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迎來大變革,5國變11國,一個新時代來臨!但有兩隱患需注意
金磚國家擴員這件大事,終於塵埃落定。
2001年,高盛首席經濟師吉姆·奧尼爾首次提出「金磚四國」的概念,這個概念特指新興經濟體,分別是中國、俄羅斯、巴西、印度四國。隨後在2006年,金磚四國逐漸加強了合作,從外長會晤到領導人會談,形成了金磚合作的峰會層次。
2010年,南非被納入金磚國家組織,並成為其第五個成員國,自那以後已經過去了12年,金磚國家組織始終保持着「金磚五國」的規模。對於這一情形,奧尼爾曾抱怨,不知何時金磚才會再度擴員,畢竟長期不擴員讓外界對其國際影響力產生了疑慮,質疑金磚國家組織能否在國際事務中發揮重要作用。
就在今年8月24日,金磚國家組織迎來了一次意外的擴容。吸納沙特、伊朗、埃及、阿根廷、阿聯酋、埃塞俄比亞6國後,金磚成員一下子增加到了11個。這次擴容令國際社會感到意外,沒想到金磚組織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直接擴容了120%。對此,西方國家表現出了非常憂慮的態度,因為他們明白金磚國家組織在國際影響力和對世界經濟話語權等方面獲得了巨大提升。
金磚國家不是封閉的俱樂部,也不是排外的小圈子,未來成員國數量必將會越來越多,影響力會越來越大。
事實上,包括原有的5個成員國在內,共有40多個國家表達了加入金磚的意願,20多個國家提交了正式申請,這意味着金磚國家前途無量,未來可能會超過G20的影響力。
據世界銀行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在之前的陣容中,金磚5個成員國的GDP之和占全球GDP的25.77%。然而,隨着上述6個國家加入金磚後,金磚國家的GDP所占比重將進一步增加到28.99%。這一龐大的經濟規模不僅體現了金磚國家的發展潛力,也展示了金磚合作的巨大吸引力。
不過,任何事都有利有弊,金磚國家組織雖然前景光明,但也有隱患。
首先是金磚國家組織在擴員過程中暴露出了內部的分歧。印度作為其中之一,表達了對新成員加入標準的擔憂。這表明金磚國家在如何擴大組織規模以及如何確保新成員符合一定標準方面存在分歧。
印度提出的新加入標準包括不受國際制裁和達到最低人均收入水平等條件。這些條件被認為是對潛在新成員的嚴格限制。印度的立場反映了其對金磚國家組織擴大規模的擔憂,他們希望保持自己在組織內的影響力。此外,印度還擔心中國在該組織中的主導地位,他們不希望中國的影響力過大。這種分歧可能會在未來對組織的發展產生影響。
第二個隱患是金磚國家組織內部的利益衝突問題。
最典型的就是印度。作為金磚國家的成員,本應該和中國攜手合作,推動共同利益的實現。然而,印度對中國不斷表露出敵對的態度,儘管中國一直努力避免與印度發生衝突,但印度不斷加大對中國的敵對態度,擴大了邊境問題的影響範圍。
然而,我們可以看到,通過雙方的外交斡旋和多次高層對話,中印邊境問題已得到初步化解。這表明兩國還是有意願通過對話和合作解決分歧,維護地區的和平穩定。
總的來說,儘管金磚國家組織面臨一些隱患,但它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作為新興大國的代表,金磚國家在全球事務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過加強內部合作和解決分歧,金磚國家組織將能夠繼續推動全球經濟發展和治理改革,為世界的繁榮和穩定做出更大貢獻。-兵器集中營-
*韓媒曝出:日本拒絕他國對核污水直接取樣*
日本近日罔顧國際社會反對,強行啟動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其國內、周邊國家乃至遙遠的太平洋島國民眾都對這一悍然之舉憤懣不已。
韓媒《韓民族日報》25日表示,核污水排海的安全性爭議巨大,但日方卻通過各種手段來阻止他國對水質進行獨立驗證,一直反對韓國等利益相關國家直接取樣,並在排海後也堅持這一立場。
「如果日本不允許其他國家獨立測試,等公眾對核污水排海的關注度降低的時候,我毫不懷疑日本會胡亂排放。」韓國核能領域專家李丁潤受訪時直言。
尹錫悅勝選上台後,新一任韓國政府在對日本核污水排海問題的態度上不斷軟化。
自日本7月正式公布排海計劃,韓國政府便與其和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保持一致,稱「排海被認為是最現實的處置方法」,韓國「不一定贊成或支持日方計劃」。韓國海洋水產部長官趙承煥一句「韓國別無選擇,只能接受」,更是激怒眾多韓國民眾。
面對民意滔天,早前曾宣稱「福島核污水達標就能喝」的韓國總理韓德洙在記者懇談會上表示,若日方排放不符合標準,韓國外交部隨時準備好提起國際訴訟。若有任何一種核素不符合韓方認為的濃度標準,都將要求日方立即停止排放。
韓聯社報導稱,韓國外交部也表示,韓政府積極參與了IAEA對日本排放計劃安全性的驗證過程,並單獨研討排海的安全性。政府還提出若實際排放與計劃不符,或安全性得不到保障時,將加以反對的立場。
但《韓民族日報》報導指出,日本核污染水的安全驗證僅依賴於東京電力自己的取樣分析,韓國方面要想確認日方排海是否合規,完全取決於對方單方面提供的數據。
「日本方面建立了一個單獨的網站,每小時公布一次排放狀況數據,(據稱)是連續實時檢測的,這些數據還有韓語版本。」據報道,在24日首次排海後,日本向韓國提供了日方測定的放射性物質濃度值和氚濃度值,韓國原子能安全技術院收到這些信息後,再發布在其官網的「福島(核)污染水排放信息」頁面上公開。
《韓民族日報》還提到,韓國政府曾要求派出專家常駐福島核電站,但遭日方拒絕,最後只能與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協商,決定每兩周派一次韓國專家前往IAEA設置在福島的辦事處。但韓國專家在限定時間裡,能否直接查出日方是否違反了IAEA安全規定,存在一定困難,更何況目前這些專家被准許的活動範圍也沒有公開。
報導擔憂道,鑑於此前韓國福島考察團訪日時,日方只在規定日期向考察團展示了想展示的內容,韓國政府對核污染水的獨立驗證受限恐怕極有可能重演。
有政府相關人士解釋稱,韓國專家主要負責拿與每次排海情況有關的日方資料和IAEA資料進行交叉對比檢查。
這讓韓媒更加不安:因為IAEA福島辦事處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根據IAEA3月自己發布的一份報告,駐福島辦事處能起到的主要作用是「觀察」和「見證」東京電力公司和日本原子能管制委員會進行排海作業,遠不是檢查或核查等更具強制力的作用。
福島核污水排放部分實時數據 截圖自IAEA官網
25日,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海洋放射化學家肯·布塞勒在接受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採訪時也指出,目前公開的核污染水數據都只有日本單方面提供的內容,而且這些數據不透明也不全面,根本無法證明其核污染水排海安全性的說法。
接受《韓民族日報》採訪時,韓國市民團體「原子能安全和未來」代表、核能領域專家李丁潤(音譯)明確表示不信任日本:「如果日本不允許(其他國家)進行獨立客觀的驗證,我毫不懷疑,當公眾(對排放核污水)的關注度減弱時,他們就會在排放標準上敷衍了事,胡亂排放。」-(來源:觀察者網/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