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大方必折壽:對這些人大方,命數,就保不住了
老子在《道德經》中寫道:「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人與人之間最好的關係,並不是你儂我儂,而是保持一定的距離,你不管我的閒事,我也不管你的閒事,各自做好自己的本分。
談到「管閒事」,就不得不提到這麼一個詞,大方。做人大方,要麼借錢給別人,要麼做些吃力不討好的事兒,這到底是好事呢,還是壞事呢?
適度大方,這是好事,渡人渡己,本就是為人處世的一部分。過度大方,那就不是好事了。連自己和家庭都不顧,只顧外人,這就屬於是輕重不分了。
人到中年,要守住那一顆躁動的心,不要過度大方。與其把心思託付給了外人,不如對自己的家人好一點。
中年大方必折壽,對這些人過分大方,命數,就真的保不住了。
一、對「忘恩負義」的人,別太大方。
在《東郭先生與狼》的故事中,東郭先生救了被人追殺的狼,讓狼撿回了一條性命。等獵人離開了,狼顯露出了真實的本性——要吃人。
東郭先生不明白,我救了你,為什麼你還要吃我呢?帶着一連串的問題,他一路逃命,幸好被拿着鋤頭的農夫所救,才保住了小命。
這匹狼,就是形容那些「忘恩負義」的人。你對他們再好,付出再多的真心,別人也不會感恩你的付出,反而覺得你好欺負。
這就是所謂的「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太過於善良,永遠都不是什麼好事。惡狼和惡人最喜歡欺負的,就是這些善良的人。
為什麼我們常說「要給自己的善良加點鋒芒」?有鋒芒的善良,既能幫助別人,同時也能保護自己。無條件的善良,不過是自尋死路罷了。
他們懂得感恩,我們可以繼續幫助他們。反之,那就選擇遠離。
二、對「得寸進尺」的人,別太大方。
有些人,你敬他們一尺,他們還你一丈。有些人,你給了他們一萬,他們還想要十萬,甚至一百萬。人之欲望,那是無窮無盡的。
慾念太重的人,就會做出「得寸進尺」之事兒。我們可以理解為一個窟窿,越來越大,而不會有收縮的那一天。
老子說過,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
大致意思是,我只是塵世間的一個旅客,算不上什麼自然界的主宰。為人處世,沒必要貪得無厭,只需要退一步,那就海闊天空了。
現代人,由於受到「金錢至上」觀念的影響,所以他們會反着來。你越是往後退,他們越是往前進,逼得你退無可退。也就是說,得寸進尺,是當下的常態。
再有錢,也不要對得寸進尺的人太大方。要知道,大方和慷慨,應該給予那些值得襄助的人。
三、對「見不得人好」的親戚,別太大方。
民間有句俗話:「笑人無,恨人有。」
你有錢的時候,別人會憎恨你,認為你的錢是通過不擇手段獲取的。你沒錢的時候,別人會笑話你,認為你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庸人。
有錢,就被人憎恨。沒錢,就被人笑話。怎麼這人性會如此扭曲呢?跟心理學當中的「就近攀比」原則有關。
何謂「就近攀比」?你跟他的距離越近,他就越喜歡跟你比較。攀比,就是比誰更有錢,誰過得更好,以此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親戚認為自己過得更好,他們會特別開心,對你還是有感情的。親戚認為自己比不過你,他們會特別生氣,對你毫無感情,只剩下憎恨。
對於那些見不得人好的親戚,寧願小氣一點,也不要過分大方。你的好,很有可能會被人當成河邊草,毫無意義。
四、對「喜歡占小便宜」的人,別太大方。
有心理學家說過,人性唯利是圖,會為了利益而失去做人的原則和底線。
「唯利是圖」最明顯的體現,就是占小便宜。他看到你的身上有利可圖,那他就來到你的身邊撈取利益,明面上對你特別好,實際上就是看中你的價值。
這些人,可以同富貴,而不可共患難。就像那些因為物質錢財而結婚的夫妻,一旦大禍將至,那他們絕對會「大難臨頭各自飛」。
試想,親如夫妻都大難臨頭各自飛,又何談是外人呢?外人,那是很現實的。能占小便宜,就逐漸靠近你。不能占小便宜,就逐漸疏遠你。
正如王志文所言,人是一個多變的函數,今天有可能是你的朋友,明天就有可能成為你的敵人,不會對你有任何的忠誠和感情。
人到中年,做個「清醒」的人,既不占別人的小便宜,也不讓別人占我們的小便宜。各自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那就相安無事了。-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