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加息打爆全球貿易,美國戰略用意浮出水面

2023083014:18

加息打爆全球貿易,美國戰略用意浮出水面



全球大滯漲,中國新周期,擁抱一生一次的機會

下一個誰倒霉?

美聯儲加息至今,全球貿易同步下挫。

很明顯,首當其衝,是打擊了中產和貧民。因為,只有這兩個階層的人需要大量的商品消費。對於大戶人家,誰還需要這麼多商品消費呢?早就滿足了!還不如多一點服務業消費,讓自己進一步爽歪歪。

然而,這波對國際貿易的打擊,目前被認定是為了對抗通脹。

真的嗎?!

截至目前,全球搞出口成功的經濟體,個個都是鼻青臉腫。

不僅僅是貿易方面流入的美元少了很多,資本項方面美元還加速從這些經濟體流出去往美國。

看上去很傳統,每次加息周期都是如此。然而,本次美國的戰略用意還有其它。

具體而言,加息在打爆全球貿易的同時,我們也看到美國目前從全球各地的進口已經發生了質的改變。

歐洲、中國等進口都少了,墨西哥等地則大幅提升。

也就是說,儘管加息周期瘋狂抽打全球貿易的耳光,可並不是全球各地都是被痛擊的。甚至,還有一些經濟體的出口並沒有受到很大的衝擊。

可以說,在美聯儲拼命加息的同時,美國的有形之手也趁機重新布局全球價值鏈分工體系。

對於那些不聽話的,就不給你太多訂單,轉而強化對聽自己話的這些國家多給一點訂單。

至於像日韓印等,儘管出口訂單增幅有限,但是,資本項大量給你熱錢去炒本土股票,也算是一種紅利和維穩。

如此來看,美國當下是雙管齊下,通過金融和貿易兩手抓,正在努力變革全球貿易的布局和生態了。

畢竟,中國現在就算出口獲得大量美元,其實也是處處提防美國,還要影響美元收割計劃。不得不說,這是美國無法容忍的事情了。

每一輪加息,看上去打爆很多國家的金融、債務、貨幣,其實也是打爆了這些後進國家的出口。

因為,打爆對手的同時,美國會趁機廉價收購對方的核心資產,從中獲得長期利潤。

必須看到,這可遠比美國自己拼命培養牛逼企業要划算的多、效率高的多。

過去幾十年,美國的美元周期其實就是美國資本在全球定期進行大採購的周期,更是美國不斷重塑全球價值鏈分工體系的契機。

這也就意味着,本輪美國對於中國出口的打擊是長期的,並不是暫時的。

即便未來美國需要降息,大量美元流出美國本土,到底中國這裡可以獲得多少美元資金和美國訂單,這個是非常存疑的。

我們當然可以利用一帶一路等方式提振一下外需,也可以利用白手套的方式迂迴通過越南、墨西哥、韓國強化對美國出口,然而,這終究是非常有限的,且成本高昂、風險不可控。

那麼,未來我們的總需求怎麼辦?

今年前面7個月,我們的大型國企製造業企業的利潤率跌幅驚人,這從過去幾個月的PPI數據都是負增長就可以看出來了。

他們可是大國重器,是扮演產業升級的核心驅動力,是經濟安全的壓艙石。可如果沒有訂單,這還怎麼玩?

不得不說,美國也是打蛇打七寸,對於我們的衝擊很大。

次貸危機結束後,每次遇到出口不行,我們可以選擇周期性的利用基建、國企擴張、地產來托底。

然而,誠如我們上面所分析的那樣,這次很不同。

這次不是短周期美國要打擊我們的出口,而是大國博弈時代美國希望長期打擊我們的出口。

假設海外其它地區的訂單增量也很有限的話,那麼,依賴內需發力近乎成了唯一的路。

這就讓我們很多朋友產生疑惑,現在裡面情緒如此崩塌,還拉個毛線的內需?

更何況,各種防風險、行業整頓、抽耳光運動,這內需怎麼拉呢?

過去地方財政驅動搞項目,拉動了不少內需。可是,現在很多地方財政也是鴨梨山大,不好搞啊。

聊到這裡,相信大家應該明白,我們後續的真正挑戰在哪裡了?!

以上的邏輯,美國人會不知道?不可能!

現階段,我們當然可以指着美國人的鼻子罵:你胡說,我們經濟底蘊好着呢。

可是,實操層面,如何儘快拉回國內的需求,這是技術活,並不是雙方嘴炮可以解決的事情。

如果目前這種情緒崩塌態勢再延續一年,也就是2021年開始的抽耳光運動致使經濟低迷超過3年,那基本上要再拉起來,需要超大規模的放水和財政刺激了。

不得不說,這不是開玩笑。

大家或許還記得A森以前說過的一個道理,即:

如果基本面引發必須加槓桿的時候你不加,短期可以;可未來到了不得不加的時候,那就是報復性狂加槓桿。

2015~2017年的經驗教訓歷歷在目,2013~2014年我們的出口當時也是越來越不行,大量的債務也是整頓了很久。

除此之外,要內部債務整頓的同時還要保持經濟穩定,除非是加槓桿對沖,或者是出口對沖,否則不可能不出大問題。

回到我們上面提到的點,那就是美國未來給我們的出口訂單是長期趨勢性的增速下滑,並不是短期的。

這也就意味着,未來一旦我們被逼無奈只能加槓桿,那麼,2023年全民信心崩塌的冰點,將會快速反轉,從而變成全民搶跑對沖高通脹。

現在,打開互聯網,絕大多數財經聲音都會告訴你,躺平吧,反正已經通縮了,並暗示以後永遠是這樣。

然而,現實總需求的情況不支持這種說法。

A森就說一點,請君細品:

有形之手的開支越來越大,民間投資和消費越來越菜,這如何平衡?沒有國內總需求,財政收入崩塌,如何支撐龐大的開支?

現在真正害怕的其實不是通縮,而是未來某一天突然大規模通脹。

左邊一個耳光剛剛抽完,反手又是一個。

A森已經反覆強調過很多次,眼下可能是我們親身經歷的最後一個通縮周期了。在廣義財政開支越來越大的前提下,我們還不能把壓力甩給海外,那麼,除了高通脹洗債、融資,近乎沒有什麼別的路徑了。

由此來看,中美大國博弈,初看是構成了我們國內的通縮預期,可最終還是會激化我們國內的通脹趨勢。

須知,任何通縮預期,只要超過3年,那就是天崩地陷,需要加倍放水對沖的。而今,我們離這個「3年」還剩多久呢?

如果你要問為什麼是3年?因為,企業庫存周期差不多就是3年。3年原本應該是一個小的「繁榮—蕭條」周期,可全部被搞成純蕭條了,這得死掉多少企業,這得廢掉多少就業崗位,這得重傷多少財政背後的飯碗?

細思極恐!

現在越是有形之手定力足,未來我們所有人的財富保衛戰或許越是難以定力足啊。

最後,提供一串核心代碼,請君細品:

百姓—>富商—>自己人—>百姓—>(1)—>(2)

好了,其它的,請大家自求多福。

須知,通縮與財政開支飆升,是不可能長期兼容的。-(來源:北上廣財經視角/TOP商業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