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精神廢掉的原因:沉迷於短暫性快樂
去逛書店的時候,看到了這樣的一幕。
一位母親,帶着他的兩個孩子逛街,孩子看上去應該在五六歲。
這位女士提着大包小包,但她還沒有滿足,想要再去買衣服。
兩個孩子就抱怨:「我們好累,就在書店休息吧,你自己去逛街吧」。
於是,這位母親就熟練地從包里拿出兩個手機;這兩個孩子,每人拿到手一個。
在書店的讀書室里,一個孩子拿着手機在打遊戲;另外一個孩子,在刷着短視頻。
看兩個人的姿態,十分熟練,玩手機的時間應該不短了。
有一個細節:這個女孩子,在看到他不喜歡的短視頻,連2秒鐘都不願意停留,直接划走。
而男孩子,就沉浸在打遊戲之中,對周圍的一切都無動於衷。
在書店呆了1個多小時,而這兩個孩子,就安安靜靜地抱着手機玩了1個多小時,直到那位母親來接他倆。
我忽然覺得,這是一件相當可怕的事情。
當孩子也沉浸在「短暫性的快樂」,用最低的成本,去獲取短暫的快樂;這會給他們的人生,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
成年人,尚且無法抵擋短暫快樂帶來的癮;更何況是一個孩子呢?
這讓我想到在網上看到的一個熱搜:一個男孩子躺在床上打遊戲,輸掉遊戲後,父母又過來打算拿走手機。
而這個男孩,在輸掉遊戲的憤怒之中,跟父母說:「你們再過來,我就跳下去」。
一邊大聲說,一邊作勢往窗台上跳。
孩子的「短暫快樂」,都是父母縱容的;有些父母,為了讓孩子聽話,就把手機丟給孩子;
有些父母,為了讓孩子不打擾自己的事情,就讓孩子隨意玩手機。
最後的結果是什麼?
孩子不學習,不聽話,除了手機沒有別的愛好;成績下降,父母又質問老師孩子成績不好的原因。
但這些父母從來都不願意反思自己。
孩子走到這一步,是誰造成的?
為什麼孩子如此沉迷於玩手機帶來的快樂?
短暫快樂,是會相互傳遞的;短暫快樂的本質,就是一個人自我約束能力的欠缺。
你想要毀掉一個人,只需要讓他沉浸在短暫的快樂中。
如何讓一個人,在房間裡一直待下去?
給他手機,給他用不完的電量,給他網絡,給他食物。
-01.人為什麼會沉迷於「短暫性的快樂」?
1、自我約束力差
自我約束力=自控和專注。
有些人,是行動為主;說做就去做,絕不拖延。
說起床,立刻就起床;說工作,就不玩手機;說學習,立刻讓自己努力去適應學習狀態。
有些人,是情緒慣性為主:「再玩一會兒手機,我就去工作」
「再玩一會手機,我就去睡覺」。
自我約束力差的人,本質上是內在驅動力差;人的所有行為,都受「動機」的驅動;而動機,又分為內在驅動和外在驅動。
內在驅動:我熱愛,我喜歡,我想要,所以我去做。
外在驅動:有足夠多的獎勵,讓我心動,所以我也去做。
2、當代人壓力大的「情緒轉移」方式
當代社畜們,有許多都是這種狀態:結束了一天高強度的工作,回到家裡簡簡單單吃點飯,能外賣就不想做飯;
能吃剩飯,就不想做新的;能在外面買回家,就不動鍋。
吃完飯,躺在沙發上,漫無目的地刷手機;不想刷碗,不想洗衣服,不想收拾衛生,甚至懶得洗澡。
直到拖延到「不得不睡覺」的時間,再緩慢地洗刷睡覺。
為什麼?
拖延症,是一方面。
最主要的原因是:人的精力,能量,專注力都是有限的;當他們在高強度的工作之後,只想去放鬆;
不去思考,只沉浸在短暫的快樂,這是成本最低的獲取情緒安慰的方式。
前段時間,某媒體發了一篇文章,大意是:人和人之間,拉開差距的,就是「下班之後的時間」。
然後猛灌一碗雞湯。
網友們不買賬了。
有網友評論說:「我下班回家開車半個小時,遇到堵車得1個小時;沒人接孩子的時候,我還得去接孩子;到家要做飯,要做家務,還得輔導孩子功課;每天忙到深夜,第二天再早起上班,你說我怎麼拉開差距?我怎麼實現人生價值?」
當一個人長時間處於高負荷,高壓力的情緒狀態下;他們就不願意改變自己。
「我知道沉迷於短暫快樂不好,但我不得不這樣做」。
快樂,就是他們最需要的能量;只要能快樂,開心,誰還在意這快樂是長還是短?
-02.如何改變沉迷「短暫性的快樂」?
享受快樂,一點錯也沒有。
因為人們內心最真實的渴求,就是獲取快樂。
人這一生,不都是為了追求幸福,獲得快樂而努力的嗎?
但凡事都應該「有度」。
短暫性的快樂,會給你帶來長期的弊端;而想要獲得長久的快樂,就需要你暫時放棄短暫快樂。
這並不矛盾。
舉個例子:孩子讀高三了,最後一年。
父母會跟孩子說:「再堅持這最後一年,辛苦一點,以後你會獲得更多的快樂,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這就是,放棄短暫快樂,去收穫長期的回報與幸福。
1、明白短暫快樂帶來的弊端
喝酒快樂嗎?小酌怡情。
但如果喝太多,第二天醒來會頭痛,會不舒服。
玩手機快樂嗎?的確很快樂,能一直刷幾個小時,直到手機沒電。
但快樂消失後,取而代之的是空虛感,是無意義感。
人生的意義,是建立在「每一個小的成就感」的基礎上的。
如果你始終沉浸在短暫性的快樂,卻不願意建立更多的成就;長時間下去,你就變成了一個「毫無鬥志」的人。
人一旦沒有了鬥志,就等於失去了「奔頭」;這種狀態,真的很糟糕。
即使那些每天說着「躺平」的人,也沒有幾個人敢真的躺平。
你躺平了,誰為你自己買單?
到父母老了,你也不再年輕,連一點兒應對風險的能力都沒有。
那時,才是最大的悲哀。
2、強化內在驅動力,建立外在驅動
比如說:培養一種興趣愛好。
當你無聊時,就去做;堅持下去,讓這件事成為你的習慣。
目的是:鍛煉你對某件事的感知力,以及培養自己熱愛的能力。
讀書,做飯,健身,甚至是出去社交,這些都是一種「獲取能量」的選擇。
就像有些人喜歡獨處:他們的內在驅動力,就是發自內心地熱愛獨處。
如何建立外在驅動力?
學會給自己設定獎賞。
當你不想工作,只想擺爛時,就告訴自己:「我忙完工作,就獎勵自己一頓大餐」
「做完這些任務,我就獎勵自己一身衣服」
這些,就是外在的驅動力。
短暫的快樂,看似當下快樂,實則長久吃虧;拒絕短暫快樂,讓生活有序進行下去,你才有「歸屬感,成就感和安全感」。-何所歡話心靈成長-