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根未除,美債危機還在繼續
債務炸彈「引線」暫除 萬億「新債」引發擔憂
病根未除,美債危機還在繼續(環球熱點)
剛剛在債務上限危機中驚險「過關」,美國又在醞釀新一輪舉債。據美媒近日報導,美國財政部將在4個月內發行8500億美元國債。摩根大通預計,到今年底,美國政府將需借入1.1萬億美元短期國債。有投資人擔憂,這將引發美國金融市場新一輪動盪。
專家指出,美國日前通過的債務上限法案,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債務上限危機。隨着美債「雪球」越滾越大,美國金融體系將繼續承壓,美國經濟及美元信譽也將遭到進一步衝擊。
新的深層次風險凸顯
近日,美國總統拜登簽署了一項關於聯邦政府債務上限和預算的法案。該法案暫緩債務上限生效至2025年年初,並對2024財年和2025財年的開支進行限制。這是自二戰結束以來,美國第103次調整債務上限。
美債炸彈「引線」暫除,美國政府的下一輪動作引發外界關注。
據彭博社報道,在本輪債務上限危機期間,美國財政部現金儲備已跌至2015年低點。財政部希望在9月前能夠使一般賬戶恢復到約6000億美元的正常水平。有投資者認為,這意味着財政部將大量發債,以充實自身「金庫」。
摩根大通的數據顯示,未來4個月內,美國政府可能要發行8500億美元國債。到今年底,美國政府將需借入1.1萬億美元短期國債。業內人士指出,除了2008年和2020年的「重大危機時刻」,「這將是美國國債發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
「當前美債違約風險暫時解除,但新的深層次風險逐漸凸顯。」美國耶魯大學訪問學者卞永祖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當前美國貨幣政策趨於緊縮,美聯儲已多次加息來抑制通脹,這會對美債發行造成一定阻力,美債利率將上漲,美國政府會面臨巨額利息支出壓力,債務壓力並未降低。同時,美聯儲激進加息以來,多家中小銀行已「爆雷」關閉,民眾投資求穩意識增加,美國財政部若通過高利率發債,將使資本市場的流動性進一步趨緊,美國經濟復甦將面臨新挑戰。此外,在當前全球經濟艱難復甦的大背景下,美國一旦大規模發行國債,將對其他國家資金產生「虹吸效應」,對其他國家經濟造成衝擊。
《華爾街日報》援引分析師的話稱,貨幣市場基金可能會成為本輪債券發行的最大融資方。風險在於,如果要吸引貨幣基金投資國債,其收益率至少要在5%以上,這意味着美國政府可能不得不以接近6%的利率舉債。彭博社則分析稱,國債發行量激增將可能迅速耗盡銀行業的流動性,提高短期融資利率,並在美國經濟處於衰退邊緣之際收緊美國經濟。
此外,債務上限和預算法案對2024財年和2025財年的開支進行限制,也引發市場擔憂情緒。摩根大通經濟學家邁克爾·費羅利認為,在經濟衰退預期之下,財政政策對經濟增長的支持作用往往更大,法案導致財政支出減少,可能會對美國經濟和就業產生更大影響。
「不負責任」的「寅吃卯糧」
「債務上限法案通過後,債務風險只是推後而非消失。美國政府習慣『寅吃卯糧』,債務規模會越積越大,未來面臨的風險也會越推越高。」卞永祖說。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稱,僅2023年的聯邦預算赤字就預計為1.5萬億美元,到2033年將增加近一倍,達2.7萬億美元。據估計,美國未來10年的預算赤字將達到20.2萬億美元。此外,美國國債的償還成本也在大幅度增加。未來10年,僅利息支出一項就將花費約10.5萬億美元。與美國經濟規模相比較,利息支出預計將從2023財年占GDP的2.4%上升到2033財年的3.6%。
「債務利息和非利息赤字都在增長,債務問題成為美國政府揮之不去的陰影。」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經濟室主任羅振興向本報記者分析,美國債務上限危機頻繁發作,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多年來美國大規模增加開支、實行減稅政策,造成收支失衡,財政赤字逐年增加導致債務累積;二是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美國經濟增長不利,經濟增速低於危機前水平,導致政府稅收減少;三是美國遭遇了幾次大的經濟危機,如2008年金融危機、2020年新冠疫情造成的經濟衰退等,美國政府加大財政救助力度,導致政府支出增加,債務規模迅速擴大。
卞永祖認為,美國債務規模持續增長,是由美國國家經濟結構決定的。「美國作為一個高度金融化的經濟體,金融業在經濟體系中占有重要比重。為配合金融體系的高強度運轉,美國長期實行量化寬鬆政策,維持低利率的投資環境。政府、企業和個人的借貸規模都相當大。在這種經濟結構中,美國政府會長期維持大體量的債務規模,以保證金融業持續獲利。」
美國政府問責局5月公布年度「國家財政健康報告」時明確表示,聯邦政府正面臨不可持續的財政前景。如果政策不調整,債務規模將繼續以超過經濟增長速度累積,債務上限風險將持續困擾美國。
與此同時,圍繞債務上限的黨爭加劇,讓債務問題成為兩黨博弈的「政治遊戲」,「暫時拖延」而非「徹底解決」,成為美國的應對之道。
《經濟學人》評論稱,此次通過的債務上限法案雖然被稱為「財政責任法案」,卻沒有實質性觸及美國財政「不負責任」的病根。在債務上限2025年年初重新生效之際,下一場圍繞債務上限的黨爭大戲幾乎肯定會上演。
美國「市場觀察」網站的評論文章直言,隨着債務上限從維持政府運作的小事變成了「政治足球」,剛剛被化解的危機遲早會再次出現,那時它將更難處理。
「舉債成癮」的「可怕體系」
國際評級機構惠譽日前表示,儘管美國通過了債務上限法案,但考慮到美國最近政治僵局的全部影響以及中期財政和債務走勢,美國的信用評級仍將被維持在「負面觀察」狀態。
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指出,美國兩黨製造的荒誕鬧劇反覆上演,嚴重衝擊美國信譽,也導致金融系統崩潰的可能性大增。
羅振興指出,隨着美國債務規模不斷增大、占GDP比重不斷提高,外界將會更關注美國能不能還上債、以何種方式還債、舉債成本是否會越來越高等關鍵問題,這會對投資者使用美元、持有美元資產的信心造成一定負面影響。
卞永祖也認為,美國無限量發行債券,將推高自身面臨的經濟及金融風險。同時,債務累積也會導致美國政府及美元信譽下降,最終侵蝕美國的霸權地位。
黎巴嫩「廣場」電視台網站日前指出,美國混亂的債務上限危機給所謂美國國債「無風險」地位蒙上陰影,暴露出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的脆弱性。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報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數據顯示,美元在全球官方黃金和外匯儲備中所占比重已從1999年的70%降至2022年第四季度的58%。
日本無限合同會社首席經濟師田代秀敏認為,美債問題的根源在於美元霸權,只要美國從外國借入的是美元,就可以通過大量印刷美元直接償還外債,稀釋外債負擔,「形成美國以極低成本借貸、舉債成癮的可怕體系」。他還指出,把債務上限作為黨爭工具,會對經濟產生惡劣影響。短期內,造成匯率與股價劇烈震盪;長期看,將動搖世界對美債的信心。一旦大量持有者選擇拋售,美債價格必將大跌。
「一直以來,美國視美元霸權為本國核心利益,千方百計加以維護。每當遭遇經濟危機時,美國總是極力將風險轉移至別國,維護美元地位。但是,隨着全球經濟的發展,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及新興經濟體影響力不斷增大,美國對外轉移風險和危機的成本也在提高,美國依靠原有手段維護自身金融霸權的難度也在增加。長期來看,美元的影響力將進一步式微。」卞永祖說。-(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