態。
第四次工業革命取決於大模型,但大模型不是參數有多大,而是對行業的垂直滲透率有多高。有價值的不是萬億參數,而是哪些行業做深又擴展到更多行業。
除了盤古大模型,仍然要再強調一次算力。
華為一直在打造中國算力底座,早就全方位布局AI。
所以孟晚舟才有底氣稱為世界構建第二選擇,做厚AI「黑土地」。
如果算力是AI的黑土地,那麼盤古大模型是這「黑土地」的生命之樹,也是AI技術的「應用之根」。
古有盤古開天地,萬物新生;今有盤古創世界,助力AI時代。-(來自:量子學派/大可數學人生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