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拖垮一個人的9種弱者習慣
優秀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
教育家烏申斯基曾說:「如果一個人養成了壞習慣,那他一輩子都在償還無盡的債務。」
習慣不好的人,總是在用今天的精力,去彌補昨天的遺憾。
日復一日,當熱情被磨滅,信心不復存在,人生就會一步步走向衰敗。
今天,給大家分享哈佛大學總結過的9種弱者習慣,如果你有,請儘早轉變。
1.愛找藉口
塔木德中說:「找藉口,永遠是弱者的宣言。」
有些人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能找到一大堆理由,來掩飾自己的懶惰和無能。
想出門跑步,卻覺得晴天太曬,雨天會淋濕;
想學一項新技能,又擔心自己天賦不夠,不肯投入金錢和精力;
或者是認為自己家境普通,再努力也不可能出頭,就躺平擺爛,每天混日子。
有句話說得好:「命是弱者的藉口,運是強者的謙辭。」
一次兩次的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個人寧願深陷泥潭,也不肯做出改變。
要知道,那些有所成就的人,並不是生來就不會犯錯。
而是在每一次失敗後,他都能從中總結出教訓,將錯誤轉為成長的契機。
沒有深刻的自我反省,就沒有驚人的自我超越。
向內求解,正視自己,補齊一個個漏洞,你才能不斷成長,不斷進步。
2.缺乏膽識
聽過這樣一句話:世界對於勇敢的人來說,就是個大遊樂場,越刺激越好玩;但對於膽小鬼來說,就是地獄,隨時隨地都會受傷。
每個人運勢的好壞,取決於他是否有足夠的膽識。
如果你不敢去跑,就不可能達到終點;
如果你害怕失敗,成功就永遠不會找上門。
盧梭也說過:「人的價值是靠自己決定的。」
我們來這世間一遭,終點都是相同的,如何度過這漫漫旅程,取決於個人的選擇。
一個人可以困於原地,坐井觀天,任由時間在虛無中悄然逝去。
也可以披荊斬棘,衝出圍牆,感受前所未有的精彩和開闊。
生命只有一次,別讓自己活得太無聊。
去愛一個人,去攀一座山,去追一個夢……任何事情只要你敢去嘗試,就有成功的可能。
命運,永遠會青睞放手一搏的勇士。
3.猶豫不決
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生活里那些佼佼者都有一個共同點:
堅決果斷。
他們一旦做好了決定,就勇往直前,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其實,決定一個人成敗的,往往不是天賦和機遇,而是說做就做的行動力。
作家李尚龍講過一個故事。
他還是英語老師時,認識了一位同事芳姐,兩人都想從事寫作。
李尚龍每天下班後就打開電腦,堅持碼字,苦練文筆,還積極給各大刊物投稿。
芳姐卻覺得自己年齡大了,寫作收入也不穩定,遲遲沒有下定決心。
幾年後,李尚龍成為暢銷書作家時,芳姐還是一名普通老師。
人類群星閃耀中寫道:「當改變命運的時刻降臨,猶豫就會敗北。」
你或許擔心時機未到,害怕準備不足,唯恐遭受風險……所以一次又一次地勸阻自己,不去嘗試。
結果,在虛度的光陰中,空留無盡的悔恨。
有句話說得好:想,都是問題;做,才有答案。
人生最可怕的不是失敗,而是你從未真正踏出過第一步。
別想太多,行動起來,即使摔倒了,也勝過毫無意義的徘徊觀望。
4.抗拒學習
你有沒有意識到,自己雖然正年輕,但其實已經落伍了。
你還在親手畫圖、碼字,別人已經開始用智能工具。
你工作多年練出來的技能,新來的同事很快就能上手,甚至還總結出更簡單的辦法。
我們原以為有了一份工作,就能安穩無憂,卻沒想到短短幾年,自己就有可能被輕易取代。
美國未來學家阿文·托夫勒說:
在21世紀,真正的文盲並不是沒有讀寫能力的人,而是不懂得習得、拋棄、再習得工作技能的人。
如今,知識更迭的速度,遠遠比你想象的要快。
要想不被淘汰,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斷學習,不斷改變,自主更新自己的能力。
你可以廣泛閱讀,擴大知識面,提升認知;
可以潛下心來,精進一項技能,把它練到行業尖端水平;
或是在網上觀看免費課程、考取證書,為自己增加潛在的優勢。
一個人只有保持終身學習,才能扛過職場危機,在時代洶湧的洪流中,始終占有一席之地。
5.習慣拖延
中國社科院做過一項調查:中國有86%的職場人都患有拖延症,有一半人會把事情拖到最後才做。
你是不是也經常這樣:
早上鬧鐘一響,醒了也不願起床;
周末打算收拾房間,卻躺在床上,刷了一天手機;
明明能提前完成工作,非要到截止的前兩天才開始動手。
很多事情都會一拖再拖,告訴自己「明天再說」。
結果任務堆到了一起,終於在某一天爆發,讓你手忙腳亂,陷入崩潰。
有人說:「拖延是一種慢性毒藥,會在悄無聲息間侵蝕你的人生。」
要知道,困難就擺在那裡,不會憑空消失。
人的精力卻是有限的,無法在一兩天內處理完堆積如山的事情。
如果你也有拖延的習慣,不妨試試「5分鐘定律」。
當你計劃好了一件事的時候,什麼都不想,立刻投入地去做5分鐘。
5分鐘後,你就能沉浸其中,直到把這件事做完。
萬事提前,許多問題自然迎刃而解,你的生活也會變得從容而有序。
6.沒有恆心
哈佛大學曾對一批畢業生做過長達25年的跟蹤調查,結果發現:
那些較為成功的人士,很早就確定了自己的職業方向,並且為之付出了不懈的努力;
而碌碌無為的人,總是半途而廢,頻繁地更換行業。
美國作家約翰遜也說:「偉大的工作,並不是用力量,而是用恆心去做成的。」
優秀的人,只不過是比常人多了一點堅持。
著名漫畫家蔡志忠,15歲開始畫畫。
最苦的時候,他住在一個幾平米的小房間裡,每個月要賣四百多幅畫作,才能勉強維持生計。
物質上的貧苦,精神上的煎熬,都沒能讓他放棄畫畫。
他投身於自己喜愛的事業里,一刻不敢懈怠,每日苦練,每日精進。
後來,蔡志忠終於得到世人認可,成為漫畫大師。
古人云:「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
成功並非一蹴而就,而源於苦熬和積累。
只要你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哪怕走得再慢,也能抵達夢想的終點。
7.害怕拒絕
知乎上有一個話題:「你因為害怕被別人拒絕,都做過哪些事情?」
有人不敢跟喜歡的人表白,一段感情便無疾而終;
有人不敢向領導毛遂自薦,一個升職的機會便悄悄溜走;
有人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不好意思向別人求助,一次次讓自己陷入沮喪無助。
心理學上,把這類人稱為:「拒絕敏感者」。
他們總是過度在乎別人的看法,還未行動,就憂心忡忡,而一旦真的被拒絕了,便會開始自我質疑,給自己貼上失敗的標籤。
心理諮詢師徐慢慢說:「被拒絕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但它既不代表你不夠優秀,也不代表對方有意要傷害你。」
人際交往,其實就像做一次隨機實驗,什麼樣的結果都可能出現。
別人在一件事情上拒絕了你,並不能上升到你整個人有什麼缺陷。
與人相處,不妨隨性一些。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不是別人怎麼想,而是要讓你自己活得舒心和自在。
8.設置上限
你聽說過「跳蚤定律」嗎?
一隻跳蚤在正常情況下,可以跳到自身身高100倍的高度。
如果給跳蚤罩上一個玻璃瓶,幾次之後,它就會適應瓶子的高度,比原先跳得低了一大半。
最後,即使拿掉瓶子,跳蚤再也跳不高了。
人生的目標,就是那一個個玻璃瓶,高度由你來定。
如果你習慣待在舒適區,做着毫不費力的事情,就會像跳蚤一樣,能力退化,讓自己陷入生存困境。
董卿說:「生命的意義在於開拓,而不是固守。」
我們來世間一遭,是為了體驗豐富多彩的人生,而非束手束腳,把自己困於方寸之地。
階層、出身、財力乃至天賦,都不能成為勇敢者的束縛。
不斷擁抱新的挑戰,熬過一次次痛苦的蛻變,你也能突破層層藩籬,向更好的生活靠近。
9.逃避現實
現如今,很多人的生活都離不開一個「逃」字。
工作中,受了一點委屈,就立刻辭職,耗在家裡;
感情上,出現了細微的矛盾,就難以忍受,馬上切斷了彼此的聯繫。
對於所有的事情,只要自己不喜歡、不樂意,就像鴕鳥一樣,把頭埋起來,置之不理。
結果,事情沒解決,他們的內心也變得愈來愈脆弱。
作家胡曉梅說:「逃避,本質上是一種視而不見的懦弱,生活也會因此加倍地報復回來。」
生活中,每個人都有不想面對的人和事。
拼命排斥,換不來歲月靜好;一躲再躲,只會讓自己吃到更多苦頭。
如果你不曾親自斬開面前的荊棘,就無法找到真正的出路。
有一句話說得好:「快活的人生,不是用逃避的方式來忘記眼前的苟且,而是用死磕的方式,去直面問題。」
當你主動挑起生活的擔子,遇一關,闖一關,就沒有什麼應付不來的困難。
亞里士多德說:我們每個人都由自己一再重複的行為所鑄造,因此,優秀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
人的一生,就是無數習慣的總和。
好習慣塑造自己,壞習慣消耗生命。
摒棄消極的念頭,主動調整一個個微小的行為,你才能進入正向的循環,改寫自己的命運。
願你也能戒掉這9種弱者習慣,把每一天過得充實而有意義。---(作者:洞見M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