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熱過
環境變化之後,必定就得適應這種變化。
人類哪來的智慧和精力(除非生物學謬誤百出)?源自困苦和自由的環境。
在這樣的環境下,只有積極、敏銳的強者方能生存,弱者必將淘汰。這種環境尤其重視有才能的人之間的忠誠合作,以及克制、耐心和果斷。——赫伯特·喬治·威爾斯《時間機器》
面對威脅這個星球上生物生存的氣候變化,作為渺小卻似乎仍有無限潛力的人類,不妨回顧一下上面這段寫於 1895 年的文字。
當夏天的熱浪一陣陣襲來,氣候行動者 2023——「再生」創作徵選的報名將要截止(提醒感興趣的朋友們,請於6 月 21 日前將你們的提案發送至 [email protected]);創作徵選項目的七位導師——陳楸帆、Tango、王梆、吳琦、王放、劉強、楊迪,以及我們的朋友藝術史學者、作家張宇凌和 WWF 氣候能源高級經理唐偉珉,也終於能夠聚在一起,探討今日所處的危機和行動的可能。
在這場主題為「『再生』的此刻,可持續的未來」的論壇上,嘉賓們提出了自己對氣候變化的觀察和擔憂,介紹了可再生能源對氣候變化的作用及在當下的應用,也從科學和人文藝術兩個角度,談到社會和個人可以在延緩甚至扭轉氣候變化上如何作為,並由此生發出對以「再生」為主題創作的遐想。
以下是本場論壇的文字回顧。
活動現場
*我們還剩下---多少時間?
吳琦 先請大家從各自的專業、創作的領域或個人的體感層面,圍繞今天這場關於可再生能源的討論,分享一點自己的感受,談談對氣候的關注和自己專業領域之間的共通地帶。
Tango 我在來北京的路上看到一則新聞,世界上最大的冰山已經正式解體了。我很震驚,好像我趕來北京參加論壇,就是為了這個冰山已經沒有了的事,很有危機感。我是做視覺藝術的,可能對數據不太敏感,但對持續發生的各種話題很敏感。我做廣告的時候,注意到很多品牌都開始用環保材料、再生材料;也注意到現在做藝術節、藝術裝置的時候,大家也希望「在地取材」。環保已經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還有一個藝術界的事件讓我感到困擾:前一陣子有環保主義者在各種名畫上撒番茄醬、土豆泥,當環保跟藝術連接起來,就是一種很極端的表達;但我覺得他們說得也有道理,為什麼保護這些藝術品,而不去保護饑寒交迫的人民?我們有種擔心,不知道天什麼時候塌下來,每天看着天、能呼吸就很珍惜,不知道末日什麼時候來臨。我想知道,我們還剩下多少時間?
張宇凌 等活動開場的時候,手機上的新聞說今年會出現「厄爾尼諾現象」,是有史以來最熱的夏季。那篇文章最後一句說,平均氣溫上升 1.5 度可能會在明年提前到來。之前朋友和我分享了一個軟件,輸入不同年份後,它就會生成相應的海平面位置,可以看到未來隨着海平面上升,哪些地方會被淹沒,很恐怖的,上海很快就被淹沒了,北京也很快。
電視劇《最後生還者》
唐偉珉 我之前曾做過很多可再生能源項目的開發,發現近年來西北地區項目的來水特別多,大幅超過歷史統計數值。這反映出什麼樣的事實呢?西北的水基本上都是雪山、冰川融化而來,說明那些雪山、冰川遠遠比過去六十年更快速地在融化。短期來看是一件好事,因為我們的水多了;但放長遠一點看,冰川化了之後就再沒有水了。氣候變化是雙刃劍,目前西北的草更綠了、更多了,東北可能變成更大的糧倉,但是有更大的危害,比如暴雨、高溫、冰雹,百年一遇的洪水今後可能就一年一遇、兩年一遇了。
歷史上那麼多年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熱過。化石能源的過多消耗,造成了大氣層中溫室氣體越來越多,地球從太陽吸收的能量本應有很大一部分被反射回外空間,而溫室氣體就像一個屏障,把這些能量屏蔽在了裡面。記得 2004、2005 年的時候,國家發改委的專家就提出,按照我們目前的能源消耗速度發展下去,如果不採取任何行動,可能到 2050 年左右,珠三角、長三角這些海拔高度比較低的地方很大一部分陸地基本上就消失了。當時我還覺得 2050 年很遙遠,現在看已經過了一半,而且氣溫升高的速度也比我想的要快。因此,我們必須採取一點行動,否則對每個人、對整個社會都會有更多災難性的影響。
王梆 「氣候危機」並不是一個只存在於好萊塢大片裡的名詞,它年復一年、無處不在。近年來全球自然災害頻繁發生,英格蘭也不能倖免。去年我所在的英格蘭水鄉就遭遇了一場可怕的乾旱,水鄉的乾旱比起沙漠的乾旱,看起來更像一部末日大片。短短幾個月,運河、池塘的水全被蒸乾了,新孵化的鴨子等不及嘗到游泳的樂趣就被曬死了。土地、莊稼和植被,全都被熱射病折磨死了,田壟上滿是巨大的溝壑,像鯊魚的裂口,隨時準備吞掉你的一截小腿。
電台里說,這是 1935 年以來英國最嚴峻的一場乾旱,要人們做好準備。但是怎麼準備?好花不常開,雖是常識,大部分人卻只有到了「氣象蕭條、生靈塗炭」時才會領悟,只要火苗還沒躥到自己的頭髮上,就會把氣候危機當成遠方貧國的列傳。
去年全年,並非只有英國才遭遇乾旱。歐洲天文台報告說,47% 左右的歐洲都處在 500 年來從未遭遇的失水狀態。世上無數的疆域都在嚴重失水。要將地球變暖和自然災害的惡果減到最低,每個人就必須行動起來,做氣候行動者。這是「再生」計劃的意義所在。
電影《後天》
王放 氣候與生態環境的變化給野生動物帶來非常多改變,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但相當多是讓我們擔心憂慮的。人類活動已經根本性地改變了這個星球,改變了海洋、森林和草原。而在這個過程中,氣候變化可能是近年來讓人們越來越擔心的新威脅。
比如說有一些物種對氣候非常敏感。我們很熟悉的大熊貓,為了適應吃竹子的生活,為了適應山谷里低營養攝入的新陳代謝,它們演化成了現在的樣子,也就意味着他們很難大量散熱,很難適應溫度升高之後對他們身體新的要求。這種情況之下,他們可能會被迫向高海拔遷移。但是那些山尖上又有多少地方能讓大熊貓生活?再比如說雪豹,它們是適合高寒草地生態系統的,氣溫哪怕僅僅上升 1 度,它們很可能將面臨喪失 20%—30% 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
近年來經常聽到一個詞叫「極端天氣」。一次突如其來的暴雪可能會讓成千上萬的遷徙鳥類失去一年中最重要的遷徙機會。而一次山火或高溫帶來的傳染病爆發,可能會把大熊貓、金絲猴困在孤島裡面,讓他們失去了種群連接的機會,失去了更長遠的生存安全。溫度、降水、極端天氣,以及所有這些氣候因素帶來的傳染病、種群威脅、物種入侵、嚴酷的競爭,都是我們非常擔心的。
我們的很多工作都是去測算氣候變化對野生動物的威脅。特別遺憾的是,幾乎每一次定量的測算都會讓我們發現,好像從長期來看,這樣的威脅比我們幾年前預想的還要嚴重、急迫。作為一個野生動物的研究者,我想說的是,可能需要快速地去制止甚至扭轉氣候變化給野生動物生存帶來的巨大挑戰。
BBC 紀錄片《冰凍星球》
*技術的不斷迭代,為我們創造了改變的可能
吳琦 接下來,請唐老師和楊老師幫我們更具體地解釋,什麼是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在今天的生活生產場景當中扮演的角色、占到的比重等等,從數據和應用層面給我們做更多介紹。
唐偉珉 現在我們說的傳統能源就是化石能源,它們過去不管是海里的還是陸上的植物,經過幾十億年的時間,變成了現在的煤炭、天然氣、石油。可再生能源就是風、光、水、生物質等可以重複利用、不產生溫室氣體排放的能源。化石能源是埋藏在地下的,把它挖出來之後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不可再生,沒法再經過幾十億年的過程,被植物吸收以後再礦化下來。但是風和光這些可再生能源,可以通過風機或者光伏電池,把風和光直接轉化成電能利用。因為風和光是可以無限從太陽獲得的,整個過程不產生溫室氣體的排放,也就不帶來溫室效應,所以我們大力提倡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楊迪 去年中國的總發電量是 8.7 萬億千瓦時,千瓦時就是我們說的一度。電是即發即用,這個數據也就基本上表明我們用了多少。實際使用的電量是 8.64 萬億,因為有些損耗在輸送等環節。
這些發電量是通過各種電源設備來提供或產生的。煤、天然氣、油通過發電設備轉化為電能,這是二次能源革命中最常見的模式。隨着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現在還有水電機組也在產生電能。另外,風電、光伏作為增長最快速的發電形式,裝機規模的比重占了 30% 左右。但由於風光發電具有不穩定性,比如光伏只能在白天進行轉化,風力也有一些局限性,核算的話,風電和光伏大概僅占總發電量的 14%。
但是為什麼還要鼓勵可再生能源呢?因為它們會直接改善我們的生態環境。縱觀歷史,我們現在處於第三次工業革命時期。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標誌是蒸汽機的發明,人力被機械替代,第二次工業革命是以電能等現代能源驅動社會發展。但是我們希望生產要素更加清潔、高效,人類發展不能對社會、環境產生額外的破壞。
電影《黑水》
吳琦 風和光伏,它們在地理分布上是否也有一些特徵?我以一個特別無知的旅行者的視角,可以感受到風力發電在我們生活當中的存在,比如常常能在沿海地區海邊的山上看到大量的風機。北京一些小區會用太陽能路燈,是否說明光伏發電已經比較普及了?
楊迪 風光資源開發確實要靠自然環境。我們在建設風電廠或者光伏電站的前期,會做大量的數據調研和氣象分析。在中國,風力資源更多分布在西北部,青海、西藏、甘肅以及內蒙,東北的風電資源也很發達。陸風之外,還有一部分是海上風電。南部海域雖然有條件開發,但因為有景區或者島嶼的先決條件,更多的海風集中在東部,上海、江浙沿海地區的開發力度比較大。有一些利用近海的灘涂,還有一些在深海,風力發電的能力很大。
光伏有兩種形態。一種是集中式光伏,我們有一個日照小時數分布圖,開發原則是日照一千小時以上,這樣有利於投入和產出,在西北地區那種日照充足的地方開發得比較充分。另一種是分布式光伏,就像剛才提到的路燈,是最小型也最常見的方式。更規模化的開發方式是在企業或者園區的屋頂架設光伏電站,即發即用,可再生能源的生產和消費是一體化的。可再生能源的技術發展還在與時俱進、突飛猛進,光電的轉換效率從以前的百分之十幾,普遍達到 20% 以上。技術的不斷迭代,也為我們提供或者創造了可行性。
Tango 上海的沿海地帶有很多風車,很好看。比如上海洋山港附近的滴水湖有一座特別好看的橋,開車上去看不到終點,沿路有很多風車,讓人感覺世界很和平。作為非專業人士,我想知道,氣候變化的拐點是不是已經過了?又是否真的存在這個拐點?記得以前大家都在聊臭氧層破壞,說臭氧層的洞越來越大,但是現在新聞說這個洞又沒有了,好像人類的力量還挺大的,通過安排飛機航線、控制氟利昂等,在治理臭氧層上有了效果,好像世界還是往好里走的。
唐偉珉 這個拐點確實是存在的。我不是科學家,但是專家一直在呼籲,如果二氧化碳的濃度達到了 500PPM 左右,實際上就沒有再努力的機會了。而現在我們距離這個拐點越來越近了,但各個國家還在談判上把責任推給別人,這應該引起大家的警覺。就像您剛才提到臭氧的問題,大家可能覺得沒有做什麼,臭氧洞就彌合了。但實際上,從 2005 年起,全球碳市場裡出現了專門針對氟利昂替代物的碳減排項目。全國可能有十幾個 HFC23 減排項目,其中每一個項目,每一年就能夠減排五百萬噸二氧化碳。我們作為一支碳基金,提供技術和裝備,在排空的氣體裡加裝一個裝置,把 HFC23 銷毀。聯合國有相應的機制,就是清潔發展機制,通過這樣的機制,全國每年至少有上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溫室氣體被減排掉。同時我們環保部還專門有臭氧層管理部門,全球在這方面還是做了非常多的努力。
*去人類中心,把自己看成自然的一部分
吳琦 年輕創作者可能天然地對氣候變化有感知,但想要參與以「再生」為主題的創作時,也不知道可以從哪裡入手,有哪些案例可以作為參照。我想請大家分享,在日常工作以及瀏覽多媒體的歷程中,有沒有發現一些比較有趣的例子,或者大家可以切入這個問題的角度,能夠給對此感興趣的年輕創作者一點啟發。
陳楸帆 二十一世紀以來,伴隨着全球氣候變化的加劇,以及公眾認識的提高,氣候小說(Climate Fiction)作為一種科幻小說的子類別被提出來,並且變得越來越受歡迎,與每個人息息相關。Cli-Fi 通常可以分為幾個子類別,每一個類別都有自己獨特的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方式。
首先是以反烏托邦、後末日為題材的作品,描繪出被氣候變化摧殘後淒涼荒蕪的世界。比如科馬克·麥卡錫(Cormac McCarthy)的《路》(Road)、傑夫·萬德米爾(Jeff VanderMeer)的《湮滅》(Annihilation),都是在被改編成電影後,通過大屏幕被更多的觀眾所熟悉。這些作品作為一種警示性的敘事,強調了我們必須要從當下採取行動,在氣候變得極端、無法收拾之前,要去解決問題。
電影《湮滅》
第二個子類是以未來的科幻探討氣候變化更直接的後果,往往會聚焦於當下的政治、社會及經濟問題。比如芭芭拉·金索沃(Barbara Kingsolver)的 Flight Behavior,就是從後院蝴蝶異常的飛行模式展開對氣候變化的探討。
還有最後一類,我稱之為「樂觀的未來主義」。這些科幻小說作品展示了人類適應以及緩解氣候變化更為積極樂觀的未來事業,強調的是科學技術以及集體行動在應對環境挑戰中的作用。比如金·斯坦利·羅賓遜(Kim Stanley Robinson)的《未來部》(Ministry for the Future),就非常契合這類型的特點。
隨着氣候變化的後果越來越明顯、緊迫,小說同樣會隨着社會政治環境的變化而持續演變。在中國,其實也有一系列這樣的小說湧現出來,包括灰狐的《固體海洋》等等。
Tango 做藝術是從意識上影響人類的行為,人文可以更多地從意識形態上與氣候變化、保護地球的行動結合。藝術和人文最大的力量就是影響你的認知,讓你自己去發展出各種行動。改變認知有很多方法,有的潛移默化。剛才陳老師提到一位作者對後院蝴蝶的變化規律特別好奇,那不妨用這種生態中的邏輯,來創作一些懸疑小說,比如通過蝴蝶的變化路徑破了一個案子,順便把環保的路徑也告訴了你。
張宇凌 當代藝術好多年都在追隨一個邏輯,即「去人類中心」。去人類中心,意味着作為世界的一部分,人類跟萬物是平等的。我有一位叫鄭波的藝術家朋友,一直在做以植物為主題的藝術作品,目的就是號召人去理解,植物與人類的地位是平等的。他在上海做過一個野草裝置,提醒大家看到,每當一個人類住址或者城市被拋棄或無法持續的時候,一片植物就會覆蓋,人類的痕跡就消失了。他不是強調這之間的競爭關係,而是強調人類並不是這個世界最重要、或者最「應該」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如果把自己看成大自然的一部分、宇宙萬物存在中的一部分,我們能不能減少一些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2019 年法國一位很著名的策展人策劃了一個雙年展,大意是講人類的遺棄物幾乎形成了第七塊大陸。
疫情這三年,我逐漸從一個喜歡室內生活的人,變得熱愛戶外。我住亮馬河邊,經常去朝陽公園河邊走。我特別喜歡一種提倡,把身邊環境也看成一個野外。我每天用手機上辨識花草的小程序認一兩種植物,想把我周邊的所有植物都認完。
這能夠讓你逐漸意識到自己真的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且只有去到戶外才會感受到大自然節奏的改變,比如戶外跑步者就會注意到冬天和夏天跑步時間的不同,好像人是跟着陽光在行動。因此就會越來越意識到,人類最需要的核心東西是什麼。之後就可能會逐漸放棄那些人類出於傲慢製造出來的、其實並不需要的能源。你的認知發生了改變,行動就會改變。去到大自然這種讓人謙卑的的環境裡,人的認知會突破自我的範圍,進而真的會發生一些改變。
電影《沼澤深處的女孩》
Tango 以環保為主題的創作其實可以不用很直接,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講,可以先講另外一件事。因為我覺得小說、戲劇等任何創作都要吸引人來看,找到觀眾的興趣點,再展開你的故事,這樣更巧妙。我參加過很多環境類的藝術創作,有一次我做調研時認識了一位世界銀行可持續發展建築師,他跟我說了一個例子,在非洲有一種房子,完全不用電,就能夠讓它的室內溫度降低 10 度左右,這種房子設計了很多沒有光照的通道,通過建築結構讓空氣在裡面循環,讓溫度降下來。它是可持續再生的,用自然的力量就可以做到。發揮社區作用,讓專業人士互相溝通,跨界可以碰撞出很多想法。
陳楸帆 首先,我希望大家能夠容納更為多元的視角。不管你寫作的是虛構還是非虛構,我希望它能夠包含來自不同文化、地理背景的故事,特別是最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地區,比如全球南部的故事。這將使大家對氣候變化的全球影響,以及各社區如何應對或適應這樣的變化,有更加豐富、多元、細緻的理解。
第二點,我希望大家能夠用跨學科的方法進行研究、創作,並貫徹到行動當中。氣候變化必然需要融入各個學科的元素,科學、技術、政治、經濟、人文,這將使我們的創作能夠探索氣候變化對人類社會影響多方面、多維度的關聯性、複雜性,幫助更多的人去理解它。
第三點,希望大家聚焦解決方案。隨着議題的緊迫性越來越強,希望在敘事中強調一些可能的解決方案,以及幫助人類個體或者社區去緩解、去適應的策略,這樣可能將會帶來太陽朋克、烏托邦的興起,凸顯人類智慧以及集體合作在克服環境挑戰中的力量。
最後一點,希望能夠增加對主流人群的吸引力。隨着氣候變化影響的顯現,以及公眾關注度的提升,這類創作可能會成為主流文學、電影電視、動畫甚至遊戲中更為普遍的主題,從而進一步凝聚我們的共識,激發人類集體行動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和信心。最後,我希望大家能夠將技術創新的線條編織進人類紀年的畫卷,創造出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和諧融合。我們正在進行一項非常有意義的事業,雖然艱巨,但是充滿希望。
電視劇《環形物語》
王放 我有兩個完全相反的建議,分別是更加超越真實和更加現實。超越現實意味着當我們今天談論可再生能源的時候,其實經常會把自己的思路禁錮在風能或光伏這些已經開始的嘗試和探索里。但是未來是否有更多的機會,可以通過技術手段,或者通過一些今天想象不到的創新,突破目前肉眼看到的可再生能源的限制,進而找到更好的能源使用方式,也找到更好的人生存的方式。而繪畫、文字這些形式的創造,好像更容易給我們一個跳出框架的機會。
第二個建議更着眼於現實,因為可再生能源也造成了很多困擾。比如那些遠看很優雅的風車,近看會有噪音,會帶來局部小氣候的改變,沿着山脊線的風車,甚至變成了鳥類遷徙的阻隔。再比如說戈壁灘上的光伏發電,好像也永久地改變了齧齒動物的棲息地。
所以當我們去思考可再生能源的時候,除了能源本身,也要更全面地看到它對真實世界的影響,比如農業、畜牧業、野生動物的生存、山川的面貌,是否因為可再生能源的到來而發生了細微改變。所以,天馬行空地去設想,或者腳踏實地地去思考,儘管彼此矛盾,但都是我們能夠對氣候變化和可再生能源做出的探索。
唐偉珉 人類真正要應對未來氣候變化的出路還在於技術創新。聯想到我們的文藝創作,我可以給大家展現一些偏科幻風的場景。比如,我們的戈壁或荒漠上,有一望無際的光伏電池,還有一些高大的空氣捕獲二氧化碳裝置,能夠提純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並和利用光伏發電從水中電解出來的綠氫合成出可再生的燃料。這個聽起來很科幻,但其實這是過去幾年已經取得一定突破的技術。文藝工作者可以再科幻一點,再大膽一點,想象出各種更科幻的技術來,看看人類能夠怎麼樣去利用各種可再生能源,去對抗氣候變化,為我們提供更多未來的解決方案。
電影《沙丘》
楊迪 「能源」和「再生」的話題確實很寬泛,沒有固定的模式或者說固化的形態。可以在自己生活中最容易觸發人的點上把它放大,會更樸實、更直給。因為如果完全從科學的角度,或者完全從藝術的角度出發,可能都不太好去呈現這個主題,或者說很難把它表達得更充分。所以我覺得讓觀者有更直觀的感受是第一要義。另外,可以在生活中或者創作中不斷去有意識地追問一下,要深入了解事物的變化規律,可能就會找到觸發點或者主線,在創作中呈現出來的效果也會讓人眼前一亮。
Q&A
提問:在可再生能源的發展與推廣中,有沒有遇到什麼問題或者限制?
唐偉珉 確實存在很多問題,比如說技術上的問題,另外還有一些政策上的問題,在全國統一電力市場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有各種障礙,都需要我們一起去研究與改善。
楊迪 首先,我國經濟強度比較高的省份,土地資源確實很稀缺,而光伏或風電這些新能源又確實占地。其次,剛才提到的噪聲和反射問題,都是對環境的次影響。同時還有使用的問題,長距離運輸還有能量損耗。另外,分散式的可再生能源還需要其他能源做配套,涉及一些優化和調控的方式,是一個統籌和協調的過程。
提問:請問 Tango 老師和張老師,你們對於徵選的作品有什麼期待?這些作品對中國討論氣候這個議題會有什麼樣的作用?
Tango 我覺得只要把講故事的能力和氣候行動的題材巧妙結合,能有觀眾緣,就是非常成功的。因為要為氣候行動爭取流量,這個流量就要靠大家講故事的能力。
張宇凌 講故事的形式除了文字還有很多,包括視覺等任何媒介,一定要能吸引人和感染人。最激發能量的事情就是改變人的意識、想法,當一個人最深層的東西被觸動了之後,它所產生的能量是難以想象的。能量這個詞本身範圍也很廣,除了電、光、風之外,還存在超越我們肉體本身存在的能量的交流、碰撞與激發,是一些心智之間的、精神之間的、可以跨越時空的東西。
吳琦 我們把能源本身也變成了「可供交換」的一個隱喻,遠遠大於科學意義上的概念。
「再生」本身也是像海綿一樣的詞,完全可以被大家延展,在文學藝術的世界裡做更多層面的開發。
所以特別希望看到這個計劃的朋友們敞開想象力,我們也希望不懷任何成見地看到更加多元有趣的作品。-單向街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