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失業,是因為不夠努力嗎?
去年7月,被《二舅》感動的廣大勞動者們,胸懷「一杯敬二舅,一杯敬明天」的氣魄,打算勇敢地跨入生命洪流,活出飽滿的人生。
一言蔽之,就是——奔向好生活,干就完事了。
一年後,勞動問題依然是這片土地上人們關心的問題。但焦點,不再是拿什麼姿勢干工作,而是變成了我要去哪干、我又能去哪干的問題。
當失業者的報道和求援的聲音變得越來越多,互聯網上重新探討起了落水者的境遇問題。
人們爭論的核心是:那些失業者,到底是不是懶惰蟲?
01.失業者是懶惰蟲?
這兩年經濟波動,失業成了人們關心的大問題。
不用擺數據,身邊人的抱怨和焦慮,就能讓你具象感受到這種恐慌。
主流媒體報告情況、尋找出路,用振奮的文字對待業者使用精神注入棒。在網上,民眾則用自己的認識,對失業者的境遇進行歸因總結。
如果對這些發言進行文本分析,就會發現,除了失業者對賦閒生活的白描,還有一種最常見的聲音就是對他們的攻擊。
圖片來源:IG
這些話語,基本都圍繞着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展開。
第一個基本點,懶惰的人才失業。
在討論中,一些人是對失業者的主觀能動性進行狠狠拷打;並用二元思維,把失業群體分為不用上班的富人和好吃懶做的窮人。
總結出的結論就是:啊,在如此充滿機遇的時代,找不到工作的原因只有一個——好吃懶做。
第二個基本點,是勤奮改變命運。
基於這種論斷,熱心網民給了時代倒霉蛋兒一些樸實的暖心建議,其解讀邏輯就是:
失業,是因為自己不夠強,所以失業後就得百倍努力,才能重新握緊自己人生的方向盤。
兩個基本點,共同指向一個老生常談的中心:
社會是一個巨大的無限制格鬥場,只有把自己變得更強才能不掉隊,掉隊了還跟不上,就是自己不努力或是努力不夠,活該失業倒霉。
這套樸素觀點,聽上去很有道理,因為從小接受的教育也告訴我們,只要按部就班,就能走向美好人生。
但,那些走不出泥潭的失業者,真的是因為懶嗎?失業者真的憑藉自己的努力就能走出泥潭嗎?
02.自救有多難?
不止在中國,在全球各國的敘事裡,人們都愛指責失業者懶惰。
出現在各大平台的離譜懶人失業啃老的故事,以及貧困老人依舊努力討生活的畫面,讓人們更加深了懶惰才是失業之源的認知。
那麼失業是因為懶嗎?
很多研究表明,造成失業的不是懶惰,而是缺乏崗位。
2年前,美國政府公布的就業報告顯示,就業人數遠遠低於預期。於是美國商會副總裁就指責政府福利不公平,《關懷法案》是拿納稅人的錢養懶人,要求削減失業福利。
這個從道德上聽上去非常高尚且公平的方案,被reddit上的網民大加讚賞。但美國人口普查局在同時期進行的一項針對失業者的調查顯示:
1/3的失業者表示,即便得到了失業救濟他們仍然付不起食品、房租等日常開支;有孩子的失業家庭更糟糕,75%領取失業救濟的失業者表示,他們常常不能給孩子提供足夠的食物。
基於此,美國作家Adam Chandler在自己的文章中憤怒地表示:「從數據來看,政府的救濟不足為維持失業者的生活,他們迫切需要工作。4月到9月,美國50家大企業里有45家實現了盈利,但其中27家進行了裁員,裁員人數超過了10萬人……難道我們不應該更關注工作崗位的問題嗎?」
同樣為失業者叫屈的,還有英國學者Carol Walker,她在其著作《Managing Poverty: The Limit of Social Assistance》裡,就直接指出:指望純靠社會福利生活的懶漢,在失業大軍中的比例微乎其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計。
美國大公司的裁員情況,上面是盈利公司的裁員狀況,下面是虧損公司的裁員情況
圖片來源:WP,《美國大公司在疫情期間大賺特賺,卻裁員成千上萬》
如果西方的故事太抽象,那麼了解中國的失業保障,或許是理解身邊失業者真實困境的參照物。
曾經接觸過公積金提取的小劉回憶,新冠疫情時期,諮詢公積金提取信息的人越來越多,說的緣由,大多是家裡有事急用錢。等到了2022年,過來諮詢提取失業補助金的客戶也變得多了起來。
「其實失業補助金申辦特容易,只要跟當地社保APP上填上身份證號和姓名就行。但來我這辦失業金的大多是底層勞動者,要麼是不會使用手機的中年失業者(40歲左右),要麼就是工廠上班的年輕人,覺得啥事都得找代辦。」小劉說。
在2021年到2022年間,小劉大概幫100多人辦理了失業補助金業務,每個人收取300元到600元,碰見實在可憐的中年或者高齡失業者,他乾脆就免費幫人辦理。「其實我們這就是趁着當時的環境,掙點信息差的錢,確實很多人都不知道失業補助到底怎麼領。」他說。
2022年,我國GDP超過120萬億元人民幣。面對就業情況,我國政府加力保市場主體穩就業,人社部數據顯示,2022年共釋放穩崗紅利2713億元,並向1058萬失業人員發放不同項目失業保險待遇887億元。
面對我國社福的加碼,網上總有社福催生懶蟲的說法,但現實並不如此。
目前我國失業者的補助主要為:失業保險金、失業補助金、一次性生活補助、臨時生活補助。失業人員在同一個失業期內只能申領其中一項。
包含在我們日常繳納五險一金中的失業保險,根據不同的繳費時長,可以領取不同時長及金額的失業保險金。
不同地區以北京為例,首都之窗網站上的公開信息顯示,一位繳納20年社保的失業者,可在失業期內最長領取24個月的保險金。前12個月為1925元/月,後12個月為1816元/月。
但由於失業保險金申領,存在需要證明自己是「非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的要求,即辭退證明等需求,所以申領比較麻煩。麻煩的點在於現實職場中,很多公司為了不賠付N+1的人力成本,會讓員工自行離職,故而導致員工無法申領。
這一問題也被專家觀察到了,2020年兩會期間,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就對媒體表示:「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僅為失業總數10%左右……如果不改革失業保險的制度規則,那麼還是200多萬人領取失業保險金,這就難以體現制度的保障作用。」
因此,雖然失業補助金(6個月補助,880元/月-1408元/月)、臨時生活補助(3個月補助,880元/月)、一次性生活補助(單次,1652元/月)的補助金額不及失業保險,卻成了更多失業者捱過失業期的最大依靠。
這個數字,在大城市能不能生活、能不能待在家裡做懶漢,大家憑藉自己的生活經驗就能判斷。
搞清楚這個問題之後,我們再來搞清努力這件事究竟能不能幫助失業者從困頓中爬起。
互聯網的老師們,教導失業者要好好努力,重新學習一技之長;如果眼下沒好工作,就去打零工,只要努力就一定可順利地重回人生航道。
但美國作者芭芭拉·艾倫瑞克的著作《失業白領的職場漂流》卻揭示了一個殘酷事實:一旦失業落水,等待失業者的,會是更深的深淵。
她通過自身經歷發現,失業除了面對着經濟問題,還面對着更殘酷的職場環境。當全世界都陷入青春拜物教的狂歡中時,中年人成了職場中性價比最低的選擇。歸其原因,在於企業追逐極致利潤,員工成了短期開銷,最終成了「創造性毀滅」的代價。
面對就業難的問題,大多數失業者為了解決經濟問題,活下去,他們不得不一邊在謀生工作中掙錢,一邊等待着一份原先行業的offer。
在體力的消耗中,對求生的人教導「技能提升」實在過於浪漫,等待更多人的是在體力槽慢慢耗盡與惡性循環,這有多痛苦,去翻翻公眾號里的失業故事,你就能理解得明明白白。
03.祝你永遠年輕
「懶惰的窮人」是現代社會中最低賤的人。
早在17世紀,工業資本主義就把勞動作為改造窮人道德的制度,那時的巴黎總醫院專門負責窮人勞教;隨着時間推移,新自由主義將人們定義為要為自己對自己負責的勞動者和消費者,從此一切的窮與困頓就被歸結於了懶。
在論文《「懶惰窮人」的產生:一種貧困發生的新型解釋框架》中,作者在對貴州某山村里,被扶貧幹部和村民視為「懶惰的窮人們」進行走訪後得出結論:
「這些無所事事的人,並不是因為懶惰,背後的結構性制度性問題更為重要……應致力於破解結構困境,建立完善制度……而不是通過道德污名化來避開改革深水區,逃脫對貧困人口的脫貧責任。」
所謂結構性的問題,就是個人行為究竟是社會決定的,還是可以由個人能去改變的。
現在,面對失業者問題,精神硬漢們井噴式地表達、惡狠狠地抨擊,而在面對如何解決的問題上卻輕飄飄地拿「努力、努力、再努力」建議糊弄過去,全然不論客觀的困境,仿佛世間所有人都能在完成一天的體力求生後,還像名人傳記里的偉人一樣鑿壁偷光。
他們敲擊鍵盤,把自己幻想成在失業中通過努力逆天改命的英雄,卻忘記了在度過命運大河之前,有人自帶浮木,也有人背負鉛塊。
如果把對失業者的言論拿來分析,你就會發現這就是一場大型線上社會達爾文的實踐,它不問過程,只看結果,現實中的失業和貧困的事實本身,就已經說明你是loser,活該被淘汰,不值得一絲同情。
圖片來源:IG@Banksy
礙於篇幅,這次我們就不具體討論社會達爾文的起源與謬誤了。只說結論,這種「捧強踩弱」的思想,曾對西方社會福利政策產生了很大影響,在其瀰漫的時候,社福人員覺得窮人和失業者就該一沉到底,不該幫助。
但隨着時間發展,人們發現所謂的適者生存,有時只是當時西方精英階層維護統治的一種手段,在結構性不平等下,所謂的適者也可能被淘汰,經濟上反托拉斯法的實施就是一個例證。
小時候的社會課本,告訴世界不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黑暗叢林,我們生活在地球村,生活在社會分工一體化的共同體,團結友愛,共同進步。
但隨着時間推移,矛盾變得尖銳,人們對身邊人困始熟視無睹,倍感陌生,成功者無視失敗者的尊嚴與痛苦,似乎除了講着共通的語言之外,就像是兩個星球人。
自感優越的勞動者,自然可以繼續在SNS上抒發對懶惰的唾棄,對自己努力的感動,不過遺憾的是,這種發現除了獲得一絲快感之外,不會有任何世俗意義的好處。
更重要的事實是,如果假設職場真的是一場無限制格鬥賽,拋開你的一切社會背景、出身,單單就拼所謂的努力和體力,你確定自己真的能在這片勤勞的土地上,成為最後的大贏家嗎?
甚至這段賽博資料,還會給留下社會性破綻,讓你在未來面對可能的翻車風險,更現實的危險是,在中國的語境裡,一個自詡通透、狠毒的人,並不能換來尊重,只能換得懷疑與提防。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黃金年代,但每個人也只有一個屬於自己的黃金年代。
時代公平地碾壓着每一個人,當倖存者偏差不再奏效,當車輪逼近,我祝你永遠年輕。
這一點,拿芭芭拉在書中的金句來解釋,恰到好處:「如果有任何人能夠為美國夢的消失做可靠見證的話,那就是失業白領——『按部就班』『凡事做對』的那些人,結果還是淪落到衰敗的地步。」
-[虎嗅年輕內容公眾號「那個NG」。-出品:虎嗅青年文化組/作者:渣渣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